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选》阅读指导(文学考研资料)(15)

本站小编 辅仁网/2017-12-30


《一千零一夜》以看似现实的背景为依托,营造的却是人们理想中的“乌托邦”。开篇首先交代了一个对中世纪阿拉伯人来说非常遥远的时空——“古时候”,“中国与印度一带”,暗示了其强烈的“乌托邦”色彩。而“乌托邦”的想象常常基于对现实的不满,《一千零一夜》产生自一个失落了信仰和英雄的年代,这些“前人的故事、传记”是为了“供人们吸取先人的经验,并以此为鉴”。
灵魂的堕落与拯救事实上构成了《一千零一夜》中全部故事的缘起和旨归。在作品中,故事的价值等同于生命的价值,“讲故事”涉关生死。借助莎赫扎德之口,作品讲述了一个个关于信仰、虔诚、忠贞的故事,不仅拯救了她自己,也使国王舍赫亚尔重新相信爱情,相信生命之善。
“讲故事”构成了《一千零一夜》鲜明的艺术特色。从印度借鉴来的“故事套故事”的框架结构极大地延展了内容的讲述,不仅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也使其妙趣丛生。《一千零一夜》中故事的讲述是以“夜”为单位的,这一叙述方式是阿拉伯说书艺人的独创。而故事“诗文杂陈”的讲述方式,也体现了典型的阿拉伯民族特色。
《一千零一夜》具有典型的民间文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作品对中世纪阿拉伯社会民间百态的展现、作品中民间故事的母题和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
《一千零一夜》反映了新兴商人和市民阶层等普通民众的精神需求。现代以来,很多阿拉伯作家从中汲取资源,创造出富有时代内涵和现代意义的作品。《一千零一夜》已成为阿拉伯文学的标志性作品,也早已被看作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第五篇 鲁拜集
欧玛尔·海亚姆(1048—1122,又译莪默·伽亚谟),古代波斯诗人。自幼博闻强识,一生潜心学术。他是一位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他酷爱哲学,特别推崇具有异端思想的哲学家伊本·西那,表现出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离经叛道的探索精神与他的宗教情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他的四行诗就是这种矛盾张力的产物。作为诗人的海亚姆一直默默无闻,其诗人地位的确立应归功于英国诗人、翻译家菲慈吉拉德。他从一位出使波斯的友人那里得到一个海亚姆诗集的手抄本,先译出75首,于1859年以《鲁拜集》(Rubaiyat)为题出版,而后再版多次,译成世界各种文字,影响巨大。而海亚姆的四行诗早在元代就传入中国;现代时期,胡适和郭沫若也先后译过他的诗。 
“鲁拜”(又译“柔巴依”),波斯语译音,意为“四的”,用为诗体即“四行诗”,是古代波斯的一种诗歌体式,类似于我国的绝句。海亚姆专精于此,所以他的作品集以《鲁拜集》命名。归在海亚姆名下的鲁拜有上千首,有大量是伪作。研究者辑录了海亚姆的鲁拜诗共66首。
《鲁拜集》是一部以思想取胜的哲理诗集,表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诗集像是由不同主题乐章构成的一部思想的交响乐。人因何而生,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是诗人思考的主要问题,也是这部思想交响乐的总主题。作为哲学家,海亚姆不满足于宗教经典给出的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展开自己的思考,主张要把握现在,及时行乐。这既是诗人的一种人生态度,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宗教神学所宣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否定。 
海亚姆《鲁拜集》的思想意义首先在于执着的探索精神。关于宇宙和人生问题的思考是最精彩的篇章,体现了作为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胸襟。其次,海亚姆《鲁拜集》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一是对黑暗不公的现实社会的批判;二是对宗教谎言的质疑和对宗教人士的批判。再者,在批判宗教否定神学的基础上,还形成了诗人的人文主义思想。这样的思想与以神为中心的宗教神学是相对立的,意味着思想的解放,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刚正不阿的凛然正气。第四、《鲁拜集》中最有争议的是及时行乐思想,可以这样理解:一、及时行乐是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反抗;二、这是与对宇宙人生问题的思考相联系的;三、诗人对现实不满又找不到出路,感觉到思想的窒息又无可奈何,由愤世嫉俗而纵酒放歌。当然诗人的思想中也有与宿命论等消极成分,这些是诗人的时代局限。
《鲁拜集》在艺术方面也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哲理思辨之美。诗人充分发挥了四行诗的表现潜力,雄浑有力、掷地有声,给人以雄辩和逻辑之美。其次,思路宏阔,境界高远。他思考的都是关于宇宙人生的大问题,适合宏阔的思考、渺远的想像和宏大的诗歌意象,令人叹为观止。第三,独特的诗歌意象与缜密的逻辑思维相结合,具有耐人品味的深邃。他的诗歌意象之间往往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不仅从思想内容上形成与主流宗教意识形态相对立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现世主义人生观,而且从科学思维上形成一个逻辑链条。第四,语言直率、朴实而有力,历来受人称道。“体现出一种去尽雕饰之美,流露出一种落尽豪华的真淳。”
 
