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实验笔记

feifeizhou 免费考研论坛/2006-11-12

原文内容来自免费考研论坛,请点击查看全文
http://bbs.free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86297
3.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
实验的外部效度就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1)实验环境的人为性

实验是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环境的人为性可能使某些实验结果难以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现象。在特定的实验情境中,被试通常知道自己是处于被观察的地位,因此其行为可能会受到影响,表现为与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或不参加实验时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也会影响被试的典型行为。此外,被试参与实验时都存在一定的动机和对实验的预期,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其行为表现。
(2)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

如果研究者选择一些具有独特心理特质的被试进行实验时,因为这些独特的心理特质有利于对实验处理造成较佳的反应,就很难将得出的结果推广到其他特质的被试上去。
(3)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实验者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往往以所使用的测量工具的测量结果来加以考虑的。实验材料和测验类型的差异可能会使多个研究者对同一个问题的研究结论无法会聚,也就是说可能导致不同的结论。这直接影响到实验研究的外部效度,以及我们对某一研究对象的正确和深入的理解。
三、反应时法
(一)反应时概述

反应时是心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反应变量和指标之一,是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时所需要的时间,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反应时为心理学家观察心理操作打开了一个窗口。
1.反应时的研究意义和历史发展
(1)反应时的研究意义 ’

反应时是心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反应变量和指标之一,使用反应时作为指标的实验研究,曾对解决心理学理论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反应时研究,几乎奠定了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它对认知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贡献都是巨大的。

①反应时间是一种反应变量,它可以作为成就的指标及内部过程复杂程度的指标。对一件工作越熟悉,反应时间就越快;内部过程越复杂,反应时间就越长。反应时间随多种原因而变化,因此它可以作为一个很方便的反应变量来运用。由于这些原因,反应时的研究就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②心理实验中常用速度作为反应变量,这个速度称作反应的时间,而反应时只是它的基本成分和最简单的例子。

速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做一定的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所完成的工作。这两种情况都是测量工作速度。速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量数,是因为每个动作都需要时间,而时间是可以测量的。速度可以作为成就的指标,对一件工作完全精通,就会做得很快。速度也可以作为内部过程复杂程度的指标,内部过程越复杂,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多。因而测量反应的时间,即执行反应的时间就成了很重要的工作,而反应时,就是测量反应的时间中最简单的例子。
(2)反应时研究的历史发展

反应时的实验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反应时在心理学中的研究历史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①唐德斯反应时ABC时期 .

1850年,黑姆霍兹(Helmhohz)等关于青蛙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开始了反应时的研究。他发现刺激离大脑近的皮肤,反应时要短,刺激身体的各个部位反应时变动很大。
天文学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人差方程(或个人方程)(personal
equation)。它反映了两个观察者之间的个体差异。这一发现引起了天文学家经久不衰的兴趣。此后,他们确定了不同观
测者的人差方程式及其校正方法。 ,

将反应时正式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赫尔姆霍茨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研究的使他意识到可以利用反应时来测量各种心理活动所需的时间,并发展了三种反应时任务,后人将它们称为唐德斯反应时ABC(DondersABC
ofreactiontime)。1873年,厄克斯奈指出准备定势在反应时测量中的作用并首先提出“反应时间’这个名词。

唐德斯提出反应时ABC之后,心理学之父冯特很快就意识到唐德斯指出了实验心理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即心理活动的时间测定工作。他带领自己的学生对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比如对注意、知觉、联想和选择过程等的反应时测量。在冯特早期的学生中,卡特尔和屈尔佩后来都建立了专门的反应时实验室。卡特尔做了许多关于反应时的实验。屈尔佩则发展出一种内省的方法,来研究简单反应时与复杂反应时,还证明了准备定势对反应时的影响。但总体而言,卡特尔之后的心理学家对反应时研究的兴趣已从反应时的原因分析,转向反应时测量技术改进和反应时技术的实际应用。
现代心理学家在总结反应时研究的这段历史时,把自1850年赫尔姆霍茨的研究至1969年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称之为唐德斯反应时ABC时期。这是反应时研究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方法学的核心是减数法。

②1969年,OSY=学家斯滕伯格(Stemberg)提出了加因素法之后,反应时研究便进入第二阶段,开始了反应时研究的新时期。

这种方法假定,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所需时间的总和,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影响另一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累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
2.反应时实验的种类
(1)简单反应时

①简单反应时(又称作A反应时)是指给被试以单一的刺激,只要求作单一的反应,这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距就叫反应时。

②简单反应时实验中被试的工作很简单。他预先知道刺激是什么,他要做的反应是什么。

例如,要测量一个人对光的反应时间,让被试在一个暗淡的屋子里,坐在一个有电键的桌子前,前面有一个幕,幕中有一个洞,光线可以从洞中照射过来。事先让被试熟悉这个光刺激告诉他听到预备信号就把手指放到电键上(或按下电键),当看到闪光时就按下电键(或将手指抬起来释放电键)。在主试那边有一个与电键刺激器连接在一起的计时器,可以记录从刺激呈现到被试的反应开始时的时间间隔,这个时距就是简单反应时。头几次实验中,反应时可能在250毫秒之上,经过一定的练习后有所进步,可到200毫秒以下。如果是听觉刺激,可以短至100至120毫秒。
(2)复杂反应时

