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学校:毛泽东思想概论重点分析题答案要点

启航学校  启航学校 /2005-10-23

1.【答案要点】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着民族自由独立与民族复兴双重重任的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中国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崇高使命。中国共产党人不会因为任何外来的因素而改变自己的原则和使命。
(2)抗日战争暴发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必退居次要地位,这是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根据这种形势适时调整了自己的政策,是以民族大义为重。就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这是事实。
(3)承认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对待民族矛盾问题上的政策存在某些一致之处并不是从根本上否认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这个本质属性,而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发展的一种调整,这一调整没有违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加入到抗日斗争序列中来,从而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实现自身使命的进程。因此,认为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进行政策调整后就等同于资产阶级政党的言论纯属无稽之谈。
 
2.【答案要点】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但当无产阶级掌握革命的领导权以后,中国革命就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两者之间在革命的领导权、指导思想、革命目标和革命前途上是根本不同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同于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领导,只是出现了“由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即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转变为民主主义社会。在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个阶段的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两个革命的界限,就会犯“左”倾错误;割裂二者之间的衔接,中间插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就会犯右倾错误。
    (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紧密联系的阶段。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既有资本主义的因素的发展,又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但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3.【答案要点】
⑴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作了有益的探索,由于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旧中国留给我们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遗产相当少,建国后,尽管经过一系列的建设,我国各项经济指标都很快达到或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但中国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从中国实际出发,所以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能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⑵但是毛泽东认为,当时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地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以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成为中国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就已经“建立”了。
    ⑶社会主义虽然“建立”,但由于我们是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家的,国内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提出进行四化建设,正是基于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还很不充分”这一现实提出来的。所以,毛泽东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没有“建成”,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4.【答案要点】
(1)关于中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结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国社会性质的一种错误理解。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3)这段话仅仅通过分析银行对城乡经济的有限支配力量和部分商品的销售规模就武断地得出中国已经处于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即出现的这些现象都是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利用武力来强买强卖以不断扩展自己的市场,并且使这些市场发展日益畸形;文中提到的资本主义经济对于中国封建经济的破坏确实是存在的,但却没有根本取代中国的封建经济,在中国广大农村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依然存在,因此中国社会的性质不像文中说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4)这种说法必然导致“二次革命论”,是完全错误。
 
5.【答案要点】
(1)第一次国民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人被迫同资产阶分裂时,他们发出了同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的口号,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武装暴动以回击资产阶级的血腥屠杀。材料中提出的党要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来争夺革命领导权的观点值得肯定。
(2)但是,这段言论没有将资产阶级中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区分开来,他们将民族资产阶级与大资产阶级一起归入资产阶级范畴,作为革命打击的对象,这不仅没有得到民族资产阶级同情式的中立,反而使得他们很快倒入大资产阶级的怀抱,无形中加强了大资产阶级的反革命实力,从而在实际上削弱了革命的力量。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得他们不可能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而只能作为大资产阶级的附庸或者无产阶级的附属力量。因此,与无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是大资产阶级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将民族资产阶级归入到与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阶级中去,实际上是无视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性,而在无形中扩大了无产阶级革命对象的范围,增加了革命成功的难度。
(4)这段话是当时党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上比较盛行的“左”倾错误的具体表现。
 
6.【答案要点】
(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软弱性,其软弱性是与生俱来的阶级特性,当大资产阶级势力强大的时候,他们随即附和之,被迫成为其帮凶;当无产阶级革命势力强大时,民族资产阶级旋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指引和感召下,被迫抛弃其软弱性和动摇性的一面,跟随共产党走上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成为组成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四个民主阶级之一。
(2)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由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官僚资产阶级被彻底消灭,民族资产阶级从自身利益考虑被迫拥护共产党、赞成党的新民主主义政策,愿意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然而受追逐高额利润本能的驱使,他们也会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干出许多违犯新民主主义法纪的事情。因此党必须利用其积极的一面,抑制其消极的一面,凭借国营经济的巨大威力逐步迫使民族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经济接受社会主义的改造。
(3)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从产生到发展直至最终消亡,始终具有两面性,因而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
 
