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05病理学笔记(2)

中国医科大学 /2007-11-12


    2、神经内分泌因素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机能状态对疾病的发生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例如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发生与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有关;乳腺癌的发生与卵巢激素分泌紊乱、雌激素水平长期偏高有关。
3、遗传性因素某些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对疾病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遗传物质的改变可以引起遗传性疾病,例如某种染色体畸变可引起先天愚型,某种基因突变可引起血友病等;二是由于机体某种遗传上的缺陷,使后代的生理、代谢具有容易发生某种疾病的倾向,即后代获得对某种疾病的遗传易感性,并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作用下,机体发生相应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4、先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是指能够损害正在发育的胚胎和胎儿的有害因素,而不是遗传物质的改变。如妊娠早期患风疹时,风疹病毒可损害胚胎而引起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孕妇吸烟、酗酒对胎儿发育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5、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起重要作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密切关系。积极的、乐观的、坚强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有助于树立起与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念,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消极的心理状态如长期的焦虑、怨恨、忧郁、悲伤、恐惧、依慌、紧张、愤怒等,可以引起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导致失眠、心动过快,血压升高、食欲减退、腹泻、月经失调等,容易促进疾病的发生。某些所谓的心身疾病如偏头痛、高血压病,目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官能症等,其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在肿瘤普查中还发现,心理因素与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
6、年龄、性别因素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对某些疾病的易患性也不同,常可作为,条件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如,小儿由于防御机能不够完善或解剖生理特点等原因易患呼吸及消化系统传染病;而老年人患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较多;40岁以上的人,癌的发病率较高;胆石症、癔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女性多于男性;胃癌则男性多于女性。
    三、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
    自然环境包括季节、气候、气温及地理环境等因素,既可影响外界致病因素,又可以影响人体的机能状态和抵抗力,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生。例如,夏秋季节,由于气候炎热,有利于肠内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容易发生细菌性痢疾、伤寒等消化系统传染病;而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上呼吸道粘膜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病区土壤、饮水及粮食中缺硒与大骨节病发生有一定关系。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劳动、卫生条件等,、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正相关的社会因素如社会的进步与安定,经济的发展,生活、劳动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计划免疫的实施等,可以增进健康,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负相关的社会因素如战争与社会动乱,经济落后与贫困,人口过剩,社会卫生状况不佳,饮食及卫生习惯不良,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和生活三废(粪便、污水和垃圾)以及农药、化肥所造成的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等,不仅不利于健康,而且有些还可以直接致病或通过自然、生物因素间接致病。研究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探索与实施增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社会措施,对于促进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任何疾病都是有原因的,但仅仅有原因的存在不一定发生疾病,疾病的发生常常需要一定的条件,原因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挥致病作用的。例如,受寒、过度疲劳、免疫力降低等条件,能使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降低或易感性增高,因此具备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条件的机体在接触感冒病毒后就易于发病。在这里,条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无论条件如何重要,如果只具备条件而没有原因的作用,相应的疾病就不会发生。在不同的疾病,条件所起的作用,不完全一样,例如弹击伤、电击伤及高温烧伤的发生,似乎不需要条件的存在便可发生。有时,同=因素对某一疾病来说是原因,而对另一种瘸病则可能为条件。例如营养不足是营养不良症的原因,而营养不足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又是某些疾病(如结核病)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正确认识和区别疾病的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疾病过程中的共同规律
 
    一、自稳态调节功能紊乱
    机体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代谢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保持着内环境状态的相对稳定,称为自稳调节下的自稳态。它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疾病时。由于致病因素时机体的。损害作用,使自稳调节的某一方面发生紊乱,引起相应的机能和代谢的障碍,进而通过链锁皮应使自稳调令的其他方面也相继发生紊乱,从而引起更为严重的生命活动障碍。例如,某些病因所致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引起糖尿病的发生,出现糖代谢紊乱、血糖升高,而糖代谢紊乱的进一步发展,又可导致脂肪代谢紊乱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以及水、电介质代谢紊乱,还易开发动脉粥样硬化症等。
    在自稳态调节中,反馈机制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碘摄入不足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由于碘不足首先引起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迅速过反馈机制,垂体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多,促使甲状腺滤泡增生、肥大以加强合成甲状脉素的能力,维持甲状腺功能,以适应机体的需要。如缺碘长期存在,滤泡上皮可反复增生与复旧,致使上皮细胞因活动过度而衰竭,从而引起滤泡扩张,腔内储满不能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胶质,而表现为甲状腺肿大。
    二、因果转化规律
    因果转化规律是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指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机体发生的某种变化又可能转化为新的原因,引起新的变化,而后者再转化为原因,再引起新的变化,如此病因与结果交替作用,形成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环节既是前一种变化的结果,同时又是后一个变化的原因。在不同的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状态下,因果转化可以向坏的方向发展,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死亡;也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形成良注循环,最后导致疾病痊愈。例如,外伤性出血时,急性大量出租可引起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血压下降可反射性的使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引起皮肤和腹腔内脏等部位的组织缺氧;持续的组织缺氧,又可导致大量血液淤积在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内,而使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减少,这样组织缺氧更趋严重,会有更多血液淤积在微循环中,使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如此循环作用,致使每一次因果转化都能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相反,如果能及时来取有效的止血、输血等措施即可防止病情的恶化个如果恶性循环已经出现,也可通过输血补液、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纠正酸中毒等措施来阻断恶性循环,使病情向有利于机体康复的方向发展。因此,运用此规律认识疾病发生发展中出现的恶性循环,对正确治疗疾病,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