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PPT笔记补充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4

2011 年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辅导 《新闻学基础》PPT 笔记补充 新闻学基础》
    第二讲 新闻学基础理论 及拓展知识精讲
    五、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7 ★★7、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1)生产力因素: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分工日益精细,人们对政 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需求日益迫切,这就大大刺激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整个社会受教育面扩大,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必然使读者群越来 越大。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广告越来越多, 新闻事业容易成为国民经济中获利丰厚的企业, 这就刺激了投资和扩大再生产;同时,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 日益先进的技术手段。 (2)政治经济因素: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是新闻体制中的核心, 决定了媒介的管理方式、 运作方式以及和 政府的关系。从世界各国看,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基本上分为三种:私营媒介、公共媒介和国 营媒介。 从国家制度上看, 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除中国 之外的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体制各有不同的特点。 世界各国新闻体制都是从各国的具体国情出 发而形成的,由他们的政治、经济体制所决定的,同时也受到他们的文化传统的影响。 (3)思想文化因素:社会传统思想文化制约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状态。 任何一国的新闻事业, 都处于该国传统思想文化氛围之下。 新闻事业作为思想上层建筑, 本身就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部分。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只有在符合传统主流思想 文化的情况下,才能被广大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因此,社会传统思想文化制约着新闻事业的 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新闻事业本身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承载和传播本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只有 反映出特定社会思想文化的新闻媒介内容, 才能吸引受众, 才能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打造自 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所以,社会传统思想文化还制约着新闻事业的发展状态、发展
    1
    水平。 (4)技术因素: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了传播工具的特点。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能够同时存在,同时发展,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 不能相互替代。而这种特点是由几种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各自所采用的媒介所决定的。 每一种大众新闻传播工具,每一个新闻单位为了求得发展而不被淘汰,就需要扬长避短,尽 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又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5)受众因素:受众的需要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促使媒介的多样化。 (这一点请大家 自己阐述。 )
    六、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新闻事
    ★★★6 ★★★6、新闻事业的舆论引导功能
    (1)核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重要性和必要性:宏观——社会稳定的需要;中观——媒介本身的职责;微观— —广大受众的需求。
    (3)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1)根本:高举“马、毛、邓、三、科、和”等一系列旗帜; 2)首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3)保障:增强政治、大局、责任三意识; 4)方针: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5)途径:宣传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4)正确的引导方法:四宜四不宜 1)宜解不宜避;2)宜缓不宜急;3)宜全不宜片;4)宜诱不宜硬。
    (5)拓展:新时期舆论引导方式的创新 1)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会结构的变化,文化的日益多元化,使人们对舆论引导的态 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2)最大的变化之一:舆论引导主体的多元化和对象的选择性。 3)引导成功的要素:当事人的声音、消息源的权威性、媒介公信力、发言人制度的 完善程度、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 4)简单结论: a. 当前的舆论引导方向、方式都亟须变革;
    2
    b. 把握引导主体多元化的新规律; c. 信息公开、新闻真实是引导成功的主要因素; d. 舆论引导要注意开辟新的阵地。 (社会化、日常化、多元化)
    (6)拓展:突发重大事件中的舆论引导 1)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有两个层面: a. 社会舆论:公众对于突发事件中各种问题、现象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 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强烈性、持续性和非理性。 b. 新闻舆论:通过新闻媒介所传播的新闻信息而形成的舆论。 2)突发公共事件中舆论引导的参与者 a. 党和政府 b. 媒介组织 c. 对象受众
    3)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策略 a. 快速反映,权威发布,避免媒介缺位造成的非正规渠道畅通(谣言) ; b. 精心分析网络舆情,利用网络强大功能,使之成为社会舆情集散地; c. 控制好不同阶段的舆论引导侧重点: 潜伏期:让公众树立危机意识,引发他们的热情,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危机的解 决中; 爆发期:不能过分安抚公众,要引发公众对事件的理解,报道承认不确定性的存在, 适时提醒公众; 延续期:及时梳理公众理性,增强科学报道成分; 痊愈期:转向那些受危机影响最重的人,总结经验教训,防止“后危机综合症”。
    九、新闻舆论监督
