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考研复习笔记[背诵](3)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2-01


(7)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8)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六)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①个别教学制;②班级授课制;③导生制;④道尔顿制;⑤分组教学。即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将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班进行教学,包括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两种(或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其优点是更适应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缺点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对待分组教学问题上不同人有不同要求,分组教学后的副作用也较大;⑥特朗普制;
2.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及发展。公元16世纪,首先在东欧的一些学校教学中实践;夸美纽斯首次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立了下来;以赫尔巴特为代表,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的理论,给夸美纽斯的理论以重要的补充;以前苏联教学论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一个体系;
(2)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①学生固定②地点固定③时间固定④教师固定⑤内容固定;
(3)优点①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②有利于发挥教师作用;③有利于发挥班级体的教育作用;④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⑤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4)缺点①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②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③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结果;④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⑤不能容纳和适应更多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⑥受到课的时间限制,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⑦缺乏真正的集体性;
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①教学组织形式趋向灵活多样化;②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③时空局限性越来愈小;
(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读;
2.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包括启发性或开导性谈话、复习性或检查性谈话、总结性或指导性谈话、讨论性或研究性谈话四种类型;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进行探讨、磋商,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4.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作业,以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培养操作能力的方法;
5.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进行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6.练习法: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
7.参观法:组织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特定场所观察、接触客观事物或现象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所学知识;
8.自学辅导法:即学生在教书的指导下,以自学为主,使学生获得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
2.上课:包括明确教学目的、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组织好教学活动;
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考评;
(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1.含义: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功能:反馈-调节、激励-动机和诊断功能;
3.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①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前置评价或前测,是在学期教学或单元教学开始之前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旨在弄清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了解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②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意在使师生及时了解教育学的进展情况,以便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③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进行的评价;
4.学业成就评价:指对学生学业成绩和达到教学目标程度方面的评价,其方法主要有考查、考试、调查法、观察法几种;
5.教学评价的改革:①由过去注重评价教师的教向评价学生的学转变;②由过去“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落实的评价向既重视学生的“双基”和学科能力的形成,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转变;③由过去注重评价教师对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选择向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转变;④注重发挥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⑤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⑥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和教学反思,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九、德育
(一)德育概述
1.概念: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教育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道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就是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活动;
2.德育任务:①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②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③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德育的意义:①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③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1.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德育内容是用来形成人们的品德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知识,准则、法律规范和其它社会规则的总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的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文化。在我国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纪律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教育;充分继承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遗产,并与现代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社会公德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全球伦理和环境伦理教育;此外,还有人道主义教育及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等;
2.《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影响;
2.德育过程的规律:
(1)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外部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是指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包括道德观念,信念和评价能力;情,是指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意,是指道德意志,是为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调节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行,是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的反应,也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②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转化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促进作用;③知、情、意、行是互相作用,统一实现的过程;④德育过程的多端性;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①要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②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
(4)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自我教育是指个人主动地提出到的道德修养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过程,是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是个人品德修养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在德育过程中既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还要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自身品德形成中的能动作用;
(四)德育原则
1.概念:德育原则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它概括了德育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对于德育工作具有直接的、具体的指导作用;
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
(1)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2)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3)正面引导和纪律约束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正面疏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积极性,同时又要纪律约束,将引导与要求学生遵循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等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
(4)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的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5)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6)照顾年龄特点和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的原则,也称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续性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德育的目的发展;
(五)德育方法
1.概念: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的方法;
2.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训练、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和品德评价;
(六)德育途径
1.直接的道德教育: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治课;
2.间接的道德教育:思政课之外的各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校外教育;班主任工作(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七)教育模式
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偶故事法)①关于道德发展规律(自我中心-他律-自律);②关于道德发展的动力(源于儿童主体与社会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因此他特别强调儿童在发展中的自主性、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③关于道德原则和方法(集体活动和自我管理活动);④关于课堂应用(鼓励学生参与道德问题讨论;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民主管理;合理奖惩);(2)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阶段理论(道德两难故事法);
2.体谅模式(麦克费尔):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本核心之上,对道德发展而言,给机会表达心中的感受是至关重要的;认为在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关心、体谅别人,只要儿童能形成从别人的观点和立场出来考察自己的道德行为,就能发展成有道德的社会公民;其理论假设是①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②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体谅;③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④教育即学会关心;基于此学校应做到①营造相互体谅相互关心的气氛;②教师在关心体谅他人上起道德表率作用;麦克费尔等还编制了《生命线丛书》(《设身处地》、《证明规则》和《你会怎么办》);
3.价值澄清模式(美国的拉斯、哈明、西蒙):着眼于价值观教育,试图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通过选择、赞扬、实践过程)并通过评价过程促进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这一过程的基础就是避免观点说教并促使人们在确立价值观方面使用有道理的推论;认为价值并不是一种固定的观点或是永恒真理,而是建立在个体社会经验上的一种指南;其评价过程有①自由地选择②从各种可供选择的项目中进行选择③在仔细思考后果之后进行选择④赞同赫珍视⑤确认⑥依据选择行动⑦重复七个步骤;其课堂应用是创造一种没有威胁的非强制的柔和的对话环境;
4.社会学习模式(班都拉);
5.集体教育模式(马卡连柯):其核心是“通过集体,在集体中,为了集体”的原则;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和信任;教育原则是集体教育和前景教育,集体教育又称平行教育影响,旨在让学生成为教育主体,其优点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前景教育即以任务驱动实现目标,该原则又称为“明日快乐论”;其教育手段和途径是劳动教育辅之以合理惩罚;
十、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1.概念: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993年《教师法》);
2.教师的地位:(1)社会地位;(2)法律地位(专业人员);
3.教师的作用: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②教师是肩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通过理论建构、知识创新、技术革新等方面直接参与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
4.教师职业的特点:①专业性是教师职业的根本特征;②具有一般复杂脑力劳动的特点;③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④具有鲜明示范性;⑤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
5.教师的权利:①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②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③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④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和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⑤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师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⑥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6.教师的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③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⑤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7.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途径:(1)内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它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①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②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③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④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途径:教师发展学校、校本培训(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反思性教学和教师行动研究;
(二)学生
1.学生的权利:①使用教育资源权;②获得物质帮助权;③获得公正评价权;④程序性权利;⑤学生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权利等;
2.学生的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其所在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管理制度;
(三)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特点: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特点是①在教育教学中是主导-主体关系;②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③在社会道德和心理层面是互相影响的关系;2.类型:(1)学生中心论(杜威)(2)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作为教师,(1)转变观念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①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②有正确的人才观;③教师要有平等的师生观;(2)尊重与理解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①充分信任学生;②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善于和学生交往;③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④尊重和理解学生;⑤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以自身的形象影响学生;作为学生,要尊重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尊自爱自强,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和教师交流,努力和教师保持良好关系;


