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研复习精华 中国近代史(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17


单元总结与验收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历程
(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中国经济也日益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样,中国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征。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1883-1885中法战争,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5)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并走向联合,利益趋向一致。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列强侵华格局的演变,侵华特点及原因
(1)格局演变
①19世纪初期清朝渐趋衰落,世界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时期。居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首位的英国在鸦片战争中率先侵入中国,并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保持侵略优势。俄、法、美、日、德也相继侵入,它们一面勾结加深对华侵略,一面互相争夺侵略利益。
②从甲午中日战争起,列强开始瓜分中国,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梦想被中国人民粉碎。但它们却驯服了清政府,使之成为其侵略中国的工具。这样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格局。
③一战期间,日本出兵中国山东,并攫取德国在山东的一切侵略利益,势力迅速上升,已与英国相匹敌,几乎打破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格局。在美国操纵下,华盛顿会议日本被迫妥协,中国又恢复到被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
(2)侵华特点:①以炮舰为后盾,采取武装侵略的手段,由商品输出逐渐向资本输出过渡。②列强既勾结,又争夺,侵华格局不断变化。③通过一打一拉的手段征服了清政府,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3)原因:①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质,工业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积极扩大对华侵略。②垄断资产阶级要求把剩余资本输往海外,企图控制瓜分中国。③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势必导致它们争夺中国的斗争渐趋激烈。
★★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和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概述这些变化的原因、影响,及留给我们的启示。
★特征:对抗→和好→对抗→完全屈服。
★原因和影响:
①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开拓世界市场,把矛头指向中国,试图以鸦片和炮舰打开中国大门,清朝统治者愚昧落后,闭关锁国,于是中外关系呈现对抗特征。清政府组织抵抗,但由于政治、经济制度落后而失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基础上,清政府与列强勾结起来,在六十年代,形成暂时“和好”局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扩张性增强,向清政府提出新的要求。清朝内部的顽固派曾一度利用义和团反侵略,但很快又与列强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半殖民地化完全形成。
★启示:
①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基础是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阻挡西方新兴资本主义的进攻,落后就要挨打。
②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列强不能灭亡中国。
2.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概述这一时期清政府在经济方面做出的政策调整,分析导致调整的原因,评价调整的结果。
调整:①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任用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②接受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甲午中日战争后,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大借外债。③放宽对民族工业的限制,19世纪末允许民间设厂,20世纪初在“新政”中奖励实业。
原因:①办洋务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清斗争,加强清政府的军事、经济力量,维护清朝统治。③接受外国资本主义主要是因为列强以武力为后盾,攫取大量有利于对华输出资本的特权,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列强新的经济侵略采取屈服以至讨好的态度。③对民族工业放宽限制是因为清政府为支付巨额赔款,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同时,为了应付严重的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缓和人民大众特别是资产阶级的不满。
评价:①这些措施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的过程中,清政府被迫调整。没有改变中国经济落后的状态,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败统治的必然结果。②清政府企图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自己的统治,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加速了灭亡。③清政府的这些调整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3.中国社会各种经济形态相互关系的分析
史学界认为“鸦片战争以后,封建经济成分所占的比重仍大大超过其他经济成分的总和,但毕竟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了,它具有这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是几种经济形式并存。”
(1)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经济特点:中国社会经济的特点是以封建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并存。并存的经济主要有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2)并存原因:西方列强利用发动战争夺取的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疯狂掠夺中国的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通过资本输出,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工业和交通。列强把中国封建势力作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不触动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土地制度仍然存在。
由于资本主义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加上洋务运动的刺激,中国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成长艰难,并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
(3)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使中国社会的矛盾复杂化,其中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中外反动势力逐步勾结起来,中国社会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绞杀中国革命;中国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四)抗争和探索
(1)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掀起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虽然未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时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2)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他们把抵抗侵略挽救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与学习西方相结合,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但是昙花一现,很快夭折。
(3)无产阶级诞生早、来源广、革命性强,虽然尚未形成独立的力量,但仍不断开展斗争。
(4)农民阶级反侵略斗争风起云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但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不同政治派别主张异同点分析
(1)洋务派、顽固派、抵抗派和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区别:
前三者都是地主阶级派别。后两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并付诸实践,顽固派主张用传统文化抵抗侵略,抵抗派主张学习西方长技,但未能实现。早期维新派强调学习西方,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维新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
(2)洋务派和维新派的比较
①相同点: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②不同点:
A.政治上:洋务派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B.经济上:洋务派兴办官办工业,维新派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C.思想文化上: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单纯学习外国的制造技艺,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应该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上。
③内在联系:
洋务派与维新派都是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产物;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从洋务派中分离出一部分,形成早期的维新派。
④产生差异的根源:
A.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洋务派产生于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年代,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尚未产生。维新派是洋务运动暴露出一些问题和资本主义产生后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条件下成长起来。
B.由政治地位决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多是封建官僚,他们必然要维护封建制度。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多是中下级知识分子,容易接受西方政治思想,提出变革主张。
(3)顽固派、洋务派、维新派基本主张的异同、相互关系
①顽固派、洋务派、维新派在保留君主制的问题是一致的。顽固派和洋务派在维护封建君主制制度方面一致。维新派主张实行资本主义性质的君主立宪制。
②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在学习外国的问题上与顽固派有区别,与维新派的主张有一致的方面,但在是否兴民权的问题上,洋务派和顽固派立场一致,反对维新派兴民权的主张。
③顽固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洋务派能够看到西方先进的东西,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实际上主张在不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应变”,二者有区别,维新派则主张改良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④顽固派与洋务派的政治立场一致,他们一致攻击维新思想,由于维新变法法令直接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因此他们发动政变,扼杀了维新运动,打击维新派。
⑤顽固派是维护封建制度,阻止历史前进的反动势力。洋务派虽然在政治上与顽固派有一致的一面。但他们兴办了一批近代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洋务派和维新派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积极关系。
(五)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及影响
