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考研名词解释总汇精修版(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23


沉积岩
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再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过程而形成岩石,称沉积岩。沉积岩主要类型有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生物化学岩类。
变质岩
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称为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

变质作用
无论什么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发生变化后,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就把其中由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的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基本上是在固态岩石中进行的,因而本质上有别于岩浆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 或: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是控制变质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
成岩过程
先成岩石的破坏(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四个阶段。沉积岩的成岩过程:原有沉积物不断被后续沉积物覆盖而与上层水体隔离,有机质在厌氧环境中分解产生各种还原性气体,碳酸基矿物溶解为重碳酸盐,某些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还原为低价硫化物,软泥中水的矿化度增加,介质由酸性氧化环境变为碱性还原环境,沉积物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次生矿物,胶体脱水陈化为固体,碎屑物经压缩,胶结作用固结成为岩石。
层理
是指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层状构造。
即表现出来的成层性。层理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
节理
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虽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节理(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叫断层)。
解理
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结晶方向分裂为解理面的能力。
构造运动
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 使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又称岩石圈的运动,可以促进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不仅决定了巨大地表轮廓和水圈的分布,还影响着生物圈的分布,并改变大气环流,以至影响着整个地球表层环境。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一般特点。包括水平运动(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和垂直运动(块体的升降运动)
地质构造
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构造运动的形迹。引起地质构造的力主要有压应力,张应力,扭应力三类,分别形成压性,张性,扭性构造。层状岩石受地应力作用后构造运动表现明显,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四种类型。
1.水平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
2.倾斜构造: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褶曲,断层或不均匀升降运动都可造成岩层的倾斜,其产状以走向,倾向和倾角确定。
3.褶皱构造: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其中单个弯曲叫褶曲,能够直观地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
4.断裂构造:岩石因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就是断裂,虽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石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做节理,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则称为断层。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
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霞”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
由于20世纪20年代我国学者以广东省北部丹霞山为基地率先对红层地貌开展科学研究,因而红层地貌也就被命名为“丹霞地貌”世界上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而以我国分布最广。丹霞地层是我国华南地区上白垩统丹霞组标准剖面,丹霞地貌则是中外公认的同类地貌类型的典型代表。
