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园林史复习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16

第二节 园林的生成期(先秦、秦汉 )
(前11世纪—220年)

中国古典园林第一个类型:皇家园林
最早的:殷纣王沙丘苑台、鹿台,周文王灵囿、灵台、灵沼{奠定前朝后寝的规划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姑苏台,游赏功能为主,楚灵王章华台,第一座层台累榭的大型游宫
秦:囿+宫室建筑=建筑宫苑
上林苑、兰池宫:挖池筑岛,模拟仙山
阿房宫:按天上星座的布设来安排地上皇家宫苑的布局,天人感应
西汉: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
上林苑: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1.山水:昆明池、影娥池、琳池、太液池
         2.植物、动物:
         3.苑:“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 。
         4.宫:即宫殿建筑群(如犬台宫、扶荔宫等)
         5.台:(土或木堆筑)
         6.观:观、馆是汉代对体量比较大的非宫殿建筑的通称。
         7.生产基地:苑内设作坊多处,设果园、蔬圃、养鱼场、牲畜圈、马厩,供应宫廷需要。上林苑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具备了早期园林的全部功能——狩猎、通神、求仙、生产、游憩、居住、娱乐,此外还兼有军事训练基地的功能。也是一个范围极其广阔的天然山水环境,各种建筑物和建筑群疏朗地散布其间,全然不同于秦代宫苑之建筑密集,复道相连的情况。
未央宫:是大朝和皇帝、后妃居住的地方,有内垣和外垣两重宫墙
建章宫:前宫后院具有明显中轴线,是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一池三山
甘泉宫:历史上第一座宫苑结合的离宫御苑
东汉:规模较小,游览功能上升为主要功能


私家园林:记载较少
梁孝王刘武兔园:筑山不仅用土,还用石堆叠,历史上最早的土石并用的假山
富人袁广汉园



小结:先秦、秦、两汉的园林造园活动的规模很大,但始终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主流是皇家园林,功能由最早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游憩观赏为主,建筑物只是简单的散布在环境中
总体规划比较粗放,未达到艺术创作的境地



第三节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公元220—589年)
山水诗大量出现、山水画出现
自然美的发现——山水园
文人名士的生活态度(魏晋风流):遁世而沉醉于自然当中,追求超脱尘世的生活
有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之分,中国园林风格在六朝时期确定
城市型私园——宅院、游憩园
北方洛阳张伦宅院、南方南齐文惠太子玄圃、梁武帝之弟、 湘东王萧绎湘东苑
    别墅园
石崇的金谷园:安享山林之乐趣,临河、地形略有起伏的天然山水园
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特点:
以居处园林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赐予
园林规模由汉代的宏大到朴素雅致
创作手法由单纯写实到写实和写意相结合
私家园林迈出了转折期的第一步

皇家园林

    皇家园林仍然沿袭上代传统;
    狩猎、通神、求仙、生产的功能已经消失或仅具象征意义,景观的规划设计已较为细致精练;
    作为艺术创作不如私家园林活跃,直到南北朝后期似乎才接受私家园林的某些影响,在造园艺术方面得以升华到更高的阶段。
御苑铜雀园,园内除宫殿建筑外,在靠西城墙处筑高台三: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分别储存冰、盐、粮食。另有鱼池养鱼,武库贮藏军械。是一座兼有军事坞堡性质的皇家园林

芳林园在洛阳城内的北面,乃东汉之旧苑。魏明帝大治洛阳宫室时加以扩建,由皇帝亲自率领百官参加“劳动”,可见这是当时最重要的一所皇家园林。
建康的皇家诸园中,比较著名的是“华林园”和“乐游园”。
华林园:大内御苑  
皇家园林特点:
规模比较大,建筑类型多
造景仍然保持着神仙境界的模拟和各种象征意义
多用雕刻物作为点缀
山水气度开阔,但缺乏曲折幽致,植物配置多选珍贵品种,山石多选稀有石材,形成不同于私家园林的皇家气派
皇家园林注重历史的传承,造园技术有一定的保守性
后期皇家园林逐渐受到私家园林的影响,局部运用写意手法
寺观园林:
    佛、道盛行,作为宗教建筑的佛寺、道观大量出现,相应地出现了寺观园林这个新的园林类型。
    宗教建筑的世俗化意味着寺、观无非是住宅的放大和宫殿的缩小。
    城市的寺观不仅是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居民公共活动的中心。
《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佛寺园林最为详尽
在荒无人烟的山野地带营建寺观又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靠近水源以便获得生活用水;二是靠近树林以便采薪;三是地势向阳背风、易于排洪,小气候良好。
于是,以宗教信徒为主的香客、以文人名士为主的游客纷至沓来。自此以后,远离城市的名山大川逐渐形成了原始型旅游的风景名胜区。佛寺和道观,便成为这些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观的主体和原始型旅游的接待场所。
    庐山的第一座佛寺——东林寺。
大明寺
鸡鸣寺
小结:
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由单纯的模仿自然而至于适当的概括抽象化,在如何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方面有所探索
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消失或仅保留象征意义,游赏活动成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功能
皇家园林的建设纳入都城的总体规划中,大内御苑居于都城的中轴线上
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领域,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主导作用
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其他要素取得了密切的协调关系
园林规划从前此的粗放转变为较细致的更自觉地设计经营,造园活动已完全上升为艺术创作的境界


