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复旦大学714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09

2011年复旦大学714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沉默的螺旋
2.知识沟假说
3.新闻专业理念
4.时务体
5.每周评论
6.中国报学史
7.洋旗报

二、简答
1.宣传的七种策略
2.大众媒介的受众分类
3.1927年国民党新闻统制的主要措施,其核心是?
4.简述邹韬奋的六刊一报

三、论述
1.以网络推手为例,论述新闻炒作的表现,成因和危害,并谈谈如何整顿?
2.结合中国新闻实例,及拉斯韦尔和赖特的大众媒介功能学说,谈谈大众媒介的功能的理论
3.1942年解放日报的《致读者》和1956年《人民日报》的《致读者》的发表背景,主要内容及异同























一、
名词解释
1、 德国社会心理学家诺依曼采用实验/调查方法,于1973年在《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
观》一文中最先提出,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进行了概括。该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认为大众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方面有强大的效果。“沉默的螺旋”开创了大众传播强效果论的开端,并将社会心理学引入传播学。
2、 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于1970年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
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能够带来知识量的增长,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的获得信息,因此媒介信息的扩散扩大而非缩小受众之间的知识沟。
3、 新闻专业理念又叫做新闻专业主义,它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
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信念,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的理念,一是客观性新闻学,一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
4、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报刊政治家继承王韬报刊政论的传统,在
政论写作中不断突破框框进行革新,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报章文体。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最为典型,故被称为 “时务文体”。又称“新文体”、“报章体”,是一种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比较通俗浅显的文体。这种文体特征为:半文半白,平易畅达,语言丰富、笔调自由、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其历史渊源:既是汉魏无文风的发扬也是思想解放的产物。它的社会效果:令读者开眼,风靡一时,并为后世政论报纸纷纷效仿。
5、 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陈独秀主编,周刊。每星期日出版,它与《新
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了五四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报刊之一。
6、 我国著名报学家、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戈公振先生的《中国报学史》,1927年11月上
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一部研究新闻学和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开山名著,国内外新闻界誉之为中国首部新闻史学权威著作。《中国报学史》首次全面、系统的叙述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汇基本勾勒出了中国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大致脉络,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端,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奠基之作,对后世新闻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7、 1937年日军侵占上海,英、法、美等控制的租界四周均被日军侵占形成“孤
岛”。中外各种政治势力纷纷利用“孤岛”的特殊环境在“孤岛”上创办报刊,开展宣传。 “洋旗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以外商名义出版的中文报纸因而可以不接受日伪军的新闻检查,因而在1938年之后出现了大办“洋旗报”的热潮。代表报纸有《文汇报》《申报》《新闻报》《每日译报》等
二、 简答
1.辱骂法 给予某观点一个不好的论断,使受众轻易反对该观点。不常用于广告,政
治宣传中较普遍。
光辉泛化法 将宣传对象与褒扬词语联系在一起,借好事物的光,使受众轻易接受该
对象。
转移法 将权威、约束力或某事物的威信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使后者被接受。目的是将
一种观念、产品或事业与人们赞赏的东西联系起来。
证词法 要某些令人敬畏或使人讨厌的人说出特定概念、节目或产品,或说人的好话或
坏话。在广告和政治宣传中经常使用