1.变化及特点
(1)经济上的变化与特点
①清政府开始创办近代工业,洋务运动兴起。
②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③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政治上的变化与特点
①辛酉政变,慈禧太后与洋务派控制了中央和地方政权,汉族官僚势力扩大,清朝政局发生变化。
②总理衙门设立,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③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国内局势暂趋稳定。
④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人数增多,国内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⑤早期维新派产生,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
(3)外交上的变化和特点
①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清政府设总理衙门,派遣驻外使节,中国外交近代化开始。
②没有发生重大的中外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由战争对抗转入暂时“和好”。
2.深刻影响
(1)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对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日益起着瓦解作用;并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发生提供了社会基础。
(2)清朝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了中国海关,并进一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六)中国近代化问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中国近代化开始有较大进展的时期;近代化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有重大影响。近代化史与侵略史、抗争史、探索史一起被列为中国近代史的四条主要线索。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交通近代化、国防近代化、教育近代化相关内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表现、结局
(1)表现
经济上:
①洋务运动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而趋于没落。由于洋务运动以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洋务运动受封建顽固势力、外国势力的束缚和压迫。
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到19世纪末,虽初步发展,但力量较小,在社会经济中未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不可能独立发展。
政治上:维新变法运动,革命运动兴起。但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镇压而失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且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军事上:19世纪80年代,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海军建成;甲午中日战争后,新式陆军陆续建立。
思想文化上:“西学”广泛传播,新式学堂、译书局、报馆的创办,留学生的派遣,“西学东渐”,为戊戌变法提供了条件。
(2)总体结局;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先后失败,民族工业步履艰难,当时中国并没有真正实现近代化。
(3)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4)结论:
①只有先实现国家独立,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近代化。
②只有在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近代化和现代化。
2.关于中国近代化历程阶段性特点分析
例 学界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19世纪中期是“器物”变革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制度”变革时期。试结合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分析指出促成“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的因素,并说明“制度”变革的结局及导致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
(1)观点正确,理由是: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名发起了洋务运动,由于洋务派只引进西方的生产技术,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因而这个时期中国只进行了“器物”变革。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君主立宪的方案,发动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民主共和的方案,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起中华民国,因而这个时期的中国进入了“制度”变革时期。
(2)因素
①甲午中日战争使北洋舰队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了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生产技术,进行“器物”变革,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使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新的救国道路。维新变法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先后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主要潮流。
(3)结局:戊戌变法运动在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镇压下归于失败。辛亥革命由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而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4)根本原因:资产阶级改良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均行不通。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3.外来侵略与中国近代化关系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据此,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你对上述观点有何看法?试论证之。
★观点一: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①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控制了朝鲜,为其向我国东北扩张势力创造了条件;②中国大片领土的割让,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③巨额的赔款,迫使清政府大借外债,使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财政与经济;④新商埠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方便了外国对中国内地的侵略;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助长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⑥各帝国主义国家凭借最惠国待遇的条款也都享有了《马关条约》的特权,从此,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新阶段。总之,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化。
★观点二: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①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向中国的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支付赔款,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其发起的救国斗争创造了条件。③帝国主义的侵略,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随着西学的传播,资产阶级维新与革命的思想先后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它们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体制,引起了中国社会文化艺术、思想观念和科学教育等诸方面深刻的变革。④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虽然最终结果都失败了,但在不同程度上催化了中国向近代化的迈进。
第三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第一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
★(1)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①民族危机加深:A.经济上:加强掠夺,特别是掠夺路矿权,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落后。
B.政治上:帝国主义“以华制华”扶植清政府。
②清末新政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2)主观原因: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
可见,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历史事件,它是当时社会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
2.革命思想的传播
时间:20世纪初
社会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思想武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方式:译著、报刊,如《民约论》《万法精理》《国民报》《游学译编》。
宣传中心:东京、上海
代表人物: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民主革命思想。
邹容:《革命军》,革命建国纲领,即建立“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主张反帝反封建同时并举。
2.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发展的历史条件
★客观上:
①《马关条约》后,清政府被迫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清政府“新政”鼓励私人投资设厂;
③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
④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斗争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主观上:
①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
②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
(★2)作用: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经济、阶级基础。
★3.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20世纪初,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的矛盾。《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变为“洋人的朝廷”。与此同时,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帝国主义调整侵华政策,采取“以华制华”的手段来控制中国。这样,中国民族矛盾的表现形式就发生了变化。
5.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反封建思想的比较
★(1)相同点:都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体制。都侧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2)不同点:
★①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革命派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②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但未触及封建土地制度。革命派按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反对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并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
