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选》阅读指导(文学考研资料)(16)

本站小编 辅仁网/2017-12-30


按内容大致可归结为三类:第一类描写了自己的孤儿生活与初恋的失意。如《十六岁的日记》、《参加葬礼的名人》等。第二类描写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尤其是以艺妓、舞女、女侍者等为主的底层女性的情爱伤痛与悲惨命运。第三类描写了超越道德与伦理的扭曲人性与变态性爱。这类作品集中在他后期的创作中,颓废虚无的色彩较浓。
川端康成在艺术上积极致力于探索与革新。1924年他与横光利一共同发起了“新感觉派”文学运动,后来又大胆地引进了乔伊斯的意识流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学风貌。他还始终不懈地追求对美的表现,在日本古典文学中的物哀、风雅与幽玄的传统美学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唯美主义倾向。
《雪国》主要讲述了舞蹈艺术批评家岛村三次到雪国旅行,并与乡村艺妓驹子交往的故事。岛村、驹子与叶子是小说里的三个主要人物。岛村第二次来温泉村的时候,在火车上看到了叶子,陶醉于她那无法形容的美中。第一次来时,岛村认识了“出奇洁净”的驹子,而当他在温泉旅馆又见到了驹子,她已成为一名艺妓。此时的驹子已经迷恋上了岛村。岛村第三次来温泉村时,驹子对岛村表示爱恋,岛村却感到空虚。村里的茧仓失火,叶子从茧仓的二层掉了下来。她的死似乎照彻了岛村与驹子共同度过的岁月。银河仿佛哗地一声,向岛村的心头倾斜下来。
《雪国》写作时间较长。1935年至1937年间,小说的各章断断续续地刊载在《文艺春秋》等多种杂志上,各章均有标题。1937年第一个单行本问世,直到1948年才完全定稿。
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笔触细腻。驹子是小说着力塑造的中心,驹子的形象在小说的叙事流程中以动态的形式逐步走向丰满。叶子以惊世骇俗的美出场,以宁静的死谢幕,她与驹子相映相生,是空灵与真实的互补,灵与肉的双重协奏。她的死意味着恋情的结束与雪国的寂灭,美以死亡的方式得到升华。岛村在小说中也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他是一个无所事事的虚无主义者,但也具有一定的理性反省能力。另一方面,岛村也是小说的叙事者,他很善于捕捉美、欣赏美,为小说提供了一个独具艺术张力的空间。
《雪国》延续了“物哀”的传统,展示了大自然的美、营造了诗意的氛围、极力塑造了美的女性形象,并为此发出由衷的感叹。但它又带有近代的特征,那就是对灵肉冲突的发现与对生存本身的质寻。
在艺术追求上,《雪国》也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与超越。首先,它是一部充满诗意的抒情小说。生动地描摹自然,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是营造抒情氛围的主要手法之一。同时,它也充分借鉴了西方的现代写作技法,运用了意识流手法,将人物的感觉与自由联想自然地糅合在一起,场景描写具有高度的象征性,为日本的小说创作注入了新的艺术因素。
川端康成认为,完美的艺术必须富有永恒不朽的灵魂,《雪国》正是他寻找、创造这种美的不朽艺术灵魂的实践。
 
第九篇 开罗三部曲
纳吉布·马哈福兹(1911-2006),埃及著名作家。马哈福兹的生活经历、家庭和职业环境对其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1988年,由于其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并“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马哈福兹一生创作丰硕,其作品内容广杂、文体多样。1930-1945年期间,是马哈福兹文学创作的储备期。其间连续出版了3部历史题材中篇小说《命运的嘲弄》、《拉杜比丝》和《底比斯之战》。1945年直到1952年纳赛尔革命以前,马哈福兹创作了一些明显具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风格的作品,代表作有“开罗三部曲”《两宫间》、《思慕宫》和《怡心园》。1960年,在纳赛尔革命后沉寂多年的他又相继出版了《杰伯拉维的孩子们》等作品。70年代以后,结合阿拉伯民间文学“故事”的艺术形式和西方现代艺术技巧,马哈福兹创作了一批具有形式实验性质的小说,代表作有《镜子》等。
“开罗三部曲”共分三部分,分别以三代人的主要生活场景——开罗的三个街区两宫间、思慕宫和怡心园为题,描绘了20世纪上半叶埃及一家3代人的命运沉浮,表现了现代埃及民族面对西方现代文明冲击时的无奈、彷徨和抉择。在这个家庭中,妻子艾米娜是一个顺从、贤惠的女人;丈夫艾哈迈德是一家之主,威严而又专横;长子亚辛只懂感官享受、不懂虔诚;二儿子法赫米是法学院的大学生,暗恋邻居家的女儿;小儿子凯马勒聪明好学,对宗教充满幻想;两个女儿海迪洁和阿依莎拥有截然相反的相貌和性格,但最后都嫁到了肖克特家。一战给他们带来了深深的影响,法赫米不幸牺牲。几年后,艾哈迈德迅速衰老;亚辛继续情场得意;凯马勒以批判的目光审视一切;阿依莎的两个儿子和丈夫染上伤寒。到了晚年,艾米娜有了外出的自由,她每天都为全家人祈祷。家庭剧变则让阿依莎未老先衰。而海迪洁的两个儿子则狂热地投身于政治生活。“二战”和民族解放运动再次冲击了这个家庭:艾哈迈德因承受不了奔波劳累而去世;艾米娜瘫痪在床;警察逮捕了两兄弟……凯马勒终于明白:遁世绝俗是一种逃避,人要有信仰。
“信仰”是三部曲贯穿始终的母题。“确信-怀疑-回归”分别标志了三代人对待信仰的不同态度,同时也隐喻了现代埃及民族的精神发展轨迹。从整体结构及其意蕴上来讲,三部作品也暗示和呼应了这条轨迹。第一部《两宫间》洋溢着虔诚、希望和英雄主义的明朗基调;第二部《思慕宫》则弥漫着衰败、犹疑和痛苦的氛围;第三部《怡心园》则洋溢着生命和行动的气息。三部作品从最初艾米娜的信仰到结尾凯马勒的信仰回归,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结构。
三部曲是马哈福兹前期现实主义创作的集大成之作。在内容上,它以写实手法描绘了艾哈迈德一家三代人的曲折命运,同时也展现了处于时代变迁中的埃及的人情风俗史。在艺术手法上,它结合埃及文学现实,移植了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并糅合了诸多西方现代艺术技巧。例如作品中对亚辛的生理和心理描写具有很强的自然主义色彩,而作品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技巧的借鉴非常明显,这主要表现在现代叙事技法的运用上。叙述者视角中的群体聚会场面、个体视角中的人物形象和个体的内心独白交相辉映,赋予作品“蒙太奇”式的画面感和多维立体的丰富感。
三部曲被誉为“阿拉伯现实主义小说的顶峰”,它推动了阿拉伯现代小说的发展与繁荣。
 
