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博《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笔记大全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10

长孙博《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笔记大全
1. 葵丘之盟:公元前651年齐国为确立霸主地位而举行的会盟。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盟约声明:“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还规定同盟国诸国不要乱筑河堤,不要囤积粮食,不要擅以田邑封给别人而不报告天子。葵丘之盟使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
2. 城濮之战:春秋时期晋楚之间的一次争霸战争。公元前632年,楚北上围宋,宋向晋告急,晋文公率晋军救宋。晋军为避开楚军的北进锋芒,在未战之前,主动退军“三舍”。至城濮,晋文公会晋、宋、齐、秦等军,打破楚军。此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确立了其霸主地位。
3. 践土之盟: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确立霸主地位而举行的会盟。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参加会盟的有晋、鲁、齐、宋、蔡、郑、卫、莒等国,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盟约规定:“皆奖王室,无相害也。”践土之盟是晋文公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
4. 弭兵之会:春秋时期由宋国发起的倡导停战、结盟的运动。弭兵运动前后共有两次,以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发起的弭兵之会最为重要。公元前546年,晋、楚、齐、秦、鲁、宋、郑等十四国诸侯会于宋,共尊晋、楚两大诸侯国为盟主;又齐、秦两大国,商定不作为从属国看待;其他原从属于晋、楚的较小诸侯国今后要互朝晋、楚两大国,并承担晋、楚两国给予的义务。这次会盟之后,晋、楚之间四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其他国家间的战争也很少。
5. 秦霸西戎:秦穆公统治时期征服西北方国部落的活动。秦穆公在位时,任用百里奚、蹇叔等名臣治国,成一时“富国强兵”之势。晋文公死后,秦穆公企图向东发展,争霸中原。公元前627年,秦袭郑,在回军至殽(今河南洛宁西北)时,遭晋军截击,全军覆没,史称“殽之战”。秦东进受挫后改变战略,转而西向,进攻戎地,“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周襄王为此还曾派特使祝贺,此后秦在西方取得“霸西戎”的地位。
6. 吴越争霸:春秋末年吴国和越国进行的争霸战争。吴王阖闾于公元前515年即位后,重用伍子胥、孙武整顿、治理国家,并于公元前505年大举攻楚,攻占楚国郢都。越乘吴入楚而伐吴,在槜(zui)李大败吴军,阖庐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继位。公元前494年,吴伐越,败越军于夫椒,越王勾践求和,请为属国。夫差以为已解后顾之忧,便挥师北上,争霸中原。当夫差在黄池大会诸侯,与晋争霸时,不料勾践卧薪尝胆,在大夫种和范蠡的辅佐下,乘机攻入吴都,并于公元前473年灭吴。此后越王勾践北上会诸侯于徐州,一时号称霸主。
7. 三家分晋: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消灭了知氏,晋国的政权和大部分土地就控制在这三家手中。晋军只保有绛和曲沃两小块土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77年,韩、赵、魏灭诸侯,而三分其地。
8. 田氏代齐:战国初年齐国卿大夫田氏家族取代姜氏成为齐侯的事件。公元前481年,齐国卿大夫田常发动武装政变,把齐国强大的贵族如鲍氏、晏氏等全部消灭,并杀死了齐简公,另立简公之弟为国君,政权完全控制在田氏手中,国君实际成为傀儡。到田常的曾孙田和时,他于公元前391年废掉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完成了田氏代姜氏之齐的过程。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诸侯。
9. 逢泽之会:战国前期魏惠王发起的诸侯会盟。战国初期,魏国是最强盛的国家。魏国经过李悝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建立了一只以武卒制为基础的强大武装力量。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在大梁附近的逢泽发起并主持了逢泽之会,率领12诸侯朝见周天子,成为盟主。至此,魏已成为称霸中原的唯一大国。
10. 马陵之战:战国中期齐魏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韩求救于齐。次年,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韩。齐军直指魏国国都大梁,庞涓闻讯立即回师自救,齐以增兵减灶之计诱魏军至马陵,大败魏军,太子申被俘,庞涓自杀。马陵之战使魏国实力大为消弱,开始了秦齐对峙的时代,为秦的东扩提供了有力契机。
11. 徐州相王:战国时期魏惠王与齐威王互尊为王之事。马陵之战,魏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齐威王因马陵之战提高了威望,魏只好“变服折节而朝齐”,向齐妥协。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到徐州朝见齐威王,尊齐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又尊魏为王,史称“徐州相王”。
12. 合纵与连横:战国中后期秦与关东六国间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关东各国为了抗拒强秦,就组成军事联盟,称为“合纵”。秦为了破坏关东的“合纵”,以便它向东方发展,就用军事压力和政治离间等手段,在关东争取盟国,称为“连横”。从事“合纵”运动的主要人物是洛阳人苏秦,从事“连横”运动的是魏人张仪。合纵政策并没有消弱秦国,秦国通过连横政策增强了实力。
