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考研教育经济与管理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25



教育经济与管理

1《教育经济与管理》

1. 教育概述

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是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有了教育。了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问题是把握其他教育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生物起源说:人类的教育产生于动物界生存竞争的本能行为。利托尔诺(法)、沛西·能(英)

心理起源说:人类的教育产生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孟禄(美)

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主张这种观点的人多是十月革命后苏联的一些教

育史学家和教育专家。

根据教育本身在历史进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不同特征,可以将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分为:

1、原始社会的教育:教育发展中最初的教育形态,存在于原始社会中,大约历经百万年之久。原始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其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不具有阶级性,体现在它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上。在原始社会中,每一社会成员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都可以平等受教育,其内容也充分体现了平等友爱的精神实质。

第二,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离出来,不具独立性。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实践中进行的,通常是由年长一代向年青一代传递有关生产的知识和技术、关于战争与护卫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与政治、宗教和艺术相关的知识等。此时,教育融合在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中,还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

第三,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是极为简单的。主要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

2、古代社会的教育:人们使用的生产工具落后,劳动方式也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样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下,体现了如下的特征:

第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受教育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而被统治阶级只能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长辈和师傅的言传身教自然形态的教育。

第二,脱离生产实践,具有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特征。教育一经从生产实践中分离出来成为统治阶级的特权后,二者便开始走向对立。读书人把脱离劳动作为学习的基本追求,而劳动人民由于生活所迫,没有进入学校学习的权利,终身与读书无缘。

第三,具有独立性,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文字的产生以及间接经验的积累都为学校教育的产生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有了学校,教育便成为

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门领域,从而实施教育的专门程度大大提高,教育便具有了独立的社会职能。

3、现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形态的教育。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是两种不同社会性质的教育,一方面,它们为维护各自的社会制度必然向自己的教育对象进行一定社会意识的教育;另一方面,两者都是以现代的大机器生产为基础,并以共同的自然科学知识作为教育内容,这使得两者具备以下一些共同特征:

第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社会的教育规律之一。

第三,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2)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1、教育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第一,社会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这首先由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但由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所以在确定教育的目的就必然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第二,生产力发展状况影响着教学内容和学科的设置。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学校的结构。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之所以受到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制约,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社会所能提供的剩余劳动的数量。第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和教学的手段。2、教育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第一,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第二,教育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第三,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新的生产力。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在不同的社会中,培养何种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的人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第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第三,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享受权,即不同的人所享受的不同的受教育权利,也是由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第一,教育通过培养政治方面的管理人才,直接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第二,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是教育的两大基本矛盾。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解决,决定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解决。

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从广义上说,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社会环境中特殊的一部分。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与遗传因素和自发的环境影响相比,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是在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制约下进行的,又具有系统的学习内容。学校教育又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它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关-学校-进行的。但是,教育的主导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又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任意决定人的发展。

2、教育要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内部矛盾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教育制约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但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还必须考虑人的发展的内部矛盾,即要从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水平出发,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外因统一的,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内外因统一的规律,正确对待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关系,。教育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主观能动性状况,然后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接受教育的影响。

人的身心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由量变的积累到发生质变,又是渐变与突变的统一。教育就必须紧紧把握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从渐变过程中抓住突变的机遇,充分利用发展的“最佳期”,适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人的发展是有年龄阶段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特点。教育要注意年龄阶段差别,不同的年龄阶段,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进行教育。年龄特点不仅有阶段性,而且具有连续性。教育应该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

由于自身的生长特点和环境、教育影响的不同,个体的发展是有差异性的。教育必须根据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针对其发展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人的发展又是完整统一的,每个人都应成为完整的社会人,因此,必须坚持“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对象身心的全面发展。

4)教育的基本形态

1、家庭教育:指父母或者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以下:首先,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篇章,教育子女是家长固有的天职。凡是做父母的,不管愿意与否,都是一位教育者,而且都在自觉、不自觉中对子女施以教育影响。其次,家庭教育是儿童实现社会化的奠基教育。人的成长实质上是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化。任何个体的社会化都不是自发的,而是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实现的。最后,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净化社会影响的枢纽。

家庭教育的特点:启蒙性(从家长直接教育中学习,从家长对周围事物的评价和态度中学习,从家长自身的思想道德对孩子的影响中学习)、个别性、终身性。还具有教育过程的渗透性,教育对象的具体性和针对

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性,教育者特殊的权威性。

2、学校教育:指通过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播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教育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形态是教育的主体形态。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学校教育的特点:第一,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场所,学校教育的职能具有专门性。专门性体现在任务的专一方面。第二,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自学校产生以来,它就向着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学校教育越来越多地与社会的其他方面发生联系,成为整个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学校系统自身也愈来愈完善,成为社会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形式。第三,学校教育形态具有稳定性。体现在它有稳定的教育场所、稳定的教育者、稳定的教育对象、稳定的教育内容以及稳定的教育秩序等。

