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人类传播理论笔记(修改版)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6

人类传播理论
第三章系统论(重点)系统论探讨一个规模较大的过程中各元素间的互动;控制论探讨系统内部的管理和智慧;信息论聚焦符号的测量和运输。
系统论起源可追溯到 19世纪黑格尔的辩证法(世界是动态的,总处于一定的程序中,并受控于对立双方之间的张力作用);之后马克思借黑格尔实习解释社会内部权力分配;达尔文借助黑格尔思想,提出物种进化和适者生存;德国生物学家 Ludwig von Bertalanffy首先用系统论作为其研究基础。
第一节系统的基本原理一、什么是系统任何系统都包含四要素:一是实体:即系统内部的部分、元素和变量。二是属性,即系统和其实体所具有的特质和性能。三是系统内部各个实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四是系统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环境中。定义:系统即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之中互相影响的一系列事物,它们形成了一个不同于系统内部任何一个部分的、更为宽泛的模式。二、系统的特质(06年考题,说说系统的特征,15分简答)
1、完整性和相互依赖性。完整性:每一个系统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整体。它所包含的是与其他系统截然不同的关系模式。整体不仅是部分的总和,它必须是各个部分相互作用和交流的产物。系统的任何一个部分,总是受制于它对其他部分之间的依赖关系。相互依赖性:相互依赖性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系统中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可以用“相关性”(correlation)及其有关系数来表示。在“相关性”概念中,两个或者更多的变量共同发生变化。有些变量之间的联系较强,而有些则较弱。在一个较为复杂的体系中,许多变量相互关联,结成一张关系网,但这些变量产生的影响有强有弱。有时候,某一变量的变化会影响到另一个变量。系统内部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即变量 A、B之间会相互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变量之间的是联系是间接的;在一条影响链当中,往往会引起更为复杂的联系。2、等级关系:系统之间是相互“嵌入”的,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式,所以某个系统必须是另一个更大规模系统的一部分。(超系统和亚系统:一个系统是由从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层面所组成的。由这些系统组成的更大规模的系统称之为“超系统”。系统内部包含的小规模的系统称之为“亚系统”。)3、自我管理和控制:许多系统都规定了十分明确的目标,通过对自身行为的管理以期达到一定的目标。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采取行动、进行回应和反馈。4、与外部环境的交流:开放性的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进行交流,它可以吸收和释放物质和能量,既有输入,也有产出。5、平衡:是自我调控的一种方式。系统一旦探测出失衡的状态,会立即进行调适,直到系统重新回到正轨上。系统可以暂时容忍偏离常规和变化,但时间不会太长。一旦系统无法自我调控,最终便会分崩离析。6、变化和适应性:由于系统存在于一个动态的外部环境中,因此它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应性。7、同等终极性:终极性是指系统达到目标或者完成的任务;同等终极性指一种从不同的起点、以不同的方式完成的特定的终极状态。具备了一定适应性的系统可以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达到预期的目标。系统是一个动态的整体,其中的各个部分以较为复杂的形式联系和互动。

第二节信息论信息论随二战后电讯业发展而日益成型,它研究关注以系统为单位进行的传播活动,包括对信号进行量化的研究,也包括对电子学中相关知识的实际运用。它在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有广泛运用。一、基本概念(与传理交叉 1)
1、熵:是从热力学中借用来的。体现的是一种随意性,是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缺乏组织的表现。一个完全处于“熵”的状态是不可预测的,我们所处的大多数状态部分地或并非完全不可预测,因此“熵”是一个变量。熵值越高,其组织程度和预测性就越低。2、所谓“信息”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不确定性或者熵值的测量。不确定性越大,熵值越大。在一个完全可以预测的条件下没有任何信息可言,这种情况称之为“负熵”。这里的“信息”强调的不是意义,而是强调刺激因素或者信号的量化过程。
(1)把信息作为减少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号的数量。
(2)
信息也可以视为一个人预测结果时拥有的选择或替代性方案的数量。二、语言和信息1、过剩信息:语言(无论是单词的拼写还是句子结构)通常是以能够预测的不同模式出现,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在信息论上被称为过剩信息。另一方面,语言也包含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具有的是适度的过剩信息。这使得人们在解码相对容易的同时,拥有了编码的充分自由。2、马尔可夫过程(Markov process):在一过程中,一系列事件呈链状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发生。这根链条上的某个元素的出现为随后紧接的因素的出现奠定了较高的概率。语言信息是这个过程的典型例子。除语言外,许多其他现象也遵循着这一模式,EG:从 A城到 B城,需要依次经过一系列的弯道。三、信息传递信息论与信息的意义关系不大,它所关注的是信息的传递和接收。信息传播的目的:在目的地精确地重新构建信息。1、香农-韦弗的传播理论:信源、发射器、噪音、接收器、信宿。2、噪音:指在信道内出现的任何形式的干扰,可能造成信号的失真或被屏蔽。过剩信息弥补了噪音带的的负作用,使得接收者能够纠正错误的信息或者填补丢失的信息。3、信道容量(channel capacity):指在单位时间内由一个信道所传递的信息量的最大值。信道内的信息的实际容量被称作“信息吞吐量”(throughput)。如果信息吞吐量超过了信息容量,便会出现失真的现象。(上网的例子)4、高效的信息传递条件:

