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舞蹈史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1-09

1、到外国学习舞蹈的第一人是:裕容龄

2、第一个办舞蹈机构的人是:唐槐秋

3、第一个举办各人舞蹈发表会的是:吴晓邦

4、红军时期最流行的歌舞是:《八月桂花遍地开》

5、1932年苏区成立的第一个剧团是:八一剧团

6、石联星演的电影《赵一曼》

7、1933年苏军创办的第一所艺术学校是:工农剧社蓝衫团学校

8、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讲话的全名称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9、“三大赤色舞蹈明星:是指:李伯钊,石联星,赵月华

10、东北全军成立的第一个专业舞蹈队是在:1947年

11、解放时期最为轰动的舞蹈作品是:《进军舞》

12、欧阳予倩写的一本舞蹈书叫:《唐代舞蹈》

13、“人民胜利万岁”是:华北大学文艺学院创作的

14、全军第一届文艺汇演的优秀作品有:《藏民骑兵队》和《轮机兵舞》

15、“五研班”是由崔承喜创办,“五运班”是由吴晓邦创办

16、吴晓邦写的书叫做:《新舞蹈艺术概论》

17、苏联舞蹈家伊莉娜来帮助建立北舞,北舞正是成立是在:1954年

18、新中国第一部大型民族歌舞剧是《宝莲灯》,主演有:赵青

19、1949-1962年参加国际世界青年与和平友谊联欢奖的获奖作品有:

20、天马舞蹈工作室是:吴晓邦创建的

21、新中国第一本公开发行的舞蹈刊物是《舞蹈丛刊》

22、新中国第一只白天鹅是:白淑湘

23、舞剧《蝶恋花》是根据: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创作的

24、《红色娘子军》是第一届编导班创作的

25、“三化”座谈会是指:民族化,革命化,群众化

26、中国芭蕾舞剧《白毛女》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红色娘子军》是根据梁信的同名电影剧本改编

27、《丝路花雨》“复活了”敦煌壁画的舞蹈形象,创造了一种“敦煌舞”的舞种,改编了过去民族舞剧只以戏曲舞蹈为基础的一种做法,是观众耳目一新。

28、《再见吧,妈妈》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

29、1980年在大连举办的全国舞蹈大赛是第一届

30、桃李杯是:1985年开始在北京举办

31、中国第一个以表演现代舞的团体是:广东实验现代舞团

32、第一部社会误导基础理论著作是《社会舞蹈概论》

33、新中国首次举办各人舞蹈专场的是:陈爱莲

34、中国艺术研究院;1982年开始招收艺术硕士研究生

 

名词解释

1、 “卖”:由戴爱莲创作,可以说是旧中国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舞蹈表现的是一对善良的父母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卖掉亲生骨肉的情节,是对当时社会无声的控诉。

2、“苏区歌舞”:在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一种新型的歌舞沐浴着一轮东升的旭日破土而出,它以鲜明的进步色彩,鼓舞着人们的革命斗志,人们称它为苏区歌舞或红色歌舞。

 

3、 歌舞活报:李伯钊将她在苏联学习时看到的歌舞活报的形式带到了苏区,这种将歌,舞,诗,剧融为一体,能迅速反映现实的新艺术形式。

4、中国民族歌舞剧:通常把中国古典舞和民族民间舞蹈作为舞蹈语言的基础,以传统的戏剧性结构为主要手段展现戏剧情节和塑造人物的通称为中国民族舞剧。

5、中国现代舞剧:把不以民族舞蹈风格特点作为创作舞蹈的规范,而是从塑造人物,表现情感需要,光彩博纳,为我所用,从生活,从人物出发,进行舞蹈语言的创造,并注意吸收现代舞蹈表现手段和技巧,而又大多表现现代的题材,塑造现代人物的舞剧称为中国现代舞剧。

 

简答题

1、在国统区舞蹈活动有哪三种形式?

答:在国统区的舞蹈形式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第一,是以吴晓邦为代表的新舞蹈, 及用进步歌曲编演的舞蹈形式,第二,以戴爱莲为代表的“边疆舞”,第三,从延安传来的新秧歌。这三种舞蹈形式均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了 人民美好的愿望,成为进步的文艺工作者和爱国学生向旧社会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

2、延安秧歌运动的意义?

答:这次中国文艺近代史上的秧歌运动,无疑是一次文艺革命,同时也是文艺工作者 的一次带有根本性的思想改变。它及时的教育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确立了文艺必须反映中国现实,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走民族化,大众化道路的方针,为中国 的文艺政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惟其如此,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文艺作品。

3、古雪夫对于舞剧《美人鱼》的要求

答:创作和演出舞剧《美人鱼》,古雪夫的初衷是使芭蕾舞剧艺术的形式,结构方法同中国的传统舞蹈结合起来,把芭蕾舞,中国古典舞和民间舞完美的融合。

首先,他要大家注意“民族风格”的问题,虽然在舞蹈语汇上采取芭蕾,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并用的方针,但是尽量要“民族化”。

第二,他要求整个舞剧尽量用舞蹈语言交代情节,刻画人物,力避哑剧程式的痕迹。

第三,突出了从芭蕾借鉴来的双人舞的成分,以此来形成了贯穿全剧的主干。

第四,他要求群舞编排富于特色,如珊瑚,人参,琥珀等几段舞蹈,节奏明鲜,色调艳丽,很有些“代表行舞蹈”的风格。

第五,尽管全剧包容了各种形式,风格特点的要求,但要求整体风韵是统一的。

4、《黄河儿女情》在舞蹈艺术方面的突出特色是?

