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1999到2011)(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07-16


3、社会顺从理论
由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
主要观点是认为在当今社会,商业体制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在此体制下的传媒产品的制作服从于商业利益,被灌注进商业的意识形态。以商业支持为背景的媒介不具备对社会问题给予关键评价的基础,反而“限制了那种真正具有批判性的观点的发展”。
如果社会问题干扰了商业利益,媒介就会抛弃这些社会问题。经济的压力使媒介遗漏敏感议题,顺从商业社会。这种顺从不仅表现在广告业,也表现在媒介的内容上,不仅通过媒介表述表达出来,而且通过媒介没说出来的东西表达出来。
媒介顺从商业界,进而导致观众也产生顺从,缺乏批判精神。
4、媒介控制
大众传播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及传播制度下运行的,“所有的制度都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其媒介加以控制。”
主要有: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资本控制,以垄断媒介集团、提供广告赞助等方式谋求经济利益;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以及媒介的自律,以保证媒介的公益性质,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5、格伯纳
美国传播学家,最早提出“教养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本能,使得人们在头脑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偏离。这种影响不是以说教的形式,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来传递的,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教导了人们的现实观、价值观。
二、简答题(40分)
1、简述发展传播学的理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发展传播学是在二战后,世界范围内各独立国家纷纷探讨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寻求发展出路的背景下诞生的,并逐步成为一个显著的传播学分支。发展传播学将大众传播视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认为媒介能有效地传播关于现代性的信息,并以此促进经济落后的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
主要有三种模式
(1)现代化模式:认为欧美国家的工业化历程具有普适性,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促使其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在文化上有一种民族自我中心的欠缺,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现状为防止对终极目标。
(2)依赖模式:主张外因论的发展观,认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欠发达是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的国家经济、政治关系对之进行剥削和控制的结果;在不平等的国际劳动分工和贸易条件下,世界日趋两级分化,形成中心—外围的依附格局;外围国家不能走西化道路,只能通过摆脱依附谋求自身发展。
(3)交互模式:认为应该把资本主义看作一个历史体系,这个世界体系是层级化和可变动性。发展传播学中一些策略已经被一些国家政府、社会团体、地区性和国际性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用以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各种发展问题。
2、简述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文化研究学派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的研究,故又称“伯明翰学派”。
代表人物主要有霍加特、威廉姆斯、汤普森、霍尔、约翰•费斯克等。
--文化研究立足于大众文化的立场,反对传媒批判理论中的精英主义倾向,围绕文化研究的政治性、开放性、参与性这三个特征进行研究,背离了主观经验和形而上学的批判学派的视角,转而关注微观的、具体的、经验性的世俗生活。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这两种研究方法,揭示大众传媒为统治阶级利益和意识形态服务的倾向,同时考察受众符号解读的多样性。
文化研究吸收了不同方法和理论,日益发展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路径,为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研究提供了新的概念和思路,成为当代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论述题(90分)
1、社会认同模式,阶层分化的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原理是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些原理对我国媒介实践的指导意义.