第六篇 从此以后
夏目漱石(1867—1916),原名夏目金之助。其父原为幕府时代的名主,明治维新后家道衰落。他出生不久后就被送人,直到21岁才恢复原籍。独特的生活经历对他性格与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夏目漱石在大学期间主修英国文学,毕业后在各校任教,后成为朝日新闻社的专职作家。1916年12月9日,因严重的胃溃疡而病逝。
夏目漱石的创作一般被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905—1906)体现出两种典型的倾向:一种以《哥儿》、《我是猫》为代表,尖锐地批判了近代日本社会的种种弊端;另一种以《旅宿》为代表,力图创造一个有别于现实的世外桃源,以传达作者对美的追求。这些作品幽默诙谐,在旁征博引、嬉笑怒骂中夹杂着尖锐的批判锋芒。中期创作(1907—1910)主要以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恋爱婚姻为主题。如“爱情三部曲”:《三四郎》、《从此以后》和《门》。后期创作(1910—1916)有较大的变化,社会批判锋芒大大减弱,转而深入知识分子的内心,探寻他们利己主义的自私心理及其带来的毁灭悲剧。这些作品叙述沉缓,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细腻深刻。夏目漱石的很多作品都是以报纸连载的形式发表的,结构上并无定势,但作品的深层结构往往有其内在的逻辑线索。
《从此以后》主要描述了主人公代助与好友平冈的妻子三千代超越世俗的恋爱故事。小说分两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是代助、平冈与三千代的情感纠葛,一是代助父亲为挽救家族实业,欲让他与富家女缔结婚姻的特意谋划。大学时代,代助出于朋友义气促成了平冈与三千代的婚事,却无视自己与三千代之间已萌发的爱意。三年后,平冈夫妇重返东京。目睹了平冈的堕落、三千代生活的不幸,代助在自责中幡然悔悟,深深认识到了当年的错误。与此同时,家族也为他安排了一门充满金钱意味的婚姻。几经挣扎,代助还是决意冲破世俗的樊篱,义无反顾地与三千代走在一起,投身到前途未卜的生活中。
作为明治时代末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主人公代助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传统与现代悖谬地并存在他的身上。小说通过代助的婚恋抉择,揭示了这一时代的知识分子精神与生活的尴尬处境,并传达了对知识分子自身矛盾性与软弱性的讽喻与忧虑。
《从此以后》还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其批判锋芒主要指向两端,一是通过长井代助之口,对日本社会在西方化进程中暴露的种种弊病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二是批判了日本旧有的封建家族体制。
同时,代助这一形象在转变与回归中拥有了精神的高度。在爱情与人生道路的抉择上,他完成了从“他人本位”到“自我本位”的回归,终于认识到“最后的权威属于自己”,责任与选择并存。小说还提出了知识分子与经济保障的问题,却没有给出答案,小说结尾对代助的描述充满暗示意味。
在人物刻画、叙事技巧上,《从此以后》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首先,出色细腻地刻画了代助、平冈和三千代的人物形象与心理状态。其次,对代助与三千代爱恋故事的叙述也颇具艺术技巧。前半部分采用倒叙的手法逐步展开,表白恋情后叙述节奏陡然加快,充满了张力。细节安排自然流畅,人物的情感表现含蓄。
小说名为《从此以后》,其实包含多重意思。首先,与《三四郎》相比,这部小说描写的是毕业后的主人公的发展。其次,小说最后并没有说明主人公的最终走向,所以其命名也是结束时提出的问题:从此以后该怎么办?
 
