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2015,2016政治学原理考研试题参考答案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4-01

贵州大学

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满分值 150分)

科目名称:政治学原理 (A卷) 科目代码:619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5*6=30)

1、正义: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作出的肯定判断。作为道 德范畴,与“公正”同义,主要指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行为。法律层面上,正 义是人类社会普遍认为的崇高的价值,是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为、 活动、思想和制度等。衡量正义的客观标准是这种正义的观点、行为、思想是否 促进社会进步;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是否满足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最大利益的 需要。

2、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 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 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 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 系中, 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 量。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其特征是:①主体利益性 ②强制约束性 ③专属排他性④扩张延展性⑤多重职 能性。

3、现代政治管理: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的双重驱使下,政治权力 主体为了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 实现社会共同利益要求, 必须承担 社会公共职能,实施对于社会的管理,这一行为就是政治管理行为。

4、 权力与权威:从政治学角度讲, 权力是根据自己的意志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是一种影响和支配的力量。 其本质特征就在于社会主体之间支配与被支配的互动 关系。 权威是指社会生活中由人们所公认的威望和影响而形成的支配力量, 被看 作是已经制度化了的合法权力。

二者的关系:第一,权威是一种决定性力量,具有自然正当性;权力是有条 件的,需借助一定资源来达成。第二,权威是非暴力的,其实现乃 扎根于人的 本性;权力以强制力为后盾,通常为暴力的。第三,权威是权力正当性的源泉, 使权力合法化;权力正是通过对权威的运用而具有强制性。

5、国家: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 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的, 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按照马克 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国家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

(2)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

(3)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

二、简答题(4*15=60)

1、简述政治权力的本质、构成要素及特征。

(1)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 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 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 它是在特定的力量 对比关系中, 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 制约力量。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2)特征:政治权力的根本性质取决于特定社会关系的性质,就全社会范 围来讲, 政治权力的根本性质和特定的社会形态联系在一起。 政治权力的一般特 性包括:

①主体利益性(来源于共同利益的公共性)

②强制约束性(来源于共同利益的非市场实现性)

③专属排他性(来源于共同利益的单一性)

④扩张延展性(来源于共同利益的独立性)

⑤多重职能性(来源于共同利益的多重价值性)

(3)构成要素:

①客观构成要素, 使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 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 素和条件。

A.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生产资料对于政治权力具有首要的和根本的意义。

B.社会财富。 社会财富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 社会财富的累积意味着力 量的扩大,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C.暴力。暴力本身是一种力量,并构成了政治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

此外,它还包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地理条件、文化传统、形势和时机,以 及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 ②主观构成要素,是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政 治权力主体自身的状况和条件。

A.能力素质, 智力和体力的总和。 能力素质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 基本的要素,她也是使政治权力得以形成和保持的主观能。

B.身份资格,附着于政治权力主体之上并对政治权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C.理论与策略, 理论是对于社会政治的战略性思考, 策略是政治权力保持与 运作的关键。

D.政治组织, 对于以个体形式存在的政治权力主体来说, 组织是一种可资凭 借和利用的政治资源。

2、简述政治统治的本质及作用。

(1)政治统治的本质: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的双重驱使下, 政治统治行为主体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 必须建构政治权力 主体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关系, 建构这种关系的基本 途径在于把政治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威, 在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 会成员之间建立权威与服从关系,这一行为就是政治统治行为。

(2)政治统治的作用:①政治统治维护和保持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权力 地位。 政治权力主体的政治统治行为, 以维护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 保持其权力 地位为出发点和归宿。 对于政治权力来说, 政治统治行为关系到政治权力在实际 政治生活中能否作为权力存在和运行; 对于社会政治关系来说, 政治统治行为关 系到既有的政治关系能否存在; 对于社会生活来说, 政治统治行为关系到社会成 员实现利益的既有政治方式和途径能否存在。

②政治统治保证和维护社会和政治的安全。 在政治统治过程中, 政治权力对 于社会和政治的敌对力量和敌对分子, 对于各种各样危害政治权力主体地位和社 会生活的力量和人员实行防治、打击、排斥、惩罚和镇压,从而保证政治权力主 体和社会生活的安全。 在特定国家外部, 政治权力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保 证国家安全; 在特定国家内部, 政治权力打击敌对力量和敌对分子, 保证公共安 全。

③政治统治保持和维护既有政治关系的存续。 政治统治是在政治权力与社会 的关系中, 因政治权力制约关系内在矛盾的作用而发生的, 也正是这种矛盾, 使 得政治统治行为必须把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力量的矛盾和冲突控制在其允许和 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和限度内, 从而使得政治权力能够发挥制约关系意义上的作用, 这就使得既有的政治关系得以维持和存续。