社会认同模式是由特纳和塔吉费提出的。
对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主要是一种认知度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是人们在回答“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时产生的。一个人从其赞赏和确认归属的群体中获得一种社会认同感。这种社会认同感并不经常起作用,而是不时地出现在某些特定情境中。它一旦出现,个人的言行会试图与其所属的社会类别的规范相一致,并配合相关的情境行动。
大众传播媒介在带来社会认同以支持舆论形成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显示哪些群体特征与议题有关;指出群体所持的意见,并告诉认同该群体的人们什么是应该遵守的规范;群体的意见规范中受灾心目中很可能被传播夸大;人们自己承担维护这种规范的责任,且可能去表达这种被夸大了对规范。正是这个时候,对不同议题的舆论才可能表现得更坚定、更具体。
5、结合实际谈谈大众媒介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1)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媒介的基本属性。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另外大众媒介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例如广播电视使用的电波频率)的受托使用人,因此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责任。
(2)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利基础:大众传媒拥有最大限度地采访权、言论权、编辑权和刊载权,并拥有广泛的舆论监督的权利;同时公益性和公共性也对大众传媒产生重要的制约作用,它要求传媒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表现为法律、受众监督、传媒自律等)。
(3)但在现实中,由于我国新闻媒介实际上是在双轨制下运行,“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经营”,因而必然存在公共性、公益性与经济利益的冲突问题,也正因如此,才会存在“有偿新闻”、“受贿无闻”等不良社会现象。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坚守媒介的公益性质,从公众利益出发,正确处理社会利益和自身的经济利益的问题。
3、结合中国的媒介改革,说明中国的传播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
答案略
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科目真题及解析
一、名词解释
1. 贝特森
英国人类学家,帕洛阿尔托小组的奠基人和核心人物。
贝特森认为人类精神外在于身体,在个体与其他人的关系之中,因此有了“精神生态学”的概念,这样一个概念强调个体与其他人的传播关系的重要性,反映了帕洛阿尔托小组的中心论题。
贝特森还提出了“元传播”的概念,认为每个人际交流包含两个信息,内容信息显示谈话的内容,关系信息显示传播者之间的关系,这种通常以非语言形式同时进行的关系交谈,被称为“元信息传播”或“元传播”。
2. 参考群体
指个人用作某种参照对象来评价自身、他人或社会事件的标准的群体。1942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H.海曼首先采用这一术语。
参照群体主要执行两种基本功能:一是推动个人按照群体规范行动;二是可以使个人借助于比较功能,对自己、别人、社会事件进行比较、评价。
参照群体的规范可以成为个人的社会目标,成为个人的自我评价、对社会生活现象评价和世界观形成的基本标准,在个人的社会化以及个性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 证词法
李和李在合编的《宣传的艺术》一书归纳的七种常用的宣传技巧之一。即让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评论某种观点、产品或人,以影响公众的态度。如名人广告、政治宣传等。
4. 定量分析法
传播学两大研究方法之一。指利用所占有的大量量化事实,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分析和逻辑推论,提出、验证理论观点。
程序:确立研究假设--确定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包括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
5. 媒介即讯息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认为传播媒介真正传递的是媒介的特性,而不是内容,内容也是一种媒介。“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盗贼拿它来分散看家狗的注意力。”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一旦出现,这种媒介本身,而不是它所传递的具体内容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引起社会变革。
二、简答
1、拉斯韦尔的宣传观
(1)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拉斯韦尔对交战双方利用大众传媒进行的宣传战进行了研究。其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通过描述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之间的宣传战,肯定了宣传在战争中的作用和效果,是宣传研究的经典著作。
(2)拉斯韦尔还在此文中给出了“宣传”的定义:即“以符号或者……消息、报道、图片和其它种种社会传播方式来来控制意见”,认为“就广义而言,宣传就是通过操纵表述以期影响人类行为的技巧。”只有当行为对信源而不是对接受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能称为宣传。
(3)另外拉氏还提出了宣传的四个目标:激起对敌人的仇恨;与盟军保持友好关系;与中立者保持友好关系,并尽可能达成合作;瓦解敌人的斗志。
(4)他的《世界革命的宣传》等著作进一步发展了宣传分析的本质、规律和方法等。
2、举例说明大众传播对于社会的真实建构
(1)李普曼最早提出了“头脑图像和身外世界”的观点,区分了媒介现实、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认为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环境不是对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2)信息环境会对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是现代人建构主观真实的主要途径。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分为、精力有限,不可能对与其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和认知。
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们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对客观现实环境常识影响。因为人们对信息环境做出的反映是实际的行为,并作用于行为发生的现实环境,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媒介环境”的特点,信息环境因此越来越环境化,有演变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3)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可以通过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议论的顺序,从而影响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受众会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4)社会学家盖伊•塔奇曼提出,新闻是对现实的社会性建构。“通过新闻的常规运作,通过认定新闻专业者具有裁定知识、表述新闻事实的权利,新闻使社会现状合法化了。”
