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MLIS)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09

对我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柯平/张文亮/何颖芳

【英文标题】Reflections on Some Issues Concerning the Degree Education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China

【作者简介】柯平,男,1962年生,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 300071;张文亮,男,1983年生,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2011级博士生,天津 300071;何颖芳,女,1985年生,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2011级博士生,天津 300071。

【内容提要】 文章介绍了我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制度建立的过程,针对未来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与职业认证的对接、适应社会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创新教学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专业学位教育指导、保障专业学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MLIS system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LIS as following: matching with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dapting to social needs, locating the training goals and training patterns, innovating teaching design, reinforcing the faculty group construc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guidance of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ensur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关 键 词】图书情报专业学位/图书馆学教育/专业学位教育/图书馆职业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MLIS)/library science education/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library profession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科学学位而言旨在培养指定行业与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学位类型。我国从1991年开始推行专业学位教育,2009年教育部加大了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的步伐,2010年开始减少科学硕士的招生名额用以增加招收专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作为科学学位教育的补充,是完善中国学位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硕士专业学位达到39种,博士专业学位达到5种,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干领域;具有研究生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50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7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6个,累计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超过100万人[1]。本文基于我国建立的图书情报专业学位制度,分析目前的发展现状,提出专业学位教育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引起图书馆学教育界的重视并讨论。
1 我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制度的建立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始于1920年,经过长时间的教育经验积累以及图书馆情报部门的专业实践,图书馆学教育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以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为主体,以函授、专科及在职教育为辅助的完善的办学层次,为图书情报界培养了多层次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图书情报职业实践的需求,图书馆学教育从培养学术人才不断地向面向职业的方向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仍然是学术型,难以适应图书情报事业对职业化人才的需求,人才供需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利于图书馆事业和信息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发展专业学位成为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和一个突破口。

  1.1 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的申办

  2009年开始,教育部加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给图书馆学教育界提供了全面面向职业、开辟图书馆学教育新路径的发展契机。

  在图书情报教育界的呼吁下,有关院校开始酝酿专业学位申请。2001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向国务院学位办呈递了“关于设置图书馆学专业硕士(MLS)学位的申请报告”。

2009年3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受国务院学位办的委托组织力量再次调研,提交了《关于设置图书情报硕士(MLIS)专业学位的申请报告》。

2009年4月,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对我国拟新增设专业学位类型征求意见函》(学位办便字090303号)提出增设专业学位名称有“图书情报”和“信息资源管理”。

2009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委托部分高校研究论证拟新增设专业学位类别的函”(学位办[2009]54号)删除了“信息资源管理”,委托武汉大学就中国设置“图书信息管理硕士”(暂定)专业学位进行论证研究。2009年10月20日召开方案定稿会并上报。

2010年5月国务院学位办发布《关于开展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的通知》([2010]20号),确定35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金融、国际商务、统计、税务、保险、资产评估、法律、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翻译、体育、艺术、心理咨询、警务、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工程、林业、农业推广、风景园林、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药学、中药学、护理、工商管理、会计、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图书信息管理。至此,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正式建立,在随后的文件中,该专业学位被定名为图书情报专业硕士(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简称MLIS)。

  1.2 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授权点及其基本条件

  2010年6月,已获“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点的学校有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2011年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授权点共有18所院校,分布于12个省,3个直辖市(见表1)。


  2010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开展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确立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有:(1)学科条件。要求具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已招收、培养该专业研究生并已授予学位。(2)师资条件。要求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图书情报实际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论文的现场工作。(3)教学条件。要求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图书情报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图书情报硕士教育专用教室;能为图书情报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有足够数量的图书情报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4)实践条件。要求与国内外图书情报部门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图书情报硕士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实践基地必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5)培养模式。培养过程需要突出图书情报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能够采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现场专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关于申报条件的宽严问题有过讨论,现有图书馆学硕士专业招收单位有40多所,如严加限制则将许多单位拒之专业学位教育之门外,如不加限制又担心影响办学的门槛,因此,办学条件中对于一些数字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其中教学条件“50%以上的图书情报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易于实现,而学科方面“已培养2届以上全日制本科生,并已授予学士学位”和师资方面“从事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30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20人);图书情报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较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任课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40%以上(西部地区可在30%以上)”。这些要求对一些教学单位特别是具有科学学位硕士点的图书情报机构而言还是有难度的,因为有硕士点的图书情报机构至少23家[3]并不招收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

