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考研真题整理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1-17

土壤侵蚀

1.土壤侵蚀的危害。(02) 论述土壤侵蚀的危害及我国侵蚀危害的特点。(07)

①破坏土地,吞食农田 ②降低土壤肥力,加剧干旱发展 ③淤积抬高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④淤塞水库湖泊,影响开发利用 ⑤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 ⑥土壤侵蚀与贫困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特点:①我国地域辽阔,总土地面积约为960万km²,丘陵、山地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2/3.其地跨寒温带、温带、

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赤道带及青藏高原,气候、地貌、土壤、植被及水文条件变化大,地带 性分异明显。 ②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早,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壤侵蚀发展较强烈,并与降雨、地形等环境因素相关联,呈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

③我国土壤侵蚀的成因复杂、危害严重,主要侵蚀类型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冰川侵蚀。

2.以石漠化地区为例,论述土壤侵蚀的危害。(14)

我国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及广西地区的喀斯特山区,该地区植被覆盖差,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

危害:①石漠化地区极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加上地下岩溶发育,导致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几乎连年旱涝相伴;

②石漠化山地岩石裸露率高,土壤少,蓄水能力低,岩层漏水性强,极易引起缺水干旱,而大雨又会导致严重水土流失。

3.(论述)谈谈你对土壤流失方程的了解。(02)

何为通用流失方程?它有何作用?(03)

论述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及各因子的物理意义和表达式。(08)

什么是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并说明方程中哪几个因子有量纲。(15)

通用流失方程(USLE): A=R·K·L·S·C·P (其中A、R、K、L有量纲)

A为土壤流失量 R为降雨侵蚀力指标 K土壤可蚀性因子 L为坡长因子

S为坡度因子 C为覆盖于管理因子 P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R=E总×I30 E总:一次降雨总动能[J/(m²·cm)] I30:一次降雨中最大30分钟降雨强度(cm/h)

作用:用过预报降雨侵蚀力作用下农耕坡地的年土壤流失量。

4. 按照地表水热状况与外营力的关系,全球可以分为哪几个侵蚀带?(04+11)

①冰雪气候侵蚀带:气候特点是降雪量大于消融量,形成冰川,或融水下渗,结成冻土。

可分为冰川侵蚀亚带和冻融侵蚀亚带。

②湿润气候侵蚀带:气温较高,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多余水分渗入地下形成潜水和地下径流,未入渗水分形成地表径流,

以水力侵蚀为主。可分为湿润气候侵蚀亚带和湿热气候侵蚀亚带。

③干旱气候侵蚀带: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空气干燥,植被生长差,以风力侵蚀为主。

可分为半干旱侵蚀亚带和干旱侵蚀亚带。



5.土壤侵蚀的当地效应和异地效应。(13)

6. 论述如何进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综合治理。(15)

7.论述土壤侵蚀学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04)

8.简述人类活动对侵蚀的影响。(12)

浅谈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流域土壤侵蚀的。(15)

土壤侵蚀类型及形式

1.按外营力种类划分土壤侵蚀类型时,可划分出哪几种类型?(08+09论述) 土壤侵蚀的基本形式。(02)

依据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①水力侵蚀 ②风力侵蚀 ③重力侵蚀 ④混合侵蚀

⑤冻融侵蚀 ⑥冰川侵蚀 ⑦化学侵蚀 ⑧生物侵蚀

依据土壤侵蚀发生的时间: ①古代侵蚀 ②现代侵蚀

按土壤侵蚀发生的速度: ①正常侵蚀 ②加速侵蚀

2.论述土壤侵蚀外营力与地球水、热状况的关系。(07)

①岩石的风化:在不同水、热条件下,风化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点。物理风化以冻融崩解最强烈;其次是热力风化,

发生在中纬度干旱地区;化学风化随温度升高、降雨量增大而加快;生物风化与植被繁茂相一致。 ②坡面上块体运动:土体岩屑的流动、滑动和蠕动都需要水参加,因此干旱区最弱,高温湿润区最强。另外,在低温下,