复杂反应时包括选择反应时与分辨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又称。反应时,分辨反应时又称C反应时。
①选择反应时实验中,给被试呈现几种不同的刺激,要求被试作出几种相应的反应。

例如,呈现三种不同的灯光信号,被试分别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三个不同的键进行

反应。被试不知道将出现的刺激是什么,将要做的是什么,他必须根据呈现的刺激去决定做出什么反应。
②分辨反应时是指被试对所呈现的多个刺激的某一个刺激(由主试确定)进行反应,而对其余的刺激不进行反应。

例如,刺激是红绿二种灯光,要求被试看见红灯反应,看见绿灯不反应,这时测得的红灯的反应时就是分辨反应时。三种反应时的时间长短不一,简单反应时最短,分辨反庐稍长些,选择反映时最长。如下图所示:


A反应时


C反应时 分辨时间=C-A


B反应时 选择时间=B-C
(3)上述三种反应时的分类模式是反应时早期研究的基本模式,有不少学者不同意这种分类方式,认为/4、召、C三种反应时不能简单相加,即C反应时不是在A反应时上简单相加分辨时间,B反应时也不是在C反应时上简单加上选择时间,三者之间不存在简单相加关系。但自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在应用反应时作指标的研究中一直遵照这种反应模式。
(二)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反应时受到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的影响。
1.外部因素
(1)反应时与刺激强度有关
这里所指的刺激强度除了刺激物理强度外,还包括与物理刺激有关的心理强度。

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刺激的强度等。反应时会受刺激强度的影响,当刺激强度很弱时,反应时就会延长;而当刺激增至中等或较高强度时,反应时就缩短了。然而反应时的缩短受到有机体结构的限制,无法突破某一极限。
(2)反应时间与刺激的时间特性以及空间特性有关

当物理刺激的强度本身保持不变,而增加作用于感官的时间,即造成时间的累积作用,这样便会增加刺激的心理强度。
(3)反应时间与所刺激的感觉器官有关

不仅不同的感觉器官的反应时不相同,而且同一感觉器官受到不同刺激物,其反应时间也不同,甚至同一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的不同部位,其反应时间也不同。
2.机体因素

简单一复杂反应时任务的区别以及速度一准确性权衡,是影响反应时的两个最基本因素。除此之外,影响反应时的机体变量还有适应水平、被试的准备状态、动机、年龄、练习和个体差异等。
(1)复杂反应

复杂反应包括选择反应(又称分离反应)与辨别反应。不同的刺激需要不同的反应,如:对一种刺激用右手反应,另一种刺激用左手反应,这就称之为召反应,即选择反应。如对一种刺激反应,对另一种刺激不反应,就称为C反应,即辨别反应。辨别反应一般比简单反应(称作A反应)慢20—200毫秒,而B反应又比C反应慢些,这都与反应的种类及刺激的数目有关。
①选择反应时与选择的数目成正比
将选择数目取对数作图,反应时与刺激数目的对数成正比。
②刺激越相似,反应时间就越长

在颜鱼辨别反应中,两种颜色美感价值差别较大,反应时较快。若同时呈现两种颜色,让被试用两手反应,则较喜欢的那种颜色在哪侧就倾向于用哪只手反应。而当两个刺激的相似程度越来越大时,选择反应时就越长,同时,错误反应的次数就随之而增加。所谓错误反应是指不是用较喜欢一侧手而是用对侧手反应。选择反应中的错误反应,其反应时间较快,这相当于简单反应时的不成熟反应。
(2)速度与准确性权衡

在完成用反应时作为反应指标的各类作业中,人类被试可以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反应速度,这样会使对反应时的解释复杂化。人在完成反应时任务中,平衡速度与准确性的操作特征称为速度一准确性权衡(speedaccuracytradeoff)。

如果被试在完成某些反应时作业的“反应时一错误率关系模式”是由速度一准确性决定,此时的反应时指标就不可靠,因为被试追求正确率可能成为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因追求正确率所造成的反应时差异,掩盖了真实的反应时差异,不能正确反映被试的反应特点,遇到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这一操作特征所带来的影响。

帕彻拉的研究进一步指出,反应时与错误率(或准确性)之间交互变化,不完全由速度一准确性操作特征所决定,有时还由认知过程的特点不同所决定。在分析反应时快慢时,首先要分清究竟由哪种模式所决定,然后才能进一步分析反应时这一指标是否可用。女蜾反应时的快慢由认知过程因素所致,用反应时作指标则更为贴切,其认知过程内部复杂程度恰好能用反应时来描述。
(3)机体的适应水平
例如,眼睛对明、暗适应水平不同,反应时间也不同。
(4)被试的准备状态

在心理实验中,被试的准备状态也会影响其反应时间。从预备信号的发出到刺激的呈现这一时距称为预备时间。在这一时距内,被试要作出最佳准备状态。预备时间太长、太短都会对反应时间的测量有不利的影响。
(5)额外动机

研究表明在不同奖惩动机的影响下,反应时有明显的变化:常态条件下,反应时最慢;激励条件下,反应时其次;最快的是惩罚条件下的反应时。如果在反应时实验中,没有对此类变量进行控制,反应时实验的结论一定会被污染。
(6)被试的年龄

被试的年龄也是影响反应时间的一个因素。在人的整个发展阶段之内,25岁以前,其反应时间是逐渐变快;进至成人阶段,其反应时间的变化是很少的;直至60岁之后,反应时间开始缓慢下来,这一变化规律是指一般的正常健康人的反应时与年龄的关系。
(7)练习 .