13. 远交近攻:战国时秦相范雎提出的兼并战争的策略。公元前226年秦昭王用范雎为相,采纳了范雎的“远交近攻”之策,即远交齐、楚,近攻三晋。范雎认为,如此“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这样既能破坏东方各国的合纵,又能巩固所攻占的土地。远交近攻之策对秦最终统一六国具有深远意义。
14. 长平之战:战国后期秦赵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公元前260年,秦攻韩,又与赵国争夺韩国的上党郡。秦赵两军在长平展开决战,杀赵主将赵括,大败赵军。后坑杀赵军四十万余。从此赵国一蹶不振,无力再与秦国抗衡,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15. 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在蜀地修建的水利工程。秦在夺取巴蜀之后,蜀郡郡守李冰在今成都以北的都江堰市境内政治岷江,分岷江为内外江,内江灌溉,外江分洪。都江堰的修建消除了岷江长期存在的水患,灌溉了大量良田,有利于蜀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16. 郑国渠:战国时期秦在关中开凿的水利工程。秦国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在关中渭水以北兴修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郑国渠的修建使关中称为沃野,为秦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17. 管仲改革: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的改革。齐桓公任用杰出政治家管仲为相,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内容为:“叁其国而伍其鄙”的行政管理改革、“作内政而寄军令”的军事制度改革、“相地而衰征”的税制改革。管仲进行的富国强兵政策,使齐很快强大,奠定了齐国建立霸业的基础。
18. 初税亩: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其内容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即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税率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初税亩的实行,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19. 李悝变法:战国前期李悝在魏国推行的变法。战国初年,魏文侯任李悝为相,进行变法。其主要内容有: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推行“尽地力之教”的措施,要求农民治田勤谨,增加产量。创立平籴法,规定丰年由国家以平价购进粮食,灾年则以平价出售,用“取有余而补不足”的办法平衡粮价,防止粮食商人高利贷横行,以稳定小农经济。编成《法经》,以防止和镇压农民的反抗,保护封建私有制。李悝变法的结果使魏国在经济、政治上得以迅速发展,成为战国初年的一大强国。
20. 平籴法:战国时魏国李悝变法的内容之一。平籴法规定年产好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售出,用“取有余而补不足”的办法来平衡粮食价格。目的是防止商人垄断粮价,造成“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现象,以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的经济基础。
21. 《法经》:战国时期魏国制定的法典。战国初期,李悝任魏国相,主持变法,使魏国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李悝集春秋各国法律之大成,制成《法经》。《法经》的完整内容今已不存,其片段章句散见于各种古代典籍中。据史书记载,《法经》共有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等六篇。
22. 吴起变法:战国时期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的政治改革。大约在公元前389年,楚悼王任用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主要内容是:(1)凡是封君传到第三代的就回收其爵禄;(2)精简官职,削减过高的官吏俸禄,把节省下的经费用来训练战士。(3)整顿吏治,要求官吏“私不害公”,禁止旧贵族以私门招引食客,以防其结党反对变法。楚国经过此次改革,政治得到整顿,军力也日益强大。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吴起被反对派杀掉,吴起的改革措施几乎都被废除。
23. 胡服骑射:战国时赵武灵王所推行的军事改革。赵武灵王时,进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主要措施有二:一是把原来宽袍大袖的服装,改为胡人那种短装紧身服饰,束皮带,穿皮靴,以适合马上训练、作战。二是通过不同途径组建骑兵。赵武灵王通过军事改革建立起强大的骑兵部队这一措施,对中原国家军队的发展影响极大。从此,各国逐步以步骑兵代替了车兵而成为军队主力。
24. 商鞅变法: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进行的改革。公元前356年,商鞅进行第一次变法,内容包括:(1)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2)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公元前350年,商鞅又进行第二次变法,内容包括:(1)废除贵族的井田制;(2)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3)迁都咸阳,修建宫殿;(4)统一度量衡的标准器。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统一六国准备了物质和社会条件。
25. 什伍制度:商鞅变法时在秦国推行的基层制度。每五户为一伍,每二伍组成一什。伍设伍长,什设什长。秦代伍、什打破了西周以来的国野分治制度。同时实行什伍连坐,一人犯法,邻里必须揭发,否则同罪连坐,执法严厉。
