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程硕士教育,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服务

. 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网/2006-06-12


摘要:世界新军事变革和我军信息化建设对我军的信息化指挥军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适合部队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为部队输送指技合一、善于策划、组织、实施部队信息化建设、训练、作战的高素质指挥军官和参谋人员,应对工程硕士教育改革创新,开设指挥类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培养新型的复合型、应用型军事指挥人才。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建设对指挥人才的需求,以及对指挥类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实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这是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军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1997〗57号文件批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可在“航天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仪器仪表工程”等三个工程领域招收工程硕士,并于1998年增批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可在“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等两个工程领域招生。这为军队跨世纪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使我校乃至全军的研究生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依照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精神,我校于1998年以来已在十个工程领域内招收六届共计1600余名工程硕士生。

面对方兴未艾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我军要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必须培养具有战略眼光、懂得信息化战争指挥和信息化军队建设的高素质指挥人才。但是仅按照目前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军队信息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了培养适合部队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为部队输送指技合一、善于策划、组织、实施部队信息化建设、训练、作战的高素质指挥军官和参谋人员,我校在工程硕士教育上改革创新,开设了指挥类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培养新型的复合型、应用型军事指挥人才。

一、培养指挥类工程硕士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在加速。在这场“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变革中,人才建设始终是各国军队关注的重点。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指挥人才是关键。率先进行新军事变革的美军认为,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获取“信息优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决策优势 ”。就是做到“信息获取——决策——行动”实时化。 “决策优势”的获取,不仅需要先进的C4ISR系统,更要有多谋善断的高素质指挥人才。指挥人才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谋略水平、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必须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因此,我们应把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作为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出发点,抓紧培养一大批能打仗、善谋划的信息化指挥人才[1]。

信息化指挥人才,是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的军事指挥人才,是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高素质军人。所谓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三个主要方面。作为新型军事人才典型代表的信息化指挥人才,应该掌握信息化的作战理论、信息化的武器装备和信息化的作战手段,适应战场信息共享化、指挥控制自动化、作战要素一体化、战争对抗体系化和作战力量联合化等主要变化,具有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作战为基础的复合知识结构,具有带领信息化军队作战的军事指挥能力,具有使用各类军事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的技术能力,具有适应信息化发展速度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要求信息化指挥人才由经验型向科学型改变。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要求军事指挥人才必须拥有现代科学知识和军事高科技知识。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机智果断的应变能力,才能把握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仅凭借个人积累的经验来指导军事工作的经验型人才,将难以驾驭现代战争。战场主动权必将向拥有高素质军事人才的一方倾斜。指挥员能否实现自己的作战意图,参谋人员能否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已经不是以经验来定夺的,而是从根本上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够驾驭高技术武器装备,把握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并在战斗中正确运用。所有这些,客观上都要求指挥人才必须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既要通晓军事指挥与管理,又要懂得军事科学技术;既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必需的相关知识[2]。

二、指挥类工程硕士培养的若干问题分析

指挥类工程硕士是学校为适应部队信息化的需要,为部队培养能够筹划、组织、实施部队信息化建设、训练和作战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人才的重大培养模式改革。它与技术类工程硕士同属工程硕士,但培养规格不一样,它要求学员掌握本领域较宽广的知识面和较高的军事技术、军事指挥知识,着重培养学员在部队信息化建设、训练和作战中的应用能力、指挥能力,特别是运用本领域知识和先进工程化方法、技术筹划、组织、实施部队信息化建设、训练和能力。

指挥类工程硕士与我校原有的技术类工程硕士一起构建了工程硕士培养的全面的、合理的培养模式,它们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按照不同的培养目标,制订了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方案。指挥类工程硕士在培养对象、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案上均存在很大的不同。

1.培养对象。技术类工程硕士的培养对象主要是面向军队从事武器装备鉴定、验收、监制、改造及维护等工作的技术军官;指挥类工程硕士的培养对象主要是面向军队从事科技含量较高部队的一线指挥军官和参谋军官,例如导弹部队、通信部队、电抗部队等等。