练习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很密切。一般而言,练习越多,反应时间越短。其变化是逐渐的,最后达到反应时间不可再减少的最小限度。反应越复杂,经练习,反应时间变化幅度越大;简单反应,反应时间的变化幅度则较小。
(8)个体差异

在反应时间的实验中,还存在着难以控制的被试变量。被试变量中主要的是个人在反应时间上的差异。不仅被试之间存在着差异,而且同一个被试,在同一条件下,其每时每刻的反应时间也会因其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某些变化而不同。
(三)反雇时技术及其发展
1.反应时技术 ; :

反应时技术包括减法法与加因素法(又称加法法),是用反应时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技术方法。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在脑内要经过一系列操作加工,这些操作加工有明确的先后次序,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信息处于不同的状态,而这些都是在时间上进行的,其特征必然能在反应时上表现出来。因此不同的心理操作能按时间分布上的不同加以区分,反应时技术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 减法法






①减法法的基本逻辑思想是,在安排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时作业中,其中一个作业包含有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加工阶段,而其他方面则相同,从这两种作业的反应时差异即可判断那个特有的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像简单反应时、分辨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的差异可归结为分辨过程、选择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和基本的时间一即简单反应时间三者都相同。

这种方法可从测得的总反应时间中,分析出研究者感兴趣的过程,这一过程可通过设计不同的任务,插入或删去一个加工阶段、不改变其他加工阶段来实现,原则上连续相减可获得每个加工阶段的持续时间。

②这种方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任务引起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有精确的认识,并要求在相减的两种反应时作业中有严格的相同或匹配的部分,只有满足上述两点,才能应用减法法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分析。

③缺点:减法法的两个要求有时不能得到满足,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难以区分出不同的加I阶段,有时不同作业的匹配也难以做到,减法法的上述弱点使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尽管如此,在认知心理学中,分析信息加工过程还是经常应用减法法来提出很多信息加工的过程分析和一些新的理论构思。
④应用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构思精细的研究设计。举例如下:
实验一 句子一图画匹配实验

这是认知心理学中较为推崇的应用减法法的实验范例。这一实验由科拉克和蔡斯精心设计的:实验时给被试看一个句子和一个图画,例如“星形在十字之上’’要求被试判断二者是否一致并作出反应,记下反应时。句子有八种,主语有“星形’’和“十字”,谓语有“在之上’,和“在之下”、“不在之上”、“不在之下”。
按他们的假设,信息加工有如下阶段:

第一阶段是将句子转换为深层结构,即以命题表征句子,且否定句要长于肯定句(参数^),对“之下”的加工要长于对“之上”的加工(参数o);
第二阶段是将图画转化为命题;

第三阶段是将句子和图画的命题表征进行比较,如果两个表征的第一个名词相同,则所需时间较少(参数c),如果两个命题都是肯定,则比含一个或两个否定时所用时间少(参数d),最后阶段是作出反应,所需时间为‘。,这样比较不同句子、图画匹配任务的反应时差异就司求出o、6、c、d的时间了。

科拉克和蔡斯的实验结果指出:参数。为93毫秒,参数占和d为685毫秒,参数,为187秒,参数‘。为1763毫秒。有研究者指出,科拉克与蔡斯的实验所划分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否能那样清楚地区分开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实验二心理旋转实验1973年,,库珀(L丸Cooper)和谢帕德(凡凡Shepard)设计该实验来证明心理旋转的实6存在。实验选取不同的字母或数字(如R、J、G、2、5、7等)为实验材料,将这些材料取正面或反面以及六种不同的倾斜度,例如:及,牙只两种材料在不同的角度随机呈现,被试的任务是辨别正写的R还是反写的只,并在反应后记录反应时间,实验结果明显表示,不同旋转角度图形的辨认时间不同,说明在辨认图形时首先将倾斜不同角度图形的表象加以旋转,然后再去辨认,这样就造成不同旋转角度的辨认时间不同了。
(2)加法法

加法法是加因素法的简称,由斯腾伯格提出的,该方法是减法法的发展和延伸,与减法法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的侧面。

①该方法的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相互制约,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分别独立,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事先可以发现或观察到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通过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将各因素所需时间相加,从完成各阶段的时间变化来确定这一信息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以及所需要的时间总和。

②加法反应时是以信息的加工方式是系列加工而不是平行加工为前提的,如果这一前提不能得到满足,.就不能应用加法法。另外,两个因素也许能以相加的方式对同一个加工阶段起作用,也许能对不同的加工阶段起作用,并且相互发生影响,这两种情况目前尚不能排除,这也使加法法的应用受到限制。
③举例如下: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

让被试先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要求被试判定该数字刚才是否识记过,按键反应,并记下反应时间。

通过一系列实验,斯腾伯格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四个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优质或低劣)、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肯定或否定)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他认为信息提取过程包括相应的四个独立的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
(3)开窗实验

反应时间的相减法和相加因素法都不是直接测出某一特定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而是间接地通过作业之间的比较而得出的,并且相应的加工阶段还要通过严密的推理,才能被发现。而Hockey等(1981)则发展了一种新的反应时实验技术即“开窗”实验。开窗实验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并且能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就好象打开窗户一样。一览无遗。这称之为开窗实验,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形式,他们以一种字母转换实验来说明这种新实验技术。

