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题库和答案(2)

/2007-11-15

    名词解释:

    1.艺术品

    2.意象

    3.意境

    4.“期待视野”

    5.“蒙太奇”

    分析。

    1.艺术作品的价值取决于艺术家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2.艺术创造就是审美创造。

    3.审美对象是一种实体存在。

    4.艺术接受就是艺术鉴赏或欣赏。

    简答:

    1.为什么说艺术中的审美创造具有深刻的人性根基?

    2.艺术作品的审美形式具有怎样的特点?

    3.为什么说经验层次是艺术品的主体层次?

    4.辨析意象中“象”与“意”的关系?

    5.意象的基本特征?

    6.简析意境的构成?

    7.试述审美接受的意义?

    8.艺术的审美接受需要那些条件?

    9.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的“直观观照”阶段与“心意领会”阶段有何区别?

    论述:

    1.为什么说艺术中的审美创造实质上是审美形式的创造?

    2.论述艺术品的二重性。

    3.论述艺术品的本体构成。

    4.论述艺术审美接受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它们各自有何特点?

    名词解释

    1.艺术品是人工制品,是一种技艺,但它更是一种精神产品,它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存在。

    2.意象即我们所说的审美意象,它是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交融而形成的具有显著的主客体因素的主观映象。

    3.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象外之象;另一方面意,也就从对于某个具体事物、场景地感受上升为对整个人生的感受,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

    4.接受美学家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意味着接受者从自己现有的经验出发对艺术作品所能到达的理解范围。“期待视野”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接受者从过去曾阅读过的艺术作品中获得的艺术经验,如对各种艺术形式、风格、技巧的认识;二、接受者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以及由此决定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三、接受者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文化水平、生活经历等。

    5.电影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蒙太奇”。“蒙太奇”即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意是装配、组接的意思。用于电影艺术,也就是镜头的组接。电影艺术运用“蒙太奇”手法把不同映象的镜头加以剪辑和连接,使之构成合乎生活逻辑的连续的画面。

    四、分析。

    1.错。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取决于艺术家选择什么样的生活,而取决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艺术掌握程度,特别是对人生经验的审美开掘程度。一味用生活原则对待艺术,极易导致对艺术的悖离性误读,从而使艺术沦为生活的附庸。艺术中的审美创造,只能从艺术家自身寻找根据。

    2.错。艺术创造不就等于审美创造,艺术不仅求美,也求真求善,艺术之于人类,其功能是多种多样的。

    3.错。审美对象是一种非实体存在,或者如萨特所说是一种“非现实”的“幻想存在”。艺术的审美对象本质上是经验的对象:一开始是知觉经验中的对象,继而是心理体验的对象。

    4.错。“接受”这一概念不同于“欣赏”或“鉴赏”。欣赏是一种愉悦状态中的赏玩,它是艺术接受活动中的一种常态、一种理想的、审美化的过程。接受所意味的是主体把对象作为自己的对象的行为或反应,它往往指示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域。

    五、简答:

    1 .艺术中的审美创造具有深刻的人性根基。它不靠上帝的推动,也不是外力使然,而是根源于主体内在的审美需要。艺术审美创造的深刻人性根基还表现在,它是人类自我超越的方式。渴望超越存在的境况,以通达宇宙的本真状态,是人类永难摆脱的宿命般的追求。

    2 .它不是以思想概念方式存在的逻辑形式,也不是机械、干瘪的物理形式,而是意蕴内含其中的直觉形式。所谓“意蕴内含其中”,是说在这种审美形式里积淀着理性内容,渗透着艺术家全部的生活经验、人生理想与审美期待,因此是“有意味的”,富有召唤结构的。所谓“直觉形式”,指的是这种形式是凭借感觉、心灵把握而毋须概念、逻辑介入的生命形式。

    3.艺术本体从实在层次向经验层次的深化,意味着艺术品从物理时空的存在状态向心理时空存在状态的转化。由于这个原因,艺术的审美对象无论是对于创造主体来说,还是对于接受主体来说,都不是预成的,也不是静态的,凝固不变的,而是一种生成的,动态的,开放的结构。从艺术品的结构层次来看经验层次似乎介于实在层次与超验层次之间,其实从结构整体来看,经验层次却涵盖着实在层次和超验层次,是艺术品的主体层次。

    4 .意象的基础是“象”,“意”无“象”永远无法显现。“象”无“意”,则失去灵魂,也称不上“意象”。“意”包孕在“象”中的,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形而有味。在一个意象中,我们看得见的是“象”,而品得出的是“意”。意象是一个有机整体,其间自有血脉流通,不可割离。“意”与“象”之间是辩证的关系,唯有二者的结合才有意义。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