7.【答案要点】
(1)中国民主革命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在中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些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超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围”。但这种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领导权、时代条件、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的目标与革命前途方面根本不同于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革命,因此又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因此这两种论述不仅不矛盾,而且表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复杂性。
(2)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在中国只有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过程。只有经过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才能创造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毕其功于一役”的观点,混淆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发展规律,只会给中国革命带来惨重的损失。只有既认清了革命两个阶段的区别,同时又把握两个革命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3)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这个提法是有中国特色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这一提法是合理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但中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使得旧的资产阶级革最终归于失败,这就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又由于中国无产阶级有着身受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强烈、人数集中便于形成强大力量、易于和农民结成联盟等特殊优点,决定了中国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由中国无产阶级领导,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8.【答案要点】
(1)材料1中的理论观点在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这些观点是:①当前的农业仍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存在着完全私有制性质的个体农业,也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因此需要对现在的农业进一步进行改造,以转变为社会主义主义性质的农业。②农业生产组织中的矛盾还比较复杂,既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社内部农民与私有性质的个体农民之间的矛盾,又有生产合作社内的农民之间的矛盾,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矛盾,它们互相交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产生重大的影响,必须加以解决。③解决这些矛盾的必要途径就是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即由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进入到半社会主义的合作社,再进入到完全社会主义的合作社。④走这条道路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贯彻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2)这两段材料反映的基本精神的共同点有:第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第二,党的领导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自愿互利、循序渐进。对于具备了条件的农民,要及时鼓励他们加入更高层次的农业生产组织;对于思想落后的农民,主要是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觉悟,让他们在循序渐进中自愿加入不同层次的合作社组织,而不是利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强制他们瞬间抛弃旧的意识而被迫接受新的意识。第三,强调合作化运动中数量上和质量上齐头并进,并以此作为干部工作和政治素质考查的重要标准。这两段材料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对待合作化运动的速度方面,两者的基本精神是不同的,第一段文字要求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要制定计划,不能出现漫无限制地发展的“左”倾错误,也不能出现怕批评而停滞不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必须在积极、稳妥的基础上保证发展速度。第二段文字,明显抛开了可能出现的客观制约因素,而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提出了具体的发展速度,有急于求成的主观愿望,这与第一段文字反映的基本精神不一致。
(3)材料提出的办法是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完全正确的办法,其合理性在于:首先,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规律办事。对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关键是对农民的思想观念的改造,为此党把握思想观念改造的基本规律,采取了有步骤、分阶段地用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去改造他们固有的小农私有观念,从而在不损害农民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完成了这项艰巨的改造任务。其次,体现了党的工作方式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原则性是必须号召和组织农民走社会主义的合作化道路,这是中国农民摆脱封建主义的根本出路,也是中国走向富强和繁荣的基础;灵活性是因人而异的教育和引导方法,制定三步走的改造模式,目标是将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民都引导到社会主义的轨道上来,最终共同进入社会主义的高级农业合作社。
(4)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针政策是:第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结合。第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并举。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与改造农村生产关系结合起来,以推动农业生产,巩固农业合作化的成果。第三,强调对农业生产关系的改造和对农民的思想观念的改造同时进行,以尽量减少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思想阻力。第四,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逐步把个体农民引导到互助合作的道路上来。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正确执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对待富农经济,采取了由限制富农剥削到逐步消灭富农经济的政策,把消灭剥削阶级同改造剥削阶级结合起来。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表现在: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孤立了城市资产阶级,五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由个体所有制向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我国经济结构和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了整个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9.【答案要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目标是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主要依据是党员成分相对复杂,农民党员所占比重较大;党内存在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农民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影响最大;主观主义思想盛行一时,严重制约党的先进性的发挥,会给党的事业造成重大
损失。
(2)材料1、2与材料3的相同点是:都涉及党的思想建设,都提出忽视党的建设的危害性。不同点有二:一是时代背景不同,材料1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展很快,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大量加入中国共产党;材料2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牢牢地抓住了革命的领导权,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已经巩固,毛泽东思想正在走向成熟,党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各种不纯洁的因素钻入党内,因此党的建设日趋紧迫;材料3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必将成为执政党,一部分党员开始滋生各种错误的思想,严重危及党的执政地位。二是反对错误倾向的具体形式不一样,材料1、2主要反对主观主义,材料3主要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3)“五多五少”的表现本质上是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假马克思主义”者的表现就是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者的表现。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最大的实际,官僚主义本质上就是脱离了人民群众这个最大的实际,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二者是一致的。
 