  2 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认证的对接

  美国的MLIS专业学位教育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其初始阶段便定位为职业教育,理论灌输较少,而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4]。在中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才刚刚起步,这一定位十分重要。

  2.1 以职业为中心的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

  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是对科学学位教育的补充,其职业中心的导向也弥补了中国图书情报科学学位教育所缺少的职业教育,并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以职业为中心的图书情报教育满足图书情报教育的多层次需求,同时也可为西部偏远地区、中小学图书馆培训和输送人才。根据国际上专业学位教育的规律,基于我国图书情报教育现状,发展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要有鲜明与准确的定位,即以图书情报职业为中心[5],这一定位可概括为四个结合:一是人才培养与事业需要相结合,与科学学位不同的是,改变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按图书情报部门的实际需要培养岗位专门人才;二是师资建设与行业专家相结合,改变科学学位单一由院系教师主讲的模式,聘请图书情报机构专家作为兼职主讲教师,形成由院系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理论与实践优势互补的教师队伍;三是教学模式与业务过程相结合,根据业务流程、职业能力结构等形成独特的培养模式,建立与科学学位相区别的培养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体系、招生考试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四是专业教育与职业认证相结合,按职业认证要求进行培养,从专业学位证书等同于岗位认证,逐步过渡到专业学位与职业证书的完全对接。

  2.2 职业资格认证

  图书馆职业认证制度从1880年算起已有130多年的历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有成熟的职业认证。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是图书馆职业的准入制度,是按照国家有关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和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考核机构,对图书馆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任职资格条件进行考核和鉴定,对考核合格者授予相应的职业证书[6]。虽然我国关于图书馆职业认证早有研究[7],中国图书馆学会2002年8月就向文化部提交了《关于中国图书馆学会申请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的报告》,2004年还组织了《我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专门立项,2005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文化部共同制订发布了《国家职业标准·图书资料馆员(试行)》,之后全国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为职业认证创造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然而图书馆职业认证制度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处于认识充分而缺乏行动和实现的半停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究其原因,一是缺乏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人事部门的强力推行,二是缺乏图书馆职业认证基础和图书馆界的努力实践,三是缺乏相应的职业人才培养推行机制。

  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必须与职业认证接轨,因为专业学位教育的根本是一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图书情报的职业核心能力。其能力结构既反映图书情报业务的基本能力,也包括图书情报国际化、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图书情报行业未来发展所需的新的能力。

  在具体的职业核心能力内涵与外延上,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借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1998)确定的8项职业核心能力(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以及英、美等国关于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的要求;二是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确立为职业认证奠定基础的图书情报职业核心能力。关于图书馆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许多研究[8]不能套用到专业学位中来。张向先认为,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的职业核心能力包括方法能力(信息反应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能力(语言文学表达能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综合能力等)两大类[9]。我们认为,与科学学位强调科学研究能力不同的是,专业学位的职业核心能力更强调业务管理能力。

  在我国图书馆专业馆员与非专业馆员分化的趋势下,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要适应专业馆员的发展要求,除了图书情报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外,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业务管理能力,还要提高对行业发展前沿的敏锐性,掌握项目管理、战略管理、知识管理等,使之成为高水平复合型的人才。随着数字参考咨询和内容管理在图书馆的发展,专业学位教育要定制培养信息导航师、内容分析师、信息技术专家、数字咨询馆员。针对学科馆员对于学科的特定要求,还需要学科嵌入式的专业学位教育。