④政治统治保证政治权力作用的效力。 在政治权力作用于社会的过程中, 政 治权力主体的意志和要求是通过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来实现的, 政治权力的效力 也是通过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来体现的, 而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 则是通过政治 统治的过程来确立和强化的。 因此, 政治统治是保证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的作用有 效性的前提,政治统治行为为政治权力的社会实现创造了政治条件。

⑤政治统治保障特定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 就政治统治行为的基本属性和特 征来看, 在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意义上, 政治统治也是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成员政 治资格的确认和保障行为。 一方面, 政治统治确认特定的社会成员法定资格, 排 斥特定成员的这种资格; 另一方面, 政治统治保障其确认的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 未确认的政治权利则不予保障, 对于已确认的社会成员违反政治权力的意志和规 则的行为予以剥夺政治权利的惩罚,以保障其他社会成员权利。

⑥政治统治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 为政治管理创造条件。 政治统治的社会意 义在于为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 而政治管理正是需要这种社会和政治秩序和稳定 状态, 是由政治权力主体的政治统治行为造就的, 所以, 政治统治以社会和政治 秩序的建构和维护, 以政治稳定的维护和巩固, 为政治权力实施对于社会的管理, 正常履行政治管理职能创造了必要条件。

3、简述政治管理的特征。

(1)政治管理: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的双重驱使下,政治权 力主体为了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 实现社会共同利益要求, 必须承 担社会公共职能,实施对于社会的管理,这一行为就是政治管理行为。

(2)特征:

①政治管理具有公共性

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力主体通过承担社会公共职能、 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来实现 自身利益的途径和方式,因此,政治管理具有公共性的特征。

②政治管理具有组织性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社会活动来看, 任何管理都是通过特定的组织进行 的。 管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的贯彻, 对于管理对象及其行为的规制, 都是以组织 的形式实施的。因此,作为特定类型管理的政治管理,具有特定的组织性。 ③政治管理具有责任性

政治管理根据社会要求确定和承担公共目标和公共职能, 其凭借实施的政治 权力和政治权威, 会转而形成政治管理的政治和社会公共责任, 由此构成了政治 管理的责任性。

④政治管理具有服务性

对于社会生活和发展来说, 对于政治权力主体及其成员来说, 管理也意味着 服务。政治管理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因此,具有社会公共服务的特点。

⑤政治管理以实现公共生活的效率和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

政治管理以有效实现共同利益和规范不同利益的实现方式, 有效规制社会利 益关系,促进社会的发展,来实现效率的要求。同时,政治管理以各种方式协调 各方面社会利益矛盾, 按照特定社会的公平要求, 实现对于社会的管理, 来实现 公平的价值。

4、简述政党的功能和作用。

(1)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政党以自己的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 使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理论化,集中化,政治化,深刻化,明确化,从而 有效的凝聚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2)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政党实现阶级利益不能只靠自身的力量,

必须最大限度的壮大自己的政治力量。 壮大自己的政治力量途径包括一是动员和 组织本阶级的政治力量,二是争取其他阶级成员。

(3)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在现代国家,任何政治活动都是特定阶级 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的实践过程, 作为阶级组织的政党, 必然要以影响和领导 政治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政治职能。

(4)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政党为本阶级培养和准备着政治骨干分 子, 并通过他们率领本阶级来实现特定的政治和社会目标, 完成阶级的历史使命。 (5) 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当代, 政党不仅仅是国内政治的重要因素, 而且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力量。

三、论述题(2*30=60)

1、政党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影响,结合现实,论 述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参考答案略)

2、政治合法性是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的基础。试论述现代政治合法性实现途径。 (参考答案略)



贵州大学

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满分值 150分)

科目名称:政治学原理 (A卷) 科目代码:619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5*6=30)

1、 权力与权威:从政治学角度讲, 权力是根据自己的意志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是一种影响和支配的力量。 其本质特征就在于社会主体之间支配与被支配的互动 关系。 权威是指社会生活中由人们所公认的威望和影响而形成的支配力量, 被看 作是已经制度化了的合法权力。

二者的关系:第一,权威是一种决定性力量,具有自然正当性;权力是有条 件的,需借助一定资源来达成。第二,权威是非暴力的,其实现乃 扎根于人的 本性;权力以强制力为后盾,通常为暴力的。第三,权威是权力正当性的源泉, 使权力合法化;权力正是通过对权威的运用而具有强制性。

