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

网络资源 免费考研网/2009-01-13

 

过去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依法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2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接受了中央政府网(www.gov.cn)的在线专访,就“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与网友进行了交流。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点击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刚公布的央行2006年第4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2007年我国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里的"稳健",是指在目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和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冲动的条件下,中央银行采取适当的"紧缩"措施,收回过多流动性,合理地控制货币信贷增长,进而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理解当前货币政策具有的稳健特征?今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关话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易行助,您好。

易纲: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网民问,我们为什么选择稳健的货币政策,而且07要坚持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网民:稳健的货币政策跟普通的老百姓生活有什么关联?  

易纲:这是一个大家经常问的问题。从大家学的教科书中描述货币政策,一般说有扩张性货币政策或者是紧缩性货币政策,或者是中性的货币政策,一般是这么描述。我们现在用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确实是有比较丰富的内涵。比如说我们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很多年了,从1998年到2002年期间执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大家知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在1998年和2002年这五年,中国当时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压力,也就是在这五年中有三年消费物价指数CPI为负数,在零以下,我们当时就是多投放货币。1999存款准备金率降2个百分点,在这期间多次降低利率,这些都是放松银根的。也就是说用教科书上的语言实行的是扩张性货币政策。

那时候的稳健货币政策是增加货币供应量,反通缩。2003年一直到现在,又是4年多了。这4年我们面临的形势变了。2003年到现在,主要是贷款增长过快,投资增长过快,外汇流入比较多。这四年经济GDP都在1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是相对增长最快、最平稳的一段。都超过10%,但可持续。总体来讲,这几年是投资过快,货币供应量偏多,贸易顺差偏大,外资流入偏多,外汇储备增长很快,有这样几个特点。把这几个特点加在一起,就造成了现在流动性偏松。从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一直到今年,这几年说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和前五年相比,是要适当的收回流动性,适当的紧缩银根。这五年我们多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提高了利率,这些都是紧缩银根的措施,都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措施。虽然用的都是稳健,但是1998年到2002年的稳健和现在的稳健,内涵是有所不同的。

和普通老百姓的关联当然很大,应当说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老百姓。最近这些年,老百姓的工资和收入增长都是比较快的。另外,中国没有发生像其他转轨国家那样非常高的通货膨胀。比如说在东欧、前苏联一些转轨国家,他们在转轨过程中,通货膨胀是很高的。在转轨过程中要进行币制改革,也就是说现在的货币是消过三个零的货币了。  

我们现在的货币实际上还是50年代初有过一次币制改革,那次币制改革以后,一万块钱人民币换1块钱人民币,中国人民币从那个时候就奠定了现在人民币的单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货币就是人民币,这个币制单位都没有变过,从来没有说恶性通货膨胀,使我们的货币消去几个零。

我们也有通货膨胀,这个通货膨胀是比较温和的通货膨胀,像其他国家那样恶性的通货膨胀,就是把老百姓的储蓄全部化为乌有了。像有些国家已经进行两次货币改革,当时存的一万块钱,一消零什么的,老百姓的存款就很少了。中国的币值在所有的转轨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最稳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计划经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又将近30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比较温和的通货膨胀,但是币值是比较稳定的。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人民币币值稳定有两个含义:第一,控制通货膨胀,就是对内的购买力要稳定。第二,保持人民币的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就是对外也要比较稳定。我们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它的目标就是为了保持币值的稳定。保持币值稳定了,就可以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币值一稳定了,宏观经济就可以比较平稳的增长。

币值稳定,宏观经济平稳增长,这是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所以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管是微调利息也好还是对冲流动性也好,目标都是要保持我们钱包里的票子、银行里的储蓄是稳定的,币值对内对外都是稳定的,这才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也是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

 

主持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网民都在问,目前央行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我国金融环境中最急于解决的是什么?

易纲:大家知道,最近这些年,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力度是很大的。比如说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都成功股改、成功上市了,银行不良资产大大降低。农村信用社改革也进展得很好,农村信用社贷款能力大大加强,为“三农”金融服务的能力大大加强,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也大大降低。

在银行改革上,我们抓“两头”,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带动其他银行金融机构的改革。这个进展得非常好。另外,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从而大大增强了老百姓对股市的信心,使得股市和经济增长的正常关联度加强了。也就是说股市开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可以比较正确地反映中国经济增长了。保险业发展的也很快。也就是说,银行、证券、保险这几年发展的都很平稳。目前,我们关心的问题,一个是如何让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另外,如何提升中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和金融业的服务水平。

从宏观来看,我们现在比较关注的,比如,中国的投资还比较高,中国资金投放和贷款增长相对也是高的,国际收支有些不平衡,贸易顺差比较大,外汇流入比较多,外汇储备增长偏快。

