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跃捷新闻理论笔记(5)

雷跃捷 免费考研网/2009-04-04

10、自由性。受众可以在自己许可的时间与地点上网,接受信息,消化信息。

    三、互联网媒体给传统新闻传播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格局,对新闻传播的社会分工和传播特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新闻传播的社会分工,使更多的机构和个人进入新闻传播者的行列。受互联网的影响,传统媒体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在新闻表现手段和形式上逐渐兼容。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采、编、播新闻信息的原有观念,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比如,新闻工作者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寻找新闻线索,进行电子采访;新闻机构制作的新闻产品将日益趋向多媒体化。

互联网对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方式产生冲击。比如,公众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有所下降,受众与传媒之间的双向交流明显增强。

网络新闻传播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网络时代的新型记者,除了具备传统媒体所必需的新闻从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脑知识和操作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能够收发电子邮件和上网获得信息。一个优秀和完善的互联网媒体记者,将是一个拥有自己的个人主页,熟练处理各种文本、照片、图表、音频和视频等材料的复合型人才。

第四节 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新闻事业

    一、新闻事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报纸种数已达2202种,印张数达400亿。全国拥有省辖市广播电台299座,省辖市电视台352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273座,有线电视台234座,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88.26%,电视人口覆盖率为89.01%。

二、新闻传播观念的进步

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在新闻传播的实务、研究和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在新闻、传播、法制、民主、自由、舆论、宣传等新闻传播学的基本范畴上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共识。

新闻法制的研究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在民主与集中、自由与责任、党的领导与依法行政关系上,建立起法制意识与依法传播的自觉性。

从媒介本位逐步走向受众本位,对受众在新闻传受中的重要地位与能动作用开始有所认识,民意与舆论调查受到重视。

驾驭新闻传播实务和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开始从以往的单一因果、逻辑演绎的简单模式,走向以发散、系统、横向、逆向、求异等新思维方式。

    新闻传播的文化学考察与研究有所加强,它的研究的初步成果表现为新闻传播的文化内涵的增加与优化,在吸收西方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弘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极其有力地促进了国际新闻传播的合作与竞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一、新闻学学科介绍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原始文本。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基本学说认为,社会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部分构成,而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建立于其上的上层建筑的性质。分析新闻事业这种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的性质,必须运用这一理论。

二、新闻事业性质的表述

按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看,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当中不处于生产力层次,也不处于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层次,而是处于上层建筑层次。上层建筑分为两个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是一种物质力量,被称为武器的批判;思想上层建筑是一种精神力量,被称为批判的武器。新闻事业属于批判的武器,是一种精神力量,是思想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

按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看,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新闻事业的社会性质,由经济基础来决定。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新闻事业。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资本家私人占有制,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就是资产阶级权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其发展和变化总是限制在不破坏私有制经济的范围之内。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就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和喉舌,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综合上面分析,不难得出关于新闻事业性质的认识,即: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作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新闻事业在阶级社会中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阶级性,是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一、新闻事业阶级性的表述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指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现出的立场和观点,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一定阶级服务。

    二、新闻事业阶级性的决定因素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由下列因素决定:

    第一,新闻事业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新闻事业要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这是新闻事业在阶级社会中必然具有阶级性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是剥削和被剥削的阶级对立关系,新闻事业作为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一定会反映经济基础中的阶级对立的关系。在经济领域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就是政治上的统治阶级,同时也会拥有新闻资产,成为新闻事业的主人。无论是资产阶级新闻事业还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都以其鲜明的阶级倾向性,成为该阶级该国家的思想阵地和舆论中心。它们对于敌对阶级的思想体系和敌对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都会在新闻传播中旗帜鲜明地公开批判。

第二,新闻事业在一定的国家和社会制度下所受到的控制,能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比如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府的行政管理,都有为维持统治阶级的权益而对新闻传播行为施加带有阶级倾向性的控制。

第三,新闻事业的行为主体,包括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都能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仍然存在的社会里,新闻事业的从业者都是有阶级立场的人,他们对新闻的选择和评价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同时受众划也分属不同的阶级,他们的新闻需求会带上不同的阶级倾向,具有阶级倾向性的新闻市场和受众群,会对新闻传播的内容和趣味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特性

    一、没有强制作用

与政治上层建筑相比,新闻事业是精神武器,不是物质手段,对社会公众只有劝服功能,不起强制作用。新闻事业对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它终究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一种思想力量,一种精神武器。它向社会提供的只能是一般性的社会信息,不是国家机构向公众发布的行政命令,对接受者没有指令性和强制性。把新闻机构视为国家机构是一种误解,混淆了思想上层建筑与政治上层建筑的界限。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部门,有其职业范围的职权。

    新闻事业的职能权力,一是及时公开地报道和评价新闻事实,二是通过新闻报道对政府和社会进行舆论监督。跨越这个职权界限任意夸大新闻事业的职能,必将走向权力的越位和滥用。新闻事业能够表达舆论和引导舆论,进而影响政府的决策。但新闻传播不能直接介入政府的决策程序,新闻机构不能代替行政部门直接处理社会问题。即便是在引导舆论的过程中,新闻传媒和传播者也要以平等的态度,采用劝服的方式,影响和改变受众的态度,而不能居高临下,用命令和教训的口吻对公众说话。

    二、运用新闻手段反映社会生活

新闻事业用新闻手段反映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靠报道和评价新近事实来引导社会舆论。上层建筑的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别是反映手段各不相同。哲学用逻辑手段,艺术用形象塑造,历史、情报和新闻既非逻辑推理,也非形象塑造,而是对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忠实记录。历史、情报和新闻虽然同是对社会生活的记录,但历史记录的主要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史态,新闻和情报记录的则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现态和趋态。新闻和情报虽然都是对现态和趋态的记录,但新闻是及时公开面向整个社会传播的信息,情报虽及时但不一定公开,它是传向特定接受对象的信息。哲学用理论说服人,艺术用形象感染人,新闻用新近事实说话去引导社会舆论。

    三、政治性强

与意识形态的其他组成部分相比,新闻事业离政治更近,政治性更强。新闻事业的政治性之所以很强,主要是因为新闻事业及时公开地传播新近事实的信息,能够迅速造成全社会的舆论影响,事关全局的稳定与发展。正因为如此,新闻传媒历来都是政治家们驾驭形势、统筹全局的得力工具。简言之,新闻事业离政治近和政治性强,就因为它能牵动大局,有全局作用。

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功能

    一、报道新闻,传播信息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人类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作为内在动力的。满足这种需求是新闻事业的首要职能。也是新闻事业发挥其它社会职能的基础和前提。人们接触新闻事业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大量的、最新的新闻信息。新闻事业是新闻信息的载体。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是一切新闻事业的基本职能。

    二、反映舆情,引导舆论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