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辅导班讲义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11

中央财经大学考研辅导班政治经济学部分讲义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一、名词解释
1、所有制
①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② 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但在一定条件下(如给予所有者一定的经济利益)和一定期限内他实际上占有生产资料;支配,是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③ 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2、所有权
① 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
② 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③ 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
④ 所有权和所有制是相互联系的,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制的性质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内容。
3、产权(02年,名解)
① 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又称财产权利、财产权。
② 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以及派生的“三权”——转让权、收益权、处分权。
③ 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⑴ 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⑵ 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权能结构);⑶ 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
4 产权制度
① 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
② 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③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出资者权利与法人财产权)
5、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07名解,3分)(基本关系)
① 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
共同点: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② 区别: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会改变经济制度的属性。
6、制度创新
① 是创新主体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
② 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
③ 制度创新的过程表现为: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制度均衡,又到新的创新……
④在经济学中,制度创新主要是就经济体制而言的。
7、生产力P23
①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它反映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②生产力包含三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人的劳动是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但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是生产工具,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建筑物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③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④社会生产的组织或制度安排也会形成生产力。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或新的制度安排是提高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⑤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8、生产关系P16
   ①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包含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的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就系统的组成因素看,既包含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含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
③生产关系与与生产力是对立的统一体,生产关系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9、生产方式P27
   ①人们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必须获得物质资料,这种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称为生产方式。
   ②生产方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它包含人类社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性质。
   ③一定的生产方式总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④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五种生产方式。
二、简答题
1、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 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
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消费);
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
2 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① 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② 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二、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1 生产决定交换,表现在:
① 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商品生产对应商品交换,非商品生产对应非商品交换。
② 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过程中分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的。
2 交换决定着生产,表现在:
① 在生产进行之前,首先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交换,否则生产无法进行,产品的交换也是这样;
② 在生产出某种产品后,需要进行产品交换或商品交换。
③ 随着交换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从而对用来交换的产品需求的增长,生产也会随之发展。
三、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1 分配有两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即资源的分配。这两种分配与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2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
① 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
② 分配的方式也是由生产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分配过程中的地位。
3 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决定着生产。
4分配对生产也具有决定作用。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结果的分配,它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2、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21(05年简答,7分)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如下规定:
第一,所有权表现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人对物的这种意志关系,最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作用下,才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作为一种权利保护起来。
第二,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不否认所有权中体现的人和物的关系,而是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才存在。
第三,产权对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财产主体必须作为财产的承担者,通过一定的经济交往过程,使财产权利得以实现。
3、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 含义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它反映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包含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它包含人类社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性质。
    一定的生产方式总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2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①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它的这种发展变化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而与生产力比较,生产关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表现为相当稳定。另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如何,决定或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基础。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经济规律。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4、个人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区别(07简答,P24,不是课后题)

1.点我进入下载 101.54 KB (需下载币0个)


相关话题/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