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工作方式的两种模式以及其比较

网络资源 Freekaoyan.com/2008-04-11

  1. 口译的两种模式
  1.1 吉尔模式
  著名的口译研究学者,法国巴黎国立东方语言文化语言学院高等翻译学院教授及吉尔在其著作《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式》(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一书中针对口译的工作方式提出了“同声传译的口译模式”与“连续传译的口译模式”:(Gile,D 1995: 179)
  (1) SI=L + M + P + C
  即: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听力与分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 + 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 effort) + 言语传达(Speech Production)
  (2) Phase I: CI = L + N + M + C
  Phase II: CI = Rem + Read + P
  即:连续传译(第一阶段)=听力与分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 + 笔记(Note-taking) + 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 协调(Coordination)
  连续传译(第二阶段)=记忆(Rembering) + 读笔记(Note-reading)+ 传达(Production)
  在上述模式中,吉尔阐述的实际上是同声传译与连续传译的口译过程。吉尔强调在口译过程中理解的重要性,并专门提出了口译的理解模式: (Gile,D 1995:80)
  C=KL + ELK + A
  即:理解(Comprehension)=语言知识(Knowledge for the language)+言外知识(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分析(Analysis)
  1.2 厦门大学模式
  厦门大学模式是厦门大学林郁如教授及英国西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的Jack Lonergan教授带领的“中英英语项目合作小组”根据吉尔的模式进一步提出的适合口译训练的模式:(林郁如 1999:xxiv)
  A(D+CC)
  C(SL+K)
  R(TL+K)
  S+P
  I
  厦门大学口译训练模式
  上述模式中,I=Interpreting (口译结果)。A(D+CC) 即:对语篇(discourse)与跨文化交际成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分析;C(SL+K)(Comprehension in source language + knowledge)即:对原语及原语言外知识的理解;S + P(Skills+Professional Standard)是口译过程中,口译人员遵守的职业准则与应用的口译技巧;R(TL + K)(Reconstruction in target language + knowledge)是口译者在对原语的语言与知识进行理解、对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做了分析之后,应用口译技巧对原语的信息在目的语中进行重组,进而完成整项口译工作。
  1.3 两种模式之比较
  对比吉尔模式与厦门大学模式,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这就是两者都强调语言知识与言外知识及其对两者的分析是口译理解的重要内容;两个模式都强调理解是口译的第一步。吉尔的模式来自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模式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具体、直观,对于从事口译实践的人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口译过程阐述的比较清晰、明了,对口译技巧提的较为具体(如:口译笔记、短期记忆等)。而厦门大学模式则较为宏观,厦门大学模式以技巧与职业准则为训练核心,强调口译过程中对语言及言外知识的理解、语篇与跨文化交际因素的分析及语言信息及知识的重组。强调技巧的重要性,给口译培训者提出了重要的启示,即口译训练应以技巧(技能)训练为主。上述两种模式对口译工作人员及口译训练者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对口译训练的内容、方法及口译课的课程设置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