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学教程重点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7

中国书法发展史部分:
1.    文字的发展形成过程:从抽象起步,从简单的刻划起步,走向具体,走向象形,再走向具体中的抽象。(简单-复杂-简单,抽象-具体-抽象;刻划符号-象形-组合象形)
2.    甲骨文各个分期:①武丁时期:书法雄浑、伟岸;②祖甲、祖庚时期:谨饬、装饰;③廪辛、康丁时期:颓废;④武乙、文丁时期:劲峭、激烈;⑤帝乙、帝辛时期:严整而井然有序。
3.    金文风格的分类:①齐鲁型;②中原型;③江淮型;④秦型。
4.    楚金文(江淮型)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书法发展的启示:楚金文明显地走向“巧”,具有一种装饰性,构成一种相对主动、力求很完美的装饰意匠。它是当时文化发展的进步方向,隐含了对文字美化的要求,是一种带有审美特征的艺术化的大倾向。
5.    散氏盘的基本风格特征:线条圆润而凝练,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浑朴雄伟结字寄奇隽于纯正,壮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
6.    石鼓文与金文的比较:石鼓文的线条明显地方整、规范;金文圆润、自由、草率。
7.    秦篆(四山刻石)的风格特征及意义:文字构造的极端严谨化和规则化。工整、圆润,缺乏艺术性。但为以后书法的发展在结构、间架方面提供了一个起点——用最复杂的组合把书法的空间部分纯化到最简单的地步,使间架更为概况、明确。
8.    汉隶与秦篆的对比(即隶变的标志):①结构由长走向扁;②用笔化圆转为方折;③有粗细变化,形成波磔。
9.    汉隶的多种风貌特征:①曹全:秀丽,柔性美;②张迁:方笔的典型,刚性美;③石门颂:遒劲、自由、放纵;④礼器:典雅、端庄、瘦劲,另一种方笔形态。
10.    决定汉隶风格跨度的原因:①书体的自由度被解放;②物质条件提供了方便,制作程序减少;③环境材料的影响(摩崖与碑刻的对比:前者体势放肆、自由不羁、粗犷狞厉、乱头粗服;后者工整、平稳、温文尔雅、法度井然。
11.    秦代书法的两个不同层次的转化过程:①书法从贵族阶层走向平民阶层;②再由一般庶民阶层走向囚徒、戍边士卒的社会最低阶层。
12.    两汉隶书的几个倾向性现象:①西汉石刻少而无体制,东汉石刻多而体制井然;②西汉简册墨迹多而东汉碑刻摩崖多;③竹木简多集中在西北边陲和湖南、湖北,而石刻摩崖多集中在中原地带。
13.    王羲之对书法艺术的贡献①把隶书、章、草书糅合为行书;②把书法最重要的元素——线条丰富起来了;③真正倡导起了一种纯粹欣赏的风气。
14.    魏晋书法进入自觉时期的表现:①书法风气的形成;②书法理论的成型;③对书法线条的重视;④追索书法的精神意蕴而不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形式;⑤书法家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家形象出现。
15.    南朝书法的特定模式:①南朝书法的发展与文化发展同步;②江左风流式的温润不但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为地域所决定的。
16.    北碑书法被忽略的原因:①它不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②材料和身份的关系,认为庶民化的标准缺乏文化性格;③南帖北碑之间的关系,是审美与实用的对比关系。
17.    南北朝时期书法特点的关系对比:①地域关系,南朝承东晋文化的发达,书法欣赏已经形成明显的社会风气;②身份关系,书法又回归到贵族阶层,工匠与贵族的身份对比,以及其间的影响力,优劣自明;③材料的关系,使得创作过程的繁简,工匠性质的劳作与自由挥洒的意趣,亦不言自明。
18.    南北书风合流初期的代表性作品及其风格特征:《张玄墓志》、《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既有细腻周到的技巧表现,又残存着一种生辣古拙之意。
19.    唐太宗肯定王羲之(也即唐太宗在书法史上的贡献):①亲自撰写《王羲之传》;②收集王羲之遗墨;③精拓王羲之摹本。
20.    “拓本”与“搨本”的区别:从石头碑刻上锤拓下来的叫“拓本”,在原帖上描摹勾填下来的叫“搨本”。
21.    唐代书法热潮的特点:①由皇帝倡导的,将相大臣与百姓一起投入其潮流中;②从上而下的关心书法的潮流,带有贵族或稍稍染有文人士大夫气息的特点。
22.    褚遂良的贡献:把技法特别是比较含糊的笔法现象进行了改造,将点画技巧的技巧夸张分析,对于唐代建立书法法度的目标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前兆。
23.    唐代崛起的楷书由实用起步,归结为尚法艺术思潮的过程中,起作用的四种因素:①以书取士;②立碑对楷书的垂青与提携;③达官贵人的投入,表现了一种文化的立场和审美的导向;④楷书本身作为应用文字日臻完美。蔡襄的
24.    蔡襄书法的地位和价值:①揭示了传统的真正内容;②颜真卿的价值在宋代第一次被肯定;③以个人的非凡成就,聚集了一部分爱好书法的人士,形成了一个中心;④为“尚意”书法奠定了基础。
25.    尚意书风的特点:①开始对书法的技巧有一种明显的有意识的忽略;②取决于书法家博大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艺术修养;③取决于社会对士大夫阶级的认同
26.    李倜对二王理解深入的原因:①其心态与知识结构接近于二王的气质;②专攻二王;③研习日课
27.    “台阁体”的作用:①总结了技巧的扩展过程,将技巧重新提到规范的轨道上来;②它的出现起到了一种固定不变、刻板沉滞的消蚀作用。
28.    吴门书派的特点:①它有一个主动聚集的艺术家群体;②它有相同的地域文化格调和艺术宗旨;③它的存在是相对于当时其他流派而言的。
29.    明代书法中堂大轴形式兴起的意义:在格式上第一次出现了比较纯粹的赏玩意识,把原有的实用痕迹从根本上加以扫除,艺术欣赏特征真正成立。
30.    吴昌硕的书法地位和价值:①专攻篆隶书,成为碑学一系的正统传人;②强调雄浑刚健的阳刚之气;③对艺术表现特别重视,有明显的创作意识和抒情写意的表现;④没有金石学家的学究气和迂腐见解。

中国书法批评史部分:

 


相关话题/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