  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专业学位教育将有力推动中国图书馆职业认证,可以采取分步走的方法,首先在一些地区或某些图书情报机构,与专业学位教育结合,试行以专业学位教育为基础职业认证,然后发挥全国性和地区图书馆学会和协会的作用,实行专业学位教育注册认证和定期评估,推出专业学科与职业认证相统一的行业体系,在此基础上,由国家劳动人事部门实行全国统一规范的职业认证制度。倘若将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同图书馆及信息管理职业资格认证有机结合起来,将会促进图书馆与信息管理行业的职业化、一体化发展,同时也能解决图书馆学毕业生在就业中受到其他专业所带来的就业压力问题。目前采取的压缩科学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的做法并不是处理科学学科与专业学位的唯一办法,要通过科学规划调控和社会需求机制相结合来解决。

  3 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的社会需求

  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依赖于社会需求,首先是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数量从1978年的1218个增加到2010年2883个。各类型图书馆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都有巨大的发展,图书馆人员的结构也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中国图书馆学会2003年对公共图书馆950位馆长的调查发现,图书情报信息类专业背景的占34.42%[10]。中国图书馆学会2007年资助项目“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调查分析”的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16个图书馆共有在职员工11825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6004人,占50.7%(其中有图书馆学教育背景的1330人,占22.1%);2002-2006年新增本科及以上工作人员2239人(其中有图书馆学专业背景的354人,仅占15.8%)[11]。2009年468所高校图书馆职工2.23万人,其中375所高校拥有硕士学位职工3053人[12]。高职高专198所图书馆职工4554人,有博、硕士学历的182人,仅占4%[13]。尽管近年来图书馆人员中低学历和非专业的状况有了较大改变,但图书馆员中有专业背景和硕士以上学历的所占比例还不高,说明图书馆对于专业学位有较大的需求。发展专业学位,推进图书馆员专业化已成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与社会前有未有的发展形势,特别是知识创新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公共图书馆快速发展,高校和高职高专图书馆加强联盟,专业图书馆和科技信息机构加大改革,图书情报事业的空前繁荣对图书情报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

  根据这种形势,图书情报专业学位办学恰逢其时。然而,2011年首批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招生并不理想,除北京大学等少数学校没有计划招生外,大部分列出招生计划的学校却出现了报名人数少的开局困难,只有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几个学校的招生情况相对较好,但也存在因招生名额不满只能依靠从科学学位招生中调配的现象。南开大学招生出现良好开局,2010年报名人数115人,最后录取22人。于是出现了一种对于专业学位并不看好甚至悲观失望的情绪,或者认为专业学位从起步时起就不得不踌躇徘徊[14]。针对这一现象,需要冷静客观地分析,如同MBA初期的艰难一样,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开局面临困难也是正常的,但必须引起教育者与图书馆业界的共同重视,一方面,利用政府有关部门、图书馆学会和信息学会、图书情报年会各种平台,加强专业学位教育的宣传推广,获得社会和图书情报界对于专业学位教育新制度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图书馆学教育界要加强专业学位教育研究,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克服困难,突破困境。

  4 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数字化和全球化的强化趋势给图书情报职业发展带来巨大变革。随着社会发展新形势和信息技术新变化对图书情报从业人员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仅仅懂得图书情报专业、英语、计算机又有实践经验以及其他学科背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仍然不够。面对这种形势,专业学位教育不能直接采取传统图书情报教育模式,也不能直接套用国外现成模式,创新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参考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15],南开大学图书情报专业学位中心进行了探索,认为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除了对于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品德素质、语言素质、计算机信息工具素养以及文化素质外,关健在于职业素质,要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要面向图书情报事业现实,科学预测中国图书情报行业的未来人才需求,培养图书情报界急需的专业骨干和未来储备的职业领导人。走“学校——社会”联合培养的道路,试行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的“定制”培养,实现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的按需培养。

