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7)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3-29


260.    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温带中、南部湿润气候条件下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洲东部和东亚,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和东北南部。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均温约8-14℃,年降水量500-1000mm,土壤以褐土和棕壤为主。构成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树种是栎、山毛榉、槭、鹅耳枥、椴、杨、桦等,它们高约15-20m,叶片较宽厚,春夏展叶,秋冬落叶,故这类森林又称为夏绿阔叶林,群落的垂直结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有些潮湿的林内地面尚有苔藓层,层次清晰、林冠整齐、冬枯夏荣,季相变化十分明显,消费者主要有鹿、鼠、松鼠、兔、鸟类、狐、狼和熊等
261.    北方针叶林:又称泰加林,我国称寒温性针叶林,主要分布于北纬45°-70°之间的寒温带气候,横贯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形成一条完整的针叶林带,泰加林的南延部分在我国仅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和阿尔泰山,这些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凉而较短,年均温约0℃上下,年均降水量约400-500mm,北方针叶林植物种类比较贫乏,主要由云杉、冷杉、松、落叶松等松柏类植物组成,森林结构简单、层次清晰,多为单优种纯林,动物以黑熊、鹿、马鹿、驯鹿、貂、猞猁、雪兔、松鼠、松鸡等
262.    温带草原:是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分布于内陆干旱到半湿润区,主要由欧亚大陆草原、北美洲草原和南美洲草原等,具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严寒,年降水量约250-500mm,多集中于夏季且年际变化较大。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是旱生多年生禾本科植物,以针茅、羊茅、须芒草、早熟禾、冰草等为建群种,混生有旱生、多年生双子叶杂草类,有些地方还出现旱生小灌木,群落结构简单,一层或两层,季相变化频繁而明显,开阔的草原适宜于善于奔跑的大型食草动物如野驴、野牛、黄羊等生活,以穴居为主的啮齿类动物也是常见的第一级消费者,地下生物量常大于地上部分,尤以冬季为著
263.    荒漠: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极端干旱少雨地区,在北半球形成一条明显的荒漠带,南美洲智利、澳大利亚和南非也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西部和西北干旱地区。荒漠地区为极端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大都在250mm以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许多倍,温度变化剧烈,并多风沙与尘暴,土地贫瘠,严酷的自然环境限制了许多植物的生存,仅有一些超旱生半乔木、半灌木、小半灌木、灌木或肉质的仙人掌类植物稀疏地分布在贫瘠的土地上,植物种类贫乏,个体数量稀少,群落外貌灰绿,结构简单,覆盖度很低,有些地面完全裸露,食物资源贫乏导致动物种类不多,常见有蜥蜴、啮齿类和某些鸟类
264.    冻原:又叫苔原,是典型的寒带生态系统,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大陆北部边缘地带,这里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短促,降水量约200-300mm,有多年冻土分布。生物种类贫乏,共有100-200种植物,主要是苔藓、地衣和莎草科、禾本科、毛茛科、十字花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杂生一些矮小灌木,植物多贴服地面生长,群落结构简单,通常1-2层,动物种类也很贫乏,主要由驯鹿、麝牛、北极狐、北极熊、狼和旅鼠等,夏季多有候鸟迁来繁息
265.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指以人为核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进行着频繁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并彼此紧密结合形成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包括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这样的生态系统既服从自然规律的制约,更受社会性质和经济规律的羁绊
266.    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干预下,一定区域的农业生物群体与其周围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共同建设的固定、转化太阳能,获取一系列农副产品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中以作物栽培为主体的农田生态系统最为重要。
267.    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而建立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具有良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集约经营管理的总和农业生产体系
268.    城市生态系统:是指人类通过社会经济活动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或人工生态系统。这里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同时也是科技文化和交通贸易中心,所以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充分利用空间和集中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地域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本质变化
269.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70.    遗传多样性:是指存在于生物个体内、单个物种内及物种之间的遗传变异的总和。所有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所携带的遗传信息都蕴藏在基因里,因此又称之为基因多样性。一个物种的遗传变异愈丰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就越大,其进化潜力也愈大,反之,遗传多样性贫乏的物种适应性通常较弱
271.    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度或物种的总数目,需从分类学、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降低可能导致系统功能失调,出现不稳定现象,甚至整个系统瓦解
272.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和生态学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换句话说,由于地球生物圈内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表现出高度多样化,因此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复杂多样,而且所有生态系统也都保持者各自的生态学过程,它们的形成和演替过程、生物间的相互关系、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彼此都有差异,这是生态系统间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内由于生境和生物种类不同,结构有异,生态学过程不一致,则是生态系统内的多样性
273.    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物种及其生境划出一定面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点,借此保护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能量流动与其他生态学过程的正常进行的措施
274.    离体保存:就是利用现在技术特别是低温技术,将农作物、家畜、家禽及其野生亲缘种等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常用的方法是建立植物种子库、动物细胞库等
275.    地理系统: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即一个动态的多等级开放系统。是“在空间分布上相互联系,并作为整体的部分发展变化的各组成成分相互制约的动态系统”
276.    耗散结构理论: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而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地理耗散结构具有一定的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可吸收外界环境的一般性涨落,其结构水平愈高,涨落回归能力即保持系统稳定性的能力愈强
277.    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一般公认地域分异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两类,分别简称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后者又包括因距海远近不同而形成的气候干湿分异和因山地海拔增加而形成的垂直带性分异两个方面
278.    干湿度分带性:陆地自然界的干湿度分带性主要是指在热量背景相同或相似的各纬度区域内部,以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大陆腹地方向递减为契机所引发的区域自然景观及其各组成要素的变化
279.    垂直带性分异:是山地特有的地域分异现象,当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时,随着地面高度的增加,气温递减,一定范围内降水量递增,不同高度层带水热组合特征各异,首先形成气候垂直带,进而导致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发生相应变化,形成地貌、植被、土壤垂直带和自然景观垂直带,山麓所在的水平地带就是垂直带的基带,基带以上各垂直带按一定顺序排列,构成垂直带谱
280.    自然区划:地表自然界受不同尺度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作用,分化为不同等级的自然区。以地域分异规律学说为理论依据划分自然区,并力求反映客观实际的方法就是自然区划,各级自然区之间都存在特征差异性,自然区内部则具有相对一致性
281.    土地:土地是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或自然地域综合体,它具有一定的范围和厚度,且两者均因土地级别高低而异;作为自然客体,土地必然受自然规律制约;作为人类活动场所和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必然受人类影响
282.    土地评价:又称土地分等,是指在土地类型研究基础上,根据特定生产目的对土地质量、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的评估,具体来说,就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类型划分完成之后,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的对一定的土地用途、属性做质量鉴定,从而阐明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土地的价值
283.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开发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时,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的权利,即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还应兼顾局部人群和区域的利益与全人类和整体地理环境的利益,简言之,就是兼顾人与自然的利益




 


相关话题/自然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