第四节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公元589—960年)
    隋唐时期的皇家园林集中建在两京——长安、洛阳的城内、附廓、近郊和远郊,数量之多、规模之宏大远远超过魏晋南北朝。
著名皇家园林:西苑、兴庆宫 、华清宫 、曲江池 、九成宫 、大明宫
隋西苑:人工山水园,以人工开凿的水域北海为中心,沿袭一池三山的模式,16组建筑群结合水道构成园中有园的形式,是一种创新,清代圆明园滥觞,开拓水上游览
兴庆宫;大内宫殿,没有明显的中心轴线,以龙池为中心,沉香亭、花萼相辉楼,花萼相辉楼是唐玄宗特意为他的兄弟们盖的
曲江池:公共游览地,兼有皇家御苑的功能,曲江流饮为长安八景之一
长安八景
    咸阳古渡   雁塔晨钟   华岳仙掌  太白积雪  曲江流饮   草堂烟雾   骊山晚照    灞上飞柳
九成宫:
私家园林:
    城市私园(宅园,“山池院”):长安(多为皇亲及大官僚所建)、洛阳(如白居易的履道坊宅园,参《池上篇》)。
    郊野别墅园:辋川别业(王维) 、平泉庄 (李德裕)、浣花溪草堂(杜甫) 、庐山草堂(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    平泉庄遗址—平泉朝游(洛阳八景之一)。
洛阳八景
    龙门山色
    马寺钟声
    金谷春晴
    洛浦秋风
    天津晓月
    铜驼暮雨
    平泉朝游
    邙山晚眺

寺观园林:
    佛教和道教至唐代达到了普遍兴盛的局面,寺观的建筑制度已趋于完善(殿堂、寝膳、客房、园林);
    天下名山僧占多,以寺观为主体的山岳风景名胜区,到唐代基本已陆续建成;
    佛教和道教的教义都包含尊重大自然的思想,其建筑也就力求与自然山水的和谐;
    著名寺院:慈恩寺 、石塔寺、普救寺
慈恩寺:大雁塔是西安现存最著名的古塔,小雁塔在荐福寺内,典型的密檐式佛塔
普救寺:西厢记,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我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 。
石塔寺:
小结: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在隋唐三大园林中的地位比魏晋南北朝重要
私家园林艺术性较上代有所升华
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同时反过来促进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宗教的建筑与风景建筑在更高层次上相结合,促进风景名胜尤其是山岳风景名胜区普遍开发的局面
    隋唐园林不仅发扬了秦汉的大气磅礴的闳放风度,又在精致的艺术经营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    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
    隋唐园林作为一个完整的园林体系已经成型,并且在世界上崭露头角,影响及于亚洲汉文化圈内的广大地域。当时的朝鲜。  日本全面吸收盛唐文化,其中也包括园林在内。

第五节 园林的成熟前期——宋、元、明、清
(公元960—1736年)
宋代皇家园林:
    艮岳
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人工山水园,代表最高水平
花石纲:所用山石取自太湖沿岸,船运到京
金明池:是一座戏水园林
    皇家园林实例——
    明:西苑、御花园(重点在大内御苑)。
    清初:西苑、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重点在离宫御苑) 。
宋代私家园林:湖园、独乐园、沧浪亭 、沈园
文人园林兴起,其特点可概括为:简远(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 、疏朗、雅致、天然。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是江南现存历史最久的古园林之一,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称苏州“四大名园”,
明代、清初的私家园林
名园:影园、拙政园、寄畅园、芥子园、 (清华园、勺园、阅微草堂、半亩园、吴梅村园、王渔洋园等)。
拙政园  寄畅园平面图
勺园是明朝著名书画家米万钟(1570-1631)于明万历年间所建。
是“米氏三园”(漫园、湛园)中最为有名的一个。
造园匠师和有关园林的理论著作
张南垣、戈裕良、计成 《园冶》、 李渔 《一家言》又名《闲情偶寄》、文震亨 《长物志》
园冶——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
    第一卷包括“兴造论”一篇、“园说”四篇,第二卷专论栏杆,第三卷分论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
    好的园林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呢?计成把它概括为两句话:“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因、借是手段,体、宜是目的。
    在篇首计成提出两个规划设计的原则:一、景到随机;二、虽由人作,宛白天开。前者意即园林造景要适应于园址的地貌和地形特点,并尽量发挥它的长处、避开它的短处:后者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人工创造的山水环境必需予人以一种仿佛天造地设的感觉,二是建筑的配置必需从属。协调于山水环境、不可喧宾夺主。
    五种借景的方式: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    《一家言》又名《闲情偶寄》,作者李渔,为自己营造“芥子园”。
“借景之法乃四面皆实独虚其中而为便面之形”,这就是所谓“框景”的做法,李渔称之为“尺幅窗”,“无心画”。

