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普通心理学》学习手册(11)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9-22


10.  当代心理动力学思想,集中在自我的心理表征或自我表征,它可以是意识或无意识的。从认知的观点,自我概念是一种自我图式,它指导思想、注意和记忆。自尊,指一个人对自我的感觉。自我一致性需要,即对信息的解释适合人们已有对自己的看法。
11.  自我实现的预言,指基于错误的情境认定而采取新的行为,使得原本错误的概念成为事实。该现象又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

第十七章  人际过程

01.  引起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接近、相似、奖赏和躯体吸引力。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关系的基础是相互奖赏。
02.  心理学家对爱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将情感型爱(以强烈的生理唤醒和溶入他人为标志)和友爱型爱(涉及内心的感情、友谊和情绪上的亲近的爱)加以对比。Sternberg将爱分为:亲密、热情和决定/承诺三种成分。Sternberg认为这三种因素兼备才称得上完美的爱。其他理论家认为,浪漫的爱是婴儿依恋机制的延续。进化理论家强调性策略,即选择配偶的技巧,性策略因性别而不同,反映了男女身上不同的进化选择压力。
03.  爱的能力源于生物基础,但是由文化定型,就象很多文化认为婚姻关系中不一定要有浪漫爱,甚至认为它不重要。
04.  利他,指行为方式对他人有所帮助,自己没有明显的收获,或者还有潜在的损失。哲学家心理学家在是否有真正的利他行为上存在分歧。利他行为可能是自私和非自私动机的混合物。
05.  对旁观者干预现象的研究发现,有不采取行动的他人在场,人们在危机时刻往往不会出手相助。这在部分程度上反映了责任分散(感到个人行动的责任减小)的结果。
06.  攻击,指意在伤害别人或生命体的言语或躯体行为。不同文化、不同种属的动物中,雄性的攻击性总是显得比雌性的强。
07.  心理动力学和进化论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性根源于生物属性。神经系统有组织、分层次地对攻击性实施控制,其中杏仁核和下丘脑起了主导作用。攻击性还特别受激素,尤其是睾丸激素的控制。认知-行为观点则把攻击行为解释为社会学习和奖惩的结果。
08.  挫折-攻击假说,认为攻击行为出自受到挫折的愿望或需要。修改后的一个假说认为,如果挫折或不愉快的情形引发不愉快的情绪,那么就可能引起攻击。
09.  社会影响,指他人出现对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影响方式。服从,是个体遵照权威的指示的一种社会影响过程。Milgram的系列研究显示,如果人们相信权威的合法性,多数人会失去良心的控制而一味服从。
10.  从众,是人们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一适合同伴或团队的标准的过程。Asch的研究显示,当面对一组人具有一致的意见,哪怕意见明显错误,相当数量的人也会顺从一致。从众,是认知的需要,也是追求或规避奖惩的需要。在农业社会,人口密集,从众现象更多,在那里,独立是一种对适应不利的个性。
11.  团队,是人的行动会影响其他成员的人的集合体。自然出现的团队一般有规范(团队成员的行为标准),角色(对处于社会模式化的位置上的人所规定的适宜行为),领导者(比一般人施加更大影响的人)。
12.  心理学家发现,团体决策的结果往往出现团体极化现象,即团体决策趋向冒险或谨慎两个极端。
13.  我们这个世纪巨大的社会变迁,诸如飞速的技术发展和传统家庭结构和价值的崩溃,产生了深远的心理变化,提出了进退维谷的适应和应付的难题。

复习思考题

第1章  心理学的性质
1、  什么是心理学?它与传统自然科学有何不同?
2、  城市中心理疾病的患病率比乡村高,试分别从先天和后天的角度给出可能的解释。
3、  简述心理学各大流派的主要特点。

第2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哪两大类?它们在应用范围、实施步骤、做结论上有何不同?
2、  实验研究一般包括哪些步骤?
3、  什么是单盲或双盲实验设计?为什么要这么做?
4、  案例研究与调查研究有何区别?
5、  北京大学某教授想研究南方和北方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他选择北方的北京大学和南方的南京大学为调查对象,试图亲自以面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约40名学生。请分析这一研究方案有什么弊端。
6、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老师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指出其中的各种变量。

第3章  心理学的生理基础
1、  神经元之间的神经冲动是如何传导的?
2、  神经系统一般分为哪两大系统?其主要构成是什么?
3、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何异同?
4、  大脑皮层分哪四个部分(叶)?各自的主要功能?
5、  割裂脑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第4章  感觉和知觉
1、  感受器的功能是什么?
2、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区别是什么?
3、  比较颜色的三原色理论和拮抗理论。
4、  频率不同的声音是如何被知觉为音调的?
5、  分心或干扰为什么能减少疼痛感?
6、  信号侦察论与传统的阈限测量有何不同?
7、  什么是特征觉察器?该提法与Gestalt理论有何不同?
8、  什么是阈限下知觉?它对人的实际行为影响有多大?

第5章  学习
1、  学习的要素是什么?
2、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如何解释学习的过程?
3、  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的根源是什么?
4、  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有何不同?
5、  奖惩并不总是有效,为什么?
6、  行为主义如何解释迷信行为?
7、  设计一个简单的程序用以训练狗听到指令后与人握手。
8、  潜伏学习现象说明了什么?
9、  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如何解释中学生抽烟的现象?

第6章  记忆
1、  短时记忆有何特点?它与工作记忆是什么关系?
2、  短时记忆是如何转化为长时记忆的?

相关话题/普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