在目前我国已发现的4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其中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造型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是世界上发育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科研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同时也是开展地质旅游的胜地之一。丹霞山作为丹霞地层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现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
国内其他有名的丹霞地貌还有江西的龙虎山,安徽的齐云山、福建的武夷山等等。
岩相
反映沉积环境的岩性、结构、构造、化石及其组合特征叫做岩相。通常分为:海相、陆相和过渡相,以下又可各自细分。
沉积建造
彼此有共生关系的地层或岩相的组合,或岩性大致相同的沉积物组合。一个建造相当于大地构造旋回的一定阶段。其基本建造类型有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和过渡型建造三种。
褶皱
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褶皱能直接反映构造运动性质和特征。主要是由于构造运动形成的,可能是由升降运动使岩层向上拱起和向下坳曲,但大多数是在水平运动下受到挤压而形成的,而且缩短了岩层的水平距离。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
断裂
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因所受应力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则称断层,断层由断层面(岩层或岩体发生断裂时的破裂面)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断层盘(断层面两侧的岩块)断距(两盘相对位移的距离)等要素组成。
大陆漂移说
1915年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陆地轮廓具有相似性,些动物种属相同,非洲与南美发现同一种古生物化石,非洲南部与南美出现同样的二叠系地层,南美洲与南极等现代气候差异极大的地区均发现石炭二叠纪冰川遗迹等理由提出中生代地球表面存在一个统一大陆即联合古陆,侏罗纪后联合古陆开始分裂并各自漂移,逐渐形成现今的海陆的分布格局。并提出了地球自转离心力与日月引潮力对古陆分离的可能影响及花岗岩在玄武岩壳上的漂移假设。
海底扩张说
从20世纪30年代末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对海底的考察,发现海洋虽然历史悠久,海底却很年轻,几乎根本不存在时代早于侏罗纪的地层,海底沉积物很薄,火山也较少,这表明海底年龄仅有数亿年,据此提出了海底扩张假说,(要点有:书46页)
板块构造说
20世纪60年代后期,把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震与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中,用统一的动力学模式解释全球构造运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形成板块构造学说。是海底扩张假说的具体引申。其立论依据在于地表岩石圈并非浑然一体,而是由被诸如大洋中脊,岛弧,海沟,深大断裂等构造活动带所割裂的几个不连续的独立单元,即板块构成的。该学说认为对流带动板块由大洋中脊或海岭向两侧扩张,在岛弧地区或活动大陆边缘沉入地下,通过软流层完成对流的循环。
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是整体一块,而是被许多构造活动带如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深大断裂等分割成不连续的独立单元(块体)这些块体就是所说的板块。板块浮在软流层上,其内部稳定,边缘是比较活跃的活动带,有强烈的构造运动。 板块是指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
①离散型边界(生长边界)是新地壳增生的地方,也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地带,主要以大洋中脊为代表,如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的边界。其主要特征是,岩石圈张裂,岩浆涌出,形成新的洋壳,并伴随高热流值和浅源地震。形成海岭、大陆裂谷。 如,红海、东非大裂谷)
②汇聚型边界(消亡边界)见于两个板块相向移动、挤压、汇聚、俯冲、消减的地方。又分为岛弧海沟岛弧型(即俯冲边界,如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边界,形成岛弧、海沟)和地缝合线型(即碰 撞边界,如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边界,形成高大山脉、高原)
③平错型边界(次生型或转换断层型边界)边界的活动导致板块间的其他部分作剪切向水平错动而形成,仅见于大洋地壳中。如,美国西部的圣安德烈斯断层。
大洋中脊
由于海底扩张形成的,位于大洋中间、纵贯世界大洋的巨大海底山脉。是大洋板块新生的地方,是板块发散型边界。
地缝合线
两陆地板块的碰撞结合地带就是地缝合线。两个大陆板块汇聚时,在原弧沟系中发生碰撞,于是产生大规模的水平挤压,褶皱成巨大的山系。现在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带,就是古特提斯海消失形成的一条地缝合线。
槽台说
其基本论点是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控制,地壳此升彼降造成震荡运动,而水平运动则是次要的或派生的。驱动力主要是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物质上升造成隆起,下降则造成凹陷。主要的构造单元有地槽和地台。
地槽
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带,在地表呈长条状分布,升降速度快,幅度大,接受巨厚的沉积并有复杂的岩相变化,褶皱强烈,岩浆活动频繁 。
地台
是地槽经过强烈隆升运动后,活动性减弱,长期剥蚀夷平后逐渐转化而来。是地壳较稳定的区域,升降速度和幅度较小,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也较弱。
地盾
由于地台前期身系由地槽转化而来,故下部为紧密褶皱和变质基底,上部沉积了较薄的盖层,当沉积盖层被剥蚀而露出古老的褶皱基底时则称为地盾。
地台和地槽之间具有过渡性质的地区,常分出另一种构造单元,称为山前凹陷或边缘拗陷带。
