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凝聚青年的思考
一、志愿者认知
1. 志愿者
志愿者(volunteer )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2.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组织、志愿者服务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
3. 志愿服务基本特征
自愿(人人可为、人人能为)
不图物质报酬
服务社会公益
奉献自己的力所能及
非本职工作范围
4. 志愿精神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奉献——体现
友爱——基础
互助——本质
进步——成果
5. 志愿者工作的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1.适应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2.发挥志愿者的特长、尊重志愿者的选择。
平等的理念。1.志愿者的平等(组织者为每位志愿者提供平等的参与、评优机会);2.服务对象的平等。
整体的理念。1.志愿者团队;2.服务项目的设计开发。
动态的观念。1.适应变化中服务需求;2.志愿者服务技能的变化(培训、提高)。
6. 中外志愿服务发展状况
(1)当前发达国家志愿服务的主要特点:
志愿者占国家总人口比例较大
慈善的理念是志愿精神的主导
民间参与较多、企业支持普遍
政府宏观调控(法律保护)
社区是志愿者活动的重要平台
贡献(经济社会发展、计量)
(2)中国志愿服务的源起
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者爱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念要求。社会主义道德成为丰腴的土壤。个人主体意识、自主观念明显增强;市场激烈竞争出现困难群体;两个需求的不断增长。
吸收了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现代意义上的志愿者活动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救助和重建。志愿服务正在成为一项推动社会发展、催生现代文明的世界性社会运动。
(3)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现状?
一是以开展大型活动为主阶段(1993年底-1994年底)。
二是以建立志愿者组织网络(组织建设)为主阶段(1994年底-1996年)。
三是以探索实施项目(项目建设)为主阶段(1996年8月-初)。
四是以实施注册制度(队伍建设)为主阶段(初至初)。
五是以实施西部计划、海外计划等重点项目和开展大型赛会、重大突发事件志愿服务为主阶段(5月至今)。
7. 志愿服务的精神和价值
志愿服务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志愿者受到人们的尊敬,志愿服务也受到社会的重视。志愿服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精神价值
志愿服务具有崇高的精神价值,这是超越物质追求的。对志愿者个人来说,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精神得到彰显,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同时,志愿服务对整个社会的精神追求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无论是古老的东方文明,还是悠久的西方文明,都含有对至善至美的社会精神的追求。
社会价值
志愿服务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志愿服务以扶贫济困、扶弱助残为主体,在城乡发展、社区建设、抢险救灾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志愿者通过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怀,消除了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志愿组织的存在是政府和市场功能的重要补充,他们以独特的方式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另外,通过共同参与志愿活动,不同社会群体与阶层之间加强了相互了解和沟通,缓解了社会矛盾,增进了社会信任,对社会问题的消解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济价值
志愿服务能够创造社会经济价值。志愿服务不以获得直接的工资、福利为目的,因此许多社会公益活动和大量的非营利组织愿意让志愿者参与其中,从而获得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大大地节约了成本,为社会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出价值与效益。如在大型活动中,通过志愿者提供无偿服务,可以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关资料显示,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有6万多名志愿者,节省经费约1.3亿美元;悉尼奥运会有约4.7万名志愿者,节省经费约9000多万美元;雅典奥运会有6万多名志愿者,节省经费约1.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