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有了想飞的冲动,就决不甘心再在地上爬

网友提供 网络资源/2006-09-07

之一:跨专业


  我选择从计算机跨到经济类是由于以下几点。其一:喜欢经济远大于计算机。其二:自身情况而言,自己不担心英语,虽然考不了高分,但可以考个差不多的成绩。相反数学却不太好,而考经济较之计算机,英语要求高,数学难度低。恰恰是扬长避短。其三:经济类课程对跨专业的门槛不高,如果从三四月份复习,是来得及的。
 
  跨专业考生还会遇到以下几个困难。其一:来自于自身的压力,别人老说跨专业很难,听久了自己也就觉得很难,自己被自己吓倒了。建议理性分析一下自己的优势劣势。一定要扬长避短,兴趣与自身实际综合。其二:遭遇的跨专业歧视问题。至于这个嘛,是肯定会遇到一些的,尽量把成绩考高一点吧,再多读些专业相关的书藉,杂志吧。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肯定是比别人要多付出的。(好像是废话?)

  一些自己的看法。
 
  其一:跨专业考生一定要熟悉报考学校的专业课难度。我们的最大劣势便是专业课。尽量找个专业课简单或参考书目少一些的。一般而言,除了很少几个牛校或某些热门专业实力超强的学校以外,很多学校专业课难度都远小于公共课难度。而且一些学校偷偷开辅导班,这一定要去上。一般学校(211排名考后的学校,及非211学校)专业课不难,黑箱操作却不少,跨专业考生一定要慎重。
 
  其二:选某些具体专业时要谨慎。本科的一个专业在研究生时会细化成好多专业。很多学校相近专业之间在所学课程,就业上差别不大,比如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软件,然而招生人数,录取比例却大不一样。不妨考个稍冷门一点的,进校以后再根据自己兴趣有针对性的。此外很多企业在招收毕业生时,只要求经济类,并不具体细分。因此以后就业上更多的依靠个人能力,而非某个具体专业。
 
  其三:相近的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之间的权衡。热门专业招的人多,但有实力者多。冷门专业则相反。通常可能性稍大的情况是虽然热门的招的人多,但报的比例更多,因此常常上线人数过多,跨专业往往成了1:1.2中的0.2。相反,冷门专业有实力者不多,常常招不够人,跨专业考上了,复试被刷可能性很小。

之二:关于同等学力


  同等学力考生往往有以下劣势。其一:基础差,尤其英语。其二:很多人在职考。复习少。其三:遭遇各种制度歧视,比如发表论文,不收跨专业,加考,四级等。其四:压力更大,要做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虽然有很多鼓励的声音,但也会遇到许多不屑,讽刺。说了很多劣势,我们只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并且足够了。那就是既然承受了很多的压力,我们的动力很大,肯定会顽强的坚持奋斗——这件法宝足也。应届生选择放弃是很正常的,可是同等学力考生既然考研,并付之行动,肯定已经付出了很大的牺牲,机会成本不同,态度也不同。基础差一些绝对不是问题。只要努力,只要坚持,静下心来复习是最主要的。请记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之三:关于心态


  在考研的过程中,平和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困难。“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也许旁边座位上的漂亮女生便会让我心猿意马。那么我就选择换个教室。从打算考研的那天开始起,便会遇到很多问题,选什么专业,学校,要不要找导师,报不报班,怎么安排进度,托人打听内情,邮寄试卷,专业课……问题自然要解决,可是解决了主要问题,原来的次要问题就成了主要问题,永远没有理清头绪的那一天,复习的时间却很宝贵。千万不要想着解决了问题再开始复习。所以请记住每天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复习,完成每天的计划是最主要的,是生活的重心。一切都以这个为中心。复习之余再去处理其他事情。自己的复习稳步的进度走,心里就踏实了。
 
