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课后题答案(第二版)

逄锦聚 /2009-04-04


《政治经济学》
课后习题答案
(蹦蹦蛙版)

蹦蹦蛙
(QQ:36827321)


说明
这份电子版的逢锦聚《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课后习题答案是我根据2005年11月19日至29日文登考研学校经济学专业课辅导班笔记的政经部分整理出来的,成稿于2005年12月11日。其中删掉了一些老师认为肯定不会考的和近三年内考查过的习题,并根据老师对出题方式的预测对少数习题做了修改。有志于报考中央财金大学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对政经课程的理解对这份习题答案加以修改和完善,然后打印出来进行背诵。根据我个人05年和06年两次报考中财大金融学专业的经验,只要把课后习题答案都背熟了,在60分的政经考试中得到50分甚至55分以上是基本没问题的。把这份电子版的习题答案挂在网上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来的同学,让他们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搞定政经,从而可以把尽可能多的时间花到对西方经济学的复习上去。由于时间仓促,缺陷和不足在所难免,希望以后能有同学把更完善的答案版本挂出来供大家参考,我的这个“蹦蹦蛙版”就算是抛砖引玉吧。
                                              蹦蹦蛙
                                          2006.02.01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一 解释下列名词
1 所有制
   ①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② 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③ 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2 所有权
   ① 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
   ② 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③ 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
3 产权
   ① 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
   ② 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
   ③ 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⑴ 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⑵ 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⑶ 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
4 产权制度
   ① 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
   ② 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③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
5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① 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竞争与合作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②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会改变经济制度的性质。
6 制度创新
   ① 是创新主体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
   ② 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
   ③ 制度创新的过程表现为: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制度均衡,又到新的创新……

一 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
一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 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性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
   2 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① 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② 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二 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1 生产决定交换,表现在:
     ① 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商品生产对应商品交换,非商品生产对应非商品交换。
     ② 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过程中分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的。
   2 交换决定着生产,表现在:
     ① 在生产进行之前,首先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要素的交换。
     ② 在生产出某种产品后,需要进行产品交换或商品交换。
三 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1 分配有两种:产品的分配和资源的分配。这两种分配与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2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
     ① 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
     ② 分配的方式也是由生产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分配过程中的地位。
   3 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决定着生产。
       4 产品分配对生产也具有决定作用。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结果的分配,它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一 解释下列概念
1 商品
   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③ 商品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
2 商品经济
   ①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②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3 交换价值
   ① 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
   ②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③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 价值
   ① 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
   ② 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③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5 抽象劳动
   ①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
   ②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③ 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6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7 劳动生产率
   ① 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② 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 = 产品量 / 劳动时间
   ③ 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8 价值规律
   ①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因此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② 价值规律具有三大作用:
      ⑴ 调节作用。指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⑵ 刺激作用。指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努力降低商品价格。
      ⑶ 分化作用。指价值规律作用导致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③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 市场经济
   ①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