26. 官分文武: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实行的政治制度。经过战国前期的变法,各国相继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其显著特点是有文官和武官之分。在国君之下设相和将,相也称相邦、丞相,又通称宰相,是百官之长,协助国君处理全国政务。将又称将军,是武官之长,负责领兵打仗。官分文武,适应了当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需要,因为处理政务要有一定的政治能力,指挥作战要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同时又分散了大臣的权力,可以起相互监督作用,便于国君控制。
27. 俸禄制度:战国时各国任用官吏时给予官吏薪俸的制度。到战国中期,随着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已不采取分封土地的办法,而是给以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有时赏给部分钱币或黄金。以官位的高低定俸禄的多少,官高的可达万担、千钟的厚禄,也有“斗食”的小吏。形成了“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的新格局。这种官僚俸禄制度,便于国君用厉害关系控制各种官吏。
28. 上计制度:战国秦汉时地方官年终向中央汇报的制度。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上报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君持右券,臣下持左券。到了年终,官吏必须到国君那报核。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或由丞相协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上计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
29. 玺符制度:战国时期有关公文用印、征发兵将以及证明身份的制度。战国时期,国君已普遍使用玺、符作为凭证,用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调遣军队,派遣使者。任免官吏时要授予玺印,作为权力的凭证,上下来往的各类行政文书都必须加盖玺印,官吏任满或因罪免职时将玺印缴回。对统兵的将领发放虎符,虎符呈伏虎形,上有铭文,分为两半,将领只持有右半,左半则存于君主处。调动军队时,传令者持左半虎符与将领合符,命令方才生效。玺符制度的推行,加强了国君对官僚机构和军队的控制,有利于国君的集权。
30.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春秋后期鲁国人,曾在鲁国任下级和中级官吏。后自办学校,以教书为业。为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先后游访了卫、宋、陈、蔡、楚等国,但均不被采用,晚年回到鲁国从事讲学。“仁”是孔子的政治观和社会观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孔子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孔子的主要言论保存在《论语》一书中。
31. 孟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轲,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他继承孔子的学说而有所发展,其学说的核心是“仁”、“义”。他主张行“仁政”,主张“保民”,反对诸侯混战,反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和战争多所抨击。孟子的性善说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孟子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主思想,这是奴隶社会崩溃、庶民地位提高的反映。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的《孟子》一书中。
32. 荀子:战国末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名况,赵国人,时人尊称他为荀卿。曾游访齐、楚、秦、赵等国,曾任齐国稷下学宫祭酒和楚的兰陵县令。他主张以“礼”治国。他所说的“礼”,就是制度、政策,和“法”无甚区别。他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恶,性善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因为人性是恶的,所以要用礼治来约束,做到“明分使群”。荀子还对天道观进行了阐述,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自然存在,与人事的吉凶祸福无关。人类既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同时也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荀子》一书中。
33. 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约与孔子同时,是道家的创始人。其著作《老子》探讨了儒、墨所忽略的宇宙本原的问题,提出了“道”的哲学范畴,他无形无象但无处不在,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精神。《老子》反对儒、墨“仁政”、“尚贤”的政治理论,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使民无知无欲。《老子》一书中有比较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揭示了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对立关系及其相互转化的现象,但又把矛盾对立面的转化关系过分夸大,认为事物发展仅仅是简单的循环,从而走向相对主义。
