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考研_王力古代汉语笔记(通论_复习重点_练习题及答案)(39)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1-03


 
古代汉语自测试题(4)
(供参考)
 
一、填空:(10分)
1.每空1分,共3分
    传注体、义疏体、集解体。
2.每空1分,共4分
    史传文、论说文、杂文、应用文。
3.每空1分,共3分
    肯定确认;直陈;感叹。
 
二、每词2分,共12分
1.  貌:释义术语,表示某种情貌,“……的样子”。
2.  读为:注音术语,一般是用本字注明假借字。
3.  平仄:诗词格律术语,“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声。“仄”是不平的意思。
4.  粘对:上联的对句与下联出句的平仄相同,称为“粘”;同一联中的出句与对句的平仄相反称为“对”。
5.  赠序:专门为赠送友人而作的文章,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6.  箴铭:是用于规戒的文章。
 
三、每句2分,共10分
1.  用“于陈涉”、“于刘氏”作补语表示被动。
2.  用“为沛公”作状语表示被动。
3.  在谓语动词前用“被”字表示被动。
4.  在谓语动词前用“见”字表示被动。
5.  在谓语动词前后用“见”和“于……”表示被动。
 
四、每词2分,答对词性1分,在句中起什么作用1分,共18分
1.  之,代词;指共叔段,作宾语。
2.  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成为主谓词组,作“废”的宾语。
3.  之,动词;表示“到……去”。
4.  其,代词;指代“郑”,作分句主语。
5.  者,代词;与“亡”组成“者”字词组,作宾语。
6.  者,语气助词;表示提顿语气。
7.  所,代词;用于动词“言”前,组成“所”字词组,作判断句主语,表示“您所说的话”。
8.  或,肯定性无定代词;表示“有的人”,作分句主语。
9.  莫,否定性无定代词;表示“没有什么”,作主语。
 
五、每词2分,答对是什么词1分,说明语法功能1分,共20分
1.  曾,情态副词;表示事实不在预料中,用于否定副词前作状语,可译为“竟”、“竟然”。
2.  且,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作状语,可译为“将”、“将要”。
3.  勿,否定副词;常用于祈使句动词前作状语,表示劝阻,可译为“别”、“不要”。
4.  于,介词;与“水”组成介宾词组,作补语,表示比较。
5.  诸,“之于”的合音词;“之”,代词,指昭王南征不复之事;“于”,介词,与“水滨”组成介宾词组,作补语,表示“向水滨”。
6.  以,介词;与“诸侯之师”组成介宾词组,作“侵”的状语,可译为“率领”。
7.  为,介词;与“文惠君”组成介宾词组,作“解”的状语,可译为“替”、“给”。
8.  以,连词;连接“帅”、“伐”两个谓语动词,可译为“用来”。
9.  而,连词;用于两个动词“济”、“设”之间,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而且”。
10.  然而,两个词;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连用。“然”指代前文内容,“而”   表示转折,引出下文,可译为“这样但是”。
 
六、全诗平仄都标对了得10分,每错2个扣1分,不倒扣
                  ①  ∣  ∣  -  -     -  -  ∣  ∣  -
城  阙  辅  三  秦  , 风  烟  望  五  津  。
○  -  -  ∣  ∣     ∣  ∣  ∣  -  -
与  君  离  别  意  , 同  是  宦  游  人  。
∣  ∣  -  -  ∣     -  -  ∣  ∣  -
海  内  存  知  己  , 天  涯  若  比  邻  。
-  -  ○  ①  ∣     ①  ∣  ∣  -  -
无  为  在  歧  路  , 儿  女  共  沾  巾  。
 
七、标点7分,每错4个扣1分(全部只错1个不扣分);译文分13个给分句,每句1分
标点:
   (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2)九百人屯大泽乡。(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5)失期,法当斩。(6)陈胜、吴广乃谋曰:“(7)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8)等死,死国可乎?”(9)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10)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12)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13)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译文:
   (1)秦二世元年七月,征发闾左边的平民到渔阳去守边,(2)九百人驻扎在大泽乡。(3)陈胜、吴广都按着征发的次序被编在队伍里,担任驻扎的队长。(4)遇上天下大雨,道路不能通行,估计[到达渔阳]已经误了期限。(5)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6)陈胜、吴广就商量说:“(7)如今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8)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行吗?”(9)陈胜说:“天下的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很久了。(10)我[还]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立做皇帝,应当立做皇帝的是公子扶苏。(11)扶苏因为多次直言谏诤的缘故,秦始皇派[他]到外边领兵。(12)现在有人传说[扶苏]没有罪过,可是秦二世却把他杀害了。(13)百姓很多听说扶苏贤德,而不知道他已经死了。……”

相关话题/古代汉语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语言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笔记
    目 录 语言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语言学*** 13 《语言学概论》学习大纲 13 《语言学纲要》讲稿 21 导 言 21 一、语言学研究对象 21 二、语言交际的过程 21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22 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2 (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22 (二)语言是人类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31
  • 古代汉语常考知识及名词解释打印版
    古代汉语常考知识及名词解释汇总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31
  • 2005年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和古代汉语考研试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24
  • 2006年上海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与语言学应用考研试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24
  • 2007年上海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考研试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24
  • 首都师范大学2011古代汉语与古代文学回忆版考研真题
    首师大 书法专业2011 考研真题(回忆版 本文由beita1999贡献 古代汉语与古代文学 一、写出下列名句的篇名和作者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6、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7、业精于勤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21
  • 【翻译】考研古代汉语(王力版)一二册翻译自整理
    第一单元 1.《郑伯克段于鄢》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ldq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12
  • 【易考】古代汉语考研补充(自整理)
    【一】《诗经》韵部是怎么归纳出来的 比较正式的是清初古音学家顾炎武在陈第启发下,发现《诗经》里篇目中可以互相押韵的字在上古同属一个韵部,于是,顾炎武分古韵为十部。 后来又有许多古音学家在此基础上做过许多研究,如江永分十三部,段玉裁分十七部,孔广森分十八部等等,分得越来越细。 王力先生考订《诗经》时代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12
  • 王力《古代汉语》文选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11
  • 王力古代汉语考研习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