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年度人物:北大骨癌男生保研成绩第一

北京考试报 /2011-01-20

  冬日里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寒风吹得人站不住脚。在北大百年讲堂前,记者见到了如约而至的马清源。他个子不高,体态稍胖。看着满脸笑容的马清源,记者几乎不能把他和恶性骨瘤联系到一起。

  我们走进百年讲堂,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在记者表明来意后,马清源爽朗地谈起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幸福的中小学生活

  马清源出生于山东昌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勤奋朴实、品学兼优是众多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评价。从小学到初中,马清源一直担任班长并多次获得县、市级“三好学生”称号。进入当地重点高中昌邑一中后,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即使是发挥最不好的情况下,也从未出过前五名。谈起中学的学习时光,马清源说:“那是一段幸福而又美好的回忆,可惜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他说:“学习上没有天才,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上中学时,我只是想考上一所大学,并没有奢望能上北大,因为我觉得还有别人比我成绩更好。”

  艰辛的大学时代

  2005年9月29日,刚刚进入北京大学不足一个月的马清源被查出患有恶性骨肉瘤。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他还没来得及感受北大的学习生活,就不得不面临这样残酷的打击。

  “大学生活是我终生不能忘却的,感受到了无比的痛苦,更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在学校及社会的多方帮助和家人的鼓励、安慰下,马清源开始了痛苦而漫长的治疗。在磨难中,他从一个懵懂少年开始慢慢成长;在关爱中,他不断由青涩走向成熟。

  为了把治病耽误的时间补回来,马清源把每一次手术都尽量安排在假期。住院期间,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会挤出一切时间学习。只要身体稍微好转一些,他都会回到学校继续上课。当时,他的右膝关节切除后用骨水泥填充,无法弯曲、无法承重、不时疼痛,只能以双拐代步。尽管如此,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只要不住院,他一次也没有无故旷课、迟到或早退。回到校园后,马清源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病人,他总是提前赶到上课的教室,而且一般都坐到教室的后面。马清源说:“那是因为感觉在老师面前晃,好像在要求老师多照顾我似的。”

  对马清源来说,要想正常毕业,必须在3年的时间修完4年的课程。大二、大三两年,他每学期选课都达到25学分的上限,暑期学校也是每次必选。

  “身体患病自然是不幸的,但却让我感受到了北大对学生的关爱,感受到老师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关心和爱护。我觉得我是幸福的。时刻感受到这种温暖,疾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集体的力量在支撑,再苦再难,我也会坚持到底的。”马清源说。

  经过不屈不挠的努力,马清源的学习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他不仅专业排名第二,而且获得了多项奖学金。2010年在推荐保送攻读研究生的考核中,他以中国古代史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学习的憧憬

  对于研究生的学习生活,马清源乐观而又自信。他微笑着对记者说:“我现在已经基本上和正常学生一样了,一般学生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我的学习基本上不受什么影响。就是有一点改变了,我的体重比原来增加了40斤,这是化疗的副作用,不过,我觉得胖点挺好。”

  马清源坚信,只要不懈地努力,自己一定能以优秀的成绩顺利毕业。毕业后,他打算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他想成为大学的一名历史老师。“疾病对我来说也是一次人生的启迪。在感受到温暖的同时,我要为他人作出一点应有的贡献。我觉得将温暖传承下去是一种最好的感恩方式。我要在集体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我;积极参加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去,传递爱心、奉献爱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马清源托记者转告北京考试报的全体读者,学习一定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只要坚持认真学习,就会由量变转化为质变。考试时一定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只要努力,人人都能成功!

  走出百年讲堂,风小了,阳光更强烈了,原来北京的冬季并不冷!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周立奇 文并摄


相关话题/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