(5)例如朗氏夫妇对麦克阿瑟将军从韩国卸职归国后的电视转播的研究显示,媒介通过“选择性镜头,报道最有活力、最有趣之处”,将小规模、沉默的实况表现成了大受欢迎的盛大仪式。又如“水门事件”最初是两个记者抓住报纸中缝里的一条简短的消息不放,经过几个月的时间终于把它塞进受众的议程,并最终把总统拉下台,充分显示了媒介建构现实的力量。
三、论述
1、试论我国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伦理道德
新闻从业人员的伦理道德,是指新闻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新闻工作者作为“守夜人”和“社会雷达”,肩负着监视社会、引导舆论、教育大众的重要职责,其道德水平与社会真实信息的正常流动、大众的观点和行为选择乃至社会的稳定有密切关系。然而近年来我国传媒业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1)表现:
 “有偿新闻”,权钱交易,“受贿无闻”,如对山西矿难的报道;
虚假新闻,如“纸馅包子”事件;
传媒栏目或节目与企业合办,意味着该栏目或节目自动放弃了对该企业的监督权;

相关话题/中国传媒大学 传播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3年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3年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跨媒体, 2.网络原生媒体, 3.博客, 4.网络文化, 5.文化创新科技, 6.罗伯特克里格关于传播理论的七大传统 二.简答题: 1,伊妹儿效应。 2,现代传播发展的三个阶段。 3,文化帝国主义。 4,简述利昂,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三、论述题 ...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7-13
  • 2012年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2年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编码/解码 2.沉默的螺旋 3.SNS 4.创新扩散 5,博客人 二、简答题 1.依附理论 2.简述斯蒂分金的游戏论 3.非语言符号的功能是什么 4.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三论 三、论述题 1.论述施拉姆的认识媒介八个原则,并阐述他对传播学的贡献。 2.阐述传播学 ...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7-13
  • 2014年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4年北京邮电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组织传播 古登堡 电子乌托邦 涵化理论 二、简答 沉默的螺旋的不足 受众即市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 什么是流言传播,流言与谣言的区别 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 物联网 网络文化 云计算 电信传播 信息消费 大媒体 二简答 简述宽带中国 ...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7-13
  •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实务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实务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5*2) 巴纳姆 英国最早的新闻书广告 二、简答(10*4) 1、简述公关在中国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2、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模式?根据时间消费者分为哪三种类型? 3、你怎么看微信营销的发展和前景 4、简述社会营销,结合2013年的国内大事,说 ...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7-13
  •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理论语言学考研真题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理论语言学考研真题 一、名解(隐喻、社会方言、聚合关系、歧义结构、) 二、分析题六个 1、分析音位和音位变体[d-t],[g-k,],[i-u],[A-a],[p-ph] 2、给出三个语言形式,表达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 3、层次分析 4、从语法、语义、语用角度分析《1942》这个电影我看了,我看了《1942》这个电影了 5、新 ...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7-13
  •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考研真题 文艺理论704 名词解释 大音希声气盛言宜创作个性净化 简答 1情感评价的意义 2谈谈质实与清空的关系 3写镜与造境的异同 论述 文学理论的两道论述一道是关于古代文论方面的,给出一段材料,让从文学创作方面谈。另外一道是谈谈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现象 综合考试【文学】804 名词解释 ...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7-13
  •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考研真题 简释 京剧 行为艺术 山水画 简答 1、谈谈你对有我止境和无我之境的认识和理解。 2、有人说写意就是浪漫主义,写实就是现实主义。谈谈你的看法。 3、郭沫若说:艺术无用,但又是大用谈谈你的认识。 论述 1、大众传播媒 ...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7-13
  •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4*5=20) 聚合关系,语流音变,词的象征意义,话题 二、分析题(6*10=60) 1、结合例子,[P]和[Ph]在英语和汉语里各是几个音位,为什么?[P]在汉语和英语的区别特征各是什么? 2、音步,停延,语调: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3、沉舟侧畔千帆过rdqu ...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7-13
  •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基础考研真题
    第 1 页 共 1 页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基础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性和格颤音和闪音句类和句型方言与社会方言 拼音标注和国际音标分析语流音变: 爸爸,你去哪儿啊? 同义词辨析:记得不是很全但差不多了! 争论,争执 几乎,差点儿 常常,往往 语法分析: 小心地滑! 村长要你们把材料带去给他审查 剩下三个不 ...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7-13
  •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日月造字法 未时 沈宋 七言诗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诗人 第一部记述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骈体文钞》作者的朝代 国殇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莺莺传 儒林外史 四声猿 琵琶记 明代小品文 作品分析:刘过沁园春 ...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