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习 中外电影史最终重点汇总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25

中国电影史
第一章 电影拓荒期
第一节 中国电影的诞生
电影在中国放映的第一次记录: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主人徐凌云“西洋影戏”。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任庆泰主持拍摄,谭鑫培主演了第一部无声影片《定军山》。
1913年,郑正秋编剧、张石川联合导演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
1921年,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由中国影戏研究社拍摄完成。
1913 年,香港第一部短故事片是黎民伟以华美影片公司的名义拍摄的《 庄子试妻》 。严姗姗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黎民伟被称为“ 香港电影之父” 。
商 务 印 书 馆 的 活 动 影 戏 部 ( 1 9 1 8年 成 立,1 9 2 7年 结 束,是 中 国 民 族 资 本 自 资 摄 制 电 影较 有 规 模 的 开 始 )它 的 成 立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它 的 成 立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a .它 是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民 族 资 本 开 办 的 第 一 家 电影 机 构 b . 它 建 造 了 中 国 第 一 个 摄 影 棚c . 有 明 确 的 制 片 方 针— — 电 影 为 教 育 服 务 。
1922 年,明星影片公司创办我国第一所电影学校“ 明星影戏学校” 。
《 孤儿救祖记》1923 年,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成就与影响:开创了中国有电影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而且在艺术上确立了国产无声片的基本模式,是中国第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获得巨大双重成功的国产片,同时它还标志着民族电影业草创阶段的结束和初盛时期的到来。作为一个电影事件,它所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促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 国产电影运动” 。
第二节 “ 古装片” 、“ 武侠片”
从1926 年下半年开始的四年多时间里,中国影坛相继形成了“ 古装片” 、“ 武侠片” 、“ 神怪片” 等商业电影创作热潮。
第三节  南国电影剧社
1926 年,我国著名的现代戏剧奠基者田汉创办了南国电影剧社。1928 年南国电影剧社改组为“ 南国社” ,除电影部外另有文学、绘画、音乐、戏剧部,其宗旨定为“ 团结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 。
田汉早期的电影活动对中国电影的贡献:1,在多以营利为目的的电影圈中,田汉高举电影运动的旗帜,强调电影不再是单纯的盈利工具,而是相当有社会教育功能和崇高的艺术价值,他本着纯真的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光荣的第一页”。他的作品《到民间去》被有些史论家称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有进步意识的电影”。2、他是新文艺界中国文学艺术家中第一个尝试拍电影的人,也是把新文艺界思想引入电影界的第一人,从而结束了我国电影长期游离于新文艺运动的历史,为而后的“左翼电影”运动的开展作了铺垫。
第四节  有声电影的出现
1929 年2 月4 日,上海的夏令配克电影院放映美国影片《 飞行将军》 ,这是有声电影在中国的第一次正式公开放映。
1929 年,孙瑜导演的《 野草闲花》 ,第一次加入歌曲。
1931 年,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片是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的《 歌女红牡丹》 。
第五节  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的活动时间大约是在20 世纪初到20 年代末,其中以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
第一代导演对中国电影史的意义:
1、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艰苦、简陋,又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些影片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2、从艺术技巧而言,他们还了解什么是电影,往往用传统的戏剧关键来处理电影,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

