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植物生理学考研复习要点(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12-22



3).花发育:指表达态到开花的过程。

4、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春化作用。

5、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

(一) 冰点以上低温;

(二) 水分、氧气和营养物质等条件。

6、感受低温的部位:

种子春化的植物:萌动的种子胚;绿苗春化的植物:茎尖生长点。

7、长日植物(LDP)指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临界日长)才能成花的植物。

短日植物(SDP) 指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临界日长)才能成花的植物。

日中性植物(DNP)这类植物的成花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只要其他条件满足,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均能开花。

8、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片(或叶片一部分)。;花芽分化在生长点

开花刺激物通过韧皮部传导;长日植物和短日植物的成花刺激物质,可能具有相同的性质。

9、临界暗期是指在光暗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开花的最短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能开花的最长暗期长度。许多试验表明,暗期有更重要的作用——决定作用。

长日植物又叫短夜植物; 短日植物又叫长夜植物。

10、用不同波长的光来进行暗期间断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抑制短日植物开花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都是红光最有效。

11、引种和育种  

在引种时首先要了解被引品种的光周期特性,是属于长日植物、短日植物还是日中性植物;同时要了解作物原产地与引种地生长季节的日照条件的差异;还要根据被引进作物的经济利用价值来确定所引品种。

    短日植物:北种南引,提前开花,应引晚熟种;

南种北引,开花推迟,应引早熟种。

    长日植物:北种南引,开花推迟,应引早熟种;

南种北引,开花提前,应引晚熟种。

12、控制花期

    在花卉栽培中,已经广泛地利用人工控制光周期的办法来提前或推迟花卉植物开花。

    例如,菊花是短日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但若给予遮光缩短光照处理,则可提前至夏季开花。

第十一章  植物的生殖和衰老

1、花粉的萌发与花粉管的生长表现出集体效应,即落在柱头上的花粉密度越大,萌发的比例越高,花粉管的生长越快。(P493)

2、花粉和雌蕊组织之间的“认可”或“拒绝”的“识别”反应。 识别决定于花粉外壁中的识别蛋白与柱头乳突表面的蛋白质膜之间的相互关系,二者是相互识别过程中的感受器。

3、种子的发育过程:胚胎发生期;种子形成期;.成熟休眠期。

4、果实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薄壁细胞的数目、细胞体积和细胞间隙的大小。另外,疏花、疏果、保叶等提高叶果比的措施都能使果实增大。

5、有些植物的子房在不经过受精的情况下也能膨大形成没有种子的果实,这种现象称为单性结实。单性结实的果实里不产生种子,形成无籽果实。

6、随着果实的成熟,呼吸速率最初降低,到成熟末期又急剧升高,然后又下降,这种现象叫呼吸跃变。

果实分类:

果实的跃变型果实:如梨、桃、苹果、芒果、西瓜等。

非跃变型果实:如草莓、葡萄、柑桔等。

7、种子休眠主要是由以下四方面原因引起的:

    胚未成熟;

    种子未完成后熟;

    种皮(果皮)的限制;

    抑制物的存在:存在于果肉(苹果、梨、番茄)、种皮(苍耳、大麦)、果皮(酸橙)、胚乳(鸢尾、莴苣)、子叶(菜豆)等处。

8、种子休眠的解除:

(1)机械破损; (2)清水漂洗;(3)层积处理;(4)温水处理;(5)化学处理;(6)生长调节剂处理;(7)光照处理;(8)物理方法。

9、植物的衰老通常指植物的器官或整个植株的生理功能的衰退过程。

植物衰老的模式分为四种类型:整体衰老;地上部衰老;.落叶衰老;渐进衰老 。

10、关于衰老的学说——自由基损伤学说

    自由基有细胞杀手之称。1955年哈曼(Harman)就提出,衰老过程是细胞和组织中不断进行着的自由基损伤反应的总和。

   