当有一定降雨量时,由于地下冻土存在,地表水难以下渗,块体运动也有较大强度;在冻融交替频繁的地区,块体运动强度也是很大的。

③流水作用:在干旱地区流水作用最弱,但并不是在降雨最多的地带作用最强,因为那里植物非常茂密,阻碍了流水的

侵蚀作用,所以流水作用最强烈的地方反而是雨量中等的地区。

④风沙作用:在干旱区最强,在高温多雨地区最弱。

⑤冰川、冻融等作用:冰川侵蚀只能发生在年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降雪量大于消融量和蒸发量的地区;没有一定

的水分低温条件,冻融侵蚀是不能发生的。

土壤侵蚀分区

1.土壤侵蚀分级的依据是什么?(02)

依据: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主要有:①水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 ②土壤风蚀强度分级指标 ③重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

④冻融侵蚀强度分级指标 ⑤土壤侵蚀潜在危险程度指标 ⑥不同侵蚀类型定性指标组合

2.简述黄土高原重力侵蚀分区的原则和方案。(03)

原则:①自然条件的相似性 ②重力侵蚀强度的相似性

③重力侵蚀类型的相似性 ④重点考虑侵蚀类型分布的地带性特征

方案: 根据地形、坡面物质组成、气候和植被4个因子对重力侵蚀地域上影响的差异,确定黄土高原重力侵蚀的分区。 分区:4个一级区 , 27二级区 Ⅰ长城以北泄流区 Ⅱ黄土高原北部泄流崩塌区

Ⅲ黄土高原中部滑坡、泄流区 Ⅳ黄土高原南部及边缘山地滑坡、泥石流区

3. ⑴ 简述我国土壤侵蚀区划的基本原则和依据以及主要侵蚀类型区。(02+04+10)

并说明拉萨、太原、乌鲁木齐地方的侵蚀分别属于哪个侵蚀类型分区。(11)

⑵ 水力侵蚀分为哪几个亚区,并简要描述各分区土壤侵蚀的特征。(02+12)

并叙述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的特点。(14+15)

论述对比我国东北黑土漫岗丘陵区与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的差异性。(13+15) 基本原则:①同一区内的土壤侵蚀类型和侵蚀强度应基本一致;

②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基本一致;

③治理方向、治理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式基本相似;

④侵蚀分区以自然界线为主,适当考虑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和地域的连续性。

依据:①地貌特征(海拔高程、相对高差、沟壑密度等) ②土壤侵蚀类型 ③侵蚀强度

④农业发展方向与水土保持治理方向和措施

Ⅰ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Ⅰ1西北黄土高原区:①鄂尔多斯高原风蚀地区气候干燥、蒸发强烈,降雨在400mm以下,春季多风沙;植被稀疏低

矮,覆盖度低。侵蚀以风蚀为主,水蚀轻微。

②黄土高原北部风蚀水蚀地区气候干旱,年雨量250~450mm左右,降雨集中多暴雨,春季多风;

植被稀疏,覆盖低;水蚀强烈,风蚀也很严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地区,也是黄河

泥沙的主要来源。

③黄土高原南部水蚀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雨多;植被较好;侵蚀以水蚀为主,沟壑陡坡有重力侵蚀。

Ⅰ2东北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区:①低山丘陵,开垦历史长,坡耕地多,侵蚀主要以轻度和中度面蚀和沟蚀为主;

②漫岗丘陵,开垦指数高达70%,水土流失面积大。土壤侵蚀以面蚀、沟蚀和风蚀为主。

Ⅰ3北方山地丘陵区:河北围场、丰宁一带山地,年降雨量400~500mm,山区坡度多在30˚以上,自然覆盖度50-70%,

年侵蚀模数800~1300 t/km²▪a;浅山区,坡度20~30˚,自然覆盖度30~50%,年侵蚀模数

1000~1500t/km²▪a;丘陵区,自然覆盖度为30%,年侵蚀模数1500~1800 t/km²▪a 。

Ⅰ4南方山地丘陵区:温暖多雨,年降雨1000~2000mm,多暴雨,水力侵蚀强。高温炎热,基岩风化强烈,植被破坏

的浅山、丘陵岗地,土壤侵蚀强烈。

Ⅰ5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区:林木分布极少,坡地多、梯田少,且多顺坡耕作,土壤侵蚀以面蚀、荒地鳞片状侵蚀

