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名词解释 考研资料(2)

本站小编 辅仁网/2017-12-30



6、文学的无功利性:从目的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不带有直接功利目的,即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在文学活动中,无论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而只是获得审美体验,审美在其直接性上是无功利的。

7、文学活动的功利性: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间接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显现为审美地掌握世界这一深层目的。实际上,直接的无功利性正是为了达到间接的功利性。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作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由于文学在其话语结构中显示了显示社会关系的丰富与深刻变化,因而间接地体现出掌握现实社会这一功利意图。

8、形象:在本章中指艺术形象,即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与人们认识活动中的感性形象不同,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与科学活动中的理性概念不同,文学中的审美形象总是假定的、不确定的或模糊的。由于以形象形态存在,文学必然地表现为直觉方式。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

9、理性: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所构成的思维过程,它通常被认为与形象方式相对。事实上,从审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文学仍然必须依赖理性。只不过,理性在这里是以特殊形式存在的。虽然,无论作家创作还是读者欣赏都主要依赖形象,理性难以直接发挥作用,但是,形象被置入文学、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这本身就常常依赖于理性的力量。在创作中,理解时代的意识形态氛围,分析素材,构思主题、情节、人物关系,预测读者反应和批评界态度等,这些重要的环节,总是掺杂在作者的理性过程中的,是可以凭理性去把握的。如果否定这点,就等于把文学创作视为绝对神秘或非理性的过程了。不仅在文学创作和阅读过程中,而且在艺术形象本身中,理性都在起着微妙而重要的作用。

10、情感性:文学是情感的。情感,在这里指的是审美情感,是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如好恶、息怒、肯定与否定、斥责与赞美、欢乐与痛苦等。审美情感往往是一种超越个人厉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审美情感已不只是单纯情感,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情感,而是形式化的审美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审美情感作为审美评价,又总是与前述审美无功利、审美形象互相渗透着,并通过它们而显现。

11、认识性: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必然包含认识因素。认识在这里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映、文学不仅表达主观感情评价,而且也表达客观理智认识。这种认识往往并不直接呈现于艺术形象世界中,但无可否认地却又总是可以被归纳出来。在文学中,审美情感与理智认识的关系表现在: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文学的情感性和认识性应当联系起来考察。文学通过艺术形象表现作者的主观评价态度,同时也表达其客观理智认识,直接的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

12、语言与言语:这是索绪尔在《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一种区分。这里的语言与我们常用的语言概念是不同的,有时也翻译为语言系统、语言结构,指使用语言的总体规则,社会普遍性语法系统。而言语则指个人的实际语言行为。

13、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话语则是其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人与人通过语言进行沟通的行为与活动,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它包含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话语意味着把讲述内容作为信息由说话人传递给受话人的沟通过程:而传递这个信息的媒介具有言语特性;同时,这种沟通过程发生在特定社会语境中,即与其他相关性言语过程、与说话人和受话人的具体生存境遇具有联系。文学作为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话语行为或话语实践。把文学不是简单的看作语言或言语,而是视为话语,正式要突出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具体社会关联性、与社会权力关系的紧密联系。

14、话语蕴藉:这是对文学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不仅单个的文本,而且整个文学活动都带有话语蕴藉性质。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集中表现在文本“含蓄”与“含混”两种修辞形态。

15、含蓄: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藉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16、含混:也成歧义、复义或多义,使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的意义,另读者回味无穷。



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1、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建立在社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是它的最一般的社会属性。

2、主导性: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部分和主导方面,应该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它以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党性与人民性、民族性、人性的高度统一,共产主义的理想性与艺术的真实性、典型性、独创性的统一,革命的思想内容与民族形式的统一,深刻的哲理性与强烈的艺术感染性的统一为其主要特征。

3、层次性: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可以而且应该是多层次的,对于有某种进步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文学活动,要采取包容态度,允许其存在和发展。我们要提倡有益的,容许无害的,反对和禁止一切有害的文学活动。总的来说,需从美学的和历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相统一的观点来看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层次性。

4、多样性: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不应单调划一,不能搞模式化、概念化、公式化,而应是主导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在社会主义时代,文学创作的题材、思想、人物、形式、风格和艺术方法与表现手法等都应该而且多样化,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作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审美需要。

5、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满足最广泛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的价值观的核心。

6、雅与俗、“阳春白雪”与 “下里巴人”:雅与俗从字面上讲,一个是指高雅美好,一个是指平凡通俗。在文学艺术领域,同毛泽东提出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提高文艺与普通文艺,具有同一层面的含义。具体而言,是指在大力民展高雅的、严肃的艺术的同时,又要重视引导通俗文艺的健康发展。

7、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社会主义新人思想性格的主导方面和突出特色是革命理想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无私奉献、创业敬业的精神,真实地显示出时代的风貌、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有血有肉、内心丰富的文学新人,不是那种公式化、模式化、理性化的神人、完人、纸人和假人,也不是通体透明“高大全”式的人物。

8、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1年,针对民族戏曲改革发展问题,毛泽东明确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1956年,又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论,即著名的“双百”方针,旨在营造自由民主的文化氛围,避免文学创作千篇一律、模式化、概念化。这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化和文艺事业的一个根本性方针。





第三编:文学创造(第6--8章)

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1、精神生产:精神生产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的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等活动都属于精神生产。

2、艺术生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劳动”,后来马克思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称之为“艺术生产”。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看,将艺术活动称作“艺术生产”,这是马克思主义创造人的科学创见。艺术生产指艺术创造、艺术接受的活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文学活动,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看着一个循环的生产过程,从而揭示文学的价值生成过程。

3、文学创造的客体:关于文学创造的客体,即文学的反映对象,文学史上有两种影响较大的观点:客体即“自然”说和客体即“情感”说。两者都未能完满而科学地阐释这一问题。科学的解释为:首先,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惟一源泉。其次,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具有三个特殊性:(1)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2)文学创造的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3)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4、“社会生活”:所谓文学创造的客体“社会生活”,就是人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中结成的现实关系和全部活动的总和,也就是人在一定现实关系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此外,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还应包括自然界,总之,社会生活是人在一定现实关系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统一体。

5、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所谓整体性的生活,是指既不局限于某一层次,而是多方面生活的交融、渗透,是现象与本质、具体与一般相统一的社会生活。

6、文学创造的主体:文学创造的主体是作家、诗人,关于这一问题,文学史上出现过许多观点,例如主体即“模仿者”、“创造者”、“旁观者”与“移情者”,但这些观点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较为全面的解释为: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

7、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文学创造中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

8、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文学创造中客体虽然处于非主导、被动的地位。但是,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整个过程中,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从这个角度说,文学创造中,客体也使主体“客体化”了。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1、材料: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2、文学创造:一种旨在创造新的意识形态的艺术生产活动,其过程十分复杂和细微,一般可划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分阶段。

3、艺术发现: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4、创作动机: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它是与一定的主观愿望或目的相联系的。

5、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6、想象:就其本义来说,就是“想出一个象来”,并对它进行反复思考、加工,换言之,想象就是把过去经验的记忆和先前形成的中心之象在某种新刺激下重新合成一个新结构的过程。

相关话题/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