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考研复习运动训练学-背诵版(2)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3-12


            B正确处理训练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教练员要及时准确地掌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
29、直观教练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多种直观手段,通过运动员的视觉器官,激发活跃的形象思维。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训练原则。
科学2基础:A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B动作技能形成原理。 
训练学3要点:A教练员应高度重视直观教练原则的运用。
B注意应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
C注意直观教练与积极思维的有机结合。
30、适时恢复原则:是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提高
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  
科学2基础:A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的超量恢复机制。B调节时机的把握对训练效果的重要影响。  
训练学2要点:A准确判别疲劳的程度(自我感觉,外部观察,生理测试、心理测试)
B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训练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
待:(2013简答)谈谈你对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超量恢复现象的理解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31、运动训练方法:(03)是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32、运动训练方法的4大作用: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不同训练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顺利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有助于有效地控制能力的发展进程;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
33、运动训练方法的5个基本结构:A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   B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
                               C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   D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     
                               E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
34、运动训练方法的分类:(两大整体,8大具体)
A整体控制方法(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
B具体操作方法(完整训练法、分解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
35、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36、运动训练手段的作用:科学地认识和应用不同训练手段的功效和特点,有助于科学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具体训练任务。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各类竞技能力。
37、运动训练手段的动作结构:(3个层面)
A动作特征-力的支点、力的大小、力的方向。(3要素)
B动作构成-姿势、轨迹、时间、速度、速率、力量、节奏(7要素)
C动作过程-动作开始、动作进行、动作结束。(3阶段)
38、运动训练手段的4大分类:
①依练习目的(发展体能的训练手段、改进技术的训练手段、提高战术能力的训练手段、改善心理状态的训练手段);
②依训练手段的效果对专项能力的影响(一般训练手段、专项训练手段);依在训练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基本训练手段、辅助训练手段);
③动作结构(2002填空)(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混合型;多元动作结构-固定性、变异性) p141表5-1
4、依在训练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基本训练手段、辅助训练手段)
39、模式训练法: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操作7程序:
A解析影响运动竞技水平的各种因素。   B获取各影响因素的指标参数。
C建立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因素结构模型
D以因素结构模型的评价标准数值为评定标准对运动员竞技水平变化的结构状态进行阶段性检查评定
E将检查评定的结果反馈于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找出产生偏离状态的原因。
F对运动训练过程相应环节的组织实施发出调节指令。
G改进训练工作,使训练的阶段结果不断逼近模式目标。
4构成:训练的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
2特点:具有信息化特点、具体定量化特点
应用过程:教练员指导--训练模型、训练手段--运动员训练--检查信息--评定结果--调控信息--教练员指导
40、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4结构:训练程序、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
3特点:系统化特点、定性化特点、程序化特点。 
应用过程:训练程序、训练手段-运动员训练-评定标准-教练员指导=训练程序、训练手段。
41、分解训练法:是指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分成若干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分解训练法4大类:单纯分解训练法、递进分解训练法、顺进分解训练法、递进分解训练法(P152表5-6)
A单纯分解训练法:首先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学习。掌握各个部分或环节内容,再综合各部分进行整体学习。
特点:分解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相对复杂;分解后的各个部分可以独立训练。