  在复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低谷,进展很慢,没有进展,有时甚至会倒退。此时一定要静下心来,分析有没有犯方向性的错误,如果没有,那就沉住气,继续复习。往往在熬过这段期间后,往往会有质的飞跃。有时候进步是不知不觉的。请记住,只要有每天踏踏实实的付出,就一定会有进步。怀疑和着急只会导致效率的降低和计划的随意改变——这恰是复习的大忌。

之四:关于复习资料


  不管哪一门,历年真题是非常重要的(政治的稍逊一些)。对于英语阅读。记住上面的单词是第一层。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是第二层。会分析每个句子的语法是第三层。从文章和段落来整体把握是第四层。分析每一个题,包括题干,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对在哪里,错在那里是第五层。从命题者的角度再来分析题目,出题点,及各自特征则是第六层了。若至此,恭喜你大功告成。对于数学来说,考研数学比上高中数学虽然知识点多了好多,却不够灵活。很多题是固定的模式。这点在线代,概率上尤为明显,如果对照近几年数一至数四的线代,概率会很多题非常类似,甚至只有数字不一样。通过真题,就熟悉了常见的题型,知识点和命题思路。此外较之模拟题,真题一般出的比较灵活,有好几种解法。多了解几种解法,大有裨益。很多研友把大量时间花在各种模拟题,对于真题则做一两遍,甚至不做。真题和模拟题的水平相差实在太远。试想一下,比如英语阅读,模拟题通常是几个所谓的名师为了提早出版抢占市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凑出几百篇阅读。并且在包装上花了很多。而真题呢,一大堆命题专家被关在屋里好几个月,所得不过才区区几篇阅读。简直是天壤之别。当然模拟题不是不用做,而是应该在吃透真题的基础上再去做模拟题。有的同学会把它留到考前再实战检验,还是有些浪费真题了。至于专业课就更不用说了,自然是高度重视了。
   
  数学上教材是必备的,理解教材中的定理,证明和公式就如掌握理论。看各种考研辅导书,做题就如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实践,这种螺旋式的上升才能稳步提高水平。当然不同的复习期各自侧重点,所花时间是不同的。恰如孔夫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看教材强迫你思考,理解。看指导书让你实战做题。推荐书目:同济版高数,浙大版概率,北大版居余马所编线代。陈的复习指南中的高数,概率部分。李永乐的线代讲义(很薄)。姚梦臣的概率也不错,西交大版的龚东保编的数学典型题高数部分,思路独特。经典400题的确很经典,考前一个月实战作完十套题,会让你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英语上,社会上出的书非常多,大家一定要慎重。新东方的书是薄而精,它的词汇五十天突破。写作,完型,阅读都不错,强烈推荐。新航道的也类似。星火的只有词汇巧记速记不错,它的其他大作就不用看了。考试虫的难句过关,阅读手记,万能作文都不错,洞穿考研最大的优点是全文翻译,不过有几个答案居然是错的。此外石春桢的220,吴永麟的100,朱泰祺的复习指导,毕金献的模拟题也是很多研友的必备。至于王长喜,索玉柱,黑博士等人的书就不用看了。市面上很多书,一出就是一套,包装精美。简直金玉其外,败絮其内。考研时间宝贵,如果把一些公认的经典复习书都熟读了,也就该考试了。虽然一些新出的书也编的不错,难道我们花宝贵的时间,精力去验证的是否是所谓的‘“考研必备”或“考研命题研究组”,不如用一些公认口碑不错的的老牌辅导书。此处有一个好办法,一般人不告诉它。买那些常被盗版的书,盗版书商对市场的反应是最敏锐的,被盗版的书一般是那些销量最大,口碑最好,最受欢迎的书。否则,盗版书商早破产了,这好像有点类似经济学中的信号了。
  
  政治上,大纲解析(红宝书)算是权威资料了。任汝芬的各个序列也是少而精,我去年政治只看了它的序列一至三和最后四套题,感觉不错。郁闷的是政治犯了低级错误,考的最失望。陈先奎的2000题用的人也很多,不过我一看厚度就怕了。此外张俊芳的也可以。启航的20天20题也广受追捧,记忆深刻的是考研临近时学校已放假了。校门口一片冷清,唯有卖盗版书的小贩不畏严寒坚守阵地,就等最后的大餐——20天20题——的热销。
  
