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考研笔记详细版(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29


ABX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做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
风筝互相模式:不在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
(6)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模式:传播与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
结:传播过程的特点:
二.从社会系统角度考察传播结构
1.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学角度)
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  
3.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宏观过程研究)


      第四编(第5章)人内传播

一.人内传播
1. 定义:
2.人内传播的环节及特点ㄎㄎ镏饕迦衔?人内传播是人的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
3.人内传播的互动性:(从社会心理过程方面来讲,人内传播具有社会互动性和互动机制)
(1)人内传播有双向互动性:
  (2)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
(3)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4. 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式思考
  (1)分类
  (2)a内.省式思考只有当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无法判断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才会活跃起来。
  b.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c.内省式思考过程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3)内省式思考的特点也是人内传播的特点。
 


第五编(第5章)人际传播

一.人际传播
1.定义:
2.人际传播的动机:
(1)获取信息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3)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也是个人从事人际传播活动的一个基本动机。
(4)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a.客观的自我认知是使个人能力得到恰当发挥的前提。
  b.库利“镜中我”1909《社会组织》
<1>镜中我:
  <2> 与他人的联系包括三方面:
  <3>库利认为:
3.人际传播的特点
4.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关于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领域:
  (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如镜中我、主我、客我、塔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
  (2)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创新-普及)
5.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第五编(第6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群体传播
1.群体:
2.群体的特征:
3.群体的分类:
4.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正面功能
  负面功能
5.群体传播与内部机制:
  (1)群体传播:
(2)群体传播对群体意识形成的影响群体意识是群体信息在群体传播和互动中形成的)
(3)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对群体传播的影响:
(4)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在传播过程中,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6.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非常态的群体行为)
(1)集合行为:
(2)集合现象发生的条件:
  信息传播贯穿集合行为的始终,只不过受到一些特殊传播机制的制约。
(3) 集合行为的几种类型(特殊的传播机制)

二.组织传播
1.组织:
2. 组织的结构特点:
3.组织传播及其重要功能:
4.组织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1)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体现了“组织人”的特点
(2)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体现了“社会人”的特点
(3)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
5.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1)组织的信息输入
(2)组织的信息输出:
 



      第六编(第7章)大众传播概论


一.大众传播:(定义、特点、社会功能)
1.定义:
2.大众传播的特点:
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2)赖特的四功能说:
(3)施拉姆对大众传播功能的概括:
(4)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的功能观:
二、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1.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接触大众传媒,是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
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
2.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两种观点:
3.大众传播对人及环境的影响
(1)人与环境互动过程发生了变化
(2)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a.   信息环境
b.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
c.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
d.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1>   拟态环境:
2>“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大众传播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力量,并通过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来制约人的行为,这是大众传播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主要机制。
大众传播是具有社会控制功能的信息系统,但控制的性质和方向不完全去决于它自身,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更为复杂的社会机制和条件。




  第七编(第8章)大众传播的控制研究---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一.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1.传播制度:
2.对媒介的控制
(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2)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3)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机制
(4)深层的控制:潜网。(别处补充)
二、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1.极权制度下的媒介规范
2.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
3.社会责任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  
4..民主参与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
5.苏联的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理论: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规范理论:
7.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八编(第9章)传播媒介

    第一部分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1、2、3)

一、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
(1)媒介即讯息:
(2)媒介--人的延伸(媒介的功能)一种思辨推论
(3)“热媒介”与冷媒介
(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2.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包括1.媒介内容的影响:拟态环境等。2.媒介形式或工具的特性:本部分介绍)
(1)“电视人”和“容器人”
媒介依存症:
(2)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3.新媒介发展趋势及其冲击:
(1)新媒介:
(2)新媒介的特点
(3)新媒介的意义:
(4)防止幼稚的电子乌托邦思想
总结:
媒介技术或工具是中性的他们本身并不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善”或“社会恶”。媒介技术是由人创造的重要的 是人如何使用,利用它来传播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因此,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并不取决于媒介的技术或形式特性,而且取决于掌握和运作它的人和社会组织,取决于它们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内容。
第二部分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4)

二、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1.传播者和大众传媒:
(1)传播者:
(2)大众传媒:
(3)大众传媒的特点:
2.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
(1)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
(2)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
(3)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
(4)公共性与公益性(制约因素)
3.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
(1)把关理论: 库尔特.卢因 第一次提出《人际关系》
(2)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3)把关的实质
  “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第九编(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一.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作为大众的受众)
受众
1.大众社会理论:
2.大众的主要特点:
3.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
4.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了解即可)
(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西班牙,奥特伽 《大众的造反》
(2)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匈牙利,曼海姆
(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
(4)大众社会理论的评价:
(5)大众社会成立的六个条件:
(6)大众社会理论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主要提示了作为大众的)受众的被动性> 拷贝支配”的社会


二、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三、作为市场的受众:
四、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1)传播权:
  (2)知晓权:
(3)传媒接近权:
五、“使用与满足”----一 一种受众行为理论(微观的)
1.使用与满足(定义)
2.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
3.制约受众接触传媒的社会条件:
4. 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六、关于受众的一些基本理论:
(1)枪弹论(中弹即倒的受众):
(2)个人差异论(有限效果论之一)
(3)社会类别论(有限效果论之二)
(4)社会关系论(有限效果论之三)
(5)文化规范论:如:议程设置