2、政治统治的类型:政治统治的类型是从一定的视角对政治统治行为的各种实 际运作状况所作的归纳和概括, 它与政治统治观的区别在于:政治统治类型是对 政治统治行为的类型学划分, 政治统治观是对政治统治行为的解释。 其中影响最 大、 最流行的是马克斯韦伯以政治合法性的依据将政治统治划分为:传统性的政 治统治、魅力型政治统治和法理型政治统治三种类型。

3、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政体。它构成了一个国家根 本的政治制度, 主要体现为国家用最高统治权力的形成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的形成形式。 认定政体类型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 人数的多少,二是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的产生方式和任职期限。

4、委员制政体:一种由联邦议会选举联邦委员会,并由后者集体行使政权的政 体形式。 联邦委员会无权否定议会决案或解散议会, 议会也无权使委员会成员辞 职。联邦议会和委员会成员均实行任期制。瑞士是长期实行该政体的国家。 5、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基本特点是:

a.国家具有统一的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

b.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体系;

c.国家具有统一的中央政权机关,最高国家权力归中央掌握;

d.全国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按地域划分,各地域的地方权力必须受中央权力的 统辖;

e.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f.由中央机关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对外不具有独立性, 因而不具有独立的外交权。

单一制国家中中央权力机关掌握着主要的和统一的政治权力, 并统辖着地方权力。 二、简答题(4*15=60)

1、如何理解政治参与,简述政治参与途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

(1)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法参加政治生活,并 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 运行方式、 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它是政治权利得 以实现的重要方式, 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作用和选择范围, 体 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

(2)途径:

①政治投票。公民在选举、罢免、复决等领域表达自己政治倾向。

②政治选举。普通公民控制政府的重要的、制度化了的最有效的手段。 ③政治结社。包括参加政党活动和参加社团活动两大类。

④政治表达。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

⑤政治接触。 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或谋求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有关官员 并影响之。

⑥政治冷漠。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

(3)基本条件:

政治参与本质上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因此, 民主政治是政治参与所赖以存在 的政治条件。 在民主政治中, 政治参与行为与政治管理行为联系在一起。 就是说, 在民主政治中, 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政治管理是与多数人对管理过程的参与相结合 的。

(4)影响因素:

人们在管理社会政治事务方面这种既能又不能的局面, 是由民主政治的诸多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也是影响政治参与的基本因 素:

①经济发展。一国的政治参与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

②社会地位。社会地位的高低直接与政治影响力强弱相关

③政治心理。政治参与行为离不开它的心理因素驱动力。

④政治机制。直接发挥作用的有选举制度、政党、监督等制度。

⑤社会机会。 它由经济的、 制度的、 心理的等条件和每个人先天条件相结合 而造成。它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也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2、简述政治社团的功能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1)作用: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具有象征性功 能、意识形态的功能、提供情报的功能、工具性功能、经济性功能以及政治社会 化功能。

①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又称为表示性功能。 政治社团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 种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权益。 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治社团 的规模、发展前途以及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②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能够反映其成员的意识形态性质 的信仰。 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能指出了政治社团为了促进本组织成员的自身利 益或实现某种主张,必须形成自己的理由。

③政治社团的沟通性功能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 政治官员, 为议员或人民 代表,为广大公众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具体问题的信息或资料。 政治社团要动员本社团成员, 要使议员或政府官员等政府决策者信服其观点, 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能提供的情报资料的数量和质量

④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完成某一非常具体的 目标。政治社团的本质就是为了维护和促进特定的社会成员的特定利益要求 ⑤政治社团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可以使其成员通过政治社团的活动养成特定 的政治人格, 并且学习和获得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 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政治社 会化的重要媒介和场所

(2)影响:

①在资本主义国家, 形形色色的政治社团通过其利益表达活动, 在不同程度 上维护了本社团成员的利益, 实现了其权益要求, 并从各个方面影响了资本主义 国家的政治生活。

首先,它通过在竞选中的活动对西方国家政治权力的更迭产生了影响; 其次,政治社团通过院外活动影响了国家的立法以及行政部门的政策; 此外, 政治社团通过其利益表达活动还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协调资本主义国家 各阶级、 各阶层以及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从而维护了资本主义国家正常的政治 秩序。

②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社团的活动, 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本社团成员的利益要 求,也从各个方面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其表现在:

一是在党、政府与本社团群众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是各政治社团通过对党和政府的监督,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执政党的党风 建设和政府的廉政建设;