  我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首届学生已入校一年,其培养模式也处于初步探索之中,在科学学位普遍试行成功的“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学位论文”培养模式能否适用于专业学位[16]。还有待于实践检验。至于采用学位论文还是研究报告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探讨与实践。

  目前值得推广的是“双导师制”。所谓的“双导师制”是利用校内专职教师资源担任导师辅导图书情报理论知识,采用校外图书情报实践的专家担任实践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从业能力,从其未来的发展来看,一定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技能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专业学位教育与社会实践部门的对接。以南开大学为例,其专业学位教育采用“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即除利用专职的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作为专业导师之外,还将聘请图书、情报、档案等相关领域资深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导师,全方位整合资源,保障MLIS人才提升职业竞争力。

  5 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是以职业技能设计为主体的,这是与传统的科学学位教育的主要区别[17]。然而,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要根据未来信息技术的影响、行业需求、业务变化等诸方面,突破传统人才培养的固化体系,体现多样化和可选择性。

  5.1 课程体系设计柔性化

  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的对象来源于多个层次,有应届生,有往届生;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也有无实际工作经验的,因此课程体系设计要考虑到生源的多样性。要为专业学位学生设计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体系以供选择。课程体系设计柔性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社会需求导向。根据图书情报事业发展需求,特别是广大图书情报机构的迫切需要开设课程。在设计课程时听取馆长和用人单位的意见,请实践部门专家和馆长代表参与课程建设讨论,在充分进行图书情报部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2)学生参与导向。针对学生的不同背景和需求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所选课程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分组、讨论和分享观点的方式参与课程。(3)职业对接导向。将课程体系同图书情报职业认证进行对接,可以按委托培养方式进行课程设计,也可以根据职业特定需求(如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进行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作为图书情报实践者的能力。(4)创新探索导向。课程体系中有与研究相关的内容,如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得有科研兴趣的学生能够学习到与研究相关的课程。同时可以让熟悉研究方法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参与到导师的项目中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18]。

  5.2 教学方法选择针对性

  在对科学硕士的教学中多注重培养其系统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方法,而专业学位教育的不同在于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方法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以有助于表达图书情报的职业特性。教学方法不能以单一的内容讲授为主,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教学、模拟训练、实践教学等多元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认知和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法应当是专业学位的重要教学方法。已经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其他领域的一些先进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要吸收MBA、MPA教育的精华,如MBA的教学中建立MBA案例库并与企业合作,MPA教学与政府合作等。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要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手段,与图书情报机构合作建设教学案例库以供学生查阅和教学使用,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

  5.3 课程质量监测常态化

  优秀的课程离不开一定的质量监测机制,在建设课程的同时也要制定好课程质量监测机制,以此来评估专业学位课程和教育的效果。要把握好关于专业学位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把质量放在首位。课程质量监测常态化要关注到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学位教学质量的长期监测,一是专业学位实践教学质量的长期监测。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建立课程质量定期与不定期监测机制,提升专业学位教育教学的质量。在监测过程中可以采用自我监测与外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监测通过建立自我评估方案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外部监测可以由图书情报的行业协会或者由教育部门组织评估方案进行质量监测。

  6 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基础。我国图书情报教育领域现有的师资队伍能够适应科学学位教育,但由于缺少职业实践和专业学位教学经验,难以适应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刚起步的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教育十分重要。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现有教师资源进行补充:(1)聘请兼职教师。面对目前缺乏实践课程教师的现状,聘请图书情报机构在岗的专家、学者和图书馆馆长作为兼职教师是最快的解决办法。实践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馆长有着丰富而且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将其融入到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的教育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他们来讲这样的言传身教可以获得更加深刻的职业印象。具体的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由兼职教师来主讲实践类课程,将其实践经验直接传授给学生;另一种是由专职教师讲解理论部分,由兼职教师讲解相关内容的实践部分。这样便使得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2)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补充教师资源。例如武汉大学同国家图书馆联合办学,整合相互的优势教师资源。(3)现有教师培训。可对现有教师进行短期培训,让没有图书情报实践经验的教师进入图书情报部门或同图书情报部门合作进行实际体验或者项目合作,培养他们对图书情报职业的认知。(4)师资引进与培养。可引进具有专业学位教学经验的国外专业人才,或对尚未毕业的图书情报博士生进行职业实践与教育,为其能够胜任未来的专业学位教育奠定基础。

