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普通心理学学生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9-22

闁绘劗鎳撻崵顔剧博鐎n亜绁柟鍏肩矌閸岋拷2濞戞挸娲ㄩ~鎺楁嚀閸愵亞鍩¢柣銏ゆ涧閻℃瑩鎮ч崼锝囥偒闁哄倹鐟辩槐锟�
濠㈠爢鍥у姤闁告帒妫涢銏ゆ鐎n喖鍘撮柡鍕靛灣椤戝洦绋夐埀顒€鈻庨檱閳ь剙鍟伴悥娲晬鐏炵瓔鍤犲ù婊冮椤┭勬媴閺囩喓鍙€闁归潧褰炵粭鎾寸▔濮樻剚鍤﹂柟绋挎搐閻i箖寮▎鎰稄闁挎稑鏈崹銊ф媼閸涘﹥绠掔€垫澘鐗嗛ˇ鍧楁偪閹达附锛栭柕鍡曞ree濠㈠綊鈧稒銆冮柛鎺戞椤掔喐绋婇悩鐢电Ч闁兼澘鍟伴悥鍝勄庢潏顐熷亾閺囨氨鐟╁☉鎾翠亢椤曡櫕娼忛崨顓у殼20妤犵偠鎻槐婵嬪箑閼姐倗娉㈠ù婊冩缁夊鈧湱鍋熼弫銈夋儍閸曨剙鐦归悗瑙勭閺嗏偓闁哄鍔栭悡锛勬嫚閵忊剝鐓欐繛澶嬫礀瀵攱寰勫鍕槑闁哄倽顫夌涵鍫曟晬鐏炵偓绠掗梻鍥e亾閻熸洑鑳跺▓鎴︽儑鐎n厾绠栭柡澶涙嫹

《普通心理学》(北大,2004)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方法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过程  
二、个性心理
  1、个性倾向性   又称个性的动力性。
  2、个性心理特征  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3、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关系:
(1)、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和表现出来的。
(2)、先有心理过程,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心理特征。
(3)、个性心理形成后,对心理过程有制约作用。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1、 心理产生的自然历程;(动物在本能行为的基础上对这些信号刺激建立起暂时联系,形成条件反射。心理学家认为动物的演化只有到了能对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作出反应,才可以说有了心理活动,或者说标志着心理现象的产生。)
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没有心理现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有心理现象。
2、 动物心理的发展历程;
(1)、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
(2)、知觉阶段。
(3)、思维萌芽阶段。灵长类动物。
3、 人类个体发展史证明心理是脑的机能;
4、 心理是同脑密切联系着的。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社会实践不仅是人的心理产生的基础,而且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动力。
2、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能动: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能改造客观事实)
3、 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判断:大脑产生思想就象胆囊分泌胆汁一样。(×)
第三节 科学心理学的孕育和诞生
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历史,有一个很短达到发展历程。
一、理学的由来: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达到思想。
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879年作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三、心理学的分支:(简单了解)
第四节 心理学的性质与作用
一、学科性质:
1、 是一门基础学科。
2、是一门边缘学科。
二、心理学的作用
第五节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章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与脑
第一节 神经系统
一、基本单位
1、 神经元的结构和机能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是脑的建筑材料。
(1)、结构:是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浆和细胞膜组成。突起由轴突和树突构成。
(2)、神经元的机能:接受刺激、传递信息、整合信息。神经元的基本机能是:通过树突及胞体接受传来的信息,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神经元。
2、 神经元的突触联系及突触传递。(不讲)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
1、 中枢神经系统
(1)、脊髓:白质是轴突集中的地方
          灰质是细胞体集中的地方
(2)、脑:
脑干:延脑  重要的中枢:呼吸中枢、心跳中枢
桥脑:联系小脑左右半球的这样,大脑和小脑的联系通路。
中脑:瞳孔反射的中枢
脑干呈网状结构,人的觉醒状态由脑网来控制的。
间脑:丘脑: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下丘脑: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皮下中枢层。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保持协调的姿势
大脑半球:大脑灰质较薄,含6层神经细胞。
  
第二节 大脑皮层的机能系统
一、感觉机能系统:感觉中枢----中央后回
运动中枢---- 中央前回
听觉中枢----颞叶
视觉中枢----枕叶枕极
三、大脑的联合机能系统
4、 言语机能联合区
(1)、运动性言语中枢(布洛卡中枢)
(2)、听觉性言语中枢(威尔尼克中枢)---接受性失语症
(3)、视觉性言语中枢----失读症
(4)、书写性言语中枢---运动性失写症
四、大脑两半球机能的非对称性
论述: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对称?吗左右半球的功能是怎样分工的?有什么试验?P44-45