    ) 9、拓展:舆论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见后面第五讲“热点问题精讲” 拓展:舆论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后面第五讲“热点问题精讲”
    3
    第三讲 新 闻 业 务
    二 、 新闻写作
    ★★★3、 ★★★ 、 新闻跳笔 (1)含义:一种重要的新闻写作笔法。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 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尽、面面俱到的叙述 和描写,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断和段落省略掉,简练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 从而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 (2)特点:新闻跳笔特点——一是文体结构上的多段落;二是主张“跳”; (3)写作方法: 1)断裂行文——不按照时间、空间、逻辑顺序,而是用跳跃的方式组织文字; 2)短段落,多分段; 3)加大跨度——加大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跨度,采取大跨度、 大跨越的手法;
    三、新闻编辑
    ★5、新闻稿的配置 (1)文稿与图片在版面空间中占用的位置及大小,能显示不同的强弱特征; (2)版面空间的形状和距离能给读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 ★★6 ★★6、版面编辑 (1)版面的编排思想:即版面的中心意图,体现编辑部对当天所用稿件的评价,是编 辑部处理稿件的准绳,是总的办报方针和一段时间编辑总意图在一块块版面上的具体化。 (2)版面空间 相关概念:对开、四开、版、版组、版心、版名、区位、栏、变栏(长栏、破栏) (3)版面的编排手段 1)字符 2)字号 3)字型
    4)字体:宋体——端方正直、庄重;黑体——雄浑醒目、有力;楷体——流动自然、 活泼;隶体——古朴飘逸、典雅。 (4)版面设计的程序 1)通读全部稿件;2)确定或调整标题;3)确定或调整文章的栏宽; 4)考虑是否还需要其他稿件的配合;5)考虑版面的大致轮廓和计算篇幅; 6)画版样。 ★★14、新闻报道的组织与策划(含广播电视报道策划、网络报道策划) ★★14、新闻报道的组织与策划(含广播电视报道策划、网络报道策划) 14
    4
    (1)报道策划的概念 报道策划是新闻工作者根据新闻规律, 对报道运作诸环节进行的谋虑与思考; 它追求创 意和良谋,着眼于报道效果的强势和优化。 (2)报道策划的类型 1)阶段性报道策划 ;2)专题性报道策划;3)即时性报道策划。 (3)现代报道策划的特点 1)报道策划不再仅仅是总编、主编的事儿,编辑及记者、其他相关部门都参与进来, 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队; 2)立体报道方式出现;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及其他媒体可以为某一重大题材 携起手来进行报道,形成压倒性的强有力的舆论中心; 3)多家媒体参与的报道策划特点:规模大、影响广、亮点多、效果强。
    四、新闻评论
    ★★★1 新闻评论的内 ★★★1、新闻评论的内涵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文体, 一般是指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 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新闻评论是现代新闻传播手段 (报刊、广播、电视等)普遍应用的、面向广大受众(读者、听众、观众)的政论性新闻体 裁。 ★★★2 新闻评论的特点 ★★★2、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评论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新闻性和政论性。 (1)新闻性的具体含义包括: 1)强烈的时效性;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含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侧面:一是时间, 讲究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反映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一是时机,就是强调因时应势,增强对 客观实际的影响,而不是单纯争一时的快慢。 2)评论对象的特定性;作为评论对象的事物,不论是新闻事件还是社会现象、社会 问题,都是在现在这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存在的“这一个”客观事物,这就是所谓的评论 对象的特定性。 3) 直接的针对性; 新闻评论的直接针对性主要强调的是 “直接” 直接针对客观实际、 , 针对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受众的疑难,而不像一般的论说文、政论文的针对性那么宽泛。 (2)政论性:着重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问题,也是政论文区别于其他 论说文(如学术论文、专业性文章)的特点。 ★★3 新闻评论的作用 ★★3、新闻评论的作用 (1)引导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 要问题作出分析,帮助群众明辨是非,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 (2)监督作用。新闻评论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 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不良之风和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5
    (3)表态作用。通过新闻评论的方式对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表明态度、指出症结、提 出希望和看法;形成社会性的舆论压力,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4)深化的作用。通过对具体、零散、微观的新闻事实进行分析、综合和提炼,作出 判断,形成认知。 ★★4、新闻评论的 ★★ 、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 (1)按体裁分:社评、述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杂文等。 (2)按媒介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 (3)按对象分:时政、经济、法制等。 ★★★5 新闻评论的优势 ★★★5、新闻评论的优势 (1)更为深刻。信息的层次深、说道理有智慧,反映的是隐藏在事实背后的规律、原 则。 (2)更为明确。评论的意见直接明了,直抒胸臆,态度明朗。 (3)更为独特。追求个性化,包含个人的感情、见解、看法,有个人特点,不求同, 但求异,提供个人独特的视角。 (4)概括性强。作为一种意见信息,评论以讲道理为主,观点比较抽象,具有宏观性。
    6
    第五讲 第五讲 热点问题精讲
    年的“主流媒体关键词” 一、2008—2009 年的“主流媒体关键词” 2008—
    (即重大新闻事件,加下划线的为重要词,2010 年的统计将在年底公布)