34. 庄子: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子是战国中期宋国人,名周,他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庄子同样认为“道”是宇宙本原,并且更强调“道”的主观性和不可知性。其相对主义思想也更加强烈,无是非,齐死生,忘物我,几乎抹杀了一切对立事物的界限。由此他反对社会进步,否定文化知识,痛恨仁义礼乐,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做到愚昧全真和心灵的消极自由。其思想对后世中国社会影响很大。
35. 墨家: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因创始人墨翟而得名。墨家提倡“兼爱”,即无差别的爱,反对儒家有层次、差等的“仁爱”,由此又主张“非攻”,谴责列国的兼并战争。政治上,墨家提出“尚贤”,希望上自天子、下到乡里的各级职务都选拔贤人来担任。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主张“节用”,反对儒家倡导的厚葬和礼乐建设,认为这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其世界观则强调尊天、尊鬼,迷信色彩较重。墨家的信徒人数很多,他们内部有严密的组织,带有宗教和苦行的色彩,战国时期社会影响相当大。
36. 韩非:战国末年著名思想家。韩非是韩国人,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法家的代表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从不同角度提出加强君权的主张。韩非认为,要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主张,法、术、势缺一不可。“法”指成文法令,“术”指国君操纵臣下的手段,“势”指国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他主张把法、术、势结合起来,以加强中央集权制。韩非的这些主张,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37. 阴阳家:战国时期以宣扬阴阳、五行说为主的哲学学派。代表人物是战国末年的齐人邹衍等。齐国人邹衍用五行相胜说来解释朝代的变更,创立了五德始终说。按他的说法,黄帝是土德,夏禹是木德,商汤是金德,周文王是火德,而将来代周的一定是水德。因为木胜土,土胜水,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后来秦始皇就采用这个说法,把秦朝定位水德。五行更始,“道”是主宰一切的规律,周而复始地循环。阴阳学说对秦汉时期的社会思想影响极大。
38. 名家:春秋战国时期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学派。春秋战国,由于社会的大变革,“名实相怨”的情形十分严重,以致许多学派都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自己的观点来校正每件事情的名和实,以调整其矛盾。致战国发展为专门的学派,其代表者有惠施、公孙龙等。惠施学说的要义是“合同异”,既强调对立物间的同一,又强调同一体内部的对立。公孙龙提出了“白马非马”的观点。公孙龙只看到个别与一般之间的差异,并将这种差异绝对化,否认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倒向了诡辩论。
39. 兵家:先秦研究军事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孙武、孙膑。孙武,春秋后期齐国人,所著兵书名《吴孙子兵法》,通称《孙子兵法》,全书分13篇,系统地总结了战略、战术方面的问题,对后代影响至深。孙膑,战国中期人,孙子之后。孙膑所著兵书名《齐孙子》,共八十九篇,大约在东汉后期已亡佚,直到1972年,才在今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被考古工作者发现。经整理,以《孙膑兵法》行世,全书分上下两篇,各收文十五篇,共为三十篇,为当今研究孙膑兵法乃至先秦军事的宝贵资料。
40.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儒家的重要经典。现存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又称《国风》,即十五国风,保存有大量民歌,是《诗经》的精华。《雅》分《小雅》和《大雅》,多是贵族歌颂帝王功绩的作品,有些篇章与后世的叙事诗很接近。《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内容是在祭祀或大朝会时用于歌功颂德的颂歌。根据部分诗篇考查,最早的约作于西周初年,最晚的约作于春秋中期。
41. 楚辞:先秦楚国的诗歌总集。《楚辞》是《诗经》以后出现于我国南方的韵文体文学。它是以楚语写成的诗歌。这种文体一直流传在民间,诗人屈原继承了南方优秀的诗歌传统,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气质,写成了热情奔放、照耀世界的抒情长诗《离骚》、《天问》等15篇。同时的作家还有宋玉、景差、唐勒等。后人把他们所创作发展的这一文体称为“楚辞”,或简称为“辞”或“骚”。
42. 《甘石星经》:战国时期甘德、石申所著。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齐国的甘德和魏国的石申。甘德著有《天文星占》8卷,石申著有《天文》8卷,约至西汉后两书皆被尊称为《星经》,后人合称为《甘石星经》。这部中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约在6世纪后佚失,散见于《史记》、《汉书》、《晋书》、《隋书》等史书中。
43.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约成书与战国时期,全书共十八篇,分《素问》和《灵柩》两部各九篇,《素问》主要论述脉理和病因,《灵柩》主要论述经络和针刺。全书记载了我国两千数百年前的有关人体解剖的知识和血液循环的概念。这对世界古代医学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长孙博《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史前时代和夏商西周部分笔记
中国古代史---史前时代
1.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历史上采用打制办法制造石器的时代。考古学把人类使用石制工具进行生产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300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1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一般分为早、中、晚三期。旧石器时代早期,大约距今300万年至10余万年;中期大约距今10余万年至4~5万年;晚期大约距今4~5万年至1万年。
