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之东汉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08-17

世袭领兵制
世袭领兵制是孙吴统治政治中一种特别的政治现象,是在世家大族所拥有的私兵、部曲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将领对所领兵士进行综合管理的责任制度。指统兵的将领死后,其子或兄弟、部属等袭领其生前所辖的军队,并担任军中将领。为了能让它得以顺利实行.孙吴政权又实行了奉邑制、屯田制以保障其军队开支,延伸出复田、复客制以维护将领的个人利益,可见世袭领兵制处处体现出孙吴政权对世家大族的特殊优待。世袭领兵制的实行反过来又促进了私兵化.使得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到足以和孙吴政权抗衡.从而反映出孙吴政权是一个世家大族的联合政权.对东晋南朝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膨胀具有重要影响。实际上世家大族壮大势力和巩固既得利益的一种特权工具。孙吴通过世袭领兵制扩大了军队,培养了领兵将领,巩固了孙吴对地方的统治。
屯田制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又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 源于西汉,至曹魏形物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汉文帝时,大臣晁错就曾建议"徙民实边"。汉武帝时,赵充国建议「屯田」於边防,戍卫与垦耕并顾. 直到东汉末年,所有屯田的构想与实施都只限于避免从异地长途运输粮食,解决边境守备军队之需,并不作为经济和社会制度。建安元年(196),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今河南许昌)附近进行屯田。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劳动力、耕牛、农具是镇压黄巾起义中掳获的,有一部分劳动力号称为招募其实是被迫而来的. 曹魏屯田对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创造了物质条件。但屯田制的剥削较重,屯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身份不自由,屯田士兵则更加艰苦。三国时期,吴、蜀也都实行过屯田,只是规模和成就都不及曹魏. 曹魏后期,屯田剥削量日益加重,引起了屯田民的逃亡和反抗。屯田土地又不断被门阀豪族所侵占,于是屯田制逐渐破坏了。由枣祗首倡实施的"屯田制",不仅在当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为后世开创了一种大规模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先例,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不同程度地仿效,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士家制
士家制是指曹魏时期为了保持固定的兵源和榨取更多的劳动力,保证强大的军事实力,实施的一种军事政策。主要内容是将世代当兵之家集中居住,另立户籍,称为“士家”,不与民户混杂,而且士家的子孙必须世世代代当兵,娶妻也必须是士家的女子。士家集中居住邺城一带,由军营或郡县管理,社会地位很低。士家制保证了曹魏时的兵源,是曹操称霸北方的重要条件.唯曹魏士家制,既无明白的成文条款规定,史书亦乏正面阐述,故后人研究,多有疑难.


度田: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下诏度田,内容:丈量土地,核实户口。目的是增加政府租税和赋役的收入。刘秀在39年要各州、郡清查田地数量和户口、年岁,以便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时也核查豪强地主的土地人口,以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豪强地主以勾结地方官员的方式抵制度田。刘秀杀了十余名与豪强勾结的地方官员,于是郡国大姓纷纷起兵叛乱。面对这种情况,刘秀一方面派人宣召,让贼人互相残杀,另一方面对地方长吏逗留、回避、故纵等罪进行赦免,调动他们平乱的积极性。事后,给叛乱的地主豪强以沉重打击。叛乱平息后,“度田”得到严格执行。形成了大好局面,为明章之治奠定了经济基础。光武帝的度田政策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被认为失败;但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表明,光武帝度田政策是成功的。


五均六筦:王莽新朝时对六种经济事业的管制措施,即盐、铁、酒专卖,政府铸钱,名山大泽产品收税和五均赊贷。这些措施于王莽即位的次年起,先后公布施行,合称六筦(筦,即管,由国家经营管理之意),也称五均六筦。所谓五均,指均市价以利四民和公家;所谓赊贷,是由政府办理借贷。五均六筦的用意是抑止豪民富贾的兼并。五均六筦政策有合理的成分,对调节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贫富分化的一定积极意义,确有为普通民众利益着想和限制社会上层贵富集团剥削压迫太甚的考虑。通过政府对工商业进行垄断经营和强力管制,把原先主要掌握于社会上层贵富集团手中的盐铁酒经营等利益,夺归国家掌握。五均六筦政策若能有效实施,也能较好地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但是,国家机构腐朽程度相当严重,五均六筦以失败告终。