《长物志》的作者文震亨,


六、寺观园林(宋)
    掀起了新一轮的在山野风景地带建置寺观的高潮
    灵隐寺 ;当时印度僧人慧理 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    净慈寺 (南屏晚钟 )。
当时的佛教寺院可分三种,即禅寺、教寺、律寺,禅寺(院)是以修持禅定为主的;教寺即讲寺,是研究阐扬佛教经典的;律寺则是研习和传持戒律为主的寺院。
    “五山十刹”是佛教禅宗名寺的总称,为我国禅林宫寺制度中最高级别的寺院。
    (南宋)禅院五山是:余杭径山兴圣万禅寺、杭州南屏山净慈寺、杭州灵隐山灵隐寺、宁波阿育王山峰广利寺、鄞县天童山景德寺。禅院十刹是:杭州中天竺永祚寺、湖州道场万寿寺、温州江心龙翔寺、金华宝林寺、奉化雪窦资圣寺、天台国清寺、福州雪峰崇圣寺、南京灵谷寺、苏州万寿报恩光孝寺、苏州虎丘云岩寺。
寺观园林 (明、清初)
    著名寺院:
    香山寺、碧云寺(香山寺之北)
    高旻寺
小结(1)
    私家、皇家、寺观三大园林类型都已完全具备中国风景式园林的四个主要的特点。另外,文人园林经唐代的启蒙,兴起于两宋,大盛于明代和清初。
    园林的创作方法逐渐向写意转化(南宋文人画,加上诸如“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之类的美学观念的影响,对写意园林的兴起起着促进作用。元、明文人画盛极一时,影响及于园林而相应地促成了写意创作的主导地位)
    这个时期的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促成了士流园林的全面“文人化”。
    佛教禅宗兴盛,佛教建筑已完全汉化,禅宗与儒学结合,文人禅悦之风,僧道的文人化等因素促成了寺观园林由世俗化更进一步地文人化。同时,寺观园林更多地发挥其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 。

第六节 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一1911年 )
皇家园林
    乾隆时期进入皇家建园高潮 ,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所谓集锦式皇家园林),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   
    皇家园林实例:西苑、宁寿宫花园、三山五园(畅春园、圆明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和万寿山清漪园)、避暑山庄。
所谓集锦式的园林,主要是指凭借封建帝王的权势,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和能工巧匠,将国内国外各类园林的精华,以及山水诗、山水画中所描绘的自然情致,仙居幻境,移植仿建于皇家苑囿之中,形成荟萃名园、景象万千的园林景观。这是北京乃至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一个显著标志。西苑三海、圆明园、清漪园等皇家园林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尤为突出。
    承德避暑山庄的“芝径云堤”,仿自杭州西湖苏堤,烟雨楼仿自嘉兴南湖,金山仿自镇江,万树园模拟蒙古草原风光。圆明园的一百多处景区中,有仿照杭州的“断桥残雪”、“柳浪闻莺”、“平湖秋月”、“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曲院风荷”,有仿照宁波“天一阁”的“文源阁”,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假山等。
三、私家园林 (1)
    私家园林实例:
    小盘谷、个园、瘦西湖(私家园林集群);
    网师园、留园;
    半亩园、萃锦园(恭王府花园) ;
    余荫山房、林本源园;
    罗布林卡
    广东四大名园 (广州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
汲古得绠处”:指打深井里的水要用长绳子,比喻要想求得高深的学问,就必须使用正确的方法,下极大的功夫。
四、寺观园林
    寺观园林实例:大觉寺、白云观、潭柘寺、法源寺、普宁寺、古常道观、黄龙洞。
    寺观园林继承宋以来的世俗化、文人化的传统,仅少量景题含有宗教的内容。
小    结 (1)
    从乾隆到清末,是中国古典园林全部发展历史的一个终结时期。
    这个时期的园林继承了上代的传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暴露出封建文化“烂熟”的情况,也反映了末世的衰颓迹象。
    园林实物大量地完整保留下来,大多数都经过修整开放作为群众游览的场所。因此一般人所了解的“中国古典园林”,其实就是成熟后期的中国园林。
    皇家园林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波折。
    民间的私家园林一直沿袭上代的高峰水平,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鼎峙的局面。
    园林已由赏心悦目、陶冶性情为主的游憩场所转化为多功能的活动中心。
    园林里面的建筑密度较大,山石用量较多,大量运用建筑来围合、分隔园林空间或者在建筑围合的空间内经营山池花木。
    造园的理论探索停滞不前 ,中、西园林文化开始有所交流。