实验过程:给被试呈现1—4个字母并在后面标上一个数字,例如“F 3”、“KENC 4”等,四个字母一个个相继呈现,由被试自行按键控制,当呈现“9 3”时要求被试念出字母表上9后面第三个字母来(应为I)。同理“KFNC 4”呈现后被试的反应应为“OIRC”,因为K后第四个字母为O,Z后第四个字母为I,,N后第四个字母为R,C后第四个字母为C,其他类同。通过分析反应时数据,明显可看出字母转换作业的三个加工阶段。

在四个刺激字母实验里,可以获得12个数据,从中可以看到完成字母转换的整个过程和所有加工阶段。通过对数据归类处理后可得到总的结果。显然开窗实验的优点在于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以及这些加工阶段是什么。

根据该实验的反应时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完成字母转拱作业的3个加工阶段:

①编码阶段,即从被试按键看到一个字母到开始出声转换所用的时间。在这一阶段中,被试对所看到的字母进行编码并在记忆中找到该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②转换阶段,即转换所用的时间;

③贮存阶段,即从前一个字母转换结束到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在此阶段中,被试将转换结果贮存于记忆中,并从第二个字母开始还需将前面的转换结果加以归并和复述。
“开窗”实验通过对字母转换作业的分析,可把每一种认知加工成分所经历的时间都比
较直接地估计出来,因而它比反应时的相减法和相加因素法具有更明显的优点。
2.?反应时技术的发展
序列反应时和内隐联想测验方法是反应时技术的新发展。
(1)序列反应时
①序列反应时范式是尼森(Nissen)和比勒姆(Bullemer)于1987年提出的。

②这种研究范式以反应时为指标,整个实验过程十分类似一个选择反应时实验:处于不同空间位置的视觉刺激分别对应不同的反应键,每次呈现一个视觉刺激,被试按相应键尽快予以反应,该刺激随即消失,短暂的时间间隔后出现下一个视觉刺激。
③序列反应时范式的特点在于,整个实验中刺激的呈现序列是有规律的。

④序列反应时的研究表明,反应时的差异对应着心理过程的差异。在序列反应时实验中,对固定序列和随机序列的反应都是对同样刺激的同样规则的选择反应任务,因此两者的反应时差异只可能说明对固定序列中的目标刺激作出反应相对容易,从而使反应时缩短,而对于随机序列,选择反应的心理过程没有易化,反应较为困难,因此反应时相对较长。通常,这种心理过程的易化只能是由个体的学习所引发,这种学习就是内隐学习。

⑤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无意识心理过程的研究,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然而标准序列反应时实验的内隐性还是受到了质疑。有研究者认为标准序列反应时中的序列规则对被试太过简单,很容易被意识到。

(2)序列反应时的变式

①为使反应时差异能够精确地对应内隐学习造成的心理过程差异,研究者进一步完善了序列反应时任务,这主要包括对实验材料的改变和对实验程序的调整。通过对序列反应时实验材料的操纵,可以有效调节规则的难易程度,防止规则外显化,增加规则被内隐习得的可能性。

②还有研究者想到将序列反应时任务和其他任务相结合来提高规则难度。例如,克利尔曼斯和麦克莱兰(cleeremans&Mcclelland)的研究将序列反应时任务和人工语法相结合,也有效地增加将反应时差异解释为内隐学习证据的力度。

③调整实验程序以提高反应时数据的说服力,是改良序列反应时实验的另一途径。其中,对被试的区分是操纵实验程序的主要方法。

综上所述,序列反应时范式及其变式通过精心设计的材料和巧妙安排的程序,以反应时作为实验的主要指标,对内隐学习进行了研究。可以说,序列反应时范式是反应时新法在内隐学习研究中的巧妙应用。
(3)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是继序列学习之后,反应时新法向高级心理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拓展。1998年,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联想测验成功实现了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量化的梦想。内隐联想测验的成功促进了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蓬勃发展,同时内隐联想测验本身也在改进完善,不断丰富着反应时实验范式的解释能力。
①内隐联想测验是由格林沃尔德(Greenwald)在k998年提出的。

②内隐联想测验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

③依据唐德斯减数法的原理,反应时的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加工过程,反应时越长,心理加工过程越复杂。 :

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也会不同。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二者联系较紧密,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自动化加工,因而反应时短;不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不一致,这往往会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复杂的意识加工,因而反应时长。所以,两种联合任务的反应时之差可以作为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相对一致性的指标,即上述的内隐联想测验效应。


④内隐和外显测试间的高相关表示内隐联想测验结构效度高。内隐联想测验效应与简单反应时的相关应尽可能低。
(4)内隐联想测验的各种变式

经典内隐联想测验将减数法应用于内隐态度的测量,但是仍存在各种问题,大多数问题还是涉及反应时实验的设计框架,所以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新的实验程序变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①Go/NO-Go联想测验

在内隐联想测验中只使用反应时作为考察指标,就有可能忽略错误率所包含的信息;其次,只能考察被试对两个对象的相对态度,而不能测量被试对某一对象的态度。

Go/NO-Go联想测验要求被试对一些刺激作出反应而忽视另外的刺激。对数据分析采用信号检测论的方法,以辨别力指数d’为指标。 ,
②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