但我要跟广大网友说一句话,我们所关注的问题,现在有一点点引起我们担忧的问题,恰恰都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梦寐以求的问题。发展中国家都巴不得经济增长快,但他们增长不了这么快,而我们是增长太快了,担心它过快。其他发展中国家很多都是贸易逆差,我们是顺差,顺差本来是好事,但是顺差过大就是问题了。

很多国家的老百姓不储蓄,今天有钱就全花了。中国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储蓄率过高,储蓄率太高以后,投资就高。很多发展中国家最大的问题是投资不够。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这些问题,都是人家梦寐以求的。大家知道,什么事都有个度,所以这些问题从一个层面反映中国的经济增长是非常强劲的,它的后劲是很足的。但是从另一方面讲,我们要把这种好的形势把握好,使它向着更有利于我们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引导,走上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主持人:网民问,2006年新增贷款额都突破了年初调控目标?怎么看待信贷过快增长?央行有什么应对措施?

易纲:这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信贷增长确实有点偏快,这是一个问题。但是我们怎么样认识贷款的实际规模突破了预测目标?首先,1998年,中国央行取消了贷款规模管理。在1998年以前,对国有银行的贷款规模还是指令性的。

我们现在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的宗旨就是使得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计划经济就是政府配置资源,市场经济就是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在1998年就取消了贷款规模,就是中央银行不再给商业银行下达指令性的贷款规模。

我们说的预测目标实际上是一个预测性的,带有引导性的指标。比如2006年,我们的预测目标是新增贷款2.5万亿。这个目标是怎么制定出来的呢?这个目标是根据当时整个国家的盘子来确定的。比如在2006年,我们预计GDP增长8%,2.5万亿是和8%相匹配的,这个是带有引导作用的。

政策的制定者心里实际上也是清楚的,就是我们的GDP肯定会超过8%,但为什么还是用8%呢?这里有一个引导作用。因为现在各地加快发展的心情和意愿都很强。 

实际上中央对GDP有一个预测指标8%,这实际上是中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它给各地老百姓、给企业、给政府、给市场送的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就是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要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而不是增长的速度,更加注意环境保护等等。我们叫更加注意质量,我们就希望质量更高一点,给大家送这么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带有一定的引导性,地方根据这个信号制定他们的发展计划。

其实政策的制定者心里明白我们的GDP会高于8%,但是你要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各地的实际就会更高,实际上是要求大家稳一点儿,要求大家更可持续一点儿,是这样一个信号。信贷的预测目标实际上是和GDP增长8%相匹配的。事实上,去年GDP是10.7%,比8%高出不少。货币贷款增量超过三万亿,比起2.5万亿,它也高了,比如说高了20%左右,但跟其他实际经济指标比也是相匹配的,因为GDP增长指标也比预测指标高了。 

所以整体来看,应当说我们的货币供应量、贷款总体来讲还是偏快的,但是它和整个经济增长、整个经济运行的状况结合起来看,还是比较匹配的。我们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还是希望能够进一步收紧流动性,进一步收紧银根,使得我们货币信贷增速更加慢一点。 

不是说这个事是一个很严重、很不得了的事,只不过预测指标是在那样一个环境下的预测指标,现在涨出来一块,实际上和其他经济指标是有规律的。所以我们对这件事,第一,我们要重视。第二,要做到心中有数。总体来讲,应该给一个总的判断,就是基本上是正常的。

 

主持人:由于作为加息"风向标"重要参考指标的居民消费价格(CPI)在去年12月份大幅上涨了2.8个百分点,创下两年来新高。更有机构预计2007年一季度CPI涨幅将呈现逐月提高的走势,高点可能会超过3%。是否会加息?

易纲:网民最喜欢问的问题是“是否加息”。经济学家可以说应该加息还是不应该加息。作为一个在中央银行工作的人员来说,他最客观的回答就是分析一下当前的客观情况。CPI是我们制定政策所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CPI在2006年12月份同比增长2.8%,所谓同比2.8%,就是2006年的12月底和2005年的12月底相比,CPI上升了2.8%。2006年全年的CPI是1.5%,这是一个平均数。11月、12月和1月CPI略高,主要是因为粮食价格的上涨。

大家知道,去年是中国连续第三个丰收年,所以中国粮食的储备,老百姓家里粮食的储备和国家粮食的储备都是非常充足的。粮价上涨主要是因为2006年国际粮食减产,所以国际粮价,不管是现货还是期货都有所提高,导致中国粮价联动,有所提高。我们并不会担心粮价持续走高。粮价对CPI的影响可能是一个比较短期的现象。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