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建筑学城市设计原理考研复习讲义(7)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6-11-25


01.    明确的含义和闭合的界线可使区域更为突出
02.    区域和区域之间可以通过并列、互视、相关的线、或以某些中介结、路或小区而相互联系
d)    结点。
01.    节点的界面要有特点,应该尽量做到突出和难忘
02.    与道路关系明确,交接清楚
03.    在节点空间提供活动支持
04.    节点的尺度适宜,根据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建立不同的尺度
e)    标志(地标)。
01.    强化和背景的对比,形成感性支柱
02.    产生联想
03.    组织标志体群
f)    元素之间的关系
区域由节点构成,受边缘的限定,路径贯穿其中,标志分布于内。
2.    阿莫斯•拉波普:建成环境与非言语表达方式
1)    环境行为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成果揭示出人与环境之间是一种复杂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说“我们造就的是房屋,房屋反过来造就我们自己” 。(邱吉尔,转引自:陈伯冲:《建筑形式论》)
2)    那么人是用什么方式以及在什么基础上对环境作出反应的?拉波普认为:“人们是以他们获得的环境的意义来对环境作出反应的。”(阿莫斯•拉波普著,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式》)
3)    意义的层次划分
a)    高层次的意义:即有关宇宙论、文化图式、世界观、哲学体系和信仰方面。
b)    中层次意义:即有关身份、地位、权力等,它潜在于场景中的行为、活动之中
c)    低层次意义:指日常的、效用性的意义。
 
 城市设计的方法
1    城市设计理论构成
1.1    城市设计的认识体系
1.    城市设计的认识体系是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的构成和发展特征的总体认识。
2.    功能主义把城市看作一个以各种功能构成要素组成的运行机体,部分之间可以相互分离,进行独立的分析研究;系统主义重视城市要素的内在结构和系统构成的特征;形式主义把城市看作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人文主义注重城市建成环境与人的行为心理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1.2    城市设计的价值体系
1.    城市设计的价值体系是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的发展原则的总体认识。
2.    功能主义把尽可能合理地布置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的高效运作作为根本出发点;系统主义认为好的城市设计应该解决好城市作为一个系统其构成要素之间的整体关系;形式主义认为城市形态要体现出深层次的城市历史文化内涵;而人文主义认为城市空间环境要满足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体现“人”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主体地位。
1.3    城市设计的方法体系
在认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城市设计方法的总体特征:功能主义强调分析、系统主义强调综合、形式主义强调历史研究、人文主义强调行为心理研究;

2    城市设计的认识体系
2.1    城市构成要素与城市设计的要素
1.    城市的构成要素与发展
1)    城市构成要素是城市现实的物质形态构成元素(PHYSICAL ELEMENTS)。
2)    随着社会历史和城市的发展,城市构成要素的具体内容也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的。
3)    在社会和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新的内容,而那些本来具有重要地位的形态要素也很可能随着城市的发展被新的要素所取代。
2.    从城市构成要素到城市设计的要素
1)    城市设计不但注重研究城市构成要素本身的性质,而且更加关注某些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复杂、综合的城市形态系统的“体系”。这些体系就是就是城市设计的要素,或曰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
2)    城市构成要素是现实地存在于城市中的,而城市设计的要素则是来自于对城市构成要素的系统关系的归纳总结。
3)    城市设计要素的概念,其实是一种基于系统整合的思维方式的结果。
3.    城市设计要素的内容
1)    土地使用(land use)
2)    建筑形式与体量(building form and massing)
3)    动线与停车(circulation and parking)
4)    开放空间(open space)
5)    行人步道(pedestrian ways)
6)    标志(signage)
7)    保存维护(preservation)
8)    活动支持(activity support)
(哈米德•胥瓦尼:《都市设计程序》)