霍福尔(2001)设计了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extrirtsicaffectsimontask,简称EAST)。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与内隐联想测验最大的不同在于:内隐联想测验效应的计算依赖于两个联合任务反应时均数之差,而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则是要比较被试在同一任务的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行为差异,因此,对于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而言,被试很难将任务的要同达行简化或重新编码,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的实验设计能有效控制被试有意识重新编码对内隐联想测验效应的影响;由于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只要求个体完成一个任务,从而有效避免了内隐联想测验中任务顺序对内隐联想测验效果的影响。
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的另一个优点还在于它可应用于对多个态度对象的评价。

从序列反应时到内隐联想测验,反应时实验逻辑的精髓正以全新的形式进入到“内隐’’研究的领域中。
四、心理物理学方法

在《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中,费希纳把心理物理学定义为一门精密的关于身体和心理之间函数依附关系的理论。
(一)阈限的测量 ; ?

阈限又称感觉阈限,是传统心理物理学的核心概念。阈限可以分为两种:一为绝对阈限,指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二为差别阈限;指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1.极限法

又称最小变化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或最小差异法)(method。fleast differ?ence)等,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




(1)极限法的特点 ?

极限法的特点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2)绝对阈限的测定
①在测定绝对阈限时,刺激系列分为递增和递减两种。

②递增系列的起点安排在被试基本觉察不到的物理刺激强度范围内,随机选择;递减系列的起点安排在被试基本觉察到的物理刺激强度范围内,随机选择。

③在实验时,每个刺激系列都从起点处沿递增或递减方向,依次呈现给被试,每次刺激后要求被试报告表示是否感觉到刺激,若被试感觉“说不准”,则要求其进行猜测。主试以“有”、“无”、或“ ”、“—”记录被试的反应。

④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地小,目的是系统地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即在多强刺激时,由有感觉变为无感觉,或由无感觉变为有感觉。

⑤对于递增系列,到被试第一次报告“有”,便停止实验;对于递减系列,到被试第一次报告“无”,停止实验。递增系列和递减系列交替呈现,起点随机选择,直至被试反应发生变化为止。

⑥绝对阈限计算分为两步:第一步计算每个刺激系列的阈限,被试反应转折点处所对应的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就是这个系列的阈限;然后求出所有系列阈限的均值,便是最后求得的绝对阈限值。

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产生的误差主要有四种: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

习惯误差是指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一种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而期望误差则是指由于被试在长的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期望转折点的尽快到来)的倾向所导致的误差。由于期望误差的存在,递增系列中,阈值就会偏低,而在递减系列中,阈值就会偏高。为了让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尽可能相互抵消,最小变化法的递增和递减序列要做到数量一致。

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练习可能使阈限降低,而疲劳可能使阈限升高。为了平衡练习和疲劳的影响,要求最小变化法的递增和递减系列按照ABBA法安排,交替进行。
(3)差别阈限的测定
①用极限法来测量差别阈限的方法如下:

每一次试验中比较两个刺激:一个是标准刺激,一个是比较刺激。标准刺激强度大小不变,比较刺激按递增或递减/顷序排列,标准刺激在每次比较时都出现,比较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与标准刺激匹配呈现,直到被试的反应发生转折。将被试的报告分为三类反应:比较刺激大于标准刺激,记为“ ”;比较刺激等于标准刺激时,记为“二”;比较刺激小于标准刺激,记为“—”。当被试在比较时表示怀疑,可记作“?”
②差别阈限的计算比绝对阈限来得复杂。先要求得一系列的数据。

首先求出在递减系列中最后一次“ ”到非“ ”(郧“:”或“—”或“?”)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用Lu。表示;第一次非“—”到“—”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用L1,表示。

其次求得在递增系列中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为L1;第一次非“ ”到“ ”之间的中点为乙。,在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距离为不肯定间距Iu。

不肯定间距的中点是主观相等点(PSSE)。在理论上主观相等点(或主观等点)应与标准刺激(S:)相等,但实际上两者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称为索误(CE)。

最后取不肯定间距的一半或者取上差别阈(DLu=Lu—St)和下差别阈(DLl=St—Ll)之和的一半为差别阈限以上阐述可用公式表示为:
DLu=Lu-St
DIl=St-Ll
PSE= CE=St-PSE
DL=
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的注意要点和测量绝对阈限时的基本相同:递增、递减系列要保持数量一致,以抵消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每一系列的起始位置要随机变化,以防止被试形成预测;递增递减系列交替排列,以平衡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

不同的是: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每次呈现的相对关系(时间先后关系或空间位置关系)也可能构成干扰因素。为了控制标准刺激出现位置和时机的影响,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多层次ABBA控制法。

极限法是把有感觉与无感觉的转折点作为阈限,因此,它曾破认为很好地表达了感觉阁限的概念:在阈限以下人们一无所知。但是,阈下知觉(subliminalperception)的存在表明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因而,最小变化法已被淘汰。现在人们使用阶梯法来进行感觉测量。
(4)极限法的变式
阶梯法是最小变化法的一种变式。