火山喷发
即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火山喷出物很复杂,有气体、液体和固体。火山喷发形式有两类:①裂隙式喷发;②中心式(或管状)喷发。火山喷发则形成火山,无一例外分布在大小板块边界上。
地震
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大地的快速震动。当地球聚集的应力超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地壳发生断裂、错动,急剧的释放积聚的能量,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起地表的震动。地震只发生于地球表面至700km深度以内的脆性圈层中。世界地震区呈带状分布并与板块边界非常一致,块间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因素。
地质年代
在内外力作用下,地壳的组成、构造及外部形态不免经常发生变化,一系列变化构成的连续时间,可以清晰的反映地壳演化的历史,通常以地质年代表示这种演化的时间和顺序,地质年代又有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之分。
1.相对年代法(古生物地层法):依据地层下老上新的沉积顺序,地层剖面中的整合与不整合关系,标准古生物化石与生物群体进行对比,确定某个地层或事件的相对年代的方法。此法虽能分清地质时间的先后,却不能确定其具体时间。
2.绝对年代法 :通过矿物或岩石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据放射性元素蜕变规律计算其绝对年龄,距今天的年数。
大气气溶胶
大气中悬浮均匀分布的相当数量的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如海盐粉粒、灰尘(特别是硅酸盐)烟尘和有机物等多种物质,所构成的稳定混合物,统称为气溶胶粒子。半径10 ~10 cm,主要来源有自然源和人工源两种。
气压与标准大气压
定义从观测高度的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1 cm 2)铅直空气柱的重量为大气压强。通常用水银气压表和空盒气压计测量,单位用水银柱高度毫米(mm)表示,国际单位制帕斯卡(Pa)气象学用百帕(hPa)气象学把温度为0℃,纬度为45°的海平面气压作为标准大气压,称为一个大气压。气压有周期性日变化和年变化,还有非周期性变化。
大气分层
按照分子组成,大气可分为均质层和非均质层。在气象学中,通常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圈分为五层:
1.对流层: 是大气的最底层,空气垂直运动旺盛,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平均高度11km,云、雾、雨、雪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出现在此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气温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m下降0.65℃。
2.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55km左右的大气层,气流稳定。显著特点是温度随高度不变或微升,即由等温分布变成逆温分布。水汽、尘埃等非常少,很少出现云和降水,大气透明度好,利于高空飞行。
3.中间层(高空对流层):从平流层顶到85km高度的气层。最重要的特点是温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有强烈的空气垂直运动,空气稀薄,水汽很少。
4.暖层(热层或电离层):中间层顶至800km高度的气层。该层空气密度小,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因而温度随高度上升增加很快。空气受太阳紫外辐射和宇宙线作用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常出现极光。
5.散逸层(外层):800km高度以上的大气层。上界为3000km左右,是地球大气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区域,无明显边界。空气极其稀薄,温度随高度升高。
太阳辐射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恒星,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内部温度更高,所以太阳不停地向外辐射巨大的能量。太阳辐射主要是波长在0.4~0.76μm的可见光,约占总能量的50%;其次是波长大于0.76μm的红外辐射,约占总辐射能的 43%;波长小于0.4μm的紫外辐射约占7%。相对地球辐射来说,太阳辐射的波长比较短,故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
太阳辐射强度
表示太阳辐射能强弱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
太阳常数
在日地平均距离(D=1.496×10 8 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事实上,由于太阳光谱辐照度随波长的变化曲线而有年际变化,太阳常数并非保持恒定。
潜热输送
海面和陆面的水分蒸发使地面热量得以传输到大气层中。一方面水汽凝结成雨滴或雪时,放出潜热给空气;另方面雨滴和雪降到地面不久又被蒸发,这个过程交替进行。地-气系统的能量交换主要通过它完成(大气依靠水汽凝结释放潜热而得到的能力最多)。
感热输送
陆面、水面温度与低层大气温度并不相等,因此地表和大气间便有由感热交换而产生能量输送。在地球表面能量转换过程中,当地表温度高于低层大气时,将出现指向大气的感热输送。反之,感热输送方向指向地面。就全球平均而言,无论是陆面或者洋面,感热交换的结果总是地表向大气输送能量。 
大气辐射与大气逆辐射
大气获得能量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中一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后者是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
温室效应(花房效应)