1)    城市空间体系
2)    城市天际线及制高点
3)    城市边缘与入口
4)    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5)    视线走廊
6)    水系和绿化
(熊明:《城市设计学——理论框架•应用纲要》)
2.2    胥瓦尼城市设计构成元素要点
构成元素内容:土地使用、建筑形态及其组合、交通与停车、步行街区、开放空间、保护与改造、标志与标牌、保护与改造
1.    土地使用
1)    土地使用内容的四个方面
a)    开发强度和土地使用的经济性
b)    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
c)    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d)    交通及人口密度的控制
2.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对建筑提出的几个要求:容积率、绿化率、空地率、建筑高度、体量、沿街退后、质地、色彩、环境影响。
1)    城市整体建筑形态的控制
培根在旧金山的城市设计中,制定了“山形主导轮廓线”的原则
2)    建筑体量和体块的控制
a)    保证城市公共空间的绿化有良好的日照条件
b)    保证历史建筑有良好的景观条件,并能与周围建筑之间很好的协调
c)    保证城市街道、广场等人流聚集和停留场所有合理的日照和良好的视觉感受
d)    保证建筑物之间的文脉关系,历史的延续性及相协调的空间比例关系
e)    保证城市的天际线能够具有自己的特色
3.    交通与停车
1)    采用多种停车方式
停车方式可以分为:多层次停车库形式、地面停车场形式、路边停车形式、地下停车库形式
a)    建立“综合停车规划”
b)    建立多层次的停车库
c)    地下停车库形式
2)    促进中心区的流动性与可达性
3)    发展公共交通
4)    在城市核心区限定停车数量和时间
5)    道路与交通的视觉景观
4.    步行区
1)    步行区的设计是为了在城市的一定区域内实行人车分离
2)    步行街的特点
a)    它提供了步行、休憩、社交聚会的场所,增进了人际交流和地域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居民维护、关心市容的自觉性。体现除了社会效益。
b)    在经济效益方面,能够促进城市社区经济的繁荣
c)    在环境效益方面,能够减少空气和视觉的污染,减少交通噪声,并使建筑环境更富有人情味。
d)    在交通方面,可减轻汽车对人类活动环境所产生的压力。
3)    步行街的构成
包括:铺地、标志性景观(如雕塑、喷泉)、建筑立面、橱窗、广告店招、游乐设施、街道小品、街道照明、植物配置和特殊的街头艺术表演等活动空间。
4)    步行街的四种形式
封闭式、半封闭式、转运式、步道拓宽式
5)    步行街(区)的设计原则
a)    步行街(区)的设计,最关键的还是城市环境的整体连续性、人性化以及类型选择
b)    步行街(区)的建设,要对其可达性和多样性进行计划。可达性是指对交通问题的处理。多样性是指解决活动内容。
c)    步行街(区)的,要对其环境设施进行设计。设计要遵循适于功能要求、尺度美观、材料可行、坚固耐久、布局合理的原则。
6)    知识点
步行街游览空间宽度大于60米;两侧建筑高度和空间宽度之比一般宜小于1/2;建筑宽度(长度)和道路空间之比宜小于1;建筑之间的空隙宜大于建筑长度;使步行游览街处于开放空间状态。
5.    公共空间
1)    公共空间的定义
公共空间市民也称开放空间或开场空姐,是指城市中向全体市民开放使用的空间,主要包括街道、广场、公共绿地、河流以及建筑物之间的公共外部空间。
2)    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
城市公共空间被人们誉为城市生活中的“起居室”和“客厅”,目的是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存有生态和景观意义的自然地景,维护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体现环境的可持续性;有机地组织城市空间中人的行为和文化、教育、游憩的智能;改善交通、便利运输,并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
3)    公共空间设计要点
a)    边界明确,形成积极空间
b)    注重重点空间的步行区划和空间的设施建设
c)    强调公共空间使用上和视觉上的联系
d)    公共空间活动的多样化和人情味
6.    标志与标牌
1)    定义
标志与标牌在城市中起到指向的作用,是人门认知城市的符号,是城市商业的组成部分。
2)    内容
包括指示牌、广告、宣传牌、牌匾和灯箱等。
3)    辛辛那提标志城市设计导则
a)    反映所在地段的特质
b)    规定符号之间保证能见度所需的足够间隔
c)    与标志所在的建筑物和建筑学处理特征相协调
d)    限制闪光的符号标志(剧场、娱乐场所除外)
e)    禁止在步行人流汇集地段的主要景点和景向上设置大型标志
7.    活动支持
1)    内容
活动支持的目的在于坚强人的行为和城市环境空间的相互依存性,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具有场所的意义。
2)    城市空间的户外活动
简。格黑在《建筑物之间的城市生活》一书中,把城市空间的户外活动按活动对形体环境条件与质量的依赖程度分为必要活动、选择活动和社交活动三种。
8.    保护与改造
1)    关于保护与改造的条例规定
a)    《马丘比丘宪章》
1977年12月12日,《马丘比丘宪章》对城市历史遗产的保存和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城市的个性和特性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因此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

相关话题/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