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小抄)第二版复习讲义(2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1-05


3.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热紊乱,它需要立即进行医疗监护。它的典型症状为:体内温度超过40度,停止出汗,热和皮肤干燥,脉搏和呼吸加快,高血压,意识混乱和没有意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中暑会发展为昏迷以致死亡。治疗包括冲凉水浴、敷冰块,或用湿床单包裹身体并加强对流,以使体温很快得到降低。
5.热服习是如何产生的?
1.在热环境下持续重复训练,可逐步提高人体克服热疲劳和中暑的能力,这个过程称为热服习。
2.热服习决定于:每个训练阶段的环境条件,在热环境下的持续时间,在热环境的长期训练。如果运动员必须在大热天进行比赛,至少他们的部分训练应该在一天中较热的时候进行,每天早上和晚上训练不能使运动员获得足够的热习服。一般在热环境训练5-10天就可接近机体的热服习。在开始的几天为了防止过分热应激,应把运动强度降低到60%-70%,要保证运动员不受到热伤害,比如中暑和热疲劳。训练要使运动员尽可能保证补充体液。
6.在低温环境中,人体会产生什么生理反应?
寒冷刺激可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皮肤苍白,还可使骨骼肌的粘滞性增大,伸展性和弹性下降,肌肉收缩速度减慢,灵活性差,动作协调性差,工作效率下降。
7.冷环境对人体运动的影响有哪些?
在寒冷环境下运动,人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低温可使肌肉僵硬,粘滞性增大。还可使兴奋组织的兴奋性降低,也可使酶的活性降低,低温可反射性的引起体内物质代谢过程增强,增加机体的氧耗,可使氧的运输能力降低,从而使最大摄氧量下降。
8.人在水环境中的急性适应过程是怎样划分的?
1.一次在水停留时间过久,体温调节功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入水后最初几分钟内,冷的刺激反射性的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皮肤发白,散热减少,产热加强。
第二阶段,是皮肤血管反射性舒张,血液流向皮肤,皮肤发红,有温暖感觉。
第三阶段,是如果持续在水中停留,身体散热过多,会发生寒战,以加强产热过程。
第四阶段,是若继续停留太久,引起小动脉收缩,小静脉扩张,血液滞留皮下静脉中而使皮肤和嘴唇青紫。
2.一般在身体感觉寒冷时应上岸擦干身体,作一些轻微活动以加强产热过程。如果停留时间过久,散热多多,容易导致感冒。在水环境中的急性适应过程与训练程度、人体质强弱及对水环境冷刺激的适应能力有关。经常在水环境中运动可提高对水的适应能力。
9.高原环境对人体有何不利影响?
1.有氧运动时,在高原条件下,氧气运输和有氧代谢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一般认为,在高原最大持续时间超过一分钟的运动项目的成绩比平原低。在一定范围内,距离越长,成绩下降越明显。
2.力竭性运动时,由于机体摄氧受限和更多的依靠无氧酵解供能,通常认为肌肉产生的乳酸更多一些。
10.高原适应的生理机制表现在哪些方面?
1.血液:在上高原的第一周红细胞循环数目增多,高原的缺氧刺激红细胞生成素的释放,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此外,体内的血红蛋白也随之增加,这种适应提高了人体携氧的能力。
2.肌肉:在高原缺氧环境下生活4-6个月,肌肉产生了适应。表现为肌纤维面积减少11%-19%,肌肉中毛细血管的密度增加13%,这就使得有更多的血液运送到肌肉。由于肌肉总量和产生ATP能力的下降,使肌肉的运动能力下降。
3.心肺:在高原最显著的是肺通气的适应性增加。
11.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效应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
只要体现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急性作用和慢性作用。
12.生物节律的特点是什么?
1.生物体内的各种功能活动常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变化,如果这种变化以一定时间重复出现,周而复始,则称为节律性变化,而这类变化的节律就称为生物节律。
2.人和动物的生物节律可按频率的高低分为高频节律、中频节律和低频节律。节律周期长于一天的属于低频节律,包括周周期、月周期、年周期。中频节律就是日周期,也是最重要的生物节律。最明显的是体温的昼夜周期节律。
3.生物节律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物固有节律,即生物体本身具有的内在节律。二是生物节律受到自然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而能与环境同步。
13.如何利用生物节律来提高运动训练成绩?
1.一些研究认为,人在一天中出现两个功能高潮,即上午9-11时,下午5-6时。这和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如心率、吸氧量、直肠温度、尿液中钾和儿茶酚胺等的排泄量在一天中的节奏变化有关。
2.有研究表明,我国运动员体能在下午6-8时最好,早晨6-8时最差。体能的节律特征,较好的解释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一般在下午或晚上较好,而上午较差的原因。
3.运动员因时差而影响生物节律,可采用两种调整对策,一是按照将要到达的比赛地区的昼夜节律预先调整生物节律,如比赛地区是向东面飞行,在出发前一段时间,运动员每天晚上提早1小时睡眠,如比赛地区是想西飞行,则推迟1小时睡眠,并相应提早或推迟起床,以便逐步适应。二是如果有可能提早几天到达比赛地区以适应时差,使生物节律逐步与环境变化同步化。
补充:
1.人在水环境进行运动,对其运动能力有何影响?
1.在水环境中运动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比陆地上运动深刻,这和水的密度及压力有关。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得多,在齐胸深的水中,人体就比陆地上大得多的压力。
2.在水中运动要克服更大的阻力,游泳时进行呼吸要比陆地上克服更大的阻力与压力,因而对呼吸肌的锻炼要比陆地明显。
3.在水中运动呼吸功能变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呼吸频率的变化受游泳节奏的限制,不能随意加快呼吸,同时水的压力又使补吸气的增加受限,经常进行游泳等水环境中的运动,可使人体从通气中获得氧的效率得到提高。
4.研究表明,无论亚极量强度还是极量强度运动,游泳时肺泡通气量均比跑步时高。经常在水环境中运动,可使在水中运动时的最大摄氧量提高。而不进行游泳训练的人在游泳时最大摄氧量约比陆地上运动时低15%-20%。
5.人在水环境中运动对循环功能也有良好影响,这既与水的特性有关,又与人在水中运动时多采取平卧姿势有关。人在水环境中运动时的平卧姿势给心脏工作带来有利条件,游泳时全身肌肉的静力紧张成分少,在有节奏的动力练习中,加上有节奏呼吸的加深,给静脉血的回流创造了有利条件,水波对身体表面的拍击,对静脉回流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水环境中运动可使循环系统发挥更大潜力。与跑步比较,在进行相同强度的游泳和跑步时,心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游泳较跑步低,这可能和水的漂浮作用使身体保持姿势紧张的肌肉量减少有关。无训练者在水环境中运动,心输出量比跑步时约低25%,但是训练的游泳运动员却可和跑步时相当。

相关话题/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