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复习资料(4)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05


A、第一次改道发生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 602 年),于东郡濮阳瓠子口(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 于今沧州南入渤海——西汉大河。
B、第二次改道发生在东汉永平十三年(公元 70 年),于长寿津(今河南濮阳西南)疏浚,于千 乘(今山东高青东北)入海——东汉大河。
C、第三次改道发生在北宋中期庆历八年(1048 年),一支于商胡埽(今河南濮阳东北)大决口, 河水经山东北部入卫河由今天津入海;另一支 1060 年于大名府魏县第六埽(今河南南乐西)决口, 循今马颊河入海——宋二股河。
D、第四次改道发生在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 年),于阳武(今河南原阳)决口后分二支,北支入 北清河(今黄河)至利津入海(河水仅十之二三);南支入南清河(今泗水)经淮河入海(河水十之 七八)——金明昌二派河。
E、第五次改道发生在明孝宗弘治七年(1494 年),于开封等地决口,分出汴、泗、涡、颖等多支 均入淮河入海,后经治河,由汴入淮入海——明万历黄河。
F、第六次改道发生在清咸丰五年(1855 年),于兰阳铜瓦厢决口分多支漫游 20 多年后归大清河 由利津牡蛎口入海——今黄河。
汉唐安流期:公元 1 世纪至 10 世纪接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偶 有决溢,也未造成大规模改道,被称为汉唐安流期。其安流的主要原因是:一、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 族入居黄河中游,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二、公元 70 年, 在王景领导下,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固定了一条新的河道。三、当时黄河下游存在不 少分支,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一些大小湖泊和沼泽洼地,都起着分洪、排沙与调 节流量的作用。
改道原因    黄河改道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有人为的原因    自然原因:流域地貌条件、气候因素、 水文条件等    社会原因:上游植被变化、战争的破坏和人为决口、科学技术落后防洪标准低、政治中 心的转移等
三、黄河现况及其治理
(一)治理历史
治理河段上的两大派:全河派、下游派 治理措施上的两大派:大禹派、鲧派 治理脉络上的两 大派:独流派、分流派  治理对象上的两大派:治水派、治沙派
(二)现代黄河治理 目标:安全性、舒适性、可持续发展 “悬河”形势加剧
 

 
近几十年来,黄河河床淤积严重,行洪能力急剧降低,“悬河”形势加剧,防洪水位逐年抬高。 1950~1998 年,高村、孙口、艾山、泺口、利津 5 个水文站 3000 立方米每秒流量时水位分别抬高了
3.94 米、4.18 米、3.72 米、3.90 米、2.70 米。尤其是 1987 年以来,黄河来水量较小,主河槽淤积 进一步加剧,1987~1997 年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平均每年淤高 0.12~0.16 米,平槽流量由 6000 立方 米每秒左右降为 3000 立方米每秒左右,二级悬河的不利局面进一步加剧,即便是中常洪水也可能发 生滚河、斜河和顺堤行洪,威胁堤防安全。
黄河的断流:近十多年来,黄河经常出现断流现象。断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 点:1. 气候变化 2. 植被破坏 3. 灌溉方式落后
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五大威胁:一是水土流失面广量大    二是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失衡。三 是土地沙化面积呈加剧之势    四是草原退化严重    五是水源涵养功能下降
三    江    源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汹涌澎湃、波涛滚滚的江河,历来为世人所熟知。它们的源头在同一
个“摇篮”,世界上很难再找出这样一个地方,汇聚了如此众多的名山大川,世界上也很难再找出三 条同样的大河,它们的源头竟是如此之近,血脉相连。恐怕这就是三江源头的神奇魅力。
“3 条黄河”战略(了解)
(《治理黄河思辩与践行》李国英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一书作者认为:在新 时期应着力建设“3 条黄河”,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和“模型黄河”,以此作为治理黄河 的研究手段,构建新的科技治河体系。就是指先通过对原型黄河现状的分析,提出黄河治理决策的基 本需求及物 理参数,然后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数学模拟,提出方向性方案,最后通过黄河模型 反复进行实验,为实际的黄河提供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理方案。
治理黄河新理念——黄河治理终极目标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增水、减沙、调水调沙是解决这一关
键问题的根本途径。针对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的症结,要实现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在 大力构建的“三条黄河”治河体系的同时,还要认真研究包括从外流域调水在内的九方面的问题:
一、积极推进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    二、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 三、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        四、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    五、制定黄河下游河道 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    六、确保使下游河道主河槽不致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七、满足降低污径 比,使水质不超标的水量补偿要求    八、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其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    九、 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
黄河河段的主要湖泊:梁山泊 梁山泊地处黄河下游、汶水和济水汇聚地,古称泽国。
罗布泊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 780 公尺左右,为塔里木 盆地的最低处。盆地中河流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等汇集於此,曾经形成巨大的湖泊。蒙古 语罗布泊即「多水汇入之湖」。古代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等。因河流改道湖泊多次变迁。公元 330 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此后湖水减少,楼兰城成为废墟。1921 年後塔里木河东流,湖水又有增加,1942 年测量时湖水面积达 3,000 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 1962 年湖水减少到 660 平方公里。1970 年以后干涸,现仅为大片盐壳。
神秘的罗布泊 罗布泊堪称新疆又一“火洲”,罕见的蒸发量和几乎为零的降水量,使这里成为真正的“死亡之
海”,著名旅行家人称当代徐霞客的余纯顺、著名科学家彭家木都魂断罗布泊。然而,岁月如烟云散 去,万古沧桑却留遗痕,人们的共同感受是:绝域罗布泊,依然充满荒凉恐怖、凶险神秘。
罗布泊干涸的原因 1.全球气候旱化是大背景
新石器时代人类便涉足这里,青铜器时代这里人口繁盛,这时恰值高温期,罗布泊湖面广阔,环 境适宜。但此后进入降温区后,水土环境变差,河水减少,湖泊缩减,沙漠扩大。在距今约 2000 年 左右旱化加剧,这表现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黄土堆积,湖沼消亡,海退发生等几个方面。
2.青藏高原隆起是地域因素
 

