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课后题答案(第三版)(17)

逄锦聚 /2009-04-04

④ 资源共给;

⑤ 技术变化的状况;

⑥ 经济体制的变动;

⑦ 心理预期的变化。

4 中国经济波动的特殊原因:

①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波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一方面是传统计划体制与生产力状况的不适应性,缺乏有效调节经济的手段;另一方面是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外部因素如政治因素和国际因素的影响。

②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波动之所以会转变为增长型的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使得计划经济体制下导致经济超常波动的因素逐渐减弱。但是在体制转型阶段,一方面,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的消除有一个过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存在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下那些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如心理预期的变化、消费需求动机的改变等也开始影响我国的经济运行。所以我国的经济波动仍然存在,只是波动形式发生了积极变化。

7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及意义是什么? P355

8 、为什么要实行自主创新?

第二十章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名词解释

1 、国际竞争与合作

2 、世界贸易组织 P383

3 、国家经济安全 P401

二、简答题

1 、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和客观依据是什么?(重点!) P377

1 )对外开放是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的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及其他方面的往来活动,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未找到相应内容)

2 )我国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有:

①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

③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④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

3 )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

首先,是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其次,是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理论。

2 、结合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分析如何在开放的条件下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P396

3 、如何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P383 P384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一、名词解释

1 、宏观调控 P405

① 是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 持续、协调健康 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

② 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2 、财政政策 (在本章未找到相应内容,可根据“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① 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通过变动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政策。它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组成;

② 根据财政政策对总供给和总需求调节的作用和方向可将其划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平衡性财政政策;

③ 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国家信用、财政补贴等。

3 、货币政策 (在本章未找到相应内容,可根据“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①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手段,来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② 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扩张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平衡的货币政策;

③ 货币政策的具体手段有: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手段等。

4 、收入分配政策 P414

① 是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进行调节的政策, 是政府根据既定的目标而制定的个人收入总量及结构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它包括国民收入分配总量政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策和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等。

② 社会主义经济中实施收入分配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促进分配的公平和效率,避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 收入分配政策是通过工资、财政预算、税收等手段实施的。

二、简答题

1 、简述 社会主义国家 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与手段。(等于 3 道题!)

1 )宏观调控的模式 P409

主要有两种:高度集中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市场经济模式 。

前者的基本特征和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不再赘述(在本书前面有关章节已做出相关论述)。

后者的特征有:

① 整个宏观调控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的;

② 计划的形式和作用的范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③ 对企业的调控方式以间接调控为主;

④ 调控手段由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相结合,逐步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仅仅作为辅助手段。

2 )宏观调控的目标 P410

① 促进经济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一方面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有条件发展快的就尽量快一些;另一方面又要搞好综合平衡,重视比例协调,讲求效益,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子。

② 增加就业

增加就业,是指尽可能消除非自愿失业,使每个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发展多种就业方式,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③ 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即将物价变动保持在经济顺畅运行所允许而居民又能承受的范围内。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物价总水平稳定的主要标志是:零售商品物价总指数上升的幅度应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职工生活费用指数上升的幅度应低于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

④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指资本流入、流出的平衡和进出口的平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对于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应结合国内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状况,调控好国际收支的规模和结构,以保持国内总需求和国际收支的综合平衡。

3 )宏观调控的手段 P412

① 经济政策

是由政府制定的用于调整各种经济主体利益关系和指导、影响经济活动的准则和规则。它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最主要的经济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结合不同时期国民经济运行的不同态势科学而灵活地运用这些政策。

② 经济计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经济计划的指导,经济计划因而成为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计划主要是指建立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的指导性计划,是体现宏观管理目标、任务、各项宏观平衡和各种基本比例关系,并由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所组成的计划。这样的计划是建立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并以指导性计划和中长期计划为主。

③ 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主要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立法, 制定各种必要的经济法规, 规定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和政府行为的规范, 调整各方面的经济关系,保证各种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经济合同等的贯彻执行,以 保证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政府还可通过经济司法,制止和纠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现象,打击和惩办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行政手段主要指依靠行政机构采用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带有指令性的任务或某些具体限制等行政方式调控经济的运行。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手段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也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必须谨慎使用。

2 、 结合我国体制转轨期的实际, 分析如何综合运用金融手段和财政手段来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P413

1 )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情况:

① 从总供求看,上世纪 90 年代前半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90 年代后半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② 从结构看,失衡问题突出。

2 )政府针对以上情况采取的财政、货币手段的分析:

① 财政手段, 90 年代前半期,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98 年起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② 货币政策, 97 年前需求过旺,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97 年后需求不足,采取了稳健货币政策。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有哪些? P404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