(1)
适量的过剩信息代码,以此来抵消信道内存在的噪声音(过多,信息传递效率下降;过少,信息传递不准确。)

(2)
不超过信道容量的最大限度的解码率。


第三节控制论控制论研究的是系统内的管理和监控。简言之,控制论就是对反馈的研究。一、反馈的程序

控制论研究的是系统如何对效应进行测量,从而进行必要调整的过程。1、反馈机制具有不同的复杂程度。反馈机制内最基本的区别就是主动行为(来自系统本身)和被动行为(完全来自外界的刺激)。主动行为又可以再分为无目的的和有目的的行为。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需要反馈。反馈的复杂程度分简单的和复杂的。简单的:分“开”和“关”两种方式对反馈产生反映;复杂的:用正面和负面的反馈做出反映,并在行动过程中进行自身的调节。2、反馈可以分为积极反馈(系统可以选择保持甚至于放大偏差。)和消极反馈(表现为一个指示着系统出现偏差的错误信息,系统会及时做出调整,减少或抵消偏差。对维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状态非常重要。)3、系统的三种状态:在稳定状态下:系统使用消极反馈来确保系统在正常轨道上运行。消极反馈意味着系统在偏离正常轨道后,经过调整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在成长状态下,当系统出现偏差时,积极反馈维持着这一偏差,其结果是系统离原来的状态越来越远。在这种状态下,系统会促进某种新行为的发生,但如果这种偏差无休止地继续下去,系统便会有解体的危险。eg相关螺旋(relationalspiral)现象变化状态:系统从一个状态转化为中一个状态。在此过程中,系统既需要积极反馈,也需要消极反馈。积极反馈使系统向着新的方向运行,消极反馈在某一层面上起作用,从而使系统回归到平衡状态。二、复杂的网络系统不仅作为一个整体对界的反馈作出回应,一些高级系统包含了一系列按等级关系排列的亚系统,这时,一个复杂系统的各个亚系统之内和之间包含着一系列反馈循环圈,有时候反馈圈是积极的,有时候是消极的,但都遵循着最基本的反馈原则——系统的产出最终还是以反馈输入的形式回到系统中。不管网络本身如何复杂,它总是会回到起始状态。控制论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所强调的循环式推理向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三、第二级控制论
(1)
不论你是在什么时候观察一个系统,你总会对系统产生影响,同时也会被系统所影响。它阐释了观察过程本身如何通过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对象之间的反馈循环作用而构成一个控制机制。也称为“有关求知的控制论”,阐明了知识本身就是求知者和求知对象之间反馈循环的产物。

(2)
我们在一个系统中所观察到的结果部分地是由观察的类别和方法所决定的,而后两者反过来也受到了观察结果的影响。这个循环圈就构成了一个系统论体系。它提出纯客观的观察和知识都是不可能的,不仅对系统论发展产生影响,对认识论哲学也产生重大影响。

自体生成:指生物系统表现出的一种趋势——千方面计地与其他系统区别开来,保持自身的自治与分离状态。但是,系统内部的结构关系限制了系统追求个性的种种努力。

(3)
当我们在观察另一个系统时,我们对别的系统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自身的历史和性质所决定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系统结构和历史的影响,在“第二级控制论”中被称为“结构性配对”。在此,两个系统彼此会产生影响,他们彼此协调各自的行动,从而达到共同演化的目的。

(4)
有时,观察者所观察的系统就是自身所处的环境。观察者必须意识到这种观察关系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新系统,观察者本人所观察的应当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即观察者本人也是被观察系统的一部分。