    1、2008 年中国主流媒体关键词(暨流行语) 2008 年中国主流媒体关键词(暨流行语) 新华网北京 1 月 16 日电 (记者李江涛)2008 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 16 日在北京 发布,这些流行语反映并概括了 2008 年中国国内政策举措、社会重大事件、百姓关注焦点 以及国际风云变幻。“北京奥运”名列综合类十大流行语之首。 2008 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联合发布。 综合类十大流行语是: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 综合类十大流行语是 30 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 社会生活类十大流行语是:雪灾、山寨、问题奶粉、手足口病、毕业生就业、民工返乡、 社会生活类十大流行语是 人肉搜索、“限塑令”、保障性住房、取消公路养路费 财经金融类十大流行语是 财经金融类十大流行语是:救市、裁员、雷曼兄弟、金融海啸、麦道夫、“两房”、注资、 金融 信贷危机、股市下跌、金融创新。 海峡两岸类十大流行语是 海峡两岸类十大流行语是:海基会与海协会、周末包机、“三通”、赴台游、“团团”“圆 圆”、陈江会、“立委”选举、两会复谈、洗钱案、陈水扁羁押案 社会问题类十大流行语是 社会问题类十大流行语是:周正龙案、艳照门、“3·14”打砸抢烧事件、火车相撞事件、 溃坝事故、刺五加注射液、“封口费”、“范跑跑”、 “掌掴”门、“猥亵”门
    年中国主流媒体关键词(暨流行语) 2、2009 年中国主流媒体关键词(暨流行语)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分中心、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 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今天联合发布 2009 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 此次发布的“十大流行语”共设十个类别: 综合类:扩大内需、落实科学发展观、甲型 H1N1 流感、金砖四国、海上阅兵、地球一 综合类 小时、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 “5·12”地震一周年、纪念五四运动 90 周年、朝鲜发射卫星 国际时政类: 国际时政类:卢武铉、红衫军、猛虎组织、奥巴马就职、关塔那摩监狱、伊朗大选、法 航失事客机、 “骗补门” 、布内尔地区、 “铸铅行动” 国内时政类: 国内时政类:兽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西藏民主改革 50 周年、房市、武隆山体滑坡、 防灾减灾日、整顿低俗之风、 “小金库”治理、大学生就业难、乌鲁木齐“7.5 事件” 经济类: 经济类:伦敦金融峰会、金融危机、经济刺激计划、旅游消费券、宽松货币政策、通用 破产、海外并购、中铝力拓、收购悍马、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7
    科技类: “嗅碳”卫星、天宫 科技类:上网本、阿特兰蒂斯号、嫦娥一号卫星、天翼 3G 手机、 一号、Windows7、谷歌纬度、生物燃料、小灵通退市 文化教育类: 《南京!南京!、文理分科、繁简之争、 》 文化教育类:文怀沙、绿坝-花季护航、罗京、 《国家》 、世界读书日、学术不端、高考舞弊案 社会问题类: 社会问题类:躲猫猫、满文军、许宗衡、徐梗荣事件、汉中杀狗事件、嫖宿幼女案、邓 玉娇案、罗彩霞事件、成都公交车燃烧、 “5·7”交通肇事案 大众生活类: 大众生活类:以旧换新、汽车下乡、3G 牌照发放、谷歌中国、后悔权、抗旱应急预案、 生活类 居民健康档案、邮政普遍服务、外贸大集、八百壮士 体育娱乐类: 体育娱乐类:亚洲之路、直通横滨、中国女子冰壶、奥运缶拍卖、迈克尔·杰克逊、小 沈阳、刘谦、 《不差钱》 、英伦组合、鸟巢演唱会(音乐会) 海峡两岸类: 《告台湾同胞书》30 周年、台北市立动物园、第三次 海峡两岸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陈江会、两岸空中定期航班、共同打击犯罪、中华大辞典、双赢之旅、台商、大陆行
    四、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
    论述: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闻传媒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出什么 论述: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新闻传媒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样的重要作用? 样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适应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用发展着 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重大科学命题, 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 在这一历 史进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有以下四方面: 1、和谐社会的积极宣传者。 、和谐社会的积极宣传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新闻媒体应当充分 发挥自身的特殊功能,突出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广泛深入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 义、内涵、原则和任务,激发广大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宣传支持。 2、社会转型的大力推动者。 、社会转型的大力推动者。 动者 当代中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 问题复杂多变, 带来人们新旧 观念上的冲突, 引起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可能碰到的普遍性问题。 新闻媒体需要客观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自身宣传报道,努力推进社会共识,协调各种 社会关系,切实成为社会转型的推动力。 3、舆论监督的主要引导者。 、舆论监督的主要引导者。 舆论监督既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 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新闻媒体要加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建设,加强对不良社会现象的发现、揭露、鞭挞和总结 力度,保证舆论监督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4、先进文化的不懈传播者。 、先进文化的不懈传播者。 新闻媒体要努力发挥传播先进文化的主渠道的作用, 把新闻媒体建成宣传科学理论、 弘 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倡导科学精神的文化传播阵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8
    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发挥自身作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