三是各政治团体通过各种形式的参政议政, 对党和国家的政策制定、 立法活 动有着一定的影响。

3、简述政治心理的基础和构成要素。

(1)形成基础

①客观基础:政治心理的客观基础是指外在于社会成员并且促成其政治心理 形成和发展的因系和条件。 政治心理的客观基础由许多要素构成, 这些要素包括:第一,政治心理的物质环境

政治心理的物质环境就是影响社会成员政治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物质 生产水平和社会成员所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之总称。

第二,政治心理的社会关系环境

共同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利益要求会使人们形成共同的政治心理; 不同或对 立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是人们的政治心理差异、矛盾乃至相互对立的原因。 第三,政治心理的政治制度环境

政治制度作为政治心理的制度环境,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社会政治制度是政治心理的重要产生根源; 其二, 社会政治制度决定和制约着政 治心理的发展水平;其三,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必然带来政治心理变化。

第四,政治心理的思想文化环境

政治心理的思想文化环境主要是指社会成员所处的思想文化背景。 不同的思 想文化熏陶,会造就不同的政治人格,产生不同的政治态度。

②主观基础:政治心理的主观基础就是指社会成员自身的条件, 其中主要指 社会成员已经形成的心态和心理背景。包括:

第一,社会成员的自然生物特性结构;

第二,社会成员的心理结构;

第三,社会成员的社会经验结构;

第四,社会成员的个性倾向结构。

(2)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

①政治认知。 (名词解释)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生活中的各种人物、 事件、 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 判断和评价, 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 解。政治认知的形成,必须要有认知者、被认知者和情境三个要件。按心理发展 的不同过程, 政治认知过程又分为政治知觉、 政治印象和政治认知判断三个过程。 ②政治情感。 (名词解释)政治情感是社会成员以政治认知为基础,在政治 生活中对政治体系、 政治活动、 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方面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 受, 是伴随社会成员的政治认知过程所形成的对于各种政治客体的好恶之感、 爱 憎之感、美丑之感、亲疏之感、信惑之感等心理反应的统称。

③政治动机。 (名词解释)政治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 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的内在动力, 他隐藏在人们的政治行为的背后, 是政治行为

的内驱力和直接原因。 政治动机作为一个心理过程, 是由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和 政治目标两个方面有机构成的。

④政治态度。 (名词解释)政治态度是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及其实际 形态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 表现为对特定政治权力、 政治权利、 政治 制度或肯定或否定,或赞成或反对的倾向状态。政治态度的特点包括:其一,政 治态度是特殊的心理要素;其二他是综合性心理要素

4、简述不同政党制度的主要特点。

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 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1)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又称为政党政治,它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政党 进行政治活动的合法规则、 程序和方式。 按照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 通常把资本 主义国家政党制度划分为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

①两党制:又称为“两党对峙制” 。主要指代表着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 两大政党, 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 组织政府, 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 制度。 两党制国家政治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 国内存在势均力敌长期占据本 国政坛的两大政党;第二,两党处于竞争或对立的状态;第三,两党制以多数代 表制为基础;第四,两党制下的政府比较稳定。

②多党制: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并轮流执政或联合 执政的制度。 采取多党制的国家阶级结构和政治力量结构比较复杂。 多党制国家 政治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 党派林立, 党派情况复杂; 第二, 内阁更迭频繁, 政局不稳;第三,政党不断组成政党联盟,而且随着政局发展,政党联盟又不断 发生新的分化。

③一党制: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单独掌握, 在法律上和事实上 都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的制度。 实行这种一党制的一是法西斯国家, 另一种是当 代民族主义国家。

A.法西斯国家一党制特点:第一,国内只存在一个唯一合法的政党;第二, 党魁个人独裁;第三,以恐怖和暴力来维护国家的统治;第四,实行党政合一的 政权形式。

B.民族主义国家一党制特点:第一, 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第二, 承认公民权利,与代议制共存;第三,以一党执政保持政治稳定,以促进经济发 展;第四,维护国家统一和独立。

(2)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是无产阶级政党掌握 国家政治权力, 领导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镇压敌对阶 级反抗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包括: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制。

①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的主要特点是:第一, 无产阶级政党是唯一合法的政 党; 第二, 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通过无产阶级政党对于各种社会团体的领导 来协调解决; 第三, 无产阶级政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单独执掌国家政 权,并有自己的党员担任政府领导职务。

②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典型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特点是:其一,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 除了中国 共产党外,还存在着八个政党;其二,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 党, 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 其三,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协商合 作,相互监督。

三、论述题(2*30=60)

1、 材料:《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提出, 全面深化改革, 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关话题/政治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