清议
清议最早出现在东汉后期。东汉后期,宦官专政垄断了仕途,太学生各郡县的儒生上进无门,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当时士大夫阶层出现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被视为“天下名士”,他们对人物的评论可左右乡闾舆论,因而影响士大夫的仕途,这种品评人物之风被称为“清议”。 主要是批评宦官专权乱政,具有一定激浊扬清的作用,但是士大夫因此而沽名钓誉,比较廉正的官吏、士人、太学生等互相标榜。东汉时代最著名的清议运动为太学生清议。安帝以来,农民暴动四起。太学生认为宦官外戚的统治是引起民怨,招致王朝衰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力图以清议的手段打击宦官外戚势力,挽救东汉政权。代表人物李膺、陈蕃、王畅等士大夫。党锢事件发生后,清议运动更为高涨。


党锢:东汉桓、灵二帝统治时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禁锢的政治事件。所谓"锢"就是终身不得做官。党锢的政争166年,一直延续到184年。到了后来,因黄巾起义的爆发,统治阶级内部必须团结,一致对外。从而提出解除党锢之禁,以缓和内部矛盾对付黄巾。

王莽改制:王莽改制是新朝皇帝王莽(西汉外戚)为缓和西汉末年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新的措施。公元8年王莽称帝,国号“新”,改长安为常安,作为新朝都城,开始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 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废止奴隶制度,建立五均六筦政策,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不停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政策适合社会现实,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公元17导致新朝的灭亡。 标志着王莽改制失败

 


相关话题/中国古代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之两晋
    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8-17
  •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之隋唐
    五教 (1)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常又称五典,即五种行为规则。语出《尚书泰誓下》:狎辱五常。 (2)五常:另一说为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8-17
  •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之明
    科道:明、清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总称,俗称为两衙门。明太祖设给事中,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分工行政监督六部并审核皇帝批复的奏章和下发的诏旨,督察院分十三道布政使司设立。它承担监察规谏之职,权力颇重,在政治生活中非常活跃。 卫所制度又称卫所制为明朝的最主要军事制度,为明太祖所创立,其构想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8-17
  •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之清
    努尔哈赤:清王朝的奠基者,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1616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他创建了八旗制度,并命人用蒙古文字母创制满文。他是清朝(后金)的第一位皇上,也为后面的清朝兴盛带来了莫大的基础。 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8-17
  •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官渡之战 是曹操和袁绍为争夺对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有决定意义的战争。袁绍于公元199年灭了公孙瓒,地跨青、冀、并、幽四州,势力很强。他想以消灭公孙瓒之余威,率兵南下,一举消灭曹操,进而黄河中下游地区全部纳在他的统治之下。袁绍以精兵十万,劲骑万余匹,南渡黄河。袁绍虽兵多粮足,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8
  •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笔记
    专题一、我国古代赋税制度 一、我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类型: ① 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等 ② 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等 ③ 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 二、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①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5-20
  • 2015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史历史学综合专业课完整回忆版
    2015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史历史学综合专业课完整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7个 各10分 7 x 10 = 70 1.土断 2.台谏合一 3.隆庆和议 4.内务府 5、局外旁观论 6、宪法编查局 7、法币改革 二、史料分析 (共60分) 史料一(30分).史料出自《四库全书总目》,是关于吴兢所著 贞观政要 的写作、评价、注释的 1.举出材料中吴兢所担任的官职及其所属的部门 2.贞观故事是什么?在两唐书中有记载么? 3.贞观政要的成书时间?怎样推导出来的? 4.列举文中提到的贞观政要的著录之作,以及作注释者。 这个题最不需要背。。给出的史料中全有答案。 史料二(30分)。魏源关于鸦片战争的看法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一篇材料 1.该文作者是谁?写作 ...
    中国人民大学 2015-02-23
  • 2013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复习经验
    又到了考研复习即将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的艰苦奋斗,感受良多。当时也是无数篇考研成功经验贴陪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4-08-07
  • 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招生单位
    学科门类:06 历史学 一级学科:0601 历史学专业名称:060106 中国古代史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 ...
    考研论坛 免费考研论坛 2010-06-15
  • 2011中国古代史考研复习重难点知识全攻略
    考生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总是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不清楚的问题,有些同学可能会感到比较苦恼,甚至影响自己的复习效率。为了帮助考 ...
    海文教育 201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