(5)
人类本身具有一整套不同的方式对反馈进行回应,这就意味着,你在观察一个系统时,可以设计不同的观察框架。而当你所观察的事物作出回应时,你也能以各种富于创造



性的方式来采取行动。第四节动态社会影响理论动态社会影响理论(DSIT)将整个社会设想为一个巨大的传播系统,其包含了许多文化的亚系统。在这些系统内,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
人与人彼此互不相同,但人与人之间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所以志同道合的人往往形成群体,在共同或相似的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形成文化。动态社会影响理论试图用系统论来阐释这种共同性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以及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个人并不是彼此孤立和相互隔绝的,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他们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所谓的社会空间就是人们相遇、互相交流和影响的“区域”。它一方面,受到个人之间实际的身体距离的限制,但不是唯一方面,社会排列组合的不同方式(例如种族和阶级)阻碍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另一方面,广泛应用的传播和交流的媒介又可以打破身体距离的限制,使人们具有相同的社会空间。
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三个层面上表现出不同特征:1、处于相同社会空间的不同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力度;2、亲密度;3、社会空间内个体的数量。
个人按照他们在社会空间内的接近程度形成不同的群体。而群体一旦形成,其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会强化其所共享的思想信念和实践经验。这种控制机制有效地确保了一个较大规模的系统内多样性的存在。Eg少数民族群体的形成
消极反馈圈会逐渐化解系统的多样性,使系统趋同。积极反馈圈会促使系统趋于分化,呈现出更强的多样性。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由个体的交流组成的庞大系统,其中不同的循环圈共同作用,在维持秩序和稳定的前提下,促进社会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第四章符号和语言理论约翰·鲍尔斯:信息包含了三层结构:较为独立的符号和象征体系;作为形式符码的语言;彼此之间联系较为紧密的话语结构。
第一节三个分支符号学的三个分支(查尔斯·莫里斯 CharlesMorris):语义学:研究符号是如何与事物发生关系的学科,关注的是符号被确定指示什么东西,符号世界和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句法学:研究符号是如何与其他符号发生关系的学科。重点研究的是语法和句法结构。语用学:符码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运用的。包括符号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人们以何种方式在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塑造符号及其意义。大部分谈话和写作具有句法和语用符号的双重特征。
第二节经典语义学理论现代符号学理论最早是由 19世纪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皮尔斯发展起来的。一、皮尔斯关于符号的基本概念指号过程(semiosis):符号(阐释物 interpretant)、事物(指涉物 referent)和意义发生关系的过程。二、查尔斯·莫里斯的理论1、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包含了符号和意义。2、行为分为三个阶段:在感知阶段:人们意识到符号的存在。在操控阶段:人们对符号进行读解和阐释,并确定对它进行回应。最后,行为以实际回应的方式得以完成。行为阶段:感知、操控和完成。表意层面:指明的;规定的;评估的价值观层面:疏离的;主宰和控制的(符号规定指导我们应该做什么);依赖的(依赖符号完成价值评估)。

三、苏珊·朗格的理论(“话语象征体系”)1、动物的生命体验是以情感为主的,但人类的情感和体验受到了概念、象征和语言的影响。2、符号对其所指代的事物有严格的对应关系,指示着另一种事物的存在;象征不是事
物的替代物,而是对事物进行概念化的工具。3、意义反映的是象征、事物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复杂关系。4、语言真正的意义并不存在单个的词语中,而存在于话语当中。5、任何象征传递的都是概念,即一个高度概括性的主张、类型或者形式。意义是由个
人化的概念与其他交流者共享的概念所组成的。
6、朗格理论语汇中还包括其他三个术语:表意(指符号的意思或者说一种简单的刺激因素,是符号与事物之间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本义(符号与其所指代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引申义(符号与概念之间的直接关系,包括语言使用者一切与该符号有关的个人情感和联想)。
第三节语言和符号关系学研究一、古典学派的基础(索绪尔)1、包括语言在内的所有符号都带有主观性和随意性。不同的语言运用不同的词语来指代同一事物,而词语和指涉物之间不存在任何必然的联系,所以符号实质上就是受制于一定规则的惯例。上述假设不仅支持了“语言是一种结构”,还强化了“语言与现实分离”的主张。索绪尔把语言看做是表现现实世界的结构体系。2、词语与事物的关系带有主观性和随意性,但对语言的使用却不是主观随意的,你并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词语,也不能任意更换语法规则。3、语言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关系严格构建的、非物质性的系统。理解系统结构的关键在于“差异性”。(包括语言符号/语言单位)4、人类对世界的了解是由语言所决定的,符号并不指代事物,而是构成了事物本身,如果没有指代事物的符号存在,也谈不上事物的存在。(在此,索不仅在结构语言学领域,还在交互理论和阐释性的批判理论领域的发展开辟了道路)5、索对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了区分:形式语言——语言(language)/书面语,稳定性,共时性传播过程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言语(parole)/口头语,历时性二、结构语言学20世纪 30-50s期间,在索绪尔影响下,发展出来的一套关于句子结构的标准模式。1、按照等级的形式把句子分解为:音素、词语和词组2、“重写语法结构”:旨在将句子或者其他语言单位“重写”为语言的“零部件”虽然对语言结构做出清晰的描述,但是却未能解释人类是如何构建语言的。三、生成语法乔姆斯基(Chomsky)是创始人。用来解释句子的产生过程,即语言使用者是如何构建句子的,句子如何在脑海中形成的。
1.
基本假设是句子的生成对句子的结构来讲至关重要。