    衰老过程往往伴随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降低和脂氧合酶(LOX,催化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加氧,产生自由基)活性的升高,导致生物体内自由基产生与消除的平衡被破坏,以致积累过量的自由基,对细胞膜及许多生物大分子产生破坏作用,如加强酶蛋白质的降解、促进脂质过氧化反应、加速乙烯产生、引起DNA损伤、改变酶的性质等,进而引发衰老。(P514)

11、植物器官的脱落分为三种:正常脱落;生理脱落;胁迫脱落。

12、脱落有其特定的生物学意义:有利于植物种的保存,尤其是在不适宜生长的条件下。如种子、果实的脱落,可以保存植物种子以及繁殖它的后代;部分器官的脱落有益于留存下来的器官发育成熟,例如脱落一部分花和幼果,可以让剩下的果实得以发育。

第十二章  植物的抗逆生理

1、逆境是指对植物生存与发育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2、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叫植物抗逆性,简称抗性。

其适应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避逆性    逆境逃避

      环境胁迫  御逆性

                耐逆性——逆境忍耐

3、活性氧与抗逆性

活性氧是指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氧化能力极强的氧代谢物及其衍生的含氧物质的总称(ROS)。

活性氧包括:氧自由基    有O2 -˙、.OH、ROO˙

含氧非自由基    有(H2O2)、1O2

当植物受到胁迫时,活性氧累积过多,其产生与清除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形成氧化胁迫。活性氧的主要危害是引起膜脂过氧化,SOD、CAT、POD等保护酶活性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积累,使膜的完整性被破坏。同时膜脂产生脱酯化作用,磷脂游离,膜结构破坏。膜系统的破坏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生化紊乱。另外,还可能对一些生物功能分子产生直接的破坏这样植物就可能受伤害,如果胁迫强度大,或胁迫时间长,植物就有可能死亡。(P532~533)

4、交叉适应:指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后,能提高对另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这种对不良环境间的相互适应作用称为交叉适应或交叉忍耐。逆境蛋白的产生也是交叉适应的表现。

5、缺水、缺肥、盐渍等处理可提高烟草对低温和缺氧的抵抗能力;干旱或盐处理可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冷性;低温处理能提高水稻幼苗的抗旱性。

6、寒害包括冷害和冻害。

冷害:冰点以上低温对植物造成的危害。

冻害: 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造成的危害。

植物对冰点以上低温胁迫的抵抗和忍耐能力叫做抗冷性。

植物对冰点以下低温胁迫的抵抗和忍耐能力叫做抗冻性。

7、    冷害的机理:膜脂发生相变引起膜结合酶失活;膜的结构改变;膜透性增加引起代谢紊乱。

8、植物细胞膜脂的相变温度与植物抗冷性的关系:

1)植物抗冷性强的膜脂相变温度低,抗冷性弱的膜脂相变温度高。

2)细胞膜的膜脂相变温度取决于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高低和脂肪酸链的长短。膜脂相变温度随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含量越高,膜脂相变温度就越低,植物的抗冷性越强; 反之,植物的抗冷性越弱。膜脂相变温度还随脂肪酸链的加长而增加,脂肪酸链越长,相变温度越高,植物的抗冷性越弱,反之,植物的抗冷性越强。

9、干旱类型:(1)大气干旱;(2)土壤干旱; (3)生理干旱: 土壤水分并不缺乏,是指由于土温过低、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或积累有毒物质等原因,根系吸水困难引起的植物体水分亏缺的现象。

10、    旱害是指土壤水分缺乏或大气相对湿度过低对植物的危害。旱害的核心问题是原生质脱水。植物对干旱胁迫的抵抗与忍耐能力称为抗旱性。

11、脯氨酸与植物抗旱的关系

①作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的亲水性很强,可降低细胞水势,防止水分散失;

②稳定蛋白结构,保持膜结构的完整性(增加蛋白的可溶性,减少沉淀);

③解毒和贮存氮素(结构稳定,减少细胞中游离的NH3 ;为合成新的氨基酸和蛋白提供氨基和氨基酸)。


相关话题/植物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