第十篇 耻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1940— )生于南非开普敦。教育背景使库切的文化身份认同异常复杂。他出于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不满,于1962年离开南非,来到英国伦敦。1972年,由于没有获得绿卡,库切不得不返回到南非。2002年,移居澳大利亚。
库切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长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幽暗之地》、《内陆深处》、《等待野蛮人》、《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福》、《铁器时代》等等。他的创作包含了对现实、历史、文化、哲学等诸多问题的思考。2003年,因其创作“结构精致、对话隽永、思辨深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从根本上讲,库切的文学与欧洲文学传统之间既有继承又有排斥。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像文学试验,绝不重复西方传统,也不重复自身。库切的小说具有巴赫金所倡导的多声部小说的特点。他还往往运用隐喻的形式表达现代人的孤独感受,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哲学高度,因此有人称他为卡夫卡的继承者。他的小说语言非常简洁精练,锤字炼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耻》的主要内容是:52岁的白人卢里,是开普敦大学现代语言教授。他引诱了学生梅拉妮,后来事情败露,被迫辞职。卢里离开开普敦,来到女儿露茜的家,在露茜的农场,他努力与女儿友好相处。三个黑人来农场打劫,他们不仅劫走财物,烧伤卢里,还轮奸了露茜。卢里主张把全部事实告诉警察,但被露茜拒绝了。卢里怀疑农场合伙人佩特鲁斯参与了抢劫事件,而且在参加佩特鲁斯的聚会时,他发现了打劫者之一。露茜阻止他报警,父女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卢里去拜访梅拉妮的家人,得到了原谅。他回到开普敦,把主要精力放在一出室内歌剧《拜伦在意大利》上。露茜怀孕并打算生下孩子,卢里几近崩溃,深感耻辱。卢里来到佩特鲁斯家,指责他撒谎。已有两个妻子的佩特鲁斯却提出要娶露茜为妻,而且露茜竟然同意。卢里搬离了露茜的农场,继续在动物福利诊所帮忙,一条残疾的狗被卢里的琴声迷住,对他产生了感情。一天,卢里终于亲手将那条已被他延缓了死刑的狗抱进诊所处理了。
要理解《耻》,首先需要从“耻辱”入手。耻辱在这部小说里包含了多个层面:有被开除教籍的道德之耻,有被强暴的个人之耻,也有无法保持生存尊严的历史之耻。归根究底,这些耻辱都与种族歧视的历史罪恶相关。“强奸事件”突显了整个种族历史仇恨的群体宣泄。
对历史责任问题的探讨是小说中一个突出的主题。卢里和露茜在这方面代表了现实中的两种态度:卢里虽然承认历史罪恶的存在,但却不认为个人必须通过苦难和尊严的丧失对历史进行补偿;而露茜却把遭受的耻辱看作在南非生活下去必须付出的代价,把融入南非的土著看作走向未来的必要方式。实际上,要结束这种历史的暴力循环,就要学会正视过去、面对现实、构造未来。库切虽然肯定了种族和解的可能性,但在他的心中依旧存在着许多惶惑和不安。
《耻》还体现了作者对人类悲剧性生存境遇的思考。对卢里来说,其经历是一种生活哲学的成熟,但因衰老而不得不克制欲望无疑是对自己实行阉割,实际是另一种生存的耻辱。
《耻》是库切笔下最具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在叙述上,《耻》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卢里的经历和意识串联起了整个故事。象征是《耻》中比较突出的一个艺术手法。例如“狗”这个频频出现的重要意象,其命运暗指南非白人的命运。

 


相关话题/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