答:1、极度变形和夸张的外部动作和极其纯真的内心情感的高度和谐统一。

2、运用极富个性的动作形态,刻画了极富个性的人物

3、整个作品由山西民歌连贯的,因此,它的12段舞蹈无不具有民间艺术的痕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然而在一些舞段他们又巧妙的糅合了现代舞,迪斯科,爵士舞甚至霹雳舞的动律,使整个作品既有民间色彩,又有某

种变化,新颖而又有现代气息。

5、中国舞剧三次发展高潮,以及各高潮时期的代表作?

答:中国舞剧的发展,第一次高潮是从50年代中期开始的,以《宝莲灯》为代表, 第二次高潮是从80年代开始的,以《丝路花雨》为代表,自建国40周年庆祝活动开始以来,舞剧的创作和演出又趋于活跃,上海的《吴越春秋》,黑龙江的《渤 海公主》,广东的《南越王》,吉林的《春香传》和《人参女》,云南的《阿诗玛》相继出台,直主这次活动,集中演出了13台大型舞剧,可以说是中国舞剧史上 第三次发展高潮。

 

论述题

1、论述《宝莲灯》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成就?

答:《宝莲灯》是北京舞蹈学校第一届编导训练班学员李仲林,黄伯寿在苏联舞蹈专 家查普森的指导和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的具体帮助下创作的毕业实习作品,由中央实验歌剧院舞剧团于1957年在北京首演。舞剧《宝莲灯》史新中国 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剧,它的创作和演出成功,标志着我国舞蹈工作者在中国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借鉴了芭蕾舞剧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创造出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 风格特色的大型舞剧,使得我国的舞剧编创,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虽然这只是创建我国民族舞剧的一种做法,但是它已经树立了我国古典民族舞剧一种比较完 整的样式,为发展这个类型的舞剧奠定了基础。

2、结合作品分析1986年全军舞蹈比赛特点。

答:一、军事题材突出,其它题材也广泛。其中《士兵进行曲》、《八女投江》、 《心灵》等作品,恰如一幅展现中国人民军队光辉业绩和崇高精神风貌的画卷,从各个角度展示了人民军队威武雄壮的英姿,赞美了战争年代先辈们英雄主义的品 格,表现了人民展示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另外,具有恢宏气魄,意蕴深厚的《海燕》、《黄河魂》、《小溪*江河*大海》,歌颂中华民族历史人物、革命先烈和 人民群众的《秦王扫六合》、《昭君出塞》、《江姐》,还有《春潮》、《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能使人感到一股清新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二、艺术上有探索、有创新、有突破。参赛的作品手法丰富、风格纷呈:或写意,或 写实,或虚实结合,或抽象表现,这说明编导们已从比较单一的,线性的创作思维,向多维、多向的创作思维发展。如双人舞《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改变了以往作 品中人物感情色调单一的状态,通过生动的细节描述,如硝烟中的一束小白花,临别时一次深情的握手等,形象地揭示了人物复杂而细腻的感情层次,成功的开掘了 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新一代的编导和表演人才辈出。还出现了一批比较年轻、专业知识比较全面的多面手。如陈惠芬和王勇的《采蘑菇》、《小小水兵》都是自编自导自演的佳品,这反映出了当代舞蹈演员已由单纯接受型向参与创造型转变。

四、各艺术团体正在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如从《不朽的战士》到《士兵进行 曲》,我们看到雄奇健美军威壮是“总政”歌舞团的风格;从《再见吗,妈妈》到《黄河魂》,我们看到了大胆地运用和融化某些现代舞的表现方法和语汇,探索、 创新是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追求。均展现了各个团体不同的艺术个性。

五、这次汇演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某些作品生活基础薄弱,内

容贫乏,人物形象雷同;有的探索性作品令人费解,尚未能和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习惯很好的结合。在舞蹈编排或语汇运用方面,还存在着某些随意性,不从主题,人物的出发而滥用技巧的现象。一些作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物类型化、结构雷同化、动作通用化的现象。

3、试述文革之后,中国舞蹈艺术多样化发展的历程。

新时期以来,舞蹈艺术多样化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为第一阶段。其特点为在恢复上演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后创作演出的优秀舞蹈和舞剧作品的同时,初步实现题材、体裁的多样化。这一时期先后举行了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第一届全国舞蹈比 赛、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华东地区六省一市舞蹈会演等全国性的大型的舞蹈活动。

二、80年代中期是舞蹈艺术多样化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有:

1、中国的芭蕾舞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取得阶段性成果,2、现代风格的舞剧出现 了比较优秀的作品(如《蘩漪》、《鸣凤之死》等),3、舞蹈编导的创造意识、舞蹈本体意识以及对舞蹈风格个性的追求都有进一步的加强。建国初期,芭蕾舞成 为我国舞蹈学校的一个专门学科,有了很大的发展。80年代中期的这两次专项比赛,可说是掀开了中国芭蕾舞蹈史的新的一页。

三、1988年以后是中国舞蹈多样化发展的第三阶段。其特点是,多样化的创作思 想更加明确,多样化的艺术实践更加全面,其中,舞剧的新收获引人注目。连同新时期以来创作演出的许多优秀的舞剧来看,中国舞剧经过60年的探索和发展,已 经逐步形成了三种不同的风格即中国民族舞剧、中国现代舞剧和中国芭蕾舞剧。


相关话题/中国近现代舞蹈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近现代舞蹈史部分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舞蹈史部分一、戏曲舞蹈的发展这一时期戏曲发展的重要特点就是戏曲表演艺术家们强化提高戏曲表演中的舞蹈成分,使之具有舞蹈的美感,提高其欣赏价值,并强化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力度和深度。梅兰芳 欧阳于倩 程砚秋 杨小楼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 人,艺名兰芳。江苏泰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09