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是: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过程中,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动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2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
今后发展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必须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这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富裕。同时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切实保护人文资源,努力实现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此外,推进城镇化还应在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促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将有利于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
中国城镇化的推进,不仅仅是城镇数量增加和城镇人口比重提高的简单过程,而是一次重大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经商务工致富,不仅能更新农村居民的观念,提高文化水平,还能推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3实现经济发展(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注意提法的改变)
1995年9月,党的第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地提出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首先,新的发展阶段要求集约型经济增长。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次,增强国际竞争力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片面追求社会生产总量的增长、突出产值增长速度,转变到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主要目的;从主要靠生产要素的扩张、增加人、财、物的投入,转变到以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综合生产要素生产率为主要手段;从以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转变到以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着重于更新、改造和挖潜为主要途径;从经济周期性波动地增长转变到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紧紧依靠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形成有利于集约型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主要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运行机制;有利于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
如何保证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总体来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微观方面入手。第一,要摒弃传统发展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完善核算体系。我国有关部门正加紧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这一体系的应用,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命题视角点拨】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考研政治科目中已数次得到体现。考生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合世界各国的工业发展道路来分析;二是结合当今各国面临的各种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来分析;三是联系我国特定的实际状况来分析,如我国的城乡对立问题、区域发展水平差距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