3、社会教育:广义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和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目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但却具有其他教育形态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第二,社会教育不仅面向学校,面对青少年,更面对社会的成人劳动者。第三,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较少具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第四,现代人的成长已不完全局限于学校,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人的社会化。第五,通过社会教育,广泛地向人民宣传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可以开发人类的智慧,更充分地训练人民和组织人民,有利于人类文明、人类思想的进步以及人类和平。

5)教育制度的涵义和特性。

教育制度亦称国民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依据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所设置的实施机构及其运行的各种规章规范的总称。教育制度所规定的是一个社会的所有教育形式,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校外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等都要受它的规范和制约。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即学校系统,是教育制度的主体或主干,也叫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特性:教育制度作为教育的组织管理系统,其本质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具有上层建筑的几大特性,即社会性(阶级性)、历史性、民族性。社会性:指教育制度的受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也就是说,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就会有不同的教育制度与之相适应。社会形态不同,教育制度也就不尽相同。历史性:学校教育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学校教育制度具有不同的特征。民族性:指任何国家的教育制度都是历史形成的,均经历着本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道路,因而教育制度就必然具有本民族的特征。

2. 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

1)市场经济下的几种教育观念:

教育产业观(教育特殊产业说、教育生产要素说、教育独立产业说、教育非产业说)、教育商品观(教育服务产品及活动是商品、教育部分成果是商品、教育不是商品,也不具有商品性、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教育市场观(伴随说、范围说、供需说、衍生或拓宽说、软市场说、教育不能完全市场化、怀疑说、反对说)、教育经营观(教育具有经营性、教育不具有经营性)

2)市场经济引发的高等教育改革:

1、市场经济带来的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1)办学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指一个国家由谁来办学,各级各类教育的办学主体所构成的体系。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调动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的积极性,旨在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源向教育流动。(2)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属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范畴,要解决的是政府如何管理教育事业,中央和地方的教育职责和权限、政府与大学的关系等问题。主要举措是,政府职能转变、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政府主要以宏观调控为主,地方办学为主;大学合并,以便于资源共享、实现规模效益;部属高校下放地方。(3)投资体制改革:指从何处、以何种方式取得教育经费并且合理有效地配置教育经费。目标是,在政府办学为主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政策,使一部分社会资源转向高等教育,形成国家、社会和个人各占1/3的教育投资比重。(4)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招生方面,缴费入学和大学自主招生;就业方面,自主择业(5)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基层学术组织在教学、科研、人事、财政诸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劳动人事制度方面,形成竞争机制,优化师资队伍;分配制度方面,引入激励机制;组织管理方面,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机制,以形成民主的管理作风。

2、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影响:人才素质、人才的竞争性、适应性;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倾向。

3、市场经济引发的高等教育的其他重大改革:高校教育市场的形成、高等院校合校现象、高等院校后勤社会化、高等院校的异地换建等等。

3)如何从我国教育市场的非均衡性分析教育公平问题:我国教育市场虽然已经形成并初具规模,但是却有发育不良的状况,具体表现如下:1、从纵向上看,国民教育系统中的各层次教育市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非均衡特征,使得教育公平难以达成。2、从横向上看,即从政府教育市场和民办教育市场的比较看,我国教育市场依然表现为非均衡的态势,体现了教育的不公平。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状:教育起点上的“文化剥夺”现象大量存在:城乡儿童入学机会不均等,男女性别差异,残疾人;教育过程:客观上,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差别;主观上,教师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施以差别对待;教育“产出”不平等。


4)我国教育市场呈现非均衡态势的原因:1、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以及“市场失灵”现象均会造成教育市场朝着非均衡方向发展。2、中国文化的官本位传统,也是造成我国教育市场失衡的重要诱因。3、长期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的影响。

5)教育资源配置与实现社会公平的对策:1、加强政府对教育市场的宏观调控与间接干预,抑制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2、完善我国教育法制制度,使其拥有法律监督机制、财政监督机制。3、教育实践工作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通力合作,使公立教育系统在体现教育市场功能时,适度发展走向市场的部分,限制校中校的规模,注意校区在不同区域平衡分布,限制特权。4、提高民办教育管理者的素质,规范良莠不齐的民办教育市场,提高人们对民办教育办学文凭的认可程度。5、从思想观念上充分认识教育所具有的正的外部性以及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6、建立转移支付制度,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应机制,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7、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8、通过发展教育扩大教育机会,缩小教育质量的差距,是实现教育公平最基本的途径。