2.培养目标。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以及不同的任职,对其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等方面的培养目标定位也是不同的。对于技术类工程硕士,要求其掌握本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本领域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能力。对于指挥类工程硕士,要求学员掌握本领域宽广的知识面;掌握本领域技术部队训练、作战的实施办法;具有独立担负本领域部队的作战指挥能力。对于指挥类工程硕士的要求侧重于在本领域中的知识面的广度,而不是深度;侧重于培养指挥能力,而不是研究能力。

3.培养方案。按照指挥类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应制订专门的培养方案,不能简单套用工学硕士或技术类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①研究方向。各工程领域均应设置军事特色鲜明的研究方面,并明确各研究方向面向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内容。②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注重构建学员本工程领域的合理的知识结构,特别注重学员的能力培养。课程设置采用“打包”的形式,尽可能涵盖本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构建学员在本领域宽广的知识面。③课程教学。应注重学员能力的培养,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形式,并应布置大型的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④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应直接来源于部队信息化建设、训练和作战的实际需要,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或实用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技术难度。

三、指挥类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

2003年,为了适应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我校开始为部队培养指挥类工程硕士的试点工作。首先开展了面向某军区培养70名指挥类工程硕士的试点,培养的专业领域为“电子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两个工程领域。目前该项工作已在我校已有的9个工程领域中铺开。

1.工程领域。培养指挥类工程硕士的工程领域,既要有培养技术类工程硕士的经验,又要与部队信息化建设实际紧密相关,并符合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在首批开展的“电子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两个工程领域,均为我校有多年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学科实力很强的信息学科,尤其是我校“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所依托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在2002年进行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我校进行指挥类工程硕士培养的工程领域均有多个两级学科支撑,所涉及的主干学科都具有丰富的培养工学硕士和技术类工程硕士的经验,拥有一批既有工程实践经验、又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指导教师,与部队基层单位有着长期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协作关系。

2.办学方式

课程教学一般采用来校集中教学的方式进行,也可采用相对集中的方式在学校或部队进行。一般在两年内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3.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

根据指挥类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其培养方案特别强调针对性,强调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强调工程背景下的指挥能力训练。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强调宽口径、复合型,突出对其的应用能力培养。

课程学习总计约16门课,共计40学分,分为四类课程:

●基础课3门。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设置的英语、政治和数学课。

●与信息作战紧密结合的课程7门。如指挥自动化、信息战、军事装备学等。

●本工程领域专业课程约6门。

●讲座3个。本工程领域前沿技术系列讲座、信息化战争研究专题以及高技术武器装备讲座。

4.学位论文

工程硕士研究生必须进行学位论文研究,且从事论文研究的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在确定论文题目后,按照学校的规定撰写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会。研究生须在学校导师或学校导师与部队指导人员的指导下,独立进行论文研究工作,并按学校规定的学位论文的规范撰写学位论文。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项目技术报告、关键技术的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报告、案例分析报告、调研报告等。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应不少于2.5万。

四、群策群力,促进军队指挥类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发展

为了使指挥类工程硕士培养与部队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合部队需要的高层次指挥人才,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深化认识、创新培养观念。面对信息化战争这种全新的战争形态,指挥人才培养必须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思维定势的禁锢。把人才培养摆上战略地位,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指挥类工程硕士需要用人单位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双方根据各自发展需要与办学能力做好统筹安排,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3]。

2.加强与部队的联系和协作。指挥类工程硕士的培养必须以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求为牵引,贴近信息化战争的实际,贴近部队的作战任务,为提高战斗力服务。

3.注重能力培养。在指挥类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变重知识传授为重能力提高,大力推进研究式、启发式、开放式教学,提高指挥人才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指挥能力、战略决策能力、运筹谋划能力和领导信息化部队建设能力。

4.要狠抓落实。学校应从领导上、组织上、教学上给予高度重视,在制订培养方案、课程学习、论文课题研究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各用人单位应舍得在人才培养上花力气、花经费,在学员选送、课题研究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