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现代化的内涵(二)(2)

网络资源 Freekaoyan.com/2008-05-12

  从层面结构来看,现代化包括物质、制度与观念三个层面。这种三个层面结构的划分适合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现代化的方面。作为经济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流通现代化,自然也包含着物质、制度与观念三个层面。 
 流通现代化的物质层面,是指市场、商店、仓库、道路、车辆、流通量等金钱物质要素的增长。这些要素的增长,可以通过一系列数字指标来衡量。只不过流通现代化的物质标准(数字指标)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发展水平条件下可能会有不同标准,但这丝毫不能弱化物质层面在流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或曰基础作用。 
 流通现代化的制度层面,是指市场法制秩序、流通体制与政策环境等内容。具体地说,包括企业制度、市场制度与政府对流通领域的宏观调控与规模制度等。现代化研究学者认为,自我持续的增长,才是经济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所在,自然这也是流通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实现这个目标,仅有物质层面而没有制度层面的保证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说,只有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才能保证流通现代化的物质层面的发展水平。有人用私营企业的成长状况来衡量制度的发展程度,建议使用的指标有:私营企业占投资、产值、雇用的比重,私营大企业群体的阵容、业绩。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流通现代化的观念层面,是指对市场经济的社会认同和符合市场经济的日常伦理。这与经济现代化的观念相同。对市场经济的社会认同,主要表现为私有财产权受到保护,私有财产制度内化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符合市场经济的日常伦理,主要表现为真诚、信用、勤劳、节俭、道义等方面。这些都是流通现代化的观念内容。 
 物质、制度、观念这三个层面的标准,可以作为衡量流通现代化进展深度与水平的基本标准。有学者认为,物质/器物层面尽管最直观、最容易把握,却也靠不住,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的标准,则是更基本的,也是更可靠的;物质/器物层面的东西,可以看做是制度与观念层面的现代化的外在表现或“物化”。这种分析自然有其道理,同时,物质层面既然是制度与观念层面的现代化的外在表现或“物化”,用物质层面作为评价流通现代化的最基本内容,就不完全是“靠不住”的,特别是从时段上而不是一个时点的考虑,就更是如此。因为没有制度和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有可能是暂时的物质层面的高速增长,而不可能有长久的物质层面的高速增长。因此,我们主张对流通现代化进程和水平的评价,仍以物质层面的定量分析为主,以制度和观念的定性分析为辅。当然,决定物质层面发展水平的根本因素是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因此在选择流通现代化对策时,更应该从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的变革方面考虑。可见,如何评价流通现代化和如何实现流通现代化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各个层面在其中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