B递进分解训练法:需要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二部分;掌握后再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合成起来训练;掌握后两部分后,再训练第三部分;掌握后将三部分合起来训练。
特点:虽然对练习内容各个环节的练习顺序并不刻意要求,但对相邻环节的衔接部分则有专门要求
C顺进分解训练法:需要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掌握后,再将三部分一起训练;如此步步前进,直至完整掌握技术或战术。
特点: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的顺序大体一致;后一步骤的练习内容包括前一部分的内容。
D逆进分解训练法:需将应用时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最后一部分;逐次增加训练内容到最前一部分,如此进行直至掌握完整的技术或战术。
特点: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的顺序恰恰相反;多运用于最后一环节为关键环节的技术和战术的训练。
42、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作用:便于运动员完整地掌握技术动作或技术配合;保持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完整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应用:可用于单一动作训练。多元动作训练,个人成套动作的训练。集体配合动作的训练。
43、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分类:短时间重复训练法、中时间重复训练法、长时间重复训练法
作用: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有利于运动员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应用:
44、间歇训练法: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分类:高强性间歇训练法、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发展性间歇训练法
作用:1、通过严格的间歇训练过程,可使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得到明显增强;
2、通过调节运动负荷强度,可使机体各机能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配合的适应性变化,
3、通过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可使糖酵解代谢供能能力或磷酸盐与糖酵解混合代谢的供能能力或有氧代谢混合供能能力或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得以有效的发展和提高;
4、通过严格控制间歇时间,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
5、巩固技术动作,通过较高负荷心率的刺激,可使机体乳酸能力得到提高,以确保运动员在保持较高强度的情况下具有持续运动的能力。
45、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作用:1、主要用于发展一般耐力素质,有助于完善负荷强度不高但过程细腻的技术动作
2、可使机体运动机能在较长时间的负荷刺激下产生稳定的适应,内脏器官产生适应性的变化;3、
3、可提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以及该供能状态下有氧运动的强度;
    4、可为进一步提高无氧代谢能力及无氧工作强度奠定坚实基础。
46、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提出依据:根据实际比赛过程的复杂性对抗程度的激烈性,运动技术的变异性,运动技术的变化性,运动能力的多样性,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提出的。
作用:通过变换运动负荷,可使机体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从而提高承受专项比赛时不同运动负荷的能力。通过变换练习内容,可使运动员不同运动素质,运动技术和运动战术得到系统的训练和协调的发展,从而使之具有更接近实际比赛需要的多种运动能力和实际应用的应变能力。
变换训练法的实践应用(2012简答)具体应用特点见P167
3个变量:1、负荷变换训练法 2、内容变换训练法 3、形式变换训练法
47、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和路线,依次
完成每站的训练方法。
结构因素:每站的练习内容,每站的练习负荷,练习站的安排顺序,练习站之间的间歇,每遍循环之间的间歇,练习的站数与循环练习的组数。  
作用:1、可有效地提高不同层次水平的运动员的训练情绪和积极性;
2、可以合理地增大运动训练过程的练习密度;
3、可以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制宜地加以调整,做到区别对待;
4、可以防止局部负担过重,延缓疲劳产生,并有利于全面身体训练。
分类:循环重复训练、循环间歇训练、循环持续训练
三种供能系统的组织形式:流水式、轮换式、分配式。
48、循环重复训练法的目的:①提高高强度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性;
②提高攻防过程中的对抗性;
③并将技术动作和运动素质与代谢系统的训练融合为一体,使之共同提高;
④提高该类运动项目运动员的磷酸盐系统的储备和供能能力;
⑤提高该类运动项目运动员有关肌群的收缩速度和爆发力。 
循环间歇训练法的目的: ①有效地提高该类项目运动负荷糖酵解系统及其与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
②有效地提高该供能状态下的速度耐力及力量耐力。
 循环持续训练法的作用①可提高运动员持久的对抗能力,运动技术的稳定能力以及技术之间的衔接能力;
②可提高运动员攻防技术的转换能力、疲劳状态下连续作战的能力以及有氧工作强度;
③可提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有氧工作强度以及有氧代谢供能状态下的力量耐力。
49、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定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
50、运动训练的4大手段:
1、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是指周期性进行单一结构动作的身体练习。
分类:①全身周期性练习(各种快跑练习、跳推杠铃练习、拉测功仪练习)
      ②局部周期性练习(快速挥臂练习、卧推杠铃练习、拉橡皮待练习)
2、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是指将几种单一结构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
分类:①全身混合型练习:跳动跨跳练习、助跑掷枪练习、助跑扣球练习;
      ②局部混合型练习:助跑掷球练习、助跑起跳练习、摆浪收腹练习
3、 固定组合练习手段是将各种练习依固定行式组合的身体练习。
    举例:有氧健身操、各种自选拳练习、各种协调性练习

相关话题/运动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