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复习要点(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7-09



描写韵母
四呼:
      开口呼:a  o  e  -i  开头
      齐齿呼:i
      合口呼:u
      撮口呼:ü
舌位高低:高,半高,半低,低,高,半高
舌位前后:前,央,后

七、 音变
语流音变:在语流中,有些音受前后音的影响发生一定的变化,即语流音变。
(1)轻声: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
  A.助词“的、地、得、着、了、过”。
     语气词“吧、嘛、呢、啊”
  B.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一个字。
     例:星星,笑笑
  C.“子、头”等构词用的虚语素和表示多数的“们”
  D.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
     例:操场上
  E.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
  F.量词“个”
  G.一批双音节词第二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豆腐
(2)儿化韵: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例:花儿   huār
1) 音节末尾是a ,o ,e ,u (包括ao ,iao 中的o),直接卷舌
2) 韵尾是i ,n 的(in , ün除外),丢掉韵尾,主要元音卷舌
如:小菜儿
3) 韵母是in ,ün 的,丢掉韵尾,加[  ]
如:手印儿
4) 韵母是i ,ü 的,加[  ]
如:玩意儿
5) 韵母是 –i 的,韵母变作[  ]
如:瓜子儿
6) 韵母是ng的,丢掉韵尾,韵腹鼻化,并卷舌
如:半晌儿
7) 韵母是ing的,丢掉韵尾,加上鼻化的[  ]
如:花瓶儿
(3)变调
1)上声变调
A.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变34   如:旅馆
B.在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     有的变阳平    如:打扫
                                  有的变半上声  如:椅子
C.连念的上声字不止两个时,可适当分组
D.在非上声的前面变半上声          214变21
   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
       在阴平前:如:火车
       在阳平前:如:主席
       在去声前:如:准确
       在轻声前:如:手巾
   2)去声的变调
      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则由全降变为半去
   3)“一、不”的变调
A.“一、不”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如:二十一,你来不
B.在去声前,一律变阳平。:如:一定,不去
C.在非去声前,“一”变51,“不”仍读去声。如:一生,不该
D.“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中间或肯定、否定连用时,读轻声。如:猜一猜,去不去

八、 音位(元音、辅音)
音位:最小的能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复习点:
1. 辅音声母总表。37页
2. 元音舌位唇形图。60页
3. 声韵配合表。95页
4. 音节拼写规则。96页
5. “不”的变调。104页
   形容词重叠的变调。104页
6. 儿化的作用。109页
7. 元音音位变体表。118页
8. 自由变体。条件变体。116页
9. 声调音位变体表。120页
10. 易读错字表。219页



第二章  文字
一、文字的性质
1.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现在看到的最早文字:甲骨文,3000多年历史
   最早文字的源头:5—6千年前有规则的简单符号,西安半坡
2.特点:世界上的文字可分为表音、表意两类
   表音文字:音素文字:记录的是音素、音节,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记录
             音节文字:用有限的符号记录无限的语言内容
                       一个音节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节
   表意文字:语素文字:记录语素、词
             表词文字:用不同的笔画构成大量的表意符号
3.表意文字的复杂表现:
  1)汉语的表意符号,常用的几千个
  2)一个音节多个汉字,一个汉字多个音节
  3)汉字形声字居多,声旁表音不固定
4.汉语从性质上说是表意文字
   1)表意;2)表单音节;3)不实行连写。
   特点:符号、表意符号和声类非常复杂

二、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
1)甲骨文:殷商时代,3000多年前。特点:刻在龟甲、兽骨上
2)金文:西周。特点:刻在青铜器上,也叫钟鼎文
3)篆书:春秋战国,到秦代变成大篆,小篆(石鼓文)
4)隶书:秦隶,汉隶
5)楷书:汉末魏晋时盛行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