为主。此外,崩塌、泻溜现象也颇常见,是侵蚀较为严重的一个地区。

Ⅰ6云贵高原区:温暖多雨,年降雨1000mm左右,由于历史上的开垦耕作,坡耕地和荒山面蚀、沟蚀严重。 Ⅱ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Ⅱ1三北戈壁沙漠及土地沙漠化风蚀区

Ⅱ2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

Ⅲ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Ⅲ1北方冻融侵蚀区

Ⅲ2青藏高原冰川、冻融侵蚀区

东北黑土漫岗丘陵区:坡度小,但坡面较长,汇水面积很大,往往使流量和流速增大,从而增强了径流的冲刷能力。黑土

的心土层及母质层,多为黄土性粘土,入渗缓慢,表土含水量接近饱和时,易发生面蚀和沟蚀。降

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加剧了黑土地区的土壤侵蚀。侵蚀方式主要由面蚀、沟蚀和风蚀,年侵

蚀模数6000~10000 t/(km²·a) 。春季干旱多风,常引起严重的风蚀。

南方红壤丘陵区:该地区红壤土中粘粒含量占30%~50%,发育的土壤及其母质的土体都很粘重,固结紧密,渗透性极差。

降雨后易产生大量地表径流,但因土体的粘重和抗冲性较强,坡耕地以片蚀、细沟侵蚀为主,部分荒地

分布鳞片状侵蚀。年侵蚀模数一般在5000t/(km²·a)以下。红粘土裸地在干湿、冷热交替作用下,

易发生干裂和泻溜侵蚀。

4.简述西北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分区及一级区的特征。(08)

简述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类型分区。(09)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严重性的原因。(13) 分区:3个一级区 25个二级区

Ⅰ鄂尔多斯高原风蚀地区

分布:长城沿线以北的鄂尔多斯高原,东以和林格尔、东胜、榆林一线为界,西至贺兰山,北达阴山。包括毛乌素、

库布齐沙漠及河东沙地、银川河套平原及相临山地。

地形、地貌:高平原地形,地貌类型有沙丘沙地、湖盆滩地、冲积洪积平原 、土石丘陵山地。

气候:气候干燥、蒸发强烈,降雨在400mm以下,春季多风沙,8级大风多达20d以上。

植被:干草原和荒漠草原为主,沙生和旱生植物分布广,稀疏低矮,覆盖度低。

侵蚀:该区以风蚀为主,水蚀轻微。

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滥垦滥牧严重。

Ⅱ黄土高原北部风蚀水蚀地区

分布:神池、灵武、兴县、绥德、庆阳、固原、定边、东乡一线以北,长城一线以南。

地形、地貌:黄土梁峁丘陵地貌,坡陡沟深,地形破碎,长城沿线有片沙分布。

气候:气候干旱,年雨量250~450mm左右,降雨集中多暴雨,春季多风,大于8级大风5~20d。 植被:半干旱草原,植被稀疏,覆盖低(30-35%)。

侵蚀:水蚀强烈,风蚀也很严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地区,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土地利用:农业和牧业在该区都很普遍。

Ⅲ黄土高原南部水蚀地区

分布:北接水蚀风蚀区,南以秦岭为界。

地形、地貌:黄土丘陵、黄土塬,河谷平原、土石丘陵与山地。

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雨量500~700mm左右,降雨多。

植被:森林和森林草原植被,植被较好,森林分布于一些山地,以子午岭、黄龙山、关山、吕梁山、太行山和秦岭北

坡比较集中,其余多为农地和牧地,植被破坏严重。


相关话题/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