第二章 电影探索期
第一节 左翼电影运动(1931-1937)
 左翼电影运动是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932 年到1933 年左翼电影运动迅速兴起,出现了一批思想观念鲜明,艺术上也有一定成就的影片。这些影片直接反映社会现实存在的尖锐矛盾,令人耳目一新,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 姊妹花》 (郑正秋编导、胡蝶主演)、《 渔光曲》 (蔡楚生编导)
 吴永刚导演的《 神女》 是无声电影的高峰之作。
 袁牧之与应云卫合作的《 桃李劫》 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较全面、有意识的按照有声电影的艺术规律进行创作的影片,被认为是中国有声电影声画结合的划时代之作。
第二代导演
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30-40年代,主要要蔡楚生、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郑君里等。
成就:1、从他们开始,中国电影的思想内容真正从单纯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的反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2、在艺术上,第二代导演的最大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3、尽管他们的戏剧意识还很强,但他们对戏剧的模仿已经从形式转向了内涵,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可以说,从这代导演开始,中国电影才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
“30年代电影”是指从1932年左翼电影运动兴起,到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五六年中,中国电影出现的一段空前繁荣的局面。在这短短的几年中,中国电影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传世之作。《十字街头》、《大路》、《风云儿女》、《渔光曲》、《神女》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左翼电影运动: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电影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电影运动、进步电影运动。左翼电影工作者,在国内外反动势力制造的白色恐怖中,为了民族的解放,以电影为武器,开创了我国革命电影、进步电影的先河,谱写了30年代我国电影的光辉篇章。1931年9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正式通过,并在10月23日出版的《文学导报》第1卷第6、7期合刊号上公布。它标志着左翼电影运动的开始。1932年5月,以夏衍为组长,由钱杏村、王尘无、司徒慧敏、石凌鹤等人参加的党的电影小组成立。1933年左翼电影创作达到高潮,相继摄制《狂流》、《铁板红泪录》、《女性的呐喊》、《上海二十四小时》、《三个摩登女性》、《民族生存》、《大路》、《新女性》等一批优秀影片。1934—1935年,国民党政府加紧对左翼电影运动的迫害。左翼电影作者另组建电通影片公司。两年中摄制了《同仇》、《女儿经》、《船家女》、《渔光曲》、《桃李劫》、《自由神》等20余部优秀影片。其中《渔光曲》在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荣誉奖。1936年,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电影由左翼电影运动进入国防电影的新阶段。

软性电影:
1933.08 左翼电影创作高潮时期,国民党文人刘呐鸥等人倡导主张“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激凌,是给心灵坐的沙发椅”,他反对左翼电影在银幕上闹意识、充满说教和左倾色彩,他认为电影应该是软性的,提倡艺术快感论。
电影:《化身姑娘》希望人们脱离现实,但不合时宜,是反动的思想,受到左翼的批判。

49 国防电影:国防电影是在中国左翼文艺运动领导人提出“国防文学”口号后不久,于1936年2月提出的电影创作口号,随后摄制的一批影片都被称为国防电影。同“国防文学”的口号完全一致的,即旨在发起“一个最大限度地动员文艺上的一切救亡力量的运动”,主张电影工作者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必须以电影为武器,更好地为抗敌斗争服务。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国防电影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但这一口号的提出及围绕这一口号的讨论,对电影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936.01 上海“电影界救国会”呼吁电影界拍摄民族解放电影。
1936.05 讨论后,电影界提出“国防电影”口号,一致认为在民族存亡关键时刻,以电影为武器,更好为抗日斗争服务。