    十一、 十一、中国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1、 公共服务”的由来及含义 公共服务最早开始于发达国家 19 世纪末期由政府提出的关于煤气和自来水方面的服 务。在此之后,逐步扩大到教育、公共交通、广播电视、通讯、电气、自来水、煤气、消防、 医疗卫生、治安等等方面的服务。 在国外, 对公共服务的理解通常是指由政府向公民提供的服务, 不管这种服务是由政府 直接向公民提供的,包括通过公共机构向公民提供,还是间接的通过私营企业提供财源,由 私营企业向公民提供服务。因此,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什么是公共服务?温家宝总理于 2004 年 2 月 21 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 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对此作了科学的概括和阐述:“公共服务,就是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 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 政治、文化提供保障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2、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含义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 就是面向全体人民提供广播影视公共产品和服务。 它包括广播影视 基础设施建设、 广播电视节目和电影片的制作提供及其服务, 公共服务机构的设立和相应的 体制机制,确保公共服务的经费渠道和政策法规保障。节目和影片作为内容服务,是提供人 民群众直接消费的精神文化产品。 基础设施和经费保障是公共服务的“硬件”支持, 而体制 机制和政策法规是公共服务的“软件”支持。由此构成完整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3、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在当前我国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在当前我国的重要性
    (1)从政治上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是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政治
    民主程度的重要表现。 (2)从经济上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发达是保障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促进社会 经济进步的重要途径。 (3)从文化上看,广播电视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满足广大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因此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地区)文化发展进步的重 要保障。 (4)从媒体自身看,一个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是该台吸引受众、 打造品牌、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 4、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现状和基本命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出了新思想、新目标、新政策。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正 处在构建新的发展模式的重要阶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确 立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这是中国广播电视制度创新的基本命题。
    9
    5、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模式选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市场机制在广播电视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越来越 突出。 不管是广播电视事业还是广播电视产业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改革发 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和市 场服务制度体系,选择并确立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发展模式。 (1)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价值取向。 新中国的广播电视媒介一开始就是国有的,它是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属于事业性质,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就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和事业单位职能的具体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广播电视市场服务受商业利益驱动, 开始具有了产业属性。 这是我国广播电视制度创新必须 考虑的因素。 根据这一理论基础, 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价值取向综合起来看,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 面。 1)公益价值。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不是以部门利益和经济利益,而是以公共利益为出发 点和落脚点。坚持广播电视的公益性质.是中国特色广播电视发展道路的基石。 2)补缺纠偏。市场经营具有逐利性,对于无利或少利可图的事往往不干。广播电视公 共服务就是要补市场之缺,纠市场之偏。也就是说,凡是市场不愿做、做不好、做不了,但 又是社会必需的,都应由公共服务来提供。 3)保护基本文化权利。文化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表现在广播电视上,就是人民群 众享有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权利、 享有收听收看到能满足自己基本需求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权 利,包括基本的信息服务、教育服务和娱乐服务。 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表现为普及性,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收视收听权利。对 每一个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都必须提供满足其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 5)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是国家存在的形式之一。民族文 化传承和创新难以通过市场来达成,更多的要通过公共服务来实现。 (2)创新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模式尚不完善, 难以达到公共服务的目标。 创新我国广 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模式,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抉择。 1)公共服务主体与市场服务主体是合还是分?长期以来,我国广播电视实行事业体制, 未能区分公共服务主体与市场服务主体,实际上是两个承担不同职责的主体处于混同状态。 这既不利于公共服务建设, 也不利于市场服务发展。 从我国国情来看, 目前宜选择一元体制, 实行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分离运作,公共服务的归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的归商业服务,分类 运行,分类管理。 2)公共服务谁来主导、如何主导?鉴于我国实行单一制政治制度,且公共服务职能归 于政府,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理应由政府主导、社会监督,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维护和保 障其公益性。坚持政府主导不是排斥市场,而是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由政府来 保障公平和基本服务的均等化,由市场来确保效率和产业发展。 3)公共服务财源制度如何设计,是由公共财政提供保障,还是由市场经营收益承担?