阶梯法和最小变化法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把增加和减少刺激强度的程序连续进行。当被试报告感觉不到开始呈现的刺激时,主试就按一定梯级来增加刺激强度;而当增加到被试感觉到了时,又按一定的梯级来减少刺激强度。实验按这样的J顷序继续下去,直至达到一个先定的标准或先定的实验次数为止。当这个实验达到先定的标准或实验次数时,求出各转折点的平均数就是所求的阈限值。
2.平均差误法

又叫调整法,均等法。是实验者规定以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客观上一般不可能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完全一样,于是每一次比较就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得到平均误差。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感受性。
(1)平均差误法的特点

①平均差误法的特点是求等值。实验中,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令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激相等。由于平均差误法要求被试亲自参与,因此这种方法更能调动被试的实验积极性。
②但对不能连续变化的刺激则不能用平均差误法来测其差别阈限。
(2)绝对阈限与差别阈限的测定

①当平均差误法用于测定绝对阈限时,没有标准刺激存在,但可以假设,此时的标准刺激为零,即让被试每次将比较刺激与“零”相比较。绝对阈限的测定方法与极限法基本相同。







②用平均差误法测定差别阈限,要有两个刺激,一个是标准刺激,一个是比较刺激。

被试每次反复调整比较刺激,直到他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时为止。每次比较刺激按渐增和渐减两个系列进行调整,找出与标准刺激相等的值来。反复实验,找出不肯定间距。
(3)误差的控制

平均差误法实验中常常出现动作误差和空间误差,以及时间误差等系统误差。在实验中,为了消除空间误差,标准刺激在左边和右边的次数应各占一半,为了消除动作误差,被试从长于和短于标准刺激处开始调节的次数也各占一半。
3.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 ,

刺激通常由5—7个组成,在实验过程维持不变,因而这种方法叫做恒定刺激法,又叫次数法、常定刺激差别法、正误示例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
(1)恒定刺激法的特点

①主试从预备实验中选出少数刺激,一般是5—7个,这几个刺激值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的概率达到95%左右,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的概率只在5%左右。
②各个刺激之间的距离相等,确定几个制定值。

③恒定刺激法的刺激是随机呈现的,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应相等。一般每种刺激呈现50—200次。

④此法在统计结果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某种反应(有、无或大、小)的次数。

⑤恒定刺激法所用的刺激数目少,H.3x需随时调整刺激的强度,刺激是随机呈现的,所以可以避免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但是,刺激的改变是有一定方向的,所以被试在实验中的猜测成分比较多,因而构成了较大的误差。
(2)绝对阈限的测定

恒定刺激法和极限法在实验实施过程上无大差异,两者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阈限值的计算上。

①直线内插法应用比例算式可以求绝对阈限。直线内插法是将刺激作为横坐标,以正确判断的百分数作为纵坐标,画出曲线。然后再从纵轴50%处画出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点a,从点a向横轴画垂线,垂线与横轴相交处就是两点阈。

②直线内插法的优点是简单易算,但它不够精确。运用平均Z分数法可以避免直线内插法的缺点。这种方法首先要求把实验结果的p值比例转换为标准分数即Z分数,这可以通过查p-z的转换表来获得,求得绝对阈限。

③最小二乘法是比平均z分数法更为精确的方法。用最小二乘法作直线时,要先确定直线方程:Y=O bx采用这种方法需将纵轴的丁值(即恒定刺激求得的户值)转化成对应的Z分数,使X(恒定刺激法中的刺激即S)与y的关系转化为直线关系,因为最小二乘法只适于两个变量有线性关系的情况。
(3)差别阈限的测定

采用恒定刺激法测差别阈限时,标准刺激与每一个比较刺激组成一对刺激,每对刺激按随机方式呈现,要求被试将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进行比较,标准和比较刺激相继呈现,其中50次标准刺激在前,50次标准刺激在后。
①运有内插法,有50%引起感觉差别的刺激增量就是差别阈限。

②如果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时允许被试做三种回答,被试的反应为三类反应,当只要求被试进行两类反应时,则要选取75%处,即与标准刺激完全能辨别(100%)和与标准刺激不能辨别(50%),的中点作直线内插,求得上限和下限。这种差别阈限和前面提到的操作定义不相符合,,因此常将这种阈限称为75%差别阈限。75%的差别阈限可以用平均Z
分数方法和最小二乘法处理求差别阈限。
(4)不肯定间距的不稳定性

恒定刺激法的三类反应,计算其差别阈限是用不肯定间距的一半。而不肯定间距的太小,则依赖于相等判断次数的多少。如果被试的相等判断多,不肯定间距就大,如果相等判断少,不肯定间距就小,如果相等判断没有,则不肯定间距就是零。这样,计算出来的差别阈限,有时很难解释。态度不同,影响判断的标准不同,也影响了感受性的测量。可见,不肯定间距是一个对态度的侧量。
①指导语的改变,对差别阈发生很大的影响,对被试的影响程度不同。
②标准差和常误不太受指导语、态度和气质等因素的影响,比较稳定。

③差别阈限和标准差及常误关系不大。差别阈直接测量的是使用相等判断的倾向,间接测量的是影响这种倾向的各种因素的复合,可见它并不测量差别感觉性,即辨别力的敏锐度,它好像是测量某些不属于判断的“精确性”的东西。因此说恒定刺激法中的不肯定间距,不是对辨别力的测量,而是一个对态度的测量。但这个结论不能推及极限法的不肯定间距,因此极限法的不肯定间距的一半,仍然是差别阈限的良好估计值。
从上述可知,恒定刺激法使用三类反应,不算是较好的一个反应变量指标。
(5)恒定刺激法的变式 .
①惯用的次数法的变式是分组法