    第十编(第11、12章)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部分:概论

1.传播效果的含义: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3.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4.传播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5.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的三种理论:

第二部分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1.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40年代-60年代)
主要研究领域是:传播流研究<有限效果论> 说服与效果研究 使用与满足研究<适度效果论>
传播流研究三部曲
有限效果论的五项一般定理: (根据传播流研究总结,提出)
3.“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40-60年代的又一研究领域)
4.使用与满足研究,从受众的角度考虑效果 ,<适度效果论>
5.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研究


第三部分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及制约因素(从传播过程本身研究,微观)

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霍夫兰
(2)休眠效果
(3)传播主体的动机与效果
2.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霍夫兰) “美国对日本的战争还要持续多久”
(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拉姆斯丁、贾尼斯)
(3)明示结论与不下结论(霍夫兰、曼得尔)
(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哈特曼)
(5)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6)先说后说
3.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1)意见领袖的作用
(2)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考察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视角:
(3)受传者的个性和传播效果
 
第四部分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
一.议程设置 麦库姆斯 D.L肖 1972 《舆论季刊》 《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1.内容:
2.议程设置理论的特点:
3.议程设置的作用机制:
4.议程设置的不同类型:
5.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特点:
6.议程设置与受众属性的关系:
7.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
8.议程设置理论的不足
9.与议程设置相关的研究:
“拟态环境”\ “环境监测功能”
报刊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成功的。
不过将大会传播的环境认知影响明确概括为“议程设置功能”并进行实证考察的是麦库姆斯和D.L肖
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与受众的议程认知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

一.沉默的螺旋 诺依曼 1974 《传播学刊》 1980《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1.沉默的螺旋假说: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2.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
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几个要点: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4.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1)舆论观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
 
(2)效果观
5.对沉默的螺旋的理论的研究和评价:(不同观点)
6.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传媒对人们的现实具有什么影响?如何发生?传媒在提示“现实”之际有什么倾向性?
一.   现代社会人们与三种现实发生密切联系:
二、培养理论: (培养分析、教化分析、涵化分析)
1.背景:
2.着眼点:
3.培养分析:  
4.“培养分析”理论 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三、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
1.制度分析:
2.讯息系统分析
3.培养分析:是讯息系统分析的延伸,目的:考察大众传媒的特定倾向所造成的社会结果。
  核心观点: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 “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 ,它于潜移默化中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



一、知沟理论:
1.背景:
2.内容:
3.知沟假说:
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
4.上限效果假说:
5.信息沟理论:
知沟理论以及它的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社会中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
6.信息沟、知沟的应用研究领域: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 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
(1)普及研究:
(2)地区开发与社会发展的研究重点:
7.缩小“知沟”的具体对策:
   
    第十一编(第13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一部分:
1.国际传播
(1)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
(2)国际传播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2.全球传播:
关于全球传播的几个研究领域:
3.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全球传播的前提条件是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
全球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对人类世界的影响:
4.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相互关系

第二部分世界信息传播秩序
1.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现状:---信息的生产和流通失衡状况
2.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
背景:
第一阶段:《阿尔及尔宣言》——1978年教科文组织发表《大众传媒宣言》
第二阶段 1978《大众传媒宣言》--1980“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
第三阶段 从美英推出到现在教科文组织财政发生困难作出让步

第三部分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重要课题
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的核心是如何看待信息的自由流通问题。
1.国际报道中的新闻价值问题
2.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
(1)信息主权:
(2)信息主权产生的背景:
3.文化帝国主义
(1)背景:
(2)文化帝国主义研究:
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特点:
媒介帝国主义研究关注的两个现实问题

第I部分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一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传播学研究发端于30—40年代的美国,至50 年代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的研究始于80年代。
二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1.   经验学派
2.   批判学派

传播学界的五大先驱
(1)   拉斯韦尔:五W模式
(2)   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二级传播、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
(3)   卢因:守门人
(4)   霍夫兰:个人差异论、军队
(5)   施拉姆:开山鼻祖、传播模式

第II部分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一   调查研究
1.   类型
2.   基本过程
二   抽样调查法
1.   随机抽样技术
(1)   简单随机抽样
(2)   系统抽样
(3)   分层抽样
(4)   多级抽样
2.   问卷设计
(1)   构成
(2)   问卷制作的一般原则
(3)   问题的回答方式
三   内容分析法
1.   定义和特点
2.   课题和用途
3.   程序和技术
(1)   分析对象的选定
(2)   内容的解析操作
(3)   量化表示的方法
四   控制实验法
1.   用途
2.   基本程序和技术

(1)   内容分析法:材料易获取、费用较低
(2)   社会调查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
(3)   实验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多用于传播对象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不一定可靠刺激因素的设计与现实不一致。
(4)丹斯模式
(5)纽科姆ABX模式及其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
ABX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做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
风筝互相模式:不在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
(6)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模式:传播与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
 


相关话题/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