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金融分析》复习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2-08-05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B)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 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A)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3、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B )。

  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D、国民收入增加,但储蓄水平下降

  4、 三部门经济中的平衡预算乘数是指( B)。

  A、政府预算平衡(即赤字为零)时的乘数

  B、政府支出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支出或税收量变化量之比

  C、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或税收变化量之比

  D、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化量之比

  5、 如果人们不是消费其所有收入,而是将未消费部分存入银行或购买证券,这在国民收入的生产中是(A )。

  A、储蓄而不是投资 B、投资而不是储蓄C、既非储蓄又非投资 D、是储蓄,但购买证券部分是投资

  6、 下面哪一项不影响货币需求?( D)。

  A、一般物价水平 B、银行利率水平 C、公众支付习惯 D、物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

  7、 人们在(A )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

  A、债券价格趋于下降 B、债券价格趋于上升 C、债券收益率不变 D、债券价格不变

  8、 IS曲线表示满足( )关系。

  A、收入-支出均衡 B、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 C、储蓄和投资均衡 D、以上都对

  9、 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

  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C、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 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10、 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B )。

  A、没有变化 B、增加 C、减少 D、不相关

  11、 人民币的性质是( D)。

  A、商品 B、价值 C、含有一定的黄金 D、起货币符号作用的信用货币

  12、 在金融市场中的资金供求状况的利率水平是(A )。

  A、基准利率 B、市场利率 C、名义利率 D、官定利率

  13、 中央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会取得利润,但(C )。

  A、要保本 B、要微利 C、不以盈利为目的 D、要以盈利为目的

  14、 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中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B )。

  A、中央银行贷款 B、居民储蓄存款 C、国际金融市场融资 D、同业拆借

  15、 在我国结售汇制下,外汇储备增加,则(A )。

  A、相应要增加人民币的投放量 B、相应要减少人民币的投放量

  C、人民币的投放量不变 D、不确定

  16、 传统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着重于(C )。

  A、减少货币供给 B、扩张需求 C、紧缩需求 D、增加货币供给

  17、 国际收支系统记录的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 D)。

  A、贸易收支 B、外汇收支 C、国际交易 D、经济交易

  18、 一国外汇储备最稳定和可*的来源是(C )。

  A、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外汇收进的外汇 B、政府或中央银行向国外借款

  C、经常账户收支顺差 D、资本金融

  19、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的国际收支较前改善,则该国货币会(C )。

  A、较前升值 B、较前贬值 C、币值不变 D、先贬值后升值

  20、 一国未承担IMF协定第8条的义务,对经常项目下的支付进行限制的手段是(A )。

  A、直接限制 B、间接限制 C、数量限制 D、直接限制与数量限制相结合

  21、 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币(D )。

  A、经常项目下有条件的可兑换 B、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C、资本项日下的自由兑换 D、完全的自由兑换

  22、 为协调国际间的货币政策,加强国际货币合作建立的政府间金融机构是(A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清算银行 C、国际金融公司 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23、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计入贷方的项目是(B )。

  A、对外资产的增加 B、对外负债的增加 C、官方储备的增加 D、对外无偿转移增加

  24、 各国政府间的无偿经济援助包含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A )中。

  A、经常转移项目 B、资本转移项目 C、官方储备金融项目 D、投资项目

  25、 下列哪项属于连续变量( C)。

  A、职工人数 B、企业单位数 C、职工工资 D、设备台数

  26、 总量指标是认识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B )。

  A、派生指标 B、基础指标 C、分析指标 D、平均指标

  27、 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D)。

  A、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 B、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

  C、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 D、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

  28、 国民财富(A )。

  A、是一个存量 B、是一个流量 C、有时表现为存量,有时表现为流量 D、以上都对

  29、 从境外吸收的直接投资,应统计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B)项目内。

  A、经常 B、长期资本往来 C、短期资本往来 D、储备资产变动

  30、 国民经济账户以国民经济总体为对象进行核算,是(C )。

  A、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 B、部门账户的分解 C、经济循环账户体系的主体 D、经济循环账户的分解

  1、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B)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 下列(B)不是公司间接税。

  A、 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

  3、 若由于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导致原来GDP的均衡水平改变,可预期(C)

  A、GDP将下降,但储蓄S不变 B、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

  C、GDP和储蓄S都将下降 D、GDP不变,储蓄S下降

  4、 在四部门经济中,若投资 I、储蓄 S、政府购买 G、税收 T、出口 X和进口 M同时增加,则均衡收入(D )。

  A、不变B、趋于增加C、趋于减少 D、变化的趋势不能确定

  5、 在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中,哪种行为将被经济学家视为投资?( D)。

  A、购买新公司债券 B、生产性活动而导致的当前消费

  C、购买公司债券 D、上述皆不对

  6、 如果人们工资增加,则增加的将是( A_)。

  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预防需求

  C、货币的投机需求D、上述三方面需求中任何一种

  7、 货币乘数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 D)。

  A、法定准备率B、现金存款比率 C、超额准备率D、以上都是

  8、 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 )。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9、 货币供给的变动如果对均衡收入有更大的影响,是因为(A )。