 


相关话题/教育学原理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6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考研分数线:360分
    从武汉大学研究生院获悉,2016武汉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已公布,其中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复试分数线为:政治60分、外语60分、业务科一210分,总分360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7-01-01
  • 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方向(1)教育哲学以全人类的整体文化为背景,以哲学、人生哲学、社会哲学为基础理论,建构富有强烈时代感,思想深刻,哲学意味浓厚,理论联系实际的现代教育哲学理念。(2)基础教育以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为理论基础,以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为对象,在关照整个基础教育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的前提下,研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12-30
  • 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教育学原理
    一、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培养德才兼备的和具有扎实、系统的教育基本理论专业知识,能胜任高校教育学科教学并独立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1.具有全面的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和相邻学科广阔的知识和视野,有较强的写作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2.基本掌握本领域研究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12-30
  •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教育学原理
    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教育学专门人才。具体要求: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能立志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服务。2.掌握系统的教育学基础理论和教育学科的专门知识,熟悉国内外教育科学理论发展改革的最新成果;具有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创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12-30
  •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专业介绍: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 (040101)一、培养目标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同学科确定培养目标。各专业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共同目标是: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开拓进取,积极为社会主义现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12-30
  •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教育学原理
    学科概况 教育学原理,原称教育基本理论是教育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12-30
  •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教育学原理
    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的基础研究、主体教育理论研究、义务教育政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正是凭着这样的成绩,我校教育学原理学科今年顺利通过国家重点学科的评审。特色鲜明 影响广泛该学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教育基本理论、德育原理和教育社会学、教育政策研究等相对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12-30
  • 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重点背诵复习讲义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考纲】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上海海事大学62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论述答案整理(不完整)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论述题 一、 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处理好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之间的关系?(2007) 答: 二、 人的思想内在矛盾运动包含那几个方面的内容?(2007)(2008)(2009) 答: 三、 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处理好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坚持不断创新之间的关系?(2008) 答: 四、 试述思想政治教育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08
  • 2017考研择校:教育学原理专业院校排名
    考研院校还没定的要抓点紧,争取暑期之前定好。选学校得看排名,分析好院校实力才能给自己更好的定位。下面是最新教育学原理专业院校排名Top20,2017考生可参考选择。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
  • 首都医科大学专业介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课程简介:思想政治教育学产生于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一门崭新的科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本质、作用及其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和规律等构成的逻辑体系,是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该学科不仅研究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还对为什么要进行思想政治教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
  •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Educational Principle)(040101)(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教育发展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教育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独立从事本专业理论研究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
  • 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教育学原理
    学科概况教育学原理,原称教育基本理论是教育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专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
  • 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教育学原理
    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学专业介绍如下:教育学原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2.具有扎实的人文素养和专业学养,掌握本专业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
  • 2016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原理专业考研分数线:240分以上
    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获悉,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考研分数线已公布,其中教育学部教育学原理专业考研分数线:总分240分以上。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