第七篇 吉檀迦利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现代诗人。奥义书“梵我同一”的世界观、佛陀博大的同情心、印度传统的非暴力思想和轮回转生观念,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来自西方的人文主义不仅是他创作的核心,也是他人生观的基础。
泰戈尔首先以诗闻名,其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1880—1900年是早期,发表了《晨歌》、《画与歌》、《刚与柔》等诗集。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被誉为“孟加拉文学中的雪莱”。1901—1916年是中期,发表了《祭品》、《怀念集》、《儿童集》、《吉檀迦利》等诗集。以宗教抒情诗为主,思想上追求人神合一,艺术上追求质朴、宁静与和谐。1917—1941年是后期,发表了《书简集》、《随感集》、《总结集》、《再次集》、《新生集》、《生辰集》等重要诗集。以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色彩的抒情诗、散文诗以及具有鲜明倾向性的政治抒情诗为主。
泰戈尔走向世界,主要靠他的几部英文诗集。1912年他去英国旅行,从自己中期创作的诗歌中选择了103首诗译成英文。这些诗由叶芝作序,以《吉檀迦利》为题出版,引起轰动,诗人因此获得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还有一些作品也被译成英文出版,主要有《园丁集》、《新月集》和《飞鸟集》等。泰戈尔也是著名的小说家,其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沉船》(1906)和《戈拉》(1910)。他还是重要的戏剧家,早期创作的大量诗剧、歌剧以及其它不同形式的戏剧作品,都具有探索意义。
泰戈尔一生经历了印度近现代史的风云变换,他的思想也存在深刻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始终是泰戈尔的主导思想。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影响最大的一部英文诗集,收入103首诗,其中57首译自同名的孟加拉文诗集,17首译自诗集《歌之花环》,另外29首选自其他诗集。“吉檀迦利”意译为“献歌”,即献给神的歌,主要表达对神的虔诚。诗集可以看作一部交响乐,第1—7首为序曲,说明作歌缘由,表现诗人对人神结合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第8—35首为第一乐章,主题是对神的思念与渴慕;第36—56首为第二乐章,主题是与神的会见;第57—85首为第三乐章,歌颂神给世界带来的欢乐和光明;第86—100首是第四乐章,诗人渴望通过死亡获得永生,真正达到人与神合一的境界;最后3首是尾声,概括诗集的内容和意义。
《吉檀迦利》在给神献歌的框架中,表达了诗人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首先是人格的自我完善。作品中诗人对神的追求,就是在不断追求着自我完善,而这种完善与施爱于人密不可分。其次,诗人表达了肯定现实、热爱生活、积极行动的人生态度。第三是人道主义思想的表现。爱神是诗人的出发点,爱人是他的归宿,神的颂歌成为人道主义的赞歌。第四,诗人在颂神时并没有忘记祖国,表现了诗人忧国爱国之心和反对殖民主义的思想倾向。第五是热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主义思想。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神的显现和化身,因此对神的爱和歌颂,就成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歌颂。
《吉檀迦利》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首先是化抽象为具体,赋予自己所要表达的抽象、深奥的思想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神”这一不可捉摸的神秘存在,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和景物。其次是象征寓言手法的大量运用。“神”本身即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增强了作品的神秘色彩。第三,将哲理与抒情巧妙融为一体。
 
第八篇 雪国
川端康成(1899—1972),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不幸的生活境遇对其性情与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4月16日,口含煤气管自杀身亡。
他一生创作成果丰硕,小说的创作尤为卓著。按时间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战前时期(1921—1932),代表作是《伊豆的舞女》;战争时期(1933—1945),代表作是《雪国》;战后时期(1945—1972),主要作品有《千鹤》、《古都》等。

相关话题/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