第三节 高级神经活动
巴浦洛夫学说—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1、 兴奋和抑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2、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回答。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3、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学派的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
桑代克、斯金纳条件反射---操作(工具性)条件反射
4、 两种信号系统(巴甫洛夫)
第一信号系统:凡是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官的具体刺激物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以语言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为人所独有。
5、 动力定型(亦称定型):是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
简答:巴甫洛夫提出动力定型的学说结论
第五章 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各感受齐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感受性与阈限之间的关系:成反比关系。
1、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2、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1840年,德国:韦伯重量差别阈限:K=△I/I
差别阈限:j.n.d
韦伯定率:不同感觉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内的韦伯分数。
另一位:费希纳经验公式
  S=K logR
费希纳定律:感觉的大小同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此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闁瑰瓨鍔掔拹鐔烘嫚閸欍儱鏁╅悶娑辩厜缁辨繈宕氶崱鏇㈢叐閻犲洤澧介埢鑲╂導閸曨剚鐏愰梺鍓у亾鐢浜告潏顐㈠幋闁兼儳鍢茶ぐ锟�40%闁圭粯鍔栭崹姘辨導濮樿埖灏柨娑虫嫹
闁规亽鍔岀粻宥囨導濮樿埖灏柡澶婂暟濞夘參濡撮崒婵愬殾濞寸媴缍€閵嗗啴宕i鐐╁亾濮樺磭绠栧ù婊勫笩娴犲牏绱旈幋鐘垫惣闂侇偅鏌ㄧ欢鐐寸▔閻戞ɑ鎷辩紒鏃€鐟︾敮褰掔嵁閸噮鍚呭ù鑲╁Л閳ь剚閽扞P濞村吋鑹鹃幉鎶藉灳濠垫挾绀夐柣鈧妽閸╂盯鏌呭宕囩畺閻犲洤褰為崬顒傛偘閵娧勭暠闁告帒妫旈棅鈺呮煣閻愵剙澶嶉柟瀛樼墬閹癸綁骞庨妷銊ユ灎濞戞梹婢橀幃妤呮晬瀹€鍐惧殾濞寸媴缍€閵嗗啴鎳㈠畡鏉跨悼40%闁圭粯鍔栭崹姘跺Υ閸屾繍鍤﹀ù鐙呯秬閵嗗啰鎷归婵囧闁哄牜鍓涢悵顖涚鐠佸磭绉垮ù婧犲啯鎯傞柨娑樿嫰濞煎孩绂嶉銏犵秬9闁硅埖菧閳ь剙鍊搁惃銏ゅ礆閸℃洟鐓╅梺鍓у亾鐢挳濡存担瑙勫闯闁硅翰鍎卞ù姗€鎮ч崶鈺冩惣闁挎稑鑻ぐ鍌炲礆閺夋鍔呴柡宓氥値鍟堥柛褎绋忛埀顑胯兌濞呫劍鎯旈敃浣稿灡闁告皜浣插亾娴i晲绨抽柛妤佸搸閳ь兛绀佹禍鏇熺┍鎺抽埀顑垮倕Q缂佸本妞藉Λ鍧楀Υ娴h櫣鍙€濞戞柨绨洪埀顑挎祰閻挳鎮洪敐鍥╂惣闁告艾瀚妵鍥嵁閸愭彃閰遍柕鍡嫹

相关话题/普通心理学

闁瑰瓨鍔掔拹鐔烘嫚閸欍儱鏁╅悶娑辩厜缁辨繈宕氶崱鏇㈢叐閻犲洤澧介埢鑲╂導閸曨剚鐏愰梺鍓у亾鐢浜告潏顐㈠幋闁兼儳鍢茶ぐ锟�40%闁圭粯鍔栭崹姘辨導濮樿埖灏柨娑虫嫹
闁规亽鍔岀粻宥囨導濮樿埖灏柡澶婂暟濞夘參濡撮崒婵愬殾濞寸媴缍€閵嗗啴宕i鐐╁亾濮樺磭绠栧ù婊勫笩娴犲牏绱旈幋鐘垫惣闂侇偅鏌ㄧ欢鐐寸▔閻戞ɑ鎷辩紒鏃€鐟︾敮褰掔嵁閸噮鍚呭ù鑲╁Л閳ь剚閽扞P濞村吋鑹鹃幉鎶藉灳濠垫挾绀夐柣鈧妽閸╂盯鏌呭宕囩畺閻犲洤褰為崬顒傛偘閵娧勭暠闁告帒妫旈棅鈺呮煣閻愵剙澶嶉柟瀛樼墬閹癸綁骞庨妷銊ユ灎濞戞梹婢橀幃妤呮晬瀹€鍐惧殾濞寸媴缍€閵嗗啴鎳㈠畡鏉跨悼40%闁圭粯鍔栭崹姘跺Υ閸屾繍鍤﹀ù鐙呯秬閵嗗啰鎷归婵囧闁哄牜鍓涢悵顖涚鐠佸磭绉垮ù婧犲啯鎯傞柨娑樿嫰濞煎孩绂嶉銏犵秬9闁硅埖菧閳ь剙鍊搁惃銏ゅ礆閸℃洟鐓╅梺鍓у亾鐢挳濡存担瑙勫闯闁硅翰鍎卞ù姗€鎮ч崶鈺冩惣闁挎稑鑻ぐ鍌炲礆閺夋鍔呴柡宓氥値鍟堥柛褎绋忛埀顑胯兌濞呫劍鎯旈敃浣稿灡闁告皜浣插亾娴i晲绨抽柛妤佸搸閳ь兛绀佹禍鏇熺┍鎺抽埀顑垮倕Q缂佸本妞藉Λ鍧楀Υ娴h櫣鍙€濞戞柨绨洪埀顑挎祰閻挳鎮洪敐鍥╂惣闁告艾瀚妵鍥嵁閸愭彃閰遍柕鍡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