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岩石学考研真题答案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7

岩石学历年试卷答案

名词解释:                                                                    

一、沉积岩

1. 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潮上带的疏松碳酸钙沉积物被高镁粒间水白云石化的作用。

2. 长石砂岩:碎屑物主要是石英和长石,其中Q<75%, 长石>25%, 岩屑<长石。

3. 重力流:沉积物与流体的混合物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流动。

4. 递变层理:又称粒序层理,是一种重要的非纹层状层理,层理中没有任何纹层或纹理显示,只有构成颗粒的粗细在垂向上的连续递变。   

5. 相标志:指沉积岩中能指示一定环境条件的各种特征,包括岩性标志、古生物标志和地球化学标志。

6. 泥晶基质:充填在颗粒之间,与颗粒同时经机械沉积作用形成的,粒度小于0.03mm方解石晶体。

7. 浊流:靠液体湍流来支撑碎屑颗粒,使之呈悬浮状搬运,并在重力作用下呈块状流动的沉积物重力流。

8.胶结物:碎屑颗粒间的化学沉淀物质,结晶或非晶质矿物,在岩石中含量<50 %,起胶结作用。

9.沉积分异作用:母岩风化产物及其它来源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会按照颗粒大小、形状、比重、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在地表依次沉积下来的现象。

10. 成岩作用:指松散沉积物脱离沉积环境而被固结成岩石期间所发生的作用。

11. 相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指导,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基础,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的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

12. 表生成岩作用:指沉积岩抬升到近地表,在潜水面以下常温常压或低温低压条件下,由于渗透水和浅部地下水的影响所发生的变化。

13. 相序递变规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称沃尔索相律。

二、岩浆岩

1.辉绿结构:基性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近,但是自形程度不同,自形程度好的斜长石呈板状,搭成三角形孔隙,其中充填它形的辉石颗粒。

2.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叫斑晶,细小的称基质。其中基质为隐晶质及玻璃质。

3.包含结构(嵌晶结构):在较大的矿物颗粒中包含许多较小的另一种矿物颗粒。被包裹的矿物结晶较早,包裹它的矿物结晶较晚。

4.岩浆:地球内部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分的熔融体。

5.安山岩:含SiO2 53-66%的喷出岩,σ<3.3,成分与闪长岩相同。常见斑状结构,基质为交织结构,斑晶交织结构,玻璃质结构;块状构造,气孔/杏仁构造;广泛分布于南美洲Andes 山。

6.间粒结构:浅成相或喷出相火山岩基质中,由辉石等暗色矿物以及隐晶质、玻璃质充填于微晶斜长石粒间空隙而形成的结构。其中充填物均为粒状矿物。

7.玻屑凝灰岩:以玻屑为主的凝灰岩。具典型凝灰结构,火山物质占90%以上,碎屑粒径<2mm。

8.同化混染作用:岩浆同化了围岩或捕虏体,使岩浆发生成分改变。依据同化混染作用完全与否分为同化作用和混染作用。

9.玄武岩:基性喷出岩(含SiO2 45-53%)。具斑状结构、无斑隐晶质结构、玻璃质和半晶质结构;气孔及杏仁构造,黑色,绿-灰绿色。

10.金伯利岩:超基性浅成、超浅成岩,多呈灰绿色,具细粒结构、斑状结构和角砾状结构,岩球构造。金刚石的母岩。

12.枕状构造:是水下熔岩的特征标志,在海底喷发的熔岩中尤为发育。当熔岩自海底溢出时,被分割为一些彼此隔离的球状、椭圆状堆积体,状似枕头,称枕状体。然后又被碎屑状火山玻璃及熔岩物质、沉积物质或其它物质胶结起来,形成枕状构造。

13.原生岩浆:上地幔或者地壳物质经局部熔融所形成的最初的岩浆。

14.科马提岩:含MgO很高的超镁铁质火山岩。主要矿物成分为含镁铁较高的橄榄石、铬尖晶石、钛铁矿及磁铁矿,具鬣刺构造(橄榄石和辉石的针状骸晶平行排列成簇,分布在玻璃基质中,似鬣刺草)。

15.柱状节理:熔岩在均匀而缓慢冷缩的条件下形成被冷缩裂隙分隔开的规则多边形长主体。

16.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指由于岩浆中结晶的固相物质的分离,使残余岩浆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

17.辉长结构:指基性斜长石和辉石自形程度相同,都呈半自形或他形颗粒,是从岩浆同时析出的结果。是基性深成岩相的典型结构

18.脉岩:指充填在构造裂隙,常呈脉状或者岩墙状产出的岩浆岩。

19.气孔和杏仁构造:当岩浆岩喷溢到地面时,围压降低,其中所含的挥发分达到过饱和从岩浆中分离出来,形成大量气泡,由于岩浆冷却凝固而保留在岩石中形成空洞。称为气孔构造,当气孔被岩浆期后矿物所充填,充填物状如杏仁,称杏仁构造。

20.岩浆岩的相:指不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岩石的总特征,包括形成深度、结构、构造、产状等。

21.色率:暗色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体积百分数)。

22.原生岩浆和次生岩浆:上地幔或者地壳物质经局部熔融所形成的最初的岩浆称为原生岩浆;原生岩浆通过发展和演化所形成的岩浆称为次生岩浆。

三、变质岩

1.角岩:热接触变质作用特有而且常见的岩石,肉眼下一般为致密均匀的块状构造,典型的角岩甚至连云母也不显定向。斑状变晶结构、角岩结构或者花岗变晶结构等。角岩类型主要包括:泥质角岩、长英质角岩和基性角岩等。