  7 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的指导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成立全国29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3月18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了全国金融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这次会议是中国专业学位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在此次会议上正式成立,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是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副主任委员有武汉大学教授陈传夫和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委员有12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卢小宾、南京大学教授孙建军、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汤更生、吉林大学教授张向先、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张晓林、武汉大学教授李纲、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北京大学教授周庆山、南开大学教授柯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贺德方、中山大学教授程焕文、南京政治学院教授戴维民;秘书长由李纲兼任。委员会的组成不仅体现了代表性,也充分体现了图书情报教育界与图书情报实践部门的结合。

  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是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导下的专业性组织,被赋予了重要职能。因此,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要重视指导,充分发挥委员会的作用。(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指导制定培养方案,组织编写教学大纲、教材、案例等;(2)要组织制定评估标准、评估程序和办法,组织开展评估工作;(3)组织师资培训,并开展专门研究,加强培养单位与实际部门联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保证培养质量,推动中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顺利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8 专业学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发展从长远看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专业学位应该面向宽广的图书情报职业需要[19]。要从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注意改变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类型发展、地区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重视为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中小型图书馆培养专业学位人才,保证全国图书情报人才供需结构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高起点地为中国图书情报整体事业的发展谋划,促进中国图书馆整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要面向国际化,同国际图书情报事业发展接轨,培养国际化人才。将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打造为图书情报职业人才培养基地、图书馆员终身教育基地和图书情报领导者选拔基地,与图书情报职业认证进行对接,甚至使其面向更加宽广的信息职业范畴。

  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刚刚起步,尚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勇往直前去探索,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制定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的相关规范,逐步规范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要勇于探索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走出一条属于中国图书情报事业的专业学位教育之路。要寻求多方合作来提升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的品牌力量。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是:目前我国图书情报机构在职人员获得硕士学位比例正在加大,同时还缺乏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调研发现,有许多馆长和硕士馆员迫切需要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希望提供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国家已有工程、医学等专业博士学位的培养。因此,要在专业硕士基础上,适应形势发展,提前论证专业博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早日开启图书情报专业博士教育。

  总之,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需要建设,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要面向长期以来只有科学学位教育而缺乏专业学位意识与经验的现实,更要面向图书情报事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未来的变化,培养图书情报职业人才、图书情报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图书情报领袖是中国图书情报教育应承担的使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将不仅为中国图书情报部门培养新型专门人才,而且培养适应图书情报全球化的国际化人才,并进一步完善世界图书情报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柴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N].中国教育报,2011-03-19(1)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的通知.百度法律[OL][2011-12-20].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13/93/39df23d30164833e0d99526f8383e262-0.html.

  [3]柯平,王平.关于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几个问题(上)[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2):7-12.

  [4]李月琳,闫慧,柯平.打造LIS领域的MBA:关于图书情报专业硕士(MLIS)学位教育的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1(13):24-27,120.

  [5]柯平.以职业为中心的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J].图书情报知识,2011(5):6-8.

  [6]吴慰慈.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J].图书馆建设,2004(2):7-8.

  [7]彭斐章,彭敏惠我国图书馆员职业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0(6):5-10,75

  [8]柯平,赵益民詹越.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J].图书情报工作,2009(5):11-14,18.

  [9]张向先.解析图书情报专业硕士职业核心能力[J].图书情报知识,2011(5):9.

  [10]蒋弘.我国图书馆馆长的职业资格认证问题[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3):29-34.