★③维新派主张用和平和改良的方式,幻想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3)产生不同的原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代表资产阶级上层,他们极力接近封建社会上层人物,更多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代表了中小资产阶级,他们紧紧依靠华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较大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性。
[阶段特征]
(1)1901年至1912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为争夺霸权和瓜分世界而进行疯狂的军备竞赛,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华,操纵清政府,进行经济掠夺和文化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两大社会矛盾趋于汇流。
(3)为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维护垂死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先后玩弄了“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骗局,更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4)20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蓬勃兴起。中国同盟会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的阶段。武昌起义,促成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5)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国社会实现了第一次伟大转变,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果实为袁世凯所窃取。
(一)重大革命斗争比较
★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①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目的: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③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
④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2)不同点
①政治主张:领导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②手段及性质:戊戌变法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是比较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结果也有不同的一面:戊戌变法半途夭折,完全失败,变法法令被废除。辛亥革命毕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
2.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反清斗争的比较
(1)相同点
①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
②都制定了革命的纲领,前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提出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③都采取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太平天国同清朝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斗争,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和后期防御战等,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反清起义。
④都在南京建立了革命政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辛亥革命中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
⑤这两次革命都没有完成反侵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2)不同点
①领导革命的阶级不同: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②革命的性质虽然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但太平天国运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而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战争。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革命的纲领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要建立一个“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有田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理想社会。“三民主义”是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办法与辛亥革命的“平均地权”也有质的区别。一是平均主义的,彻底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相关话题/中国近代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7年南京大学932中国近代史考研专业课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十三行 2.万国公法 3.丁戊奇荒 4.中体西用 5.大生纱厂 6.国民党一大 7.两广事变 8.国民参政会 二、简述题: 1.乡建运动 2.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情况 三、分析论述题: 明末清初和晚清时期天主教基督教在中国传播有什么连续性?有什么不同之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4
  • 2017历史学考研:中国近代史全面整理
    中国近代史是历史学考研复习的重要部分,小编整理了中国近代史的复习内容,希望对2017年考生有所帮助。一、中国近现代史考查目标本科目共考查4种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史料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20072010年第四大题题型为简答题,2011年后第四大题题型变为论述题。在题型上,200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3
  • 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823中国近代史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15454.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7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 [3D电子书]全国名校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9
  • 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2015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课程代码:03708】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80312.html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辛亥革命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第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5
  • 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2015年版)配套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课程代码:03708]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03521.html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  说明:本书精选了从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近代史纲要的20套真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部分均根据最新考试大纲和最新教材编写了详细的答案和解析。 2015年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5
  • 2017历史学考研:中国近代史全面整理
    中国近代史是历史学考研复习的重要部分,小编整理了中国近代史的复习内容,希望对2017年考生有所帮助。一、中国近现代史考查目标本科目共考查4种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史料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20072010年第四大题题 型为简答题,2011年后第四大题题型变为论述题。在题型上,2007-2013年中国近现代史部分试题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01
  •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介绍如下:专业代码:030506二级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研究方向:(一)内蒙古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近现代中外关系研究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1.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12-30
  • 中国近代史年表——考研政治整理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侵华),旧民主主义革命拉开序幕 1841年5月 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是中国人第一次大规模抗击帝国主义入侵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清政府赔款英国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开放五个沿海口岸通商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工人阶级产生,产生于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14
  • 中国政法大学专业介绍: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专业代码(060107)一、培养目标培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复合型历史学专业人才1、培养对本专业的热爱,具有较高的团队意识、协作意识与敬业精神。2、具有扎实系统的中国近代史专业功底与相应的专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
  • 李侃《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侃等著:《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第一章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论述题】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按着政治、经济、吏治、人口、军队、农民起义不断的思路)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业和家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06
  • 2013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考研复习经验
    时间安排如果你现在已经开始准备,那很好,时间很充足;如果你还在犹犹豫豫中,那没关系,还来的及。我这样说是因为去年的现在我 ...
    本站小编 南京大学 2014-08-07
  • 2012考研政治经典总结:中国近代史纲要-徐之明逻辑图
    2012考研政治经典总结:中国近代史纲要-徐之明逻辑图 2012考研政治经典总结:中国近代史纲要-徐之明逻辑图.rar ...
    本站小编 2011-12-03
  • 2012考研政治:徐之明——中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点框架经典总结
    2012考研政治:徐之明中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点框架经典总结 2012考研政治:徐之明中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点 ...
    本站小编 2011-12-03
  •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串讲之新民主主义革命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的理 ...
    跨考教育 2011-12-02
  •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多多分享
    多多分享,一起努力~~~~~~~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
    免费考研论坛 201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