    10
    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关键是要改革现行财源制度。首先,要把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 设纳入国家公共财政预算;其次,可考虑设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基金。基金来源一是向广播 电视市场经营征收公共服务税,二是接收商业赞助和捐助。 4)公共服务产品采取何种生产机制?可以采取企业生产、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大众 受惠的方式, 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产品特别是节目制作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实行制播分离, 提高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的效率和效益。 综上所述, 创新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模式, 一个重要的选择是公共服务与市场服 务分类运营,公共服务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共财政保障,逐步实现均等化、标准化和 法制化。 通过不断探索, 逐步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 发展模式。
    十二、广播电视的“制播分离” 十二、广播电视的“制播分离”
    1 、 制播分离的由来 “制播分离”一词来源于英文“commission” ,从字面翻译是“委托制作” ,最早起源于 英国,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 2 、 制播分离的含义 指广播电视传媒机构的节目制作和播出两个领域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的节目制播 方式。由传媒机构内部或外部专门的节目制作机构承担节目的策划制作任务,制作出 成型完整的节目;然后再由广播电台、电视台将制作好的节目接收过来安排播出。通 俗地说,就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将节目承包给专门的制作机构,自己只承担节目制作 完成后的审查、接收和播出业务。 制播分离的目的( 3 、 制播分离的目的 ( 重要性 ) (1)有利于减轻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制作负担,节省了媒体的人力、财力、物力, 保障他们集中精力制播重点节目、关键节目。 (2)有利于发动媒体之外的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参与节目制作,使节目内容更 丰富、形式更多样、质量更高。 (3)有利于搭建起媒体和社会沟通联系的桥梁纽带,是媒体的理念、机制和发 展方向更贴近社会生活,保障节目更加符合公众需要,从而更好地体现媒体的公共服 务属性。 (4)是媒体产业属性、市场属性的重要体现,有利于促进媒介竞争、推动媒介 改革。 (5)有利于媒体开发多元盈利模式,增加媒体的财源,提高媒体的竞争力。 (6)有利于吸收广大社会受众参与节目策划和制作,体现受众本位意识。 4、制播分离的模式(类型) 制播分离的模式(类型) 制播分离的模式主要有三种。 (1)委托制作。这种模式在欧美国家很常见,在我国也称之为“定制” 。
    11
    (2)外部采购。采购的内容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购买节目样式,二是购买节目成品。 (3)联合制作。目前节目运作费用日益趋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节目,特别是 大型活动无法由独家投资、制作,电台电视台往往采取联合制作的方式。 5、我国制播分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请大家参看以下,自己总结) 推荐文章 (1) 《制播分离三步走》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64606/70892/4808632.html (2) 《论制播分离的内涵、逻辑悖论及必要条件 》 《新闻战线》2008 年第 8 期 (3) 《审视制播分离》 《当代电视》2007 年第 7 期 (4) 《对制播分离改革现状的几点思考》 http://www.cnci.gov.cn/content/2006122/news_19179.shtml (5) 《关于制播分离改革的问题探讨》 http://www.ccrcc.cn/htm/52/2009/07/16/news_50503.htm
    12


相关话题/新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重点复习资料 人大版
    本文由慢啃苹果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重点复习资料 之名词解释 1 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传播:指人际间,群体内以及社区内直接的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考研冲刺班资料
    新闻学基础考研冲刺班资料 01考前必会二十题 新闻学基础考研冲刺班资料 01考前必会二十题 新闻理论及业务部分 1、当前媒介规范的意义、现状和对策 、当前媒介规范的意义、 相关话题:媒介公信力,媒介四大公害 相关话题:媒介公信力,媒介四大公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渤海大学中国新闻史考研笔记
    第一章 古代新闻事业 一、名词解释 1、木铎 答:木铎,木舌金铃。循于路,求路谣之言也。据说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曾有这样一种被称 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以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这些都是 与新闻的发布和采集活动相近。 前人之所以一度把木铎当做新闻事业的象征, 近代的个别报 纸之所以曾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渤海大学中国新闻传播史名词解释
    《中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题 1、黄远生--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写新闻通讯风长,曾主编过《少年中国》 和《庸言》 》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大量揭露军阀政 府黑暗统治的通讯,大受读者欢迎,黄远生的政治态度反对国民党,支持进步党对袁世凯抱 幻想,1915 年被人认作帝党刺杀于旧金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考研冲刺班资料