 
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地域性中最重要的原因。在距今 7 到 8 万年前,青藏高原快速隆升。这种隆起 对中国西北部的气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罗布泊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东亚西北内陆,每年,太平 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几乎都很少到达这里。
3.人类过度开发加速罗布泊消亡 人类活动对罗布泊干涸的影响,在近期可以说越来越大。水源和树木是荒原上绿洲能够存活的关
键。楼兰古城正建立在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这里曾有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供其取材建设。 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 10 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他们砍伐掉许多树木和芦苇,这无疑会对 环境产生负作用。
•    第二节    长江的历史变迁    长江—— 举世闻名的黄金水道 一、长江概况
长江全长 6300 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于世界第 三位;年径流量近 10,000 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 37%,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果 河,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 180 多万平方千米,拥有大小支流 700 多条。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 三大河。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 11 个省市注入东海(太平洋) 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增加,
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自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 江等水系,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 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平,防洪任务艰巨. 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的 上游干流)、安康、丹江口(汉江)二滩(雅砻江)、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岩(清江)、五强 溪(沅江)、乌江渡(乌江)、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长江流域经济分布
(1)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实力雄厚、技术较为先进.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以加工工业为主体的 强大工业体系,电子、通讯等高精尖产业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发达,是我国水稻、油菜和小麦、蚕丝 的主要产区,淡水渔业发达(2)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丰富,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重 工业基地.能源、钢铁、冶金等重工业发达;江汉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水热充足,是我国著名的“鱼 米之乡”.也是油菜、小麦、棉花、茶叶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区。(3)长江上游地区,水力资源和矿产 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基地;四川盆地土壤肥沃,生产水稻、 小麦、棉花、甘蔗、油菜、蚕丝,素有“天府之国”美称。
水运条件得天独厚:1、干流横贯东西 ,直通海洋;2、支流沟通南北,通过京杭运河联系了海 河、黄河、淮河、钱塘江水系;3、通航里程长,运输能力大;4、沿岸港口众多。
1、名称 长江古名江,又称大江,六朝以后,通称“长江”。近代不少国家把整条长江称为扬子江。长江
各段名称和别名总计不下 30 种。一般常用的分段名称有: 从江源至当曲口(藏语“曲”即“河”),长 358 公里,称沱沱河,为长江正源(最新测量数据 6211
公里);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长 813 公里,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市岷江口, 长 2308 公里,称金沙江;岷江口至长江入海口,长 2884 公里(荆江裁弯取直后,缩短航程 80 公里, 为 2800 余公里),通称长江。其中,宜宾至湖北省宜昌市,因长江大部分流经四川省境内,俗称川江, 长 1030 公里。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矾,因长江流经古荆州地区,俗称荆江; 江苏省扬州、 镇江附近及以下江段,因古有扬子津渡口,得名扬子江。
2、长江流域的范围 长江流域指长江干支流的集水范围,亦即集水面积,通称流域面积。介于东经 90°33’~122°
25’,北纬 24°30’~35°45’之间,东西直距 3000 公里以上,南北宽度除江源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外, 一般均达 1000 公里左右,有 180 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 18.8%,因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 运河汇入长江,从某种意义说,淮河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如加上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面积则接近 200 万平方公里。流域包括 15 个省(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
 

 
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2 个自治区(西藏、广西)1 个直辖中(上海)的全部或部分 地区。
3、长江的支流
长江干流拥有 700 多条一级支流,其中流域面积 1 万平方公里以上的 40 多条,5 万平方公里以上 的 9 条,10 万平方公里以上的 4 条.
水量大是长江支流的第一个特点。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等 8 条支流的多年平均流量都在 1000 立方米/秒以上,超过了黄河水量。
支流集中是第二个特点。较大的支流几乎全部集中在长江干流中段的“一盆二湖”地区,即四川 盆地和洞庭湖、鄱阳湖。

相关话题/中国历史地理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西北大学2015中国历史地理学考题
    西北大学2015中国历史地理学考题 一、名词解释 沿革地理学 地理环境决定论 新秦中 陈桥驿 统万城 关西和关东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历史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及其影响。 2、简述毛乌素沙漠的形成原因。 3、简述中国历史上东西对峙的原因。 三、论述题 1、论述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及其影响。 2、论述安阳成为中国七大古都 ...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