2.   
生成语法旨在总结出一整套独立的规则,从而可以被用来解释句子的产生过程。

3.   
生成语法具有转换性,也被称作“转换-生成语法”。句子的外在形式是由某种深层结构转换而来的。

第四节非言语行为的语义学和符号关系学非言语符码的特征(JudeeBurgoon):

1.   
模拟性,而非数字化的;

2.   
一部分非言语符码具有图像的特征,或者说是形似性

3.   
某些特定非言语符码具有普遍意义。

4.   
非言语符码使得多个不同信息的同时传播成为可能。

5.   
非言语符码可以引发不受思维控制的无意识反应。

6.   
非言语符码的传播具有自发性。



一、伯德惠斯泰尔的身势学理论Ray Birdwhistell其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身势和语言相似性的基础之上的,称为“语言——身势类比”。“身势”就是被视为一个整体的一系列动作和姿势。二、艾克曼和弗瑞森的身势学理论
1、从三个角度来分析非言语行为:来源、编码和用途。来源:指行为发生的根源。非言语行为有一定的内在性,从种类上说是故地 ingd,但因文化、群体和个人的不同而不同。
编码:指把某种行为跟特定的意义联结起来。行为本身具有主观随意性、图像性、内在性(行为本身包含一定的意义,同时该动作本身就是其所指代的事物的一部分,比如:哭泣。)
用途:非言语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有效传递了信息。
(信息行为:行为本身不是传播行为,但向对方提供了一些信息;传播—互动行为:某种行为既是有意识的也是有影响的。)2、非言语行为的分类:象征性、说明性、转移性、规范性、情感的表达。三、霍尔的空间关系学理论1、空间关系学(proxemics):研究的是传播过程中对空间的使用。交流过程中对空间的使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有关,不同的文化会导致对空间的不同感受。2、三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形式
固定特征的空间:包括一些不可移动的东西。比如墙和房间。半固定特征的空间:包括家具这类可移动的东西。非正式的空间:属于个人的领地,是随着个人的活动而不断变换的周围环境,它决定
了人际传播中参与者之间的身体距离。
4.在对话过程中,影响人们如何使用空间的八个因素:姿态-性别;社会离心-向心轴线;身势;触碰;视觉符码;热量符码;嗅觉符码;音量。
第五章话语理论话语(discourse):大多数传播过程(不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还是较为复杂的)都包括构
成信息的复杂的语言表达和行为方式。话语分析使我们更加仔细地观照信息究竟是如何被组织、使用和理解的。话语分析的三种类型(斯科特·雅各布):一是有关意义的问题,二是有关行动(表达