大气成分,尤其是某些微量和恒量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但对于地面的长波辐射却能强烈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再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因长波辐射而导致温度降低,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即大气的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及近地面大气温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适合地球生物和人类的生存,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既包括自然大气中固有的CO 2、水汽、O 3、CH 4、N 2 O等成分,也包括人类活动释放的污染物质,主要有氟氯烃化合物(CFCs)及CO 2、CH 4等。
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宙空间的能量交换。在地-气系统内部,地面与大气也不断以辐射和热量输送形式交换能量。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平衡或辐射差额。在没有其它方式的热交换时,辐射平衡决定物体的升温与降温;辐射平衡为零时物体温度不变。把地面直到大气上界当作一个整体,其辐射能净收入就是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地-气系统辐射能净收入包括,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及整层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能之和再减去大气上界向空间放射的长波辐射能。辐射平衡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气温
气温是大气热力状况的数量度量。实质上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表现。气温用温度计测定。气温变化特点通常用平均温度和极端值——绝对最高温度、绝对最低温度表示。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气块运动、季节、时间以及地面性质都影响气温的分布和变化。气温的日较差一天之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日较差的大小与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天气状况等密切相关。 
气温的年较差
气温年变化幅度称为年较差,是一年内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太阳辐射年变化与气温年较差均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此外,气温年较差还随下垫面的性质、地形、高度而不同。 
等温线
气温的水平分布通常用等温线表示。等温线是将气温相同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在等温线图上垂直于等温线方向上,单位距离内温度的变化值,称为水平温度梯度,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等温线愈密,温度梯度愈大;反之愈小。封闭等温线表示存在温暖或寒冷中心。
热赤道
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平均温度冬、均高于24℃,为热赤道。赤道平均位于5°~10°N。冬季在赤道附近或南半球大陆上,夏季北移到20°N左右。
气温垂直递减率
对流层大气离地面愈高,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能愈少。因此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的情况,用单位高度(通过取100m)气温变化值表示,即℃/100m,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简称气温直减率r。整个对流层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平均降低0.65℃。由于受纬度、地面性质、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对流层气温直减率随地点、季节、昼夜不同而变化。
逆温层
一般说来,夏季和白天地面吸收大量太阳辐射,长波辐射强度大,近地面空气层受热多,气温直减率大;冬季和夜晚直减率小。但在特殊情况下,某些气层的温度随高度而增强,这些气层称为逆温层。近地面层常因夜间地面辐射降温而形成逆温层,称为辐射逆温。较暖的空气流到较冷地面或水面上时,也会形成逆温,称平流逆温。此外还有锋面逆温和下沉逆温。逆温层出现时,空气层结稳定,对空气垂直对流起到削弱阻碍作用,故称阻挡层。
湿度
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气流的传递而散布于大气中,使之具有不同的潮湿程度。大气的湿度状况是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由于测量方法和实际应用不同,常采用多个湿度参量表示水汽含量: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露点温度。
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
大气中的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就叫水汽压(e)也用百帕表示。在气象观测中,由干、湿球温度差经过换算而求得。地表湿度的分布相当复杂,它不仅决定于某一地区经常停留的气团性质和大气垂直运动情况,也和下垫面性质有很大关系。但一般情况下,地面水汽压由赤道向两极减小。
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中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的限度,达到这个限度,空气呈饱和状态,成为饱和空气。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E)也叫最大水汽压,因为超过这个限度,水汽就开始凝结。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数值不同。可见,饱和水汽压是温度的函数。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单位容积空气所含的水汽质量通常以g/cm 3表示,称为绝对湿度(a)或水汽密度。大气的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E之比,称为相对湿度(f),用百分数表示。相对湿度能够直接反映空气距饱和的程度和大气中水汽的相对含量,在气候资料分析中应用很广。