因为在有些情况下,每一次都改变刺激很不方便。这样就把比较刺激分成几组——通常是三组。分组的方法是:将大于和小于标准刺激且与其间距相同的比较刺激分到一组中去。
如提重实验,标准刺激是100克,按100±3,100±6,100±9分成三组。具体做法是将每组的两个比较刺激都与标准刺激随机比较若干次(一般20~25次),各组的比较顺序可按1、2、3,3、2、1排列,记录和结果处理都按恒定刺激法的正常方式进行。近年来这个方法在听觉工作中用得很多。这种情况下获得的结果,比用随机比较刺激获得的结果更稳定。这个法很近似于当初费希纳的“正误示例法”。
②用对数单位的比较刺激系列 .

一般的恒定刺激法,刺激系列经常是选择在标准刺激两侧,使用算术梯级。对于一些感觉领域,刺激系列也可用对数梯级。凡是差别阈大的领域,刺激系列都可取对数单位。
③单一刺激法

准备一系列刺激,例如5个,用随机/顷序反复呈现,指示被试把它们分为一定的类别。

这个实验需要被试事先作一点练习,大体熟悉一下刺激范围,然后,让被试凭“绝对的印象”去进行判断,由于省掉了标准刺激,因此节省时间,被试的反应类别,可以根据研究者的需要,规定,可用恒定刺激法的方式处理结果。二类反应只能得出一个阈限,三类反应可得到两个阈限:从重到不重,从轻到不轻。实验结果表明,,单一刺激法与恒定刺激法所得结果相同,因此这个方法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心理量表法
1.量表的类型
阈上感觉的量化是由心理物理量表(psychophysicalscaling)来完成的。
(1) 直接量表和间接量表
(2)
这是按照测量的方式来划分的。直接量表是可以直接测量所要测量事物的特性,间接量表是借助于测量另一事物来推测要测量事物的情况。
(2)等级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从心理量表是否等距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可以将心理量表分为/顷序量表(ordinalscale)、等距量表(equal—intervalscale)和比例量表(ratioscale)。
等级量表又称顺序量表,是将对象的某一属性排出顺序。顺序量表是一种比较粗糙的测量表。
等距量表有相等单位,可以测量对象之间的差别,但没有绝对零。

比例量表与上述量表相比,既有绝对零又有相等单位,因此它可以测量对象之间的差别,还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比例。一种较理想的量表。
(3)心理量表的评价

对心理量表的评价就是判断一个量表的好坏。一个好的心理量表应满足以下几点:
①符合三种基本假设

第一,不是a=b,就是a≠b二者不能兼而有之。对心理特质有明确的分类标志和测量单位,不能既是这个又是哪个。模糊数学的出现,使这一基本假设可以不予考虑,或可使其进一步扩充,使分类不明确的心理特质,同样可以测量,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加以处理,也司成为较好的量表。

第二,如果a=b且b=c,那么a=c。有了这个假设才能比较事物的同一特征,才有可能对某些不能测量的特质通过第三者进行度量,间接的量表才有了可能。

第三,如果a>b,b>c,那么a>c,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大多数的心理测量都依赖于这个假设,但在心理量的度量上,并不能很容易做到。
②有系统的测量理论

所谓测量理论,就是如何把事物特征系统与数字关系联结起来。即当赋予事物特征系统中每一个分子一个数值时,这些数值之间的关系仍能反映事物本来的特征关系(数字系统基本的代数法则,也应能适用于这些数字所代表的事物特征之间的关系法则)。建立测量理论,必然要能很好地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a.存在性:在哪些条件下某些心理特质可被测量,即测量的充分条件是否存在。

b.意义性:尺度值出现以后,是否能够很好地解释其意义,若无法解释,则此量表无意义,因此理论也是无意义的。

c.如何测量:建立一个实际量表,以显示出某心理量的特性。要建立起一套测量的程序。
d.对于误差分析,能够给予很好的客观估计及消除等等。

很多心理特征的测量理论尚未建立,但是其量表是存在的。一个好的量必须是已建立一个测量理论。
③用直接量表法进行核对 ,’

现在已有很多用间接方法制成的心理量表,而且这方面的技术发展得比较高。但如果用两种方法对相同的感觉所制成的量表发生矛盾时,则接受直接量表作为正确的量表,并用直接量表进行核对。
2.感觉比例法与数量估计法


1)感觉比例法 :
①是制作感觉比例量表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

②这个方法是通过把一个感觉量加倍或减半或取任何其他比例来建立心理量表的。具体做法是呈现一个固定的阈上刺激作为标准,让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它所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的一定比例,例如2倍、3倍、1/2倍、1/3倍等。每个实验只选定同一个比例进行比较,同一个标准刺激比较若干次后,再换另外几个标准刺激进行比较。当把所有的标准刺.激都比较完之后,便可用与各标准刺激在感觉上成一定比例的相应的物理量值制成一个感觉比例量表。
①数量估计法也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直接方法。