3. 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管理

1)教育需求及影响教育需求的因素:教育需求是指国家、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影响教育需求的因素:教育价格、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及由此决定的消费支出结构,对教育的预期收益,职业的需要,家长对子女的影响,个人的智慧程度及求知欲望。

2)教育供给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教育供给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教育机构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教育机会或教育产品。影响因素:教育价格,教育资源的投入,教育的单位成本,师资状况,国家的相关政策。

3)教育供求均衡的涵义:指教育供求双方的愿望都得到满足,教育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

4)我国教育供求均衡调控的原则对策:扩大教育供给,缓解供求总量的短缺;引导教育需求,缓解供求结构的不平衡。

4. 教育成本管理

1)教育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受教育者个人所承担的直接、间接费用。

2)教育成本的构成和计量:教育成本分类:1、按照成本构成的不同,分为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2、按成本支付主体的不同,分为学校成本和个人成本;3、按成本形态的不同,分为物质成本和人员成本。计量方法:个人成本计量:直接成本和总间接成本;社会成本计量: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3)教育成本分析方法:小学生教育成本分析,中学生教育成本分析、大学生教育成本分析

4)教育成本控制的原则和程序:原则:可控性、全面性、分级归口管理;程序: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建立成本控制制度;控制成本的形成过程;揭示成本差异,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成本分馈控制。

5. 教育投资管理

1)教育投资比例:指教育投资同社会其他经济指标的比较情况。

2)理解教育投资的筹措(指教育投资的来源,主要包括国家投资、社会投资、个人家庭投资)、分配和使用(包括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3)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原则和方法:原则(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需求决定、规模与速度、超前增长原则);方法(比较法和定量方法)

4)教育投资结构合理化的标准和实现途径:标准:1、有利于促进教育需求和教育供给在总量和结构上相互适应、平衡发展,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进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有利于学校效能的充分发挥;3、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4、合理的教育投资机构应该是动态化的最优投资比例;实现途径:1、不断改革教育投资体制;2、政府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办学;3、利用多种方式,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5)我国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内容:宏观(制度、预算、投资、管理、协调),微观(使用、监督、评估);当前存在的问题:预算制度、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教育资源浪费、法制建设、管理不严;发展趋势:

1、切实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2、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使学校成为多渠道筹集资金的主体;3、支持民办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提高;4、改革政府拨款制度和方式,不断提高政府拨款力度与效益;

5、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制。

6. 教育收益管理

1)教育收益的涵义:是一国或一地区教育或教育投资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与教育投资的比较,即教育的产出与教育的关系。

2)教育收益的计量---收益率,指教育纯收益总额与教育成本总额的比较

3)提高教育收益的途径:1、分析我国教育经济收益(收益率低原因:长期忽视教育、教育本身的经济功能较差、高等教育人才浪费极其严重、高等教育缺乏国际竞争与合作意识);2、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程度,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教育的经济效益;3、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宏观管理、学校内部教育管理、尝试多种教学方式);、4、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对在校学生的侵蚀

7. 教育产业管理

1)教育产业的涵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教育过程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人才,以保证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先导性产业。特征:全局性、先导性、生产性、可经营性

2)教育产业管理的原则(效益原则、公平原则)、发展趋势:1、在管理层次上,必须完成从以微观管理为主向以宏观管理为主的转变,充分发挥对教育工作全局的统筹功能;2、在管理内容上,必须完成从以专业管理为主向以综合管理为主的转变;3、在管理目标上,必须完成以教育的短期稳定发展为目标向以教育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为目标的转变;4、在管理方式上,必须完成从以直接管理为主向以间接管理为主的转变,充分发挥政府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服务职能;5、在管理手段上,必须完成从以行政管理为主向以法律管理为主的转变,充分发挥对教育发展的保障职能。

8. 教育行政管理

1)教育行政体制的涵义--又称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是一个国家对教育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结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类型--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中央与地方共同合作制。问题及其改革发展对策;

2)教育政策与法规的涵义--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协调教育的内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特点--教育政策的目的性与可行性,稳定性与灵活性,权威性与实用性,系统性与多功能性

3)教育督导的涵义--指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法令和法规,对其所属下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建立教育督导制度的意义:1、建立教育督导制度是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的需要;2、是实现依法治教的根本保证;3、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4、是培养教育管理干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有效途径。

4)教育督导的原则(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反馈性原则、民主性原则、重点性原则)与步骤(计划准备阶段、调查分析阶段、指导帮助阶段、总结处理阶段)

5)教育评价过程(准备、实施、结果处理、评价活动的后续阶段)和方法(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个体差异评价法、数量化与非数量化方法)。
 


相关话题/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