 第二节  孤岛电影(1937-1941 )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上海进入 “孤岛”时期。随着“孤岛”偏安一隅相对稳定的局面形成,新华影业公司首先乘影坛凋敝、无人竞争之机恢复拍片,大受欢迎,引得其他公司纷纷仿效。到1938年,上海电影业又达到了自己的一个新的繁荣期。
      此时仍有留下的电影工作者坚持斗争,他们排除困难,拍出了一批令人刮目相看的影片,如1932年2月由欧阳予倩编剧、卜万苍导演的《木兰从军》就是号召国民抗战的佳作。此外,于伶的《花溅泪》、柯灵的《乱世风光》等,都在暴露现实的同时,反映出抗日救亡的时代心声。
    我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长70分钟。
 第三节  战后电影
 抗战之后,民族电影产生了丰硕的果实。《 八千里路云和月》 、《 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松花江上》 、《 天堂春梦》 、《 万家灯火》 、《 小城之春》
 文华的《 假凤虚凰》 是抗战时立后第一部在美国上映并受到好评的中国影片。
 梅兰芳主演的《 生死恨》 是中国摄制彩色影片的第一次尝试。
第三章 电影发展期
第一节 新中国电影
1949 年新中国建立至1966 年之间的电影统称为“ 十七年电影” 。这一时期,电影在银幕上形象的展现了中国革命发展史的同时,也在强化着成为国家话语的意识形态。
1949 年4 月,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拍竣了新中国的第一部长故事片《 桥》 。
 革命的正剧
十七年电影,指1949到1966年,中国电影在继承三、四十年代进步电影和解放军革命文艺两方面传统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传统与优势,开辟了中国电影的新阶段。在风格上,十七年电影主要的样式是戏剧式的,主要以革命的正剧为主,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体现了现实性和时代感,注重人物形象塑造,造就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电影艺术家,然而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导致作品缺乏艺术生命力,没有深入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很少借鉴外国电影的艺术成就,对电影本体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展开。《林家铺子》《早春二月》
就风格样式而言主要是戏剧式的,占主导地位的是革命的正剧。代表作有《中华儿女》、《战火中的青春》、《红旗谱》、《林则徐》、《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
其基本特征:
1、题材内容直接表现人民革命战斗生活
2、直接书法创造者的革命情怀,潜移默化的以情动人,对观众产生认识、教育或审美作用。
3、多吸收和借鉴中国民间叙事艺术的传统。
 第三代导演
 代表人物: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谢晋、郭维、李俊、王苹、林农等。
 创作特点:
1 、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用影片努力反映时代,深入展现矛盾冲突。
2 、他们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的追求上,都有十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南北二谢:谢晋、谢铁骊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王苹,被誉为“ 新中国的一缕温柔” 。代表作品《 柳堡的故事》 、《 江山多娇》 、《 永不消逝的电波》 、《 霓虹灯下的哨兵》 。

十七年电影的特点:
1、注重人物塑造
2、具有鲜明的现实感与时代感
3、造就一批具有特色的艺术家
4、继承我国优秀民族文艺传统,在句式上进行多样探索。
十七年电影的缺陷:
1、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
2、没有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
3、很少借鉴国外电影的艺术成就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电影
树立革命样板的政治要求,斗争哲学衍生的叙事模式,三突出理论主导的表现原则和影片整体呈现出“矫饰美学”的风格,成为“文革”电影的标志。
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
八部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龙江颂》。


相关话题/中外电影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8年武汉大学艺术学系854中外电影史专题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1334.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6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 [3D电子书]全国名校影视艺术理论考研真题汇编(含北大、中传等)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8
  • 2018年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631中外电影史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1355.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6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 [3D电子书]全国名校影视艺术理论考研真题汇编(含北大、中传等)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7
  • 中外电影史考研复习脉络
    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指导 中国电影史部分分为:大陆、台湾、香港 大陆: 1、三四十年代黄金时期、左翼电影、战后电影; 2、十七年电影; 3、78年以后至今,新时期电影。 香港: 1、五十年代邵氏电影的崛起;六十年代香港类型电影的发展; 2、78年~80年新浪潮以后,徐克、许鞍华等人的崛起;吴宇森的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29
  • 上海大学2005年中外电影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任选10题)  1.《北方的纳努克》  2.石挥  3.《神女》  4.特吕弗  5.黄建新  6.让·雷 ...
    考研 Freekaoyan.com 2008-03-18
  • 2008年上海大学电影学中外电影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和术语解释(3*10)  1、神女  2、四百下  3、新好莱坞  4、杂耍蒙太奇  5、阿尔莫多瓦  6、国片复兴 ...
    考研 Freekaoyan.com 2008-03-18
  • 上海大学2005年中外电影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任选10题)  1.《北方的纳努克》  2.石挥  3.《神女》  4.特吕弗  5.黄建新  6.让·雷诺 ...
    考研论坛 200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