方式)的问题,三是有关一致性(如何使表达方式更容易被理解,更符合逻辑)的问题。交流者使用语言来达一定的目的,而他们使用话语的方式是受制于一定的规则。
第一节言语—行为理论1、维特根斯坦(普通语言哲学)和奥斯丁(言语行为)奠定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由席尔勒发展而来。2、言语—行为是指遵循那些能够实现意图的规则,用来表达一定意义和意图的最基本单位,一般来说是一个句子。
3、当人们在说话时,他们实际上也在实施一种行为,如陈述、质疑、命令、许诺等等。言语—行为理论强调的并非是符码分别所直射的单个事物,而是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所体现的意图。
“我保证把钱还给你”作为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实施的是为了实现意图而设计的语内表现行为。你许下了一个诺言,对于交流本身来说,对方理解你的意图才是最重要的。你在说“我保证把钱还给你”时,实际上实施了三四种行为:表达行为:把一些词语说出来;建议行为:陈述内容的某一个方面;语内表现行为:希望对方能够理解其意图;言语表达效果行为:不仅希望对方理解其意图,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行动。
5、组成性规则和规范性规则
组成性规则:组成性规则实际上创造游戏本身。游戏是由其规则所创造的或组成的。在言语—行为中,听话人是根据组成性规则来判断说话人的意图是在许诺,而非请求或是发号施令。EG:许诺的规则、建议的规则。
规范性规则:为游戏的进行提供行动上的指南。在付诸行动之前,人们已经通过这些规则了解到可以采取怎么样的行动,以及如何运用言语实现特定的意图。
6、五种类型的语内交流行为(席尔勒):断言式:表明说话人坚决维护建议的真实性。(陈述、肯定、下结论、相信);指令式:旨在促使听话人做某件事情。(命令、请求、呼吁);委托式:旨在使说话人承担起对未来的某种义务。(许诺、发誓、保证);表达式:是说话人心理状态的某个方面。(感谢、祝贺);宣告式:旨在做出建议性陈述,并通过肯定和强调等手段使之成为现实(任命、解雇、辞职)。
7、成功的言语—行为:指说话人做出了清晰的陈述,而听话人也准确理解了说话人的意图。
第二节谈话分析
谈话分析特点是,按照实际次序对谈话进行仔细的分析,关心的是语言、文本和话语本身的运作和话语中的交流和互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参与各方通过何种方式使谈话既有稳定性,又有条理性;其次,它涉及说话人对谈话本身的了解,即他是否知道谈话进行的规则;再次,所涉及到的问题还包括参与谈话的各方如何破坏了谈话的规则,以及如何防止和纠正谈话中出现的错误。一、谈话原则(格瑞斯)
1、合作性原则:即谈话各方的参与必须是适宜和得体的。
2、合作:每个人都愿意根据谈话的主旨来做出贡献。
3、合作的四原则:
数量原则:谈话的参与者应当提供足够的,但并非过量的信息。
质量原则:谈话的参与者贡献的信息和思想必须是真实的。
相关性原则:发言必须与谈话的主旨有关。

表达方式原则:谈话中切勿闪烁其词、故弄玄虚或缺乏条理。
4、一旦交流中出现公然违背这些原则的行为,需要交流者共同合作来解决。

(1)“谈话蕴含”(conversation implicatures):A当出现违背合作原则时,谈话的参与者一时间会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需用要进行一些读解和阐释,便于我们理解这类公然违背原则的行为所蕴含的意义。B听话人假设说话人本意上是想遵守合作原则,只不过无意中忽略了它们,因此,他在读解的过程中便增加了一些新的意义,使得这些话基本能够符合那些原则的要求。
eg你说“天上掉馅饼了”虽然违背了质量原则,但听话人都理解你不过是采用了隐喻的手法。用间接传播的方式说出自己想说的话,问:“你拿了多少稿费”;答“没有多少”,表面上违背数量原则,实际上的一种委婉的拒绝。
C谈话蕴含可以使我们自如地运用各种有趣的,间接的说法来达到目的,使谈话变得生动,同时,对谈话蕴含的研究是搞清楚人们究竟运用哪些规则来解释自己违背规则的合理性。
(2)
违规特许:说话时提供一定的线索,暗示自己虽然违背了原则,但本意上仍然希望与其他参与者合作。eg“我刚才说的是有点过火,但是……”使得说话人可以违背某些原则,但不致招致其他参与者的异议。

(3)
信息操控理论:人们通常会采用违背原则的手段来有意欺骗对方。二、谈话的一致性一致性:交流者如何创造出清晰的意义


(一)运用地方性原则:排序取向:谈话包含着一系列受制于规则的言语—行为;只要确保其中一个行为是对前一个行为适宜的回应,那么谈话就取得了一致性。
1、毗邻配对(adjacency pair):即两个紧密联结的言语—行为,分别称为“第一对组成部分”(first-pair part,FPP)和“第二对组成部分”(second-pairpart,SPP)。通过 SPP最终实现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如果一次谈话中的 FPP和 SPP都前后一致地运用了适宜的原则,那么这次谈话就具有一致性。
Eg提议/断言-赞同/异议、提问-回答、问候-问候、结束-结束、请求-准予/拒绝、侮辱-回应、道歉-接受/拒绝、赞美-接受/拒绝、吹牛-欣赏/嘲笑、指控-否认/坦白、威胁-回应……
2、预先排序(presequence):是指一组“毗邻配对”,其意义有赖于另一组尚未表达出来的言语—行为。在此开始出现的 FPP召唤着下一个言语—行为的出现。
Eg FPP你洗手了没有? SPP没有,怎么了?
3、插入:指在一组毗邻配对的两个部分之间出现的另一组“毗邻配对”,它隶属于前者。
Eg FPP1你什么时候有空出去? FPP2跟你一起?SPP2是啊,跟我。SPP1哦,好啊