平民百姓法 信源向受众展示其宣传内容与“人民的”“公众的”想法一致,以求受众 接受。商业广告和政治宣传中常见。案例:克林顿竞选时,努力塑造自己“只 是普通人”的形象  洗牌作弊法 利用或真或假,清晰或模糊的多种陈述方法,对一个观念、产品做尽可 能好或坏的说明。这是把关人概念的雏形。案例:引用电影评论的电影广告,引语都经过小心选择,只用最有利的好听话。  乐队花车法 促使受众尽可能的参与到宣传内容中来,企图说服属于某团体中的成员接受 某观点,体现了群体力量在传播中的作用。案例:战时对某些士兵的英勇
作战事迹的夸大宣传鼓舞了军队士气。
2.【参考】  1)按照接触的媒介类别
: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
网民
    2)按照人口统计学原理,受众群体
内部可以按照性别、年龄、职业、地域、教育水平 等再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如男性受众和女性受众。    3
)按照接触媒介的频率:稳定受众和不稳定受众    4
)按照受众不同信息的需求:一般受众(广受众)和特殊受众(窄受众)    5)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    6)按照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核心受众和边缘受众  3.  1928年起,国民党政府推行“以党治报”、“党化新闻界”的政策,在“九一八”以 后,又效法德、意法西斯,强化对新闻事业的控制。  a) 鼓吹并暴力推行“党化新闻界”、“民族主义的新闻建设”、“科学的新闻统制”、 “新闻一元主义”等反动谬论和政策,在思想上对新闻界进行统制。
b) 依靠官方新闻网络,垄断新闻的发布权和评论权,控制全国舆论。
c) 利用政权力量和法律手段,制定、颁布大批新闻出版法令,建立起一个以统制为核
心的新闻法律制
d) 利用对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的控制权,把进步人士排除在外。同时,制定各种法令,
如《指导党报条例》、《指导普通刊物条例》、《审查刊物条例》、《暂行反革命治罪法》、《中华民国刑法》、《出版法》、《新闻检查标准》、《图书杂志审查办法》、〈指导全国广播电台播送节目办法〉等等,钳制人民言论出版自由。
e) 建立报刊登记制、实行严厉的书报检查制度和禁载制度,任意删削检扣进步书报。
1929年设立邮电检查所,实行邮件检查。在大城市设立“新闻检查所”和“图书杂志审查
委员会”,实施出版前原稿检查工作。1935年成立中央新闻检查处,新闻检查制度化。
f) 笼络收买报界,或打入内部分化瓦解进步报刊。
核心是:建立起一个以统制为核心的新闻法律制度。
4. 邹韬奋,是中国现代著名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政论家及出版家。他一生中,前后创办和主编过“六刊一报”,其中有:《生活》周刊、《大众生活》、《生活日报》、《生活日报星期增刊》、《生活星期刊》、《抗战》三日刊、《全民抗战》三日刊。
三、 论述
1. 网络推手”---即“网络策划师”,指通过别出心裁的策划,在网上制造轰动性事件、
话题或人物的人,推广的对象包括企业、产品和网络红人。 出现原因:  在互联网语境下,信息以几何倍数增长,受众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 
网络匿名性提供了便利;
 网络监管难度大,漏洞出现;
 网民对某些特定信息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关注的欲望; 
布迪厄场域理论:
危害:  商业因素入侵公共空间,干扰正常的舆论生成和民意正常表达;  影响了大众正常的信息获取;
 过度的炒作和娱乐化干扰了互联网的风气;  不实信息对大众产生了消极的误导;
 扭曲议程设置,操纵民意,限制了民主的发展; 
制造媒体奇观事件,吸引受众眼球
采取策略:  受众自身提高辨别力和媒介素养;  商业媒体和工作者自律;  政府加强立法网络监管力量 
健全网络表达机制
2、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文化传承功能;
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功能。
然后每个功能详细解释一下,最后再结合新闻实例来分析回答。
3、《解放日报》的改版起因也是原来从30年代《真理报》学来的报纸结构方式不能满足中国斗争的需要。这次改版的背景是延安整风,其党内目标之一就是“教条主义”。《解放日报》的改版是整风运动中的一件大事。从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改版发表社论《致读者》到1944年2月16日发表社论《本报创刊一千期》,发表了一系列的社论和重要文章,对于办党报的方针和基本原则,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本原理和重大问题,都作了探讨和精辟的论述。关于党报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要
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新闻必须完全真实,要实行全党办报,密切联系实际和
联系群众,要建立新的文风,这些原则都是在《解放日报》改版时期逐步确立的。但是版面的改变并不大,没有扩版,没有固定分栏,技术上没有太大变化,
重要的是强调了党报的党性。
 
1956年,我国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日报》对于新形势以及这种形势下的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缺乏了解和把握。具体表现有:
“一、内容贫乏、单调,报道面太窄,尤其对人民生活关注太少。二、新闻少,质量低。三、组织问题
讨论太少,这种情形下,报纸改版的问题提上日程。改版后的报纸从六个版改为八
个版,“版面一般地是作这样的安排:
第一版还是要闻,跟以前没有多大分别;第二、
三版的内容是国内经济,大致第二版着重工业和交通,第三版着重农业和商业;

四版的内容是国内政治,包括党的生活,此外还有一栏首都新闻或者地方通讯;第五、六版是国际版;第七版是学术文化版;第八版上半是带文学性的副刊,下半是广告。
”关于读者来信的处理发生了变化,
“原来的读者来信专页取消了,读者来信将分别登在各版上。
《人民日报》改版后,头版头条经济新闻增多,会议新闻减少,
这也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一版的新闻条目增多,每条新闻的字数减少,每条新闻基本上只说一个事情。新闻报道范围扩大,有了很多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报道。
言论方面,批评性文章增多,特别是关于百家争鸣的讨论,诸如李长之、黎锦熙、朱光潜等名家都发表了关于“双百”方针的文章,报上营造出一种自由讨论、独立思考的氛围。另外,报上副刊文章的增多,广告的出现以及版面的编排等,都显示报纸向着人民实际需要的方向转变。
 


相关话题/新闻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