2.片麻岩:片麻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及部分暗色矿物如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组成,有时出现石榴石、夕线石等特征变质矿物,粒状矿物大于50%,长石大于石英。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斜长石含量大于20%

3.混合岩:熔融的长英质组分和原岩中难熔的组分,在新的条件下互相作用和混合,形成不同成分和形态的岩石。

4.区域变质作用:是大面积发生的区域性的变质作用,是在地壳活动带发生的变质作用。

主要因素:复杂,T、P、流体都有;结果:使岩石强烈变形或片理化;分布:古老的结晶基底、造山带,常与混合岩化作用伴生。

5.麻粒岩:在基性成分的岩石中出现含有紫苏辉石的矿物组合或者出现石榴石+透辉石+斜长石+石英的组合,在泥质和长英质成分的岩石中也常出现紫苏辉石,暗色矿物的含量应在85%以下。可含有相当数量的斜长石、钾长石(常为条纹长石)、石榴子石或其他高温变质矿物(夕线石、堇青石)以及不等数量的石英,副矿物为金红石和钛铁矿,不出现榍石.经常出现不等量的含水矿物如角闪石、黑云母等,角闪石由于富铁和钛表现为橄榄绿色或棕色,黑云母也因富镁和钛而显深棕色。有时,麻粒岩中含水矿物的出现与退化变质有关。

6.混合岩化:变质温度较高时岩石中出现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熔体,这种现象称为深熔作用,当熔体数量不多时,它与固态变质岩石发生混合、交代作用。

7.动力变质作用:构造带上的岩石在应力作用下的各种变形作用和与之伴随的重结晶作用。

8.变质相:指一定的温度、压力区间内的一整套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它们在时、空上反复出现并密切伴生在一起,一个变质相内部, 其矿物组合和岩石总体化学成分之间有着固定的因而也是可以预测的对应关系。

9.片麻状构造:主要由粒状矿物和少量的片、柱状矿物定向排列而成,由于片、柱状矿物含量少,在岩石中断续分布构成片麻理。

10.斑状变晶结构:岩石中不同矿物的粒度明显不同,表现为某种较大的矿物颗粒分布在其他细小的矿物颗粒之中,大的为变斑晶,小的为基质。

11.接触变质作用:伴随岩浆作用而发生的一种局部变质现象,当岩浆侵入时,周围的岩石受侵入体所散发的热和挥发份的影响而发生的变质作用。

12.变质相系:在某一个变质地区和变质带中,其温压范围一般很宽,不能用一个变质相来代表,可能表示为一系列的变质相,也就是变质相系。

13.片状构造:主要由片、柱状矿物(如云母和角闪石等)和部分粒状矿物(如石英、长石等)定向排列而成。与千枚状构造不同的是具有片状构造的岩石重结晶程度高些,肉眼可以辨认。

14.P-T-t轨迹:指岩石从它的变质起点到被剥蚀出露于地表所经历的温度-压力变化历史。

15.变晶结构: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

16.榴辉岩:榴辉岩相的代表岩石,特征矿物组合为绿辉石+石榴石,此外有含量不等的石英、多硅白云母、蓝晶石、角闪石、帘石和金红石等,不出现斜长石。

17.矿物共生组合:矿物组合是岩石化学成分和P、T等条件的反映,是共生分析的对象或出发点。是一定化学成分岩石达到化学平衡时的矿物组合,又称平衡矿物共生组合。

18.云英岩:主要是酸性侵入岩,特别是黑云母花岗岩受到气液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主要由白云母和石英组成(石英>50%, 白云母45-50%)。

 

简答题:

一、沉积岩

1.在显微镜下,如何区分碳酸盐岩中的亮晶胶结物与重结晶的泥晶基质?区分它们有何意义?

(1)亮晶方解石胶结物的栉壳状结构仍可隐约看出,晶形较好,晶体边缘较平直,晶体较明亮;

(2)重结晶的泥质基质常呈粒状的似花岗变晶结构,晶面弯曲并呈镶嵌状,晶体的明亮程度较差,而且还可看到灰泥的残余,决不呈现栉壳状结构;

(3)当岩石的重结晶作用较强烈的时候,就不可能把两者区分开了,只能笼统的把这两种非颗粒组分称为“基质”或“填隙物”;

(3)意义:灰泥和胶结物的成因是根本不同的。灰泥是在安静环境中沉积的,而胶结物是颗粒沉积以后,粒间水的化学沉淀产物,它存在的前提必须有粒间空隙。灰泥反映的是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沉积环境,而胶结物反映的是水动力条件较强的沉积环境。

2.试比较河流相与三角洲相在剖面结构上有何不同?

(1)河流相自下而上表现出下粗上细的间断性正韵律或正旋回。每个旋回底部发育有明显的底冲刷现象。典型的河流沉积剖面应具有完整的“二元结构”。

(2)三角洲沉积在垂向上由下向上依次为前三角洲泥、三角洲前缘砂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的下细上粗的反旋回沉层序。在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中为下粗上细的正旋回。这与河流相沉积的间断性正旋回有显著的不同 。

1.下载地址 742.50 KB (需下载币0个)


相关话题/岩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