相关话题/传播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BaranS.J.DavisD.K.曹书乐译 第一部分 大众传播理论介绍共两章第一章 介绍关于媒介的三个问题(1)媒介技术的新形式提供了何种潜在的可能性,以及带来了何种威胁?(2)应该形成什么样的媒介行政管理机构或媒介产业来控制或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5
  • 2019年苏州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
    (苏州大学回忆版) 一、名词 长尾理论 观点市场 媒介接近权 文化霸权 数字鸿沟 二、简答 1.大公报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三人的分工,办报方针及分工带来的影响(记忆不全 2.AI主持人记者和真人主持人记者的差异,记者主持人是否会被取代 三、论述 1.根据新闻自由委员会的一材料,论述事实与真相的差异,以及媒体应如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
  • 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中国新闻传播史》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 在夏商周时期, 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 木铎 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传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朝报、进奏院状、诏书、露布(中国古代特别是三国个魏晋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
  • 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着)PPT
    D:\网盘待更新大学资料\《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着)PPT.rar\《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 著)PPT\导论.ppt D:\网盘待更新大学资料\《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着)PPT.rar\《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 著)PPT\第1章 宪法规范.ppt D:\网盘待更新大学资料\《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着)PPT.rar\《新闻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
  • 外国新闻传播史经典笔记
    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第一章口语传播(脉络图略) 第二章文字传播(脉络图略) 一、名词解释 1、古罗马《每日纪闻》( 94、99传名):公告式的官方公报,公元前 59年,恺撒成为罗马执政官,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写在议事厅外的木板上,即古罗马的《每日纪闻》。内容多为政府要事,政治性强,目的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
  • 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笔记
    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第一章 口语传播 第二章 文字传播 1、古罗马《每日纪闻》 (94、99 传名) :公告式的官方公报,公元前 59 年,恺撒成为罗马执政官,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 会的议事记录,写在议事厅外的的木板上,及古罗马的《每日纪闻》 。内容多为政府要事,政治性强,目的在于争取民众支持,扩 大政治影响。 2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
  • 武大笔记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导学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后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一、如何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考研-彩色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二、传播与信息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解读(南开)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解读 核心知识点(括号内数字为页码) : 传播学的相关学科(1) 社会传播的特点 社会传播的特点(1-2) 精神交往理论(2) 人类传播的发 展进程(2) 信息社会(2) 信息社会 符号/意义(3) 象征性互动理论(3) 现代社会的象征 企业识 性文化(消费文化) (3)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参考答案和解题思路
    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参考答案和解题思路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 1999年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 1、大众传播 参考答案: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这个概念首次出现于194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的宪章中。根据传播学者梅尔文德弗勒的定义,所谓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复习指导
    最近一直有朋友问我一些北大传播学的复习方法,在漫长的考研结束之后,再回忆这些东西有一种提不起劲的感觉。但是想了下我这两年的考研经历,也确实积累了一些所谓的经验,干脆趁现在没事,将它写出来,一者可能会惠及一些未来走向这条路的人;二者算是为两年考研画上一个句号,作一个纪念;三者,如果不用文字记录下这些东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详细笔记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详细笔记 这个是我从网上下的了。不过不记得是在哪里下的了。现在把它发出来,希望能给考新闻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帮助。 如果原作者看到还请见谅! 绪论 拉斯韦尔公式 五W模式 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重点笔记记录
    绪论 拉斯韦尔公式 五W模式 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控制研究  内容研究     媒介研究    受众研究     效果研究 一. 传播和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 研究人类新闻传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笔记
    绪论 拉斯韦尔公式 五W模式 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控制研究  内容研究     媒介研究    受众研究     效果研究 一. 传播和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 研究人类新闻传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1
  • 泉州师范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2019年艺术硕士考研调剂信息
    我院今年招收美术领域(书法研究方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8名,欢迎符合调剂要求的广大考生报考调剂。一、可调剂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 招生学院 专业代码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