2.元谋人: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其化石只有两颗牙齿,是一位青年男性的左右上内侧门齿。根据古地磁方法的测定,元谋人的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是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
3.蓝田人: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距今约80万年到60万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其化石包括下颌骨、头盖骨各一具以及若干牙齿,分别属于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类个体。在元谋人、蓝田人的遗址,都发现了同时期的打制石器和用火遗迹。
4.北京人: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北京人的生活年代较为分散,约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之间。总体来看,北京人头盖骨低平,头骨较厚,脑容量大约相当于现代人的80%,平均身高也较矮,但四肢尤其是上肢已与现代人相当接近。在北京人所居洞穴中发现的石器多达10万件,包括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等,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的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洞穴中还有厚达6米的灰烬积层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还能保存火种。
5.山顶洞人: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发掘。距今约1.8万年,化石至少属于8个人类个体,他们的体质形态已明显表现出黄种人的特征。这一时期的石器比旧石器中期更加精细,形状对称、均匀,刃部锋利,小型石器较多。石箭镞则表明他们已经开始使用弓箭。另外,在山顶洞人遗址还发现了磨制骨针和燧石,反映出已经掌握了缝纫技术和人工取火的方法
6.原始群:从猿到人过度时期的古猿群体。旧石器时代前、中期人类的社会组织形态都处于原始群阶段。他们以血缘为纽带形成一个个群体,群体内部过着群婚、乱婚的生活,一个原始群就是一个血缘大家族。其中只有母子关系是明确的,父子关系尚不存在。原始群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原始公社(或称血缘家族公社)。此时人类婚姻形态有了初步的禁约,只允许同辈的男女发生婚姻关系,民族学家称为班辈婚。
7.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期中指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传统的观点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5000年至4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距今约10000年左右至7000年,中期距今为7000年至5000年,晚期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8.裴李岗文化: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于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年代距今9000~7000年,与后来的仰韶文化关系密切。裴李岗文化的石器以磨制为主,且比较精致。石磨盘和石磨棒最具特征,不仅数量多而且成套出现。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裴李岗遗址中有房基、窑穴、墓地等村落遗迹,似有一定布局。农业占主要地位,主要农作物是粟。
9.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最初于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以后数十年间,中原地区所发现的类型相似的众多文化遗址皆以仰韶文化命名。它们的年代范围大约在距今7000~5000年之间,其农业、畜牧业、制陶业都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业以种粟为主,畜牧业主要饲养猪、狗,制陶业则以表面有彩绘的彩陶最著名。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和临潼的姜寨遗址。
10.红山文化:我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35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最初发现而得名,同类型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距今约5000年左右。其中出土了很多精致的玉礼器,还发现了包括祭坛和女神庙在内的大型祭祀建筑遗址,似表明这里的社会化相当早,中原文明的产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
11.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首次发现,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多同类型的文化遗址,其年代大约距今5000到4000年,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化更加精致,出现了一些新兴农具,家畜种类更多,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陶器以一种黑色、陶胎极薄的“蛋壳陶”为主要特征,还出土了较多的玉器。建筑技术也有很大提高。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