②此法的具体步骤是主试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例如一个重量,并赋予标准刺激一个主观值,例如为10,然后让被试以这个主观值为标准,将其他比较刺激的主观强度用数据表示。然后计算出每组被试对每个比较刺激量估计的几何平均数或中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即可制成感觉比例量表。

③在心理量和物理量关系的实验中,常会出现特别大的数字,所以数量估计法采用的数据处理通常是几何平均值。
(3)制作等比量表应注意的问题
①被试能否正确使用数字,这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在判断中易受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如动机、环境干扰等。实验中误差较大,因此很难保证量表的等比性质。
3.感觉等距法与差别阈限法
(1)差别阈限法

①差别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通过在不同强度的基础上测量差别阈限来实现。具体地说,就是用任何一种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出感觉的绝对阈限,并以此为量表的起点;然后以绝对阈限为标准刺激,确定第一个差别阈限;再以绝对阈限加上第一个差别阈限的刺激强度为基准,再测量第二个差别阈限……

②差别阈限法认为,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都是相等的,因此可以用最小可觉差作为心理物理量表的等距单位。于是,我们可以刺激强度为横坐标,以绝对阈限以上的最小可觉差数为纵坐标,画出的心理物理关系图就是等距量表。
(2)感觉等距法

①感觉等距法是制作一个等距量表最直接的方法,它是通过将一个感觉分成主观上相等距离来制作。

②帕拉托(Plateau)使用的二分法(bisectionmethod)是感觉等距法最早的和最简单的形式。二分法往往呈现两个刺激/4和C,要求观察者选择第三个刺激召,使得A和B之间的距离等于B和C之间的距离。所以,帕拉托让画家在黑色和白色中间画一道灰色。

③用感觉等距法制作等距量表,当然不限于二分法,,,也可用平均差误法同时分出几个等份来。还可采用另一种形式——渐进的解决方案,即一次只要求被试选择一个刺激来等分一个感觉距离,然后在两个更小的感觉距离上进行等分。
(3)评价量表

评价量表是对连续的刺激进行评价。理想的评价量表是一种等距量表,也是制作等距量表的直接方法。

要使评价量表称为具有相等单位或者有一个稳定的参考点,它必须固定下来,各个定级用文字或数字来表示,等级的数目都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定位奇数或偶数。评价量表是对连续的刺激进行评价,所以最好先熟悉—:下所有刺激,然后进行评价。
4.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
心理物理学中建立顺学量表的主要方法有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 。
(1)对偶比较法

对偶比较法又叫比较判断法,是由费希纳的实验美学选择法发展而来,后来经瑟斯顿进一步发展完善。

这种方法是将要比较的刺激两两配对,然后一对一呈现,让被试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和判断,实验时,在记录表中记下选择。
(2)等级排列法

等级排列法又称顺序排列法,是按照指定的属性把许多刺激排出一个等级顺序,如果由许多被试评定,则可把各评定的等级相加,再求出平均的等级。
(三)信号检测论 ,
1.信号检测论的由来
(1)电子侦查系统中的信号检测问题
电子侦察系统中的关键问题是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首先将待传输的数据、资料等各类信息变换为电信号,再借助发射天线辐射到空间,经过电磁波传播,抵达接收天线,接受系统将接收到的信号加以处理后还原为所需要的信息,送人接收系统终端或使用者,从而完成信息传输任务。但是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两种情况:
①外界干扰和内部干扰。
②电磁波传播过程中无线电信号畸变。

③设备技术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信号中混入了很多噪音,使信息传输的可靠性降低,这是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如何同这种不利的外界和内部的随机因素作斗争,使对噪音背景上的信号分辨率达到最好,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这就是信号检测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分清两个问题,一个是电子侦察系统接收部分的辨别力问题,另÷个是判定反应部分对所收到信息如何处理的问题。信号检测论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区分这两方面的问题。
(2)人类感知过程的信号检测问题

人类的感知系统好比是一个信号觉察器,各感官都可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把各种刺激看作是信号,把刺激的随机物理变化和感官信息处理中的随机变化看作是噪音。这普遍存在于各个实验之中,各感官对信号的分辨问题与电子侦察系统对信号的分辨非常相似。
传统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所测定的阈限,实际上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
①对刺激的感受性或者叫做辨别刺激的能力。 ,,
②被试判定刺激是否出现的标准。

尽管在使用这些传统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时,曾考虑到被试的态度、偏好、倾向和所采用的标准对测量阈限所产生的影响,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消除这些影响。但这一系列的措施,只能是使影响阈限的估计因素保持恒定,并不能测出被试的反应标准,也不能把反应标准和辨别力分开。对于有些实验,尽管采用了一些措施,使影响阈限的估计因素在一个实验中前后保持恒定,但对于各个不同被试各自所掌握的标准,究竟是否一样,很难检验,因此,对有些实验结果的解释就非常困难。因此,把感受性和判断标准加以区分,是心理物理实验中早待解决的问题。

信号检测论尽管是无线电工程中的理论,却能够解决辨别力和反应标准的问题,具有解决信息处理过程中一般性问题的功能,因而被移植到心理物理实验中来。
TOP考研论坛 - http://bbs.topkaoyan.net
---------------------------------
太强了,
谢谢!
---------------------------------
楼主能否继续加油传上来?
谢谢啦
---------------------------------
搂主是用那本教材书啊
---------------------------------
谢谢楼主了
---------------------------------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