10.【答案要点】
(1)“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指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它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它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践证明,只要坚持这条思想路线,我们党就能发展壮大,中国革命就有希望;反之,我们党就会遇到挫折,中国革命也会暂时陷入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必须永远坚持”。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确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调查研究是获得真实全面情况的基础性环节,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一环,是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
结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只有以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才能真实地了解客观情况,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因此,“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应当停止其“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
(4)①坚持这条思想路线,一方面,要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有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不仅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一般原理、原则,而且要把握贯穿于各个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要对中国的实际有深入、透彻的认识和了解,坚决反对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本本”的教条主义。②现实意义: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是深入认识国情,了解实际,解决问题的基础一环,离开了调查研究,就会导致主观主义的工作指导。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形势发展变化很快,国际国内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新矛盾、新问题,如果离开调查研究,就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办法,就会延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11.【答案要点】
毛泽东这些话的主要观点是正确对待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些观点的基本内容是:
(1)正确认识中国采取苏联模式的深刻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种模式帮助新中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国民经济、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任务,特别在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可能是至善至美的,苏联模式也是如此。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国内和党内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出现一些弊端。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内就采取什么模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展开了争论,毛泽东的这些话是在此背景下说的。
(2)全面看待苏联经验。毛泽东认为苏联出现的正确的和错误的地方,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现象,不能当成一种本质的东西。因此,不能因为苏联模式出现了弊端而全盘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样也就不能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功绩,否定十月革命的基本原则。
(3)吸取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摒弃其弊端,结合中国本国的国情,创造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来。毛泽东这段话强调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必须注意本国的具体情况,通过独立思考,用不同方法解决各自的问题。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有苏联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应做好马列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工作,找出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来。
 
12. 【答案要点】
(1)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是以中国共产党全体加入国民党,与之进行党内合作的形式开始的,这次合作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集中代表——北洋军阀,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步胜利。后来由于大资产阶级背叛革命,中共被迫同他们分裂,中国共产党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积极探索统一战线的政策策略问题,逐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而且必须与国民党既联合又斗争。这就是毛泽东说的“艰苦经验”,而且这种宝贵的经验可以确保统一战线的相对持久性。
(2)毛泽东在这里论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必要性:一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的独占殖民地,加之国内同它相呼应的卖国势力,使得它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因此,要战胜国内外敌人必须聚集雄厚的力量,必须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是由于中国的现实力量还有严重的弱点,暂时还比较弱小。
同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有可能性,首先,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积极要求抗日,是抗日的主力军;其次,民族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也会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后,即使是地主买办阶级营垒也不是完全统一的,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他们也在不断分化,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决定的,即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的。当斗争向着日本帝国主义时,英美系的大资产阶级为了确保其主子的利益不受损失而被迫加入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因此,我们必须把阶级矛盾放在次要的地位,而将民族矛盾抬升到主要的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人士,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3)毛泽东强调国共合作是地位相等的党派合作完全正确。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抗日也好,合作建国也好,其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必须保持自己在合作中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任何事情必须以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不能出现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的现象。因此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发展人民军队,制定作战方针,担负起敌后绝大部分抗击日寇的任务,同时也多次成功反击国民党的反共浪潮,确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至抗日战争结束而不被破坏。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实行坚强的领导,是中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特点,也是中国统一战线得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最根本保证。要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必须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必须强调与资产阶级的合作是在一定纲领下的合作,是有原则的合作。这个原则就是统一战线中的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这个政策是辩证的完整的政策。团结是目的,斗争是手段,团结中有斗争,斗争中有团结;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