  A、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更敏感 B、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C、支出乘数较小 D、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

  10、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B )。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 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

  11、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表现(D )。

  A、 货币符号B、银行支票C、信用卡 D、银行存款

  12、 各种基金公司是( C)。

  A、直接投资B、间接投资C、股份公司D、上市公司

  13、 货币供给量就是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和居民持有的( B)。

  A、现金总量 B、现金和存款总量 C、存款总量 D、债务量

  14、 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是( A)。

  A、通货膨胀B、通货紧缩C、货币现象D、货币升值

  15、 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应采取(C )。

  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B、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C、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16、 如果中央银行调高贴现率,则会( D)。

  A、使商业银行的借入资金成本降低B、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C、扩大企业的借贷需求 D、减少贷款量和货币供应量

  17、 一般来说,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会导致( A)。

  A、本币坚挺 B、本币疲软C、物价下跌 D、通货紧缩

  18、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变动以( A)。

  A、本国货币数额的变动来表示 B、外国货币数额的变动来表示

  C、本国货币数额减少,外国货币数额增加来表示D、本国货币数额增加,外国货币数额减少来表示

  19、 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则其出口收汇兑成本币的数额将(A )。

  A、较前增加B、较前减少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

  20、 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属于(D )。

  A、固定汇率制度B、联合浮动汇率制度 C、自由浮动汇率制度D、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1、 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存贷差比传统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要( A)。

  A、小 B、大 C、一样 D、无法确定

  22、 目前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实行的单一货币是(B )。

  A、特别提款权 B、欧元 C、欧洲计算单位 D、欧洲货币单位

  23、 易于招致国际游资冲击的汇率制度是( A)汇率制度。

  A、固定汇率制 B、自由浮动汇率制 C、联合浮动汇率制 D、管理浮动汇率制

  24、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记录的项目是(C_ )。

  A、本国服务输出 B、本国商品出口 C、官方储备的增加 D、对外负债的增加

  25、 工业企业的产品产量和机器设备数是(D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26、 总量指标是认识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B_ )。

  A、派生指标 B、基础指标 C、分析指标 D、平均指标

  27、 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C )。

  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B、了解全及总体单位的情况C、用样本来推断总体 D、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

  28、 固定资产原值(A_ )。

  A、大于固定资产净值 B、小于固定资产净值 C、等于固定资产净值 D、加上折旧等于固定资产净值

  29、 狭义的对外贸易是指( A)。

  A、商品进出口 B、资本往来 C、劳务进出口 D、其他非实物形态进出口

  30、 部门账户是( D)。

  A、经济循环账户的主体 B、经济循环账户的分解 C、国民经济账户的主体 D、国民经济账户的分解

  1、 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D )项有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内生产净值(NDP) C、国民收入(NI) D、个人收入(PI)

  2、 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DP下降,可预期( B)

  A、消费C和储蓄S将上升 B、消费C和储蓄S将下降 C、消费C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

  D、消费C将上升,但储蓄S将下降 E、既非消费 C,也非储蓄S必然会改变

  3、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为(A)

  A、由于某些边际收入必然转化为边际的消费支出,其余部分则转化为储蓄,因而他们之和必定等于1

  B、由于可支配收入必定划分为消费和储蓄,他们之和必然表示现期收到的可支配收入的总额

  C、他们之间的比例一定表示平均消费倾向

  D、他们之和必等于0

  4、 如果资本的生产率提高的话,我们可以预期( D)。

  A、资本需求将下降 B、资本产出将下降 C、预期净收入流的现值将下降 D、最优资本存量将上升

  5、 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B)。

  A、变得很小B、变得很大 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 D、不发生变

  6、 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B)。

  A、一个 B、无数个C、一个或无数个 D、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

  7、 货币供给的变动如果对均衡收入有更大的影响,是因为( A)。

  A、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更敏感B、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C、支出乘数较小

  D、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

  8、 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C )。

  A、降低政府支出会使经济的通货膨胀率一直降下去

  B、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会影响产量

  C、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

  D、在短期内降低政府支出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影响产量

  9、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C)。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10、 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后,对本国的国内外均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 B)项所述的影响是不可能出现的。

  A、国内失业率上升 B、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C、资本外流减少 D、投资减少

  11、 货币的职能不包括(D)。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价格控制

  12、 创造与提供基础货币的是( C)。

  A、商业银行 B、政策性银行 C、中央银行 D、非银行金融机构

  13、 1998年国际清算银行通过《巴塞尔协议》规定核心资本金不能低于风险资产的(D )。

  A、10% B、8% C、6% D、4%

  14、 在我国结售汇制下,外汇储备增加,则( A)。

  A、相应要增加人民币的投放量 B、相应要减少人民币的投放量C、人民币的投放量不变 D、不确定

  15、 我国目前的法定存款准备率是(B )。

  A、6% B、7.5% C、12% D、13%
 


相关话题/宏观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