    新闻学基础考研冲刺班资料 02PPT 笔记补充 新闻学基础考研冲刺班资料 02PPT 第二讲 考纲中较为难解易错的知识点 新闻理论部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及西方新闻理论评介 8、公共新闻学 、 (1) 来由: 美国 1980 年代的新闻忧郁 。候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考研辅导班讲义
    本文由yuanfuchuan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一部分 环境分析 一、考研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和业务题(拟标题、消息、编者按、评论) 二、考研试题的答题技巧 针对不同的考题类型,有不同的答题技巧 1、名词解释 (1)分值:每小题5 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厦门大学新闻学辅导班笔记(新闻史部分)
    厦门大学新闻学 2002 年国庆辅导班笔记(新闻史部分)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古代 1 官报 邸报 定本制度 《读开元杂报》 印刷技术应用宋代 P9 两份进奏院状 《天变邸抄》P28 《急选报》 2 小报(非官报) 内容:封建官报不准备报道和未来得及报道的事情 P18 特点 P19 第四段 商品性(报 纸开始成为商品 宋代) 3 京报 清代(明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真题(2006-2014年)经典9年真题18份
    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理论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20分) 1 新闻传播 2 陆氏定义 3 知晓权 4 固定成见 5 双重出售 6 非群体化传播媒介 7 舆论 二 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 在当今时代,人们经常说的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分别是_____和_______。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笔记五——传播实务
    传播实务笔记 第一部分 新 闻 实 务 (一)新闻采访 一、基本名词 1、第一手材料 2、身入与心入 3、采访基点 4、新闻敏感 5、新闻角度 6、新闻线索 7、报道思想 8、采访的临时准备 9、采访计划 10、现场观察 11、巡回采访 12、易地采访 13、交*采访 14、隐性采访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l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笔记四——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第一章 口语传播 (脉络图略) 第二章 文字传播 (脉络图略) 一、名词解释 第七章 法 国 (脉络图略) 一、名词解释 1、勒诺多《公报》 法国第一张持续出版的周报,1631 年由勒诺多创办。 该报经首相推荐、国王路易十三特许出版,国王和首相还亲自为之撰稿。开始时以报道国外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笔记三——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说明: 1、主要参考教材: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方汉奇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 2、史论最重要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清晰的纵向和横向的知 识结构。 3、温故而知新。 4、答题要点分析: 一、名词解释 考察范围一般为重点报刊、新闻界主要人物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笔记二——新闻学基本理论
    第一章 新闻 一、名词解释 1、新闻的起源 2、新闻的本源 3、好奇说 4、群居说 5、新闻欲(99 新) 6、硬新闻和软新闻 二、简述 1、新闻的特点 第二章 新闻传播 一、名词解释 1、新闻的倾向性 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 这种倾向有时表现得直接而明显,有时表现得含蓄而隐晦,但在新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笔记一——传播学基本理论
    第一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双重偶然性 2、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3、社会信息 4、传播(99 新) 二、简述 1、传播的基本特点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 传播历史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社会 2、信息革命 3、信息 4、大众社会 5、大众文化 二、简述 1、哈特的媒介系统分类 2、信息社会的特点。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新闻史考研复习笔记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新闻史》笔记 试题:简述 5*8 分=40 分 分析 3*10 分=30 分 论述 2*15 分=30 分 重点复习题 36 总 6+欧 12+美 4+亚 5+非 2+大 2+拉 3+终 3 总论篇(6 道) 1.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 三个阶段:口语、文字、电子。 7.西方各国报业为什么都经历了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有何特点?P15 原因:不同党派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堂考研复习笔记超详细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堂笔记 中新史总结(1-3章) 第一章  古代 露布 3 露布起始于汉魏,是一种帛制在旗子上,书写文字,通报四方的传播媒体。 内容: 虽然大谈国威帝德,但更主要的是用来传递军事捷报。 特点: 公开性和时效性都很强,传播面也较广,是报纸诞生以前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一种新闻传播媒体。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