  专业课方面,作为一个跨专业的学生,基础薄弱,我的经验乏善克陈。不管指定的是什么教材,国内版本中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是必备的。依我之间,不足之处是有时讲的过分详细,显得太繁琐,比如一个插图,后面提到的现代观点用一段话能说清楚,在高的书里则是好几段,反而难以理解。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通俗易懂很适合初学者。他的宏观经济学稍难一些,也很流行。斯蒂格里兹的经济学也很经典。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虽然是中级教材,却讲解的简洁易懂,令我非常佩服。其中的分配理论到后面就有些看不懂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我看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看完之后,只有崇拜二字。有两本西方经济学的辅导书编得很不错,不过书名都记不清了。一本是陈垦编的,红色封皮,大家也叫它红宝书。另一本是复旦大学尹伯成编的。我看过的所有专业课教材,我都会作详细的笔记(用活页装订,以便于以后补充完善),这样做有一些好处。其一:把书上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提炼出来并写下来,有利于以后复习时迅速理解,把握重点。其二: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在笔记上安排章节之间,章节内部知识点之间的顺序,有利于归纳总结。其三:就我而言,看书速度很快,有时看完了还不理解内容,作笔记能强迫自己降低速度,强迫自己思考,归纳,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其四:如果不断的完善总结,到了临考前就可以取代书,如果指定教材比较多,看完一编须花很多时间时,此法可节省大量时间,也不用每天拿砖头一样厚的书。我再考前二十天主要看笔记。三天看一遍。只有看不懂时才会去翻书。
 
  最后,高教版的考试中心出的各门课程的考试分析,大纲解析是官方权威教材,值得细读。市面上一些书故意把封面做的跟其十分相似,实际上是根本不沾边的,即使也是高教版的。一定要认准是考试中心出的。最卑鄙的莫过于有些指导书封面红色并且大言不惭的书名就叫**红宝书。过来人都知道 “红宝书”三字是大家口头相传的评价,怎么可能是书名呢!!正如制造产品一样,一本书如果靠仿冒其他品牌来占有市场,还能指望它什么呢?

之五:关于选学校


  选学校也是一件很困扰的事情。选低了复习起来没动力,容易懈怠。在轻视的情况下常常会大意失荆州。选高了,一方面复习时压力很大,面对高高的分数线,很难的专业课会有些沮丧,甚至丧失信心。另一方面压力一大,你会高度重视,继而节奏加快,效率提高。当然最惨的是因分数线太高而败北了。选学校跟自己的效率,复习状态紧密相关。我在去年九月份时进展迅速,觉得考原来学校胜算很大就有些浮躁情绪,所以又换了个学校,另外也是考虑到换了以后哪个学校的专业课不难,能够赶得上。当然了,盲目换学校也是很忌讳的 ,一定要理性分析,考虑专业课能不能来得及。
 
  最近几年研究生扩招太厉害,文凭大幅贬值,就业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普通学校的文科学生就业更是不容乐观,所以很多人是非名校不上。结果便是名校分数线与国家线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此外扩招幅度今年开始放缓,这样的话,以后形势估计是普通学校更好考,名校越难考,两极分化加大。
 
  建议大家还是报的时候还是稍微保守一些。报低一点,考上以后,虽然有些郁闷,至少与期望差的不远。假如报高了,即使差几分,要么调剂到三流学校痛不欲生,不好就业,要么只能再考一年。再考的话,一方面,考研再复习一年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机会都很大。另一方面现在研究生的就业一年一个样,晚出来一年各方面都损失不小。

后记


  洒洒洋洋的写了一大堆,全是一己之见。每人的复习方法,计划因人而异,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复习时生出很多感悟,只是却无法见诸笔端,有机会的话,我会再补充一些。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