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肖前马哲笔记(2)

中国人民大学 /2009-04-0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按照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异化论理解人类历史
类本质-不再是生物性、生理性的,而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亦即改造对象世界的生产劳动
异化劳动-导致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造成人与人、人与自然、思维与存在、自由与必然的矛盾对立
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作为人的自我异化的产物)的扬弃,一切异化的扬弃
局限性:把全部历史理解为生产劳动的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辩证运动,赋予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历史的辩证法以现实的生命。
        但未能明确实践的首要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的本质仍然是一种不变的、理想性的,原始本质和历史预设的理想目标。
        沿着费尔巴哈的思路,通过改造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将其历史的辩证法引向唯物主义

《神圣家族》
力图将法国唯物主义引向辩证法
物质利益-不是神类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利己主义的人
共产主义的必要性-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么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
局限性:未能阐明物质利益与历史发展的中介关系,从物质生产活动来说明历史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综合唯物论和辩证法-把辩证法的能动性、历史性引入唯物论,对唯心的辩证法进行改造,使其运动主体现实化
旧唯物主义的缺点-直观性,受动性,不能从人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对象、感性。
现实的个人-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意志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对其受动条件的能动改造,既非旧唯物主义受动的自然感受性活动,亦非唯心主义的能动的精神想象活动
实践活动-人与外部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既定的物质条件下通过能动的改造自然而实现自己的目的的活动,主客体之间相互创造、相互规定的历史运动
分工-导致主体间交往关系的重大变化,导致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产生,导致物的力量对人的支配,导致大多数人的片面发展,偶然的人,抽象的个人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分工对于生产发展成为不必要,从而消灭阶级对立、扬弃异化,建立使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制度,共产主义的必然性被置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性上
2. Marxism-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a) 实践: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活动:客观存在,能动的活动
实践:人与自然的一种客观的关系,一种物质性的否定性关系,否定外部自然的直接存在形态,使之合乎人的目的-人类存在的本质,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
克服:
旧唯物主义的感觉经验概念-单纯的受动性,人被动的统一于自然,
唯心主义的精神经验概念-抽象的能动性,自然统一于精神
思维存在辩证地、现实地统一于物质实践
统一:
物质实践活动作为人的本质
唯物论和辩证法:辩证法的运动主体被转化为“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
自然观和历史观:自然是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物质生产实践的的现实基础,人通过实践活动在自然界打下人的印记
认识论和本体论:认识是实践过程的内化,实践以物质工具为中介对对象世界的现实把握,认识以语言符号为中介对对象世界的观念把握或象征性把握
b) 革命的、批判的哲学
服务于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人类解放事业
实践概念内涵革命性和批判性
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物质生产活动,使“自在之物”变为“为我之物”,人对自然的否定性关系,革命性活动之源
人与人关系的否定:人对外部自然的关系的革命性变化必然引起人与人之间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的交往关系的否定性变化
方法论上的革命性和批判性
主观理解:对现存世界不仅要从客观方面去理解,还要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即从人的感性活动、实践活动、人与对象的否定性关系上理解——现存事物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进程中一个暂时性环节,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观念否定:有意识有目的的,赋予外部世界以合目的性形式的活动——在对现存世界直接存在状态以实在的否定之前,可以实行观念的否定,以人所选择的目的为范型进行实践活动,将目的实现于外部世界,就是对现存事物的实在的否定
c) 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理论的科学性:理论内容的客观真理性,逻辑形式的严密完整性
内容的客观真理性
经过实践检验-
包含客观原则-实践是客观的、受动的,实践活动的实现受自然规律的限制,实践手段的限制,
逻辑的严密完整性
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价值论都是建立在同一实践概念的基础上,相互贯通,内在一致
科学性:客观性原则,适用于对待事物,对待人
3. Marxism-与当代世界
a) 历史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
列宁
毛泽东
b) 与现代自然科学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相对论-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分子生物学-生命的奥秘
耗散结构-系统的发展不仅有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也有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解决克劳修斯的热寂论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混沌理论-看起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混沌”却是决定性的,混乱无章是决定性规律引起的
c) 与现代西方哲学
阶级属性
理论实质
社会作用
发展形态
d) 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
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理论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ertical No.3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铁树地狱
1. 世界的物质性
a) 世界统一性的不同认识
 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某种原始实体,物的不变实质,社会历史领域的唯心主义
 唯心主义
 二元论
 不可知论
 实证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性的哲学范畴
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既包括可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
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反映
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受动性与能动性
 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人类实践的客观性
 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既是人有意识的活动,又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实在,合理沟通主客体,使主体超越内部状态达于客观实在
c) 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 社会存在:由现实的人、自然环境以及人所制造的生产工具等物质实体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系统,本质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 社会历史领域的客观实在性:
 人和社会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生存和发展,人的社会的存在以个体的肉体自然存在为前提
 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本质,是人本身及其社会关系的物质内容、物质条件、物质形式的生产和再生产
 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能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但不能超越和消灭这些规律
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最终服务于、统一于人的社会存在
 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生产关系同样是物质经济关系

 微观物体的客观实在性
 微观物体与宏观物体具有不同的特性
 本体论上的不依赖人的观测、感知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性,不受在认识论上必须借助仪器的影响
2. 物质的存在方式
a) 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
 运动,概括了一切形式的变化和过程的一般本质
 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 唯心主义:没有物质的运动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没有运动的物质
 运动: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 静止: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夸大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
 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相对静止否定绝对运动
b) 运动的基本形式-时空
 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间隔性、顺序性
 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 非欧几何:空间特性依赖于物质运动形态
 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物体特性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光速下,尺缩钟慢;“同时”在不同坐标系可能是不同时);广义相对论-质量越大,分布越密,引力越强,空间特性与平直空间差距越大,时间流逝越慢。
 时空运动物质不可分离
 时空绝对性-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相对性-具体形态的相对性
 时空相对主义-唯心主义时空观,认为时空是感觉或知觉的形式;绝对主义-旧唯物主义时空观,时空看作物质运动之外的独立存在
c) 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 物质世界是无限的,无数具体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所体现的无限
 无限由无数具体物质运动的有限构成
 有限包含无限多的质和量
3.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相对独立性
a) 意识:物质的最高产物
 从人类意识的自然发生过程来看,意识是物质普遍具有的反映特性长期演化的结果
 “普遍的反映特性”:每一具体的物质形态,在受到来自外部或内部的某种作用时,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发生一定的变化。
 无生命的物质形态——物理、化学、机械的反应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