外国造园史
                   
一  古代的造园
世界上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有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
古埃及的造园:气候干旱 ,重视林荫建立灌溉系统,有实用意义的树木园、葡萄园、蔬菜园,城市中重视树木种植和水的利用
一般庭院,呈矩形,绕有高垣,内有园子,中庭植树及设池,后院有蔬菜园和葡萄园,造园从初期实用的树木园、蔬菜园、和整齐的行道树的遮阴到进一步考虑装饰美化的要求和宗教的意义。
巴比伦的悬园
悬园亦称空中花园,是历史上第一座名园,世界7大奇迹,是一座大约110米高的尖塔状假山,顶上有殿宇、树丛和花园,山边层层种植花草树木,并用人工将水引上山,做成人工溪流和瀑布,这个园的台层如同石级从地向上越往上越小,每层台层的底下安置还行贵族的房间一样的洞室,采光从上面的台层透过,每层台层的外边是走道,顶层为主园部分,顶层种植树木,既要防止雨水下渗又要树木生长。最底下是石台,然后是芦苇沥青与砖和石膏的一层混合物,然后是一层铅顶 ,这个铅顶是为了既能承重又能防止渗水,最后填上深厚的土,种植树木,整个看来像长满树木的青山一样
  波斯的造园:西亚造园始自波斯,由猎兽的囿逐渐转化为游乐的园,波斯是名花异卉发育最早的地方,天堂园,四面有墙,把天然和人文的界限划分,后将平面布置成田字,纵横轴线分为四区,十字林荫路设置水池,以象征天堂。
希腊的造园:从波斯学到西亚造园艺术,把果园建成装饰性庭院,施以花木栽培,发展为住宅内规则方整柱廊园。园中有明显轴线,园在居室围绕的中心,大部分园的中间部分设祭坛或神庙的建筑,还创造各式水景,水池设在花丛中,种植果树,观赏花木,一年四季都有画可赏。
古罗马的造园:
意大利气候温暖湿润,有丰富的花岗岩,石灰岩和大理石等,为造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贵族的官邸,常以房围之,设庭于其中,一般呈几何形状,利用雨水水道为喷水、流泉,以花坛、迷阵或盆栽植物以及大理石制作的雕像装饰之,,建在郊野的别墅,大多选择山麓,自然条件优美,建华丽建筑,植奇树珍卉,这些建筑规模较大,林木浓郁,整形的道路,修建的树木,雕像与喷泉,与建筑组成一体,后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造园风格渊源于此
二,中世纪欧洲的庭院
欧洲的封建时期被称为中世纪
欧洲封建制度主要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基督教
中世纪可以夸耀的产物:罗马式和哥特式的两种式样的教堂建筑物,适应建筑,出现庭院
城堡式庄园:城堡包括宅邸和庄园两部分,庄园是自然经济,有果园有菜地,也可以作为绿地,带有观赏性质。庄园部分住在城墙内或护城河以内部分,有整形的药圃园,而葡萄园和果园已经不再是庄园内的组成部分,都放在城堡外或护城沟以内的田地部分,作为农业生产
庄园内鱼池的布置注意装饰造型,考虑封建领主体育和游戏活动的需要
寺庙式庭院:一般在每座寺院中,每种建筑类型都有相应的园地部分组合成一个小区,主要有教堂休息区、居住生活区、厨房菜圃区、医院药圃区、果园区,不同功能用途的小区组合成整个寺院。
在寺院中,一般有两种庭院,一种:教堂中央保留一块空地,四周被围了起来,这块中央空地设有水盘和喷泉,种植以绿色灌木为主体,作为修道士休憩场所的乐园和副食品生产场所的菜园和果园,另一种
是栽培果树、蔬菜或药草的实用园
三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
文艺复兴的意大利,有着重大活动的主要城市: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
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的庄园:
阿尔伯蒂:《建筑学》
美提契庄园:
狩猎园林
废墟和花园式博物馆
文艺复兴中期的庄园:

 


相关话题/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