相对湿度日变化通常与气温变化相反。在水汽一日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相对湿度最高值出现在日出之前;最低值出现在午后。这是由于温度升高时,蒸发作用加强,水汽压虽有所增大,但饱和水汽压增大更多,相对湿度反而降低。相对湿度的年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小,冬季最大。相对湿度分布随距海远近与纬度高度而不同。
露点温度
一定质量的湿空气,若气压保持不变,而令其冷却,则饱和水汽压E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当E=e时,空气达到饱和。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Td,简称露点。
蒸发与蒸发量
液态水转化为水汽的过程,称为蒸发,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蒸发面的温度、性质、性状、空气湿度、风等。实际工作中,一般以水层厚度(mm)表示蒸发速度,称为蒸发量。蒸发量的变化一般与气温变化一致。一日内,午后蒸发量最大;日出前蒸发量最小。一年内,夏季蒸发量大,冬季小。蒸发量的空间变化受气温、海陆分布、降水量等诸因素的影响。
凝结与凝结核
凝结是发生在f≥100%(e≥E)过饱和情况下的与蒸发量相反的过程。凝结现象在地面和大气中均能产生。大气中的水汽产生凝结,需要一定条件,既要使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还必须有凝结核。空气中的尘埃、烟粒等吸湿性的质点,就是水汽开始凝结的核心,称为凝结核。凝结核主要起两个作用:一是对水汽的吸附作用,而是使形成的滴粒比单纯由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滴粒大的多,使之处于潮湿环境中,有利于水汽继续凝结。
大气降温过程
绝热冷却:空气上升时,因绝热膨胀而冷却,可使空气温度迅速降低,在较短时间内引起凝结现象,形成中雨或大雨。
辐射冷却:空气本身因向外放散热量产生冷却。
平流冷却:较暖的空气经过冷地面,由于不断把热量传给冷的地表造成空气本身冷却。
混合冷却:温度相差较大且接近饱和的两团空气混合时,合后气团的平均水汽压可能比混合前气团的饱和水汽压大,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
降水
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或固态水,称为降水。降水是云中水滴或冰晶增大的结果。从雨滴到形成降水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雨滴下降速度超过上升气流速度;而是雨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前不致完全被蒸发。
冰晶效应
当水滴和冰晶共存时,在温度相同条件下,由于冰面饱和水汽压小于水面饱和水汽压,水滴将不断蒸发变小,二是冰晶则不断凝华增大,这种过程称为冰晶效应。
降水类型
1.对流雨:暖季空气湿度较大,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引起对流而形成的降水。多于暴雨形式出现,并伴有雷电现象,故又称为热雷雨。全球赤道带全年以对流雨为主。我国西南季风区也以热雷雨为主,但通常只见于夏季。
2.地形雨:暖湿空气前进途中遇到较高山地阻碍而被迫抬升,绝热冷却,在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降水。山的迎风坡常成为多雨中心;背风坡因水汽早已凝结降落,且下沉增温,将发生焚风效应,降水很少,形成雨影区。
锋面(气旋)雨:两种物理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暖湿空气循交界面滑升,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云雨。由于气团的水平范围很广,上升速度缓慢,所以锋面雨具有雨区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温带地区锋面雨占有主要地位。
3.台风雨:台风是产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的一种空气旋涡。结构: 四周向中心依次为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台风眼区。中心附近空气上升,眼区空气下沉。形成的动力原因主要受气压题独立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也受惯性离心力作用。台风中有大量暖湿空气上升,可产生强度极大的降水、狂风、巨浪,破坏力极大,有时造成灾害。仅出现在夏、秋季节。
降水变率
用于表示各地降水量在年际、年内各月间的变化情况,即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多年降水量的百分比距平数表征降水量的变化程度。Cv=距平数/平均数*100% 式中,平均数为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距平数为当年降水量与平均数之差。降水变率大小,反映降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个地区降水量丰富、变率小,表明水资源利用价值高。降水变率大,表明降水愈不稳定,往往是反映该地区旱涝频率较高。
湿润系数
一地的年降水量反映该地的水分收入状况,蒸发量反映水分支出状况,某地是湿润还是干旱,取决于该地降水量P与蒸发量E的对比关系,通常用湿润系数K表示,即K=P/E,P≥E,表明水分收入≥支出,属于湿润状况;P<E,说明水分入不敷出,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状况。副热带气温高,蒸发能力强,降水远小于蒸发能力,故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高纬地带降水量虽不及副热带多,但气温比副热带低,蒸发能力弱,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因而为湿润地区。 

相关话题/自然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