  [11]肖希明,黄如花,司莉.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3):11-16.

  [12]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10[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91-92.

  [13]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08[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59.

  [14]程焕文.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踌躇徘徊[J].图书情报知识,2011(5):4-5.

  [15]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OL]. [2011-12-20].http://yz.chsi.com.cn/kyzx/zyss/201005/20100513/89393801.html

  [16]卢小宾.关于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11(5):15.

  [17]沈固朝,周志远图书情报硕士“双学位”教育的一点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24-31.

  [18]Anna Maria Tammar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LIS)educ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owards“Europeisation”[J]. Journal of the Bangladesh Association of Young Researchers(JBAYR), 2011(1): 1-13.

  [19]陈传夫.专业学位应该面向更宽广的图书情报职业需要[J].图书情报知识,2011(5):17-19



相关话题/图书 情报 专业学位 教育 图书馆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全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LIS)教指委2012年年会通知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LIS)教指委委员/各培养单位: 经协商,拟召开全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LIS)教育指导委员会2012年年会,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会议时间 6月24日报到,24日下午教指委主任工作会议; 25日上午教指委全体会议、25日下午教指委及培养单位联席会议; 26日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9
  •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LIS)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9
  • 打造LIS领域的MBA:关于图书情报专业硕士(MLIS)学位教育的思考
    编者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图书馆学情报学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分支研究领域。这些分支研究领域不仅为图书馆学情报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也加强了该学科对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研究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领域,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体制改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9
  • 2012年图书情报(MLIS)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大纲
    攻读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图书情报综合)  考试指导范围  考试内容包括《文献资源建设》、《情报信息检索》两门应用基础性课程。考试指导范围如下。  《文献资源建设》考试指导范围  一.考试目标  《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情报领域的一门核心课程。作为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9
  •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LIS)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学科条件具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已招收、培养该专业研究生并已授予学位;同时,已培养2届以上全日制本科生,并已授予学士学位。二、师资条件1. 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不少于30人(西部地区可不少于20人)。2. 图书情报硕士每门核心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9
  • 南开大学 图书情报专业硕士 MLIS 项目介绍
    MLIS教育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MLIS)为适应新形势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对图书情报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图书情报人才培养质 量,经国家批准而设立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南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9
  • 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及委员会名单
    3月1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召开了全国29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出席会议并代表三部委讲话。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主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9
  •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一、为适应新形势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对图书情报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图书情报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二、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9
  • 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
    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14]18号) 一、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包括法律、教育、体育、工程、农业推广、兽医、风景园林、公共卫生、军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和艺术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类别,以及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9
  • 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 研究生(非全日制:财务与资本运作精英方向)
    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会计硕士(MPAcc)非全日制:财务与资本运作精英方向招生简章华东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校。学校以培育英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r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9
  • 中央财经大学2018年非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为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根据教育部和我校相关招生要求,特制定2018年会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央财经大学会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非全日制会计硕士或非全日制MPAcc)设在会计学院招生。专业代码为125300。 一、专业简介 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9
  • 重庆大学2018年招收非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招生简章(双证)
    摘要:为了更好地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健全和完善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人才队伍,2018年我校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应届毕业生及在职人员攻读非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重庆大学为首批具有招收会计硕士(MPAcc)的学校之一,欢迎符合报考条件者报考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9
  • 重庆大学2017年招收非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招生简章(双证)
    摘要:重庆大学2017年招收非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总学费4.5万,双证,即可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证书及国务院学位办颁发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欢迎报考!重庆大学2017年招收非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招生简章(双证)(专业学位代码:125300)(重庆大学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9
  • 复旦大学在2017年非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招生简章(2017年9月入学)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培养具有从事会计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复旦大学是我国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批准的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9
  • 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021)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125300会计(专业学位)计划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复试笔试科目01(全日制)40(含